一、屋大维的崛起
1.后三头同盟:公开的独裁
恺撒被刺后,谋杀者并没有能控制罗马的局势,罗马平民对恺撒心怀好感,对谋杀者冷眼相对,权力落到了恺撒的得力助手、这一年的执政官马可·安东尼(约公元前82—前30年)之手。元老院惧于恺撒在人民中间的巨大威望,没敢宣布恺撒为暴君,也没敢没收他的财产和废除他的各项法令,但同时却宣布大赦杀死恺撒的凶手。元老院的决定显然是不合理的。恺撒既不是暴君,谋杀他就是犯罪,就不应得到赦免。这个决定是反恺撒的元老贵族和拥护恺撒的反贵族派斗争的一个暂时性的妥协产物。元老院在作出赦免刺杀恺撒凶手的决定时,委托安东尼处理恺撒后事,这给了安东尼打击谋杀者,把权力控制在手中的机会。安东尼公布了恺撒的遗嘱。遗嘱指令他姐姐的外孙屋大维为他的养子,将遗产的1/4给他,台伯河对岸的私人花园赠给罗马人民,赠给每个罗马公民75块银币。遗嘱中还提到将其余的财产分给另外两个侄孙,如果他们不要,则给布鲁图斯和安东尼。这份遗嘱反映出恺撒虽有君主的权力,却不是东方式的君主,除了收屋大维为养子或继承人外就是对他的私人财产进行分配,其中引人注目的,是对罗马城的每个罗马公民都有遗赠,这说明,在恺撒的心里,他是罗马人民的保护者,是国父,遗嘱对他的无上权力没作任何安排,只字未提,而权力的安排正是东方君主遗嘱最重要的内容。遗嘱完全是传统的,没有丝毫君主制的色彩。
遗嘱的公布,使对恺撒是暴君的指责不攻自破,使人们对他的怀念和感激之情陡增,开始指责谋杀者,认为受到恺撒如此厚爱的布鲁图斯竟杀害恺撒是恩将仇报。恺撒的尸体被抬到广场时,群情激愤。当安东尼展示被刺穿了23次的血衣,发表赞扬恺撒的葬礼演说时,愤怒的人群发出了“为恺撒报仇”的吼声,冲向元老院,冲向凶手们的家中。卡西乌斯和布鲁图斯等谋杀者,急忙逃出了罗马。执政官安东尼成了罗马最有权势的人物,俨然以恺撒继承人的身份行事。
这时,年轻的、仅有18岁的盖乌斯·屋大维(公元前63—14年)以恺撒的养子,也就是继承人的身份来到罗马,向安东尼索要他应得到的恺撒遗产。安东尼没有把这个乳臭未干的年轻人放在眼里,他以长者的口吻教训屋大维说:“全靠我冒着危险同元老院斗争,你才能享受你目前的显赫地位。你,年轻人,在和长辈说话时,最好为了这些事向我表示感激。”安东尼这时还没感觉到这个年轻人对他的威胁。屋大维虽年少,却出奇地成熟和机智,他仗着恺撒的声望和大量遗产,招募了一支由恺撒老兵组成的军队,同时,利用安东尼和元老院的矛盾,取得了元老院贵族派首领西塞罗的支持,逐渐成为谁也不能轻视的有权势人物,成为安东尼的主要竞争对手。
这时,庞培的儿子塞克斯杜斯·庞培也东山再起,在西班牙招募军队,公开提出要参与恺撒死后的权力再分配,罗马又一次陷入群雄并立、逐鹿中原的状态。这和君主国国王死后争夺王位的情况何其相似!
公元前43年春,屋大维参与的元老院联军在山南高卢的穆蒂纳打败了卸任执政官、任高卢总督的安东尼,这使他退到了山外高卢。然而,打败了安东尼的元老院神气起来,不把屋大维放在眼里。轻侮和慢待使屋大维疏远了元老院。11月,屋大维转而和安东尼以及另一个手握重兵的原恺撒的骑兵长官、大祭司雷必达在意大利北部的波洛尼亚会晤,屋大维和安东尼握手言欢。三人缔结了协议,成立了三人同盟,历史学家把这次三人同盟称为“后三头”,以区别于恺撒、庞培、克拉苏的三人同盟。三人瓜分了行省,安东尼分得高卢的大部分地区,屋大维分到阿非利加、西西里和撒丁诸岛,雷必达分得西班牙和那尔旁高卢。意大利由三人共同管理。亚得里亚海以东地区,这时尚在卡西乌斯和布鲁图斯控制之下,由安东尼和屋大维负责征讨。雷必达驻守罗马。三人结盟后,率军进占罗马,解散原来的政府,强迫公民大会作出决议,批准了他们的协议,并委任三人拥有5年全权处理国家事务的无限权力。这样,三人同盟就在“安定国家”的名义下,用军事手段公开地、赤裸裸地夺取了5年独裁权力,这次三人同盟不同前一次,它一开始就是公开的。经过恺撒独裁统治,三人独裁已用不着采取秘密的形式了。这是一种奇怪的国家政权形式,共和制的原有各种机构包括公民大会、元老院和执政官仍然保留,权力却由屋大维等三人掌握。这种三人共同执政、分享独裁权力只可能是向个人独裁统治过渡的临时统治方式,三人同盟是不可能长期维持的。三人的关系其实是互为水火,但又必须互相利用的暂时联合。
2.腓力比之战:共和派的坟墓
三人同盟以为恺撒复仇为由,对政敌进行屠杀,实行公敌宣告,列入名单的,除政敌外,还有许多普通的富豪。只要列入名单,人人可捉而诛之,并凭人头领奖。公敌宣告使罗马成了恐怖世界。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一些无辜的妇女和未成年的儿童也被牵连而遭杀害。有300名元老和2000名骑士被捕杀。罗马最伟大的演说家、共和制的坚决维护者西塞罗并没参与杀害恺撒的密谋,却也没逃过这场灾难。安东尼对他恨之入骨,必欲杀之而后快。西塞罗被杀后,安东尼甚至把西塞罗的头带回家,用餐时,放在桌上,每看一眼就发出一阵狂笑。他的这种歇斯底里和恺撒对政敌的宽大仁慈有天壤之别。这是伟大人物与一个普通军事统帅的区别。安东尼的歇斯底里说明他缺乏政治家的气度和胸怀。公敌的财产都被没收,并被三头赏赐给他们的亲信和部属,以换取他们的支持。
屋大维、安东尼和雷必达在罗马大杀政敌时,他们最主要的政敌、杀害恺撒的元凶、贵族共和派的重要人物卡西乌斯和布鲁图斯在希腊聚集了一支共有19个军团、总人数达8万人的庞大军队,准备为挽救共和制作最后一搏。这支军队人数虽多,却大都是从东部行省招募来的雇佣兵,战斗力并不强。公元前42年,屋大维和安东尼率领19个军团约10万人,渡过亚得里亚海而来。10月,两军在马其顿东部的腓力比城城郊激战。屋大维在右翼,被布鲁图斯击败,险些成了俘虏。安东尼却在左翼重创了卡西乌斯。卡西乌斯溃逃时,慌乱中又误把布鲁图斯派来报捷的骑兵当成敌方追兵,绝望中,自杀了。这一次激战,互有胜负,但布鲁图斯一方折了大将,影响了士气。20天后,两军进行了第二次腓力比之战。屋大维和安东尼合兵包围了布鲁图斯。布鲁图斯虽奋力抵抗,但因兵力悬殊,支持不住,队伍溃散。他率领4000名残兵逃往山中,但士兵不愿再战,要求他和敌人和解。布鲁图斯知事难挽回,万念俱灰,也自杀了。共和派的最后一支武装力量就这样被彻底消灭了。后世史学家因此称腓力比为“共和派的坟墓”。其实,共和制早就被埋葬了。腓力比战役不过是些共和派残余分子的垂死挣扎。他们已不能代表共和制了,他们所依靠的不是意大利,而是充满帝王色彩的东方,他们的军队不是来自意大利的公民兵,而是来自东方行省的雇佣兵。腓力比战役与其说是君主派与共和派的决战,还不如说是另一场苏拉和马略或恺撒与庞培的战斗,谁赢了,谁就可能是军事独裁者,而不可能回到共和制去。
3.貌合神离:冲突不断的三头同盟
腓力比战后,胜利者重新划分了他们的势力范围。安东尼负责征服东方,重新把东方置于罗马统治下。屋大维回师意大利,负责挫败三人联盟在西方的敌人。
屋大维率军返回意大利后,在意大利实行把城市居民的土地分给退伍士兵的政策,同时又杀了一些贵族,引起了意大利有产者的憎恨。安东尼的弟弟、公元前41年的执政官鲁乌斯基·安东尼和安东尼的妻子福尔维亚乘机招募军队,到处煽起反屋大维的骚乱。他们的口号是:消灭三头,恢复共和和保护一切被压迫者。屋大维采用严酷的手段对骚乱进行镇压。公元前41年年末及前40年年初,屋大维的亲信阿格里帕把鲁乌斯基和他嫂子福尔维亚围困在佩鲁西亚城,迫使他们在公元前40年2月率部投降。屋大维可能是看在安东尼的面子上,赦免了他们,但却收编了他们的队伍,并放任部下将士在佩鲁西亚城随意抢劫。屋大维对一个意大利城市竟像对待一个敌国城市一样,在这里士兵的利益成了最重要的了。
安东尼不能容忍屋大维收编他的军队,占领高卢,急忙从东方返回意大利,和屋大维交涉。
这时,东方各行省面临帕提亚的严重威胁,西方,庞培的儿子塞克斯杜斯·庞培依靠一支有海盗和奴隶参加的强大海军,占领了西西里,控制了地中海,并不时对意大利进行海盗式袭击,给罗马的粮食和其他必需品的供应造成了极大的困难。面对这种险恶形势,出于共同利益的需要,屋大维和安东尼暂时放下了两人之间的不快和矛盾,在雷必达的调解下,重归于好。公元前40年10月,三人在意大利东南角的布隆迪西缔结了一项新协议,对行省进行了重新分配:安东尼统治东方行省,负责对帕提亚的战争,屋大维管理西方行省,负责征讨小庞培,雷必达管理非洲行省。意大利则仍由三人共同管理。为了强化同盟关系,如同当年恺撒把女儿嫁给庞培一样,屋大维把自己守寡的姐姐屋大维亚嫁给丧妻的安东尼为妻。安东尼和屋大维亚的婚姻完全是政治婚姻。屋大维亚的美丽和贤惠虽也使安东尼动心,但安东尼这时已热恋上埃及女王克列奥帕特拉,他的心并没在屋大维亚身上,他和屋大维亚的结合就和他与屋大维的结盟一样,很脆弱,随时都可能断。
布隆迪西会议后,三人矛盾暂时缓解,塞克斯杜斯·庞培成为三头统治的最大障碍。塞克斯杜斯以西西里为基地,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是地中海上的霸主,不满三头统治的人都蜂拥而来投靠他。屋大维虽想尽快消灭他的势力,但力有所不及,只好让步,等待时机。公元前39年,三头和小庞培达成协议,承认小庞培为海军统帅,治理西西里、撒丁尼亚和伯罗奔尼撒,并答应归还他父亲被没收的产业,赦免投靠他的被通缉的罗马公民。罗马人和意大利人知道三头和小庞培和解的消息后,人人高兴,因为他们认为和平恢复了,可以免于内战之苦了,其实,和平并没到来,内战只是暂停了一下。三头对小庞培的让步并没有减轻他对三头的不满,他想获得更大的权力。安东尼不让他在伯罗奔尼撒收税,他便又干起了袭击地中海商船的海盗式勾当。三头和小庞培之间的和解很快就结束了,战争又起。
屋大维虽用全力征讨小庞培,却很不顺利,收效甚少。公元前38年,屋大维的海军舰队被小庞培的海军和风暴彻底摧毁了,屋大维似乎已不能凭一己之力去消灭小庞培的势力,不得不请求安东尼给予支持。
公元前37年春,三头的5年独裁权力到期了。三人在塔林敦会晤,缔结了一个新协定,将三头权力延长5年。这次会晤很急促,安东尼急着返回东方,应付和帕提亚人的战争。安东尼和屋大维协议互相支援,安东尼支援屋大维120条战舰,屋大维则送给安东尼2万名意大利军团士兵作为回报。应屋大维亚的请求,安东尼又送给屋大维10条三列桨大船,屋大维则送给他姐姐1000名精兵,做她的卫队。会后,安东尼返回叙利亚,但却把妻子屋大维亚留在屋大维这里。夫妻分离,可能是后来安东尼完全投入克列奥帕特拉怀抱的一个原因,但更有可能的是,安东尼留下妻子就是为更方便地和克列奥帕特拉在一起。
塔林敦会晤后,屋大维和小庞培的战争,仍不见起色,他的舰队在遭遇战中,多次被小庞培的舰队击败。然而,公元前36年9月,两军在西西里的瑙洛丘斯湾的决战中,屋大维的助手阿格里帕所率领的舰队却彻底击溃了曾经无敌的小庞培的舰队。庞培逃到米利都,被安东尼追杀。雷必达参加了对小庞培的战斗,战后,他企图独占西西里,招致了屋大维的不满。屋大维用武力剥夺了他的军权,只让他保留一个祭司长的头衔返回意大利。这样,在恺撒遇刺后仅仅过了8年,恺撒的养子、继承人,只有27岁的屋大维就已经完全控制了罗马的西部世界。
在屋大维在西方的势力不断增长、声誉日隆的同时,安东尼在东方的发展却屡受挫折。安东尼是一位杰出的统帅,也不乏政治才能,他加强了自己在东方行省的统治,但在见了埃及女王克列奥帕特拉这位曾迷倒恺撒的美人后,便把政务放置一边,任由副将处理,而自己则随女王去了埃及,和她过起了逐日设宴、寻欢作乐的东方帝王生活。和屋大维亚结婚也没能终止他对克列奥帕特拉的迷恋。塔林敦会晤后,安东尼返回东方,又一头扎入她的怀抱。安东尼情场上得意,战场上失利,公元前36年对帕提亚的战争,惨遭失败,损失巨大,声誉一落千丈。罗马征服帕提亚的企图遭到沉重打击,罗马人想越过幼发拉底河,步亚历山大大帝后尘的雄心,从克拉苏到恺撒,再到安东尼,一次一次落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