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亚历山大率军向迦德罗西亚前进,所经过的地区大都是沙漠。沙漠里生长着许多没药树,树干上产一种树胶。沙漠里还产一种甘松根,又多又香。随军的腓尼基商人非常热衷于收集没药树树胶和甘松根。他们让骡子驮上这些东西走。沙漠里还生长其他一些奇怪植物,但亚历山大的部队行进在这样的沙漠里,逐渐陷入困境。路途坎坷,供应难筹,特别无法忍受的是,部队常常找不到饮水。部队人马不得不利用夜间赶路,以避开白天令人难熬的酷热。每晚长途跋涉在离海很远的地方。因为迦德罗西亚沿海完全是一片荒漠,亚历山大曾派人到海边考察一下,看看那一带有没有淡水和其他必需品,结果令人失望,那里淡水奇缺。这样就使亚历山大原来的计划落空了,因为他本来计划沿海边走,一路视察现有的海港,并尽可能地为海军创造一些方便条件,如挖井、准备抛锚的地方等。后勤供应组织的周到是亚历山大军事胜利的重要条件,但现在后勤供应陷入困境,亚历山大不仅无法给他的海军提供必需的物资,他自己率领的部队也严重地缺粮缺水。
粮食的匮乏已使粮食的分配无法正常进行。亚历山大来到迦德罗西亚境内的一处粮秣较充足的地方,搞到了一些食物。他下令把这些食物包扎起来,贴上盖有自己图章的封条,分配给各运输队,让他们运到海边去。饱受饥饿之苦的士兵,甚至警卫,竟在运送途中,划开加封的给养包,把食物分吃了。他们实在饿极了,已顾不上考虑这种行为是否会受到国王的惩罚了。亚历山大知道后,饶恕了这些犯法的人,并派部队到各处去尽量多搞一些粮食,只要是可以吃的,如椰枣和羊,都尽量多收买一些。
但是,这只是困难的开始,更可怕的归途在后面,对于某些人来说,归途将成为不归之路。到迦德罗西亚的首府还有一段漫长的令人生畏的路。从欧瑞坦地区出发,最后到达迦德罗西亚首府总共走了整整60天,多数人都认为,亚历山大的部队在亚洲所经历的一切苦难加起来,也比不上他们在这段行军路上所遭受的罪。事前曾有人告诉亚历山大这条路非常难走,从来没有谁率领部队走过这条路。有一个女酋长从印度逃跑时走过这条路,幸存者只有12人,居鲁士曾到过这里,企图侵入印度,结果由于一路荒无人烟,全军损失了绝大部分。据说,亚历山大听了这样一些传说后,反而激起了要和居鲁士一比高低的斗志,毅然决定走这条路。尼阿丘斯说,亚历山大走这条路,是因为海军舰队距这里不远,他可以有望得到海军给他提供的给养。不管出于何种原因,亚历山大走这条路是一个完全错误的决策,使原来一直组织得很好的后勤工作陷于瘫痪,使部队遭受了不必要的严重损失。
在迦德罗西亚沙漠,夜晚的温度也在35度以上,白天更热如火炉。巨大的流动沙丘使部队不断改变行军方向,沙土既深又烫,踩在上面就像受火刑,每迈出一步都非常艰难。酷热和干渴使大批人马倒下了,特别是随军的妇女和儿童,死亡的非常多。驮运重物的牲口大都因疲劳、干渴而倒毙了,没有倒毙的也被部队士兵杀了吃肉,然后报告说它们是累死的或渴死的。亚历山大虽然知道士兵杀牲口吃肉,也只能假装不知道,因为他知道大家都参与了这种犯罪活动。在这种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军队的团队精神也减弱了,病号和累坏了躺倒的人都无人照顾了,甚至没有人扶起他们前进。
这段路上的有些灾难完全出乎意料。迦德罗西亚这样一个干旱地区,在季风吹来时,却又暴雨成灾。有一天,部队好不容易找到一条有水的小溪,准备在旁宿营,半夜,没见天下雨,小溪却突然暴涨,洪水排山倒海般涌来,随军的妇孺大多被山洪席卷而去,亚历山大用的帐篷连同里面的一切也都荡然无存,残存的牲口竟被一扫而光。战士们好不容易才摆脱了洪水,保住了性命,但除了武器外,什么都没有了,有的甚至连武器也丢了。这次洪水造成的灾难可能不比沙漠小。
亚历山大在这可怕的归途中,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显示了他作为一个伟大统帅应有的品质,和将士们同甘共苦,以身作则。在沙漠中行军,亚历山大和战士们一样,徒步前进,忍受着干渴和酷热。有一次,一支找水的部队在一个小得可怜的水坑,费了很大劲才淘出一点点水,然后他们飞快地跑回来,把盛在头盔里的那点水送给国王。亚历山大接了过来,向他们表示感谢。他虽渴得要命,却毫不犹疑地当着全军的面,把那点水泼在地上。他这一泼,赢得了全军的欢呼,大家心情振奋,好像都喝到了亚历山大泼出的那点水。
亚历山大不只是和将士们一样忍受着同样的苦难,而且能在看似无望的绝境中,保持信心,临危不乱,想方设法把部队带出困境。这支艰苦行进在沙漠里的军队,后来迷路了,狂风把一切可显示方向的标志都吹得模糊不清了,在茫无边境的大沙漠里,看到的只有沙丘沙岗,向导也不知应往哪里走。这时亚历山大显示了他的杰出才能,他亲自带领一些人前去探路,走到了海边,并在海边的砂石下面找到了清新的淡水,这真是救命之水,于是,亚历山大派人把全军都带了过来。部队就沿海岸走了7天,一路都有水喝。后来,向导认出了路,部队便又向内陆行进。
亚历山大终于率领部队走出了沙漠,到达了迦德罗西亚首府,部队在这里休息数天后,开始向卡曼尼亚进军。进入卡曼尼亚后,与克拉特拉斯率领的部队会合了。克拉特拉斯从印度返回,途经穆拉山口和坎大哈,一路并没遭遇亚历山大所遭遇的困难,虽也历尽艰辛,但部队和大象都顺利而安全地到达目的地。
尼阿丘斯率领的舰队,如同亚历山大艰难地在沙漠中跋涉一样,历尽艰辛地沿着海岸航行。那里的海岸一带尽是些不毛之地,人迹罕见,给养难寻。他们要不断登岸,筹集淡水和食物,开始他们还可得到亚历山大的帮助,后来,亚历山大自顾不暇,当然就顾不上他们了。和亚历山大一样,他们也常常缺粮缺水。舰队上岸寻找淡水和食物时,碰到过吃生鱼为生的、还生活在石器时代的莫克兰民族,并和他们打了一仗。在这种情况下,研究海岸、开辟航道的任务完全被抛在脑后了,舰队只是为生存下去而奋斗。特别使舰队害怕的是鲸鱼群。这些鲸鱼喷出小山高的水柱,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舰队的一些较小船只撞翻。每当碰到鲸鱼群时,尼阿丘斯就让船队像准备海战那样摆开,号角齐鸣,士兵高声呐喊,纷纷用长矛和长标枪向鲸鱼刺去,鲸鱼立即被吓得潜入水中。士兵们高兴得大声欢呼,赞美他们的司令的勇敢机智。由于大海神秘莫测,所以有各种怪异的传说。有一次,舰队驶近一个小岛,舵手说,这是太阳神的圣地,人只要登上这个岛就会无影无踪。尼阿丘斯根本不相信这是真的,他以希腊人惯有的勇于探索的精神,毫无畏惧地登上了这一小岛,用事实证明这一传说的荒诞不经,也提高了他自己在士兵中的威信。
尼阿丘斯离开印度河,航行了80天,到达了阿尔穆兹海峡,舰队在艾马尼斯河河口停泊,尼阿丘斯带领了几个人上岸,在卡曼尼亚的古拉什凯德找到了亚历山大。亚历山大见到他们时,见他们个个面黄肌瘦、蓬头垢面,还以为他的舰队只剩下这几个人了。当尼阿丘斯报告说,舰队已到达波斯湾,只损失了4艘船时,亚历山大欣喜过望,高兴得流出了眼泪。
三支大军终于会合了,亚历山大的远征军胜利地班师回朝了。不过班师途中付出的代价太大了,有人估计,死于荒漠和海上的人数有4.5万人,几乎是亚历山大整个军事力量的1/3。特别是亚历山大率领的那一路,出发时,连同随军人员,可能有4万之众,而生还的只有1.5万人。由于损失巨大,有人认为亚历山大所选择的回师之路是错误的。不过,对于亚历山大来说,他要征服沿海尚未征服的部族,开辟一条从印度河到两河流域的航道的目的基本达到了。尼阿丘斯不仅胜利返航,而且对沿途的历史和地理作了较为详细的记录,诸如天气、风浪、海潮以及沿岸的一些土著民族及其奇风异俗等都一一作了记述。可以说,尼阿丘斯第一次探明了一条尚未为人知的海岸,在东西方之间创出了一条海上通道,其意义是巨大的。
公元前325年年底,为了庆祝征服印度和胜利班师,亚历山大在卡曼尼亚举行了盛大的祭神活动和体育、文艺比赛。祭祀海神波塞冬、祛邪者阿波罗和赫拉克勒斯,向主神宙斯谢恩。庆祝活动持续了好几天,以至后来有人说,庆祝活动好像成了酒神节的寻欢作乐。
庆祝结束了,尼阿丘斯奉命率领舰队驶向底格里斯河。公元前324年年初,亚历山大派赫斐斯申率领大部分军队、运输队和象队经卡曼尼亚沿海去波斯,他自己则带领轻装步兵、近卫骑兵沿着通向波斯境内的帕萨伽代城的道路前进。就在6年前,他们第一次进入波斯,现在他们从印度返回这里,心中肯定充满了自傲、喜悦和不可一世的自豪感。但亚历山大的脑海中,除了自豪感,可能正在考虑如何巩固他的帝国和进行新的征服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