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其顿兴起之快是世界历史上少有的,它从一个默默无闻的蛮族小邦成为一个令人生畏的大国,只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这一方面是由于希腊文明的培育,另一方面也是由于马其顿出了个伟大人物,他就是腓力二世(PhilipД)。没有腓力二世就没有马其顿的强大,就不会有后来的亚历山大帝国。有的史学家认为,腓力二世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君主之一。
一、腓力二世:最伟大的君主
1.蛮族小邦:马其顿的兴起
马其顿人原是多利安人的一支,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来到巴尔干半岛中部,并和当地的原居民混居。公元前700年,他们开始自称马其顿人。他们在国王佩尔迪卡斯一世及其后继者的领导下,逐渐向东向南发展,并形成了一个西邻阿尔巴尼亚山脉,东接罗多比山地,北靠歇亚山脉,东南濒临爱琴海的君主制国家。西北是山地和丘陵,被称为上马其顿,东南濒爱琴海的地区为下马其顿。由于雅典控制了沿海地区,马其顿的力量还无法与雅典抗衡,只能先集中力量统一高地和平原,公元前495~前450年当政的亚历山大一世国王统一了整个下马其顿。马其顿人和希腊人的最初接触,见于史书的就是在亚历山大一世统治时。希罗多德在其《历史》一书中,记述了希波战争中,亚历山大一世曾不顾个人的安危,把波斯军事情报偷偷地告知希腊人,他说,他为希腊做了这样一件不顾性命的事情是“因为我本人的远祖是希腊人,而我也决不愿意看见自由的希腊会受到奴役。”
亚历山大一世所说的他的远祖,按照马其顿人的说法,就是希腊神话中的最伟大的英雄赫拉克勒斯。赫拉克勒斯是天神宙斯和底比斯王后阿尔克墨涅的儿子。马其顿人把这样一位英雄说成是自己的祖先,不仅表明他们是希腊人,而且说明他们有高贵的血统。
亚历山大一世统治时,经济有所发展,国内出现了地主式的贵族(“王之战友”)和农民、自由民,开始参与希腊事务,并派运动员参加全希腊最大的体育运动会——奥林匹克竞技会。伯罗奔尼撒战争初期,马其顿国王直接统治的地方还只有下马其顿(沿海平原地区),上马其顿(内陆山区)虽在名义上也属于马其顿,各部落却都有自己的“王”。随后,马其顿和希腊的往来日益增多,受希腊文明的影响,逐渐文明起来。
公元前413~前399年,阿尔赫拉奥斯国王在位,实行了军事和币制改革,加强了王权,促进了马其顿的政治和经济发展,首都也从阿伊格迁到靠海更近的培拉。
2.宫廷政变:不孝子挑起的动乱
在希腊各邦争霸中,马其顿受希腊各种势力的左右,由于和雅典有沿岸土地的争夺,它和底比斯较接近。同时,它还有后方“蛮族”和波斯的压力。正当马其顿逐步发展时,发生了一场不正常的权力转移。公元前364年,老国王阿契拉宣布退位,并把国家一分为二,授权长子为下马其顿国王,称佩尔迪卡斯三世,次子为上马其顿国王,称阿明塔斯二世。有人说,阿契拉退位不是自愿,而是被大儿子逼迫的,这当然不是空穴来风,佩尔迪卡斯对父亲长期占据王位,早就心存不满,害怕夜长梦多,而且佩尔迪卡斯还行为不检点,和父王的爱妃偷情,引起阿契拉的愤怒,在这种情况下,发生宫廷政变是理所当然的。中国历史上这样的事就屡见不鲜。这是君主制的通病。无论如何,阿契拉的退位,使好不容易统一起来的马其顿又重新陷入分裂中。
佩尔迪卡斯如愿以偿,成了下马其顿国王。下马其顿处于沿海平原地区,自然条件优越,佩尔迪卡斯运用灵活的外交手段,加强和希腊人的往来,赢得了发展的机会,逐渐强盛起来。这时,他已把父亲要他们兄弟友爱相处的嘱咐弃之脑后,想吞并弟弟统治的上马其顿,重新实现统一。阿明塔斯治下的上马其顿,尽是山地,闭塞落后,阿明塔斯本人又软弱无能,为了求得安宁,他把自己的小儿子腓力送到当时正称霸希腊的底比斯去当人质,虽知他的哥哥要吞并他的国土,却毫无对付之法。他的大将莱克尔在这困难之时,背主求荣,投靠了佩尔迪卡斯。在佩尔迪卡斯兵临城下时,莱克尔打开了城门,结果,阿明塔斯二世做了俘虏,他的太子、腓力的哥哥逃到色雷斯。佩尔迪卡斯心满意足,宣布新的统一的马其顿王国成立,首都设在奥林修斯的培拉。然而,马其顿并没有真正统一,阿明塔斯的余部仍在上马其顿各地组织山地居民进行反抗,下马其顿的局势也不稳定,外面还有伊利里亚人和卡俄尼亚人的不断侵袭。马其顿仍在动乱中。
3.人质生活:腓力因祸得福
这时,腓力,阿明塔斯的小儿子,未来的亚历山大帝国的奠基者,还在底比斯当人质,对国内的变故一无所知。腓力虽贵为王子,却并不是王位继承人,可能也不被父王宠爱,因此,15岁就被送到异国他乡当人质。但是,因祸得福,三年的人质生活对腓力的未来事业,对他后来成为一个伟大的君主,起了不可低估的巨大作用。
腓力当人质的三年,正是底比斯称霸希腊的全盛时期。这给正处在学习黄金时期的腓力提供了极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对于一个来自山地国家的孩子来说,希腊文明的吸引力是不可抗拒的。当然,腓力接触希腊文化不是从底比斯开始的,马其顿宫廷也已重视学习和培育希腊文化,但无可否认的是,就学习希腊文化而言,在底比斯和在马其顿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更为重要的是,腓力在底比斯有幸得到一位伟大人物的关爱和教导,这个人就是底比斯民主派的领袖、希腊最富才能的军事家伊巴密浓达。伊巴密浓达在战术上所作的革新,他的不同于传统希腊的排兵布阵方式,他的集中兵力打击敌人最强一翼的战略思想,为腓力和他的儿子亚历山大的一系列军事胜利开辟了道路。腓力虽来自山区,却十分聪明伶俐,又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得到伊巴密浓达的喜爱。伊巴密浓达让他住在自己家里,做自己的贴身护卫。有伊巴密浓达的关照和教导,腓力迅速成长起来,他不仅学到了许多希腊文化知识,了解和熟悉了希腊各城邦的情况以及它们之间的矛盾和斗争,而且学到了当时最先进的战略战术。
三年人质生活使腓力从一个山区小孩成长为一个眼光远大、满腹韬略的人物。离开祖国三年了,底比斯并不是他的久留之地,他时时刻刻都在想方设法回去,伊巴密浓达十分清楚腓力的心思,他理解他这个特殊的护卫,并设法帮助他逃回马其顿。
4.招兵买马:身份就是旗号
腓力单枪匹马回到马其顿,从乡民口中得知,他的祖国正处于动乱中,上马其顿已被下马其顿吞并。这个消息对他的打击太大了,他贵为王子,却突然无家可归了。他父母亲的安全也令他担心,惊慌不安中,又被乡民怀疑为奸细而遭到追打,无路可走时,被一队士兵包围,幸好领兵的指挥官认出了他是腓力王子,才解了围。这是一队上马其顿的士兵,领兵的叫安提柯,是腓力童年时的朋友。安提柯告诉他,他的父王阿明塔斯二世被掳到下马其顿首都培拉,做了他伯父的阶下囚,他的哥哥、王太子则逃到了色雷斯,他父王的手下大将莱克尔投靠了他伯父佩尔迪卡斯,安提柯的父亲也因护卫他父亲而牺牲了。当时,安提柯正在外执行任务,事变后,他召集了一些不愿归顺下马其顿的士兵,又招募了一些山民,组织了一支100多人的队伍,避开敌方军队,从北到南,深入下马其顿腹地,探听敌方的兵力布置情况,以便将来兵力壮大时,伺机进行攻击,没想到碰上了腓力王子。
腓力巧遇安提柯,好像是万能的神灵在帮忙,激起了二人决心恢复上马其顿的豪情壮志,年轻有为的王子使安提柯和他那不到200名的士兵看到了希望,而腓力则从这支小小的队伍看到了将来的千军万马。
腓力这时虽只有18岁,却老谋深算,他知道,现在首先要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寻找一块合适的地方,安营扎寨,建立根据地,以便招兵买马,扩大队伍,训练新兵。经过几天的跋涉,他们来到一处重山环绕的山谷地,这里不仅风景优美,而且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正是建立根据地的好地方。腓力大喜过望,决定在这里建立大本营。这块地方就是希腊北部的萨洛尼卡,腓力称之为“明珠”。腓力一面令人搭起简易的住房、开荒种地,一面加紧训练。同时,派人四下招兵买马,聘请能工巧匠,打制武器。
腓力王子回到马其顿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各地,引起了很大的震动,不少年轻人闻风而来,阿明塔斯国王的旧部也纷纷来投靠小主人,商人自愿出钱为腓力的队伍购置武器,不到半年,腓力的队伍就发展成一支4000人的有骑兵、有重装步兵、有轻装步兵的装备精良、兵种齐全的军队。一个过去既无任何功劳,又没什么影响的18岁年轻人,竟有如此大的号召力,原因就在于他是王子。这在希腊城邦是不可想象的,是绝不可能的。这就是城邦制与君主制的区别,城邦制,特别是城邦民主制下的人民爱国主义的最高境界,是为祖国牺牲个人的生命,但这种牺牲绝不是为某个个人,而是为祖国、为自由、为民主。君主制下的爱国主义的最高境界,也是为祖国牺牲个人生命,但这里的为祖国是和为君主结合在一起的,忠君是君主制国家的最高道德要求。中国就是如此。马其顿虽受希腊影响,君主制却是东方的。从腓力不同寻常的号召力来看,君主制是深入人心的。
腓力既是王子也是战士,他用从伊巴密浓达那里学来的先进的军事知识训练他的士兵,使他的士兵成为一支骑兵、重装步兵和轻装步兵互相配合作战的队伍,他特别重视骑兵,这既是因为山区人民善于骑射,更重要的是他看出了骑兵在未来战争中的重要作用,用骑兵冲锋陷阵是腓力的创造,后来令人生畏的马其顿方阵,这时可能在腓力的思想中已有了初步的构想。
5.初次交锋:双方打成平手
佩尔迪卡斯发现腓力招兵买马、集聚力量的动向,他虽看不起腓力,认为大局已定,毫无经验的腓力带领一些乌合之众,成不了什么气候,却仍然发兵去围剿萨洛尼卡。面对即将来到的敌方大军,腓力显示了他军事家的谋略,他深知,敌我力量悬殊,不能和敌人正面硬拼。同时,也不能让敌人知道自己的虚实。他没有在萨洛尼卡等待敌军的到来,只留下小部分部队,由安提柯统率,负责守卫“明珠”,自己则亲自率领大部分部队南下开辟新的根据地。这样既可吸引佩尔迪卡斯军队的注意力,解萨洛尼卡之危,又可壮大自己的力量。果然如腓力所料,腓力军队的活动吸引了佩尔迪卡斯,他已无心去围攻萨洛尼卡了。
腓力率兵翻山越岭,一路南下,沿途不断吸收新成员,壮大队伍。这次,腓力选择的新根据地,是在与色雷斯接壤的塞新尼替斯湖畔,这里靠近爱琴海,西接希腊,东临小亚细亚,水陆交通便利,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快到塞新尼替斯湖时,腓力的部队已是一支万人大军了,而且,由于士兵大都是山地青年,个个剽悍敏捷,人人精于骑射,部队的战马都是有名的色雷斯马,矫健异常。这支万人大军,在腓力的训练下,已是一支战斗力很强的队伍了,其中有5000重装兵、3000轻装兵和2000骑兵,部队士气高昂,但毫无作战经验。因此,要用这样的队伍对付佩尔迪卡斯训练有素、作战经验丰富的数万军队还是十分困难的。临近塞新尼替斯湖时,腓力格外小心。一路顺利,没有受到敌军的阻击,他害怕老奸巨猾的佩尔迪卡斯在搞什么阴谋诡计。腓力没有贸然进入湖区,而是在湖区外扎营,修筑工事,以防不测,同时,派人到湖区探听虚实。
腓力的担心是正确的。第二天,佩尔迪卡斯的三四万大军从四面八方压过来,把腓力的军队团团围住。面对强敌的围攻,腓力虽是第一次指挥作战,却镇定自若,从容布置,主帅的无畏精神感染了士兵,慌乱情绪一扫而空。腓力安排2000名射手在新修的工事中,准备随时向敌人投掷标枪;2000重装步兵全副武装,随时向敌人冲杀;2000名轻装步兵作好准备,随时进行接应和援助;包括骑兵在内的剩下的2000人作为预备队。
然而,敌人却突然停止了进攻,而在腓力营寨周围修建工事,安营扎寨,好像要不费一兵一卒困死腓力的军队。这是很厉害的一招。腓力看出形势对他很不利,他一面严阵以待,一面安排几个战士作好突围的准备,抓住机会冲出去,以腓力的名义向色雷斯或附近的其他城邦求援。
果然,佩尔迪卡斯是要不战而屈腓力之兵,他派人给腓力送来了劝降信,被腓力一口拒绝。腓力决定主动出击,打击一下敌人的气焰。黄昏时,腓力的重装步兵像下山猛虎似的冲向敌阵,和敌人展开近身肉搏。由于腓力军队的攻击迅速突然而又凶猛,敌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伤亡惨重,但这样的靠个人勇敢的拼杀,不能持久,腓力见目的达到,立即下令收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