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破解职场密码:成就辉煌事业的自助读本
5677900000032

第32章 职场新起点:超越自我,再创辉煌(1)

当普通的办公室职员一跃成为公司的领导层,你是不是觉得这样就万事大吉、大功告成了?如果有这样的想法,那你就OUT了。不要忽视了身后那些“虎视眈眈”的面孔,他们每个人都在努力奋斗,你如果不继续努力,一定会被人取而代之。职业生涯是没有尽头的,你只有不断超越自我,在职场上才能一直有所收获。

充电——成功的不二法门

提到海尔的张瑞敏几乎是无人不知谁人不晓,海尔从一个濒临倒闭的工厂,在短短二十年间,发展到今天的世界名牌,制造了企业神话,而制造这个神话的就是家喻户晓的张瑞敏。但其实海尔和张瑞敏的背后还有一个风云人物——海尔的总裁杨绵绵。因为有了她的加入,才有了海尔和张瑞敏创造的一个个神话。张瑞敏谈到对杨绵绵的最初印象是她与别人不一样,她的同龄人在利用上班的时间买菜、织毛衣、洗衣服的时候,她在认真地看书、学习、充电,今天说来,当年的这种印象也许是朴素和直观的,但正是这种看似朴素,实则内涵丰富的“人才观”,奠定了一位杰出女性的创业史、奋斗史。

中国自古就有一句话:“活到老,学到老”,就是说人只要活着就要充电。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情,除了“变”,阴晴圆缺、花开花落,每天都有新的事情发生,也有旧的事物消亡。在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激烈的竞争致使大家都在努力创新,所以新的事物不断产生,加上网络和传媒的全球化覆盖,使得新生事物的寿命大大被缩短,昨天才发明的事物,今天可能就要被淘汰了:曾经轰动世界的单放机,让全世界的年轻人趋之若鹜,大街小巷里几乎每个年轻人腰里都挂个小匣子,耳朵塞个耳机,边走边摇,如果谁没有这么一个东西,会是相当没有面子的事情。但是今天去大街上看看,还有谁挂个单放机?到各大商场你几乎找不到它的影子,满柜子都是MP3、MP4,现在都出现MP5了。如果你腰里挂个盒子,边走边扭,还到人前去炫耀说:“看我的单放机怎样?”人家肯定会笑你是哪里来的“土包子”?在快速发展的时代,如果还故步自封、不思进取、不去充电,肯定会被这个时代无情地淘汰。

某市曾经有个轰动一时的事情,一位高考状元为了生计,竟然当街摆起了修鞋的地摊。当年他以全市第一的成绩考入北京一所名牌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被分配进了本市最好的国企上班,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看到很多下海经商的都发了才,也跳下水经商,结果失败了,为生计所迫,他就在街上摆起了修鞋摊。这件事情被当地媒体报道以后,立刻炸开了锅,大家义愤填膺,纷纷指责当地政府的官僚作风,严重浪费人才。

但是经过深入地调查了解,才发现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原来是因为当年的“状元”被这个时代淘汰了。

大学毕业以后,他还是非常被当地政府和单位器重的,但是他并没有继续学习充电,让自己的知识跟上时代的发展,头顶着当年高考状元的光环,躺在名牌大学的文凭上睡觉,每天都在觥筹交错之间浪费大好的青春。下海经商不能凭书生意气,什么也不懂又不去学习了解,只是看到别人赚钱他就把资金也投进去,结果血本无归。当电脑都已经普及的时候,他不懂电脑、不懂网络,最后只得沦为在街头摆地摊的命运。

我们并不是说摆地摊的工作有多低下,因为职业不分高低贵贱,***主席当年在人民大会堂就握着淘粪工人时传祥的手说:“我们都是一样的为人民服务,只是分工不同而已”。在飞速发展的时代,如果你不想让自己像那位曾经的状元一样,那么就必须不断充电,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通用公司总裁杰克·韦尔奇堪称个人和公司的变化大师、创造大师。他从不故步自封,在领导整个企业和员工的时候也如此,在他眼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他说:“每个人的首要任务就是不断地改变自己,总裁们必须改变自己,这样才能使自己更派得上用场;员工也必须改变自己,学习新技能,这样才能保持足够的创造力,才能跟上时代飞速发展的步伐;公司也必须时刻注意创新发展,停滞不前会使企业走向墓地。”

你来自哪里不重要,你身处何处不重要,你要去哪里才是最重要的。明天的你将会是什么样的,这才我们必须考虑的。难道你想像那位曾经的高考状元一样吗?对于一名执著于成功的人来说,他步入社会时知识起点的高低并不起决定性作用,反而自我进修的态度最终决定一个人事业成长的高度。

身处职场,你随时都有可能碰到棘手的问题,遇到没有见过的事情,你必须及时地更新知识。就如死海,因为缺少河流的新水注入,它的浓度变得越来越高,导致里面寸草不生,最终将慢慢从地球上消失。在职业的道路上,你可以不去追求职位的发展,但是永远不能停下学习的脚步,如果你想跋涉得更高,走得更远,就更需要不断自我充电、自我增值。

让自己每天提高1%

Jack曾在一家合资性质的网络通信设备公司担任销售总监,上任三年来每天都忙于日常事务和交际应酬,乐此不疲。转眼三年过去了,一位比他学历高的下属,通过三年地不断成长,能力已在他之上,销售业绩非常出色,在公司的绩效考评中名列第一,于是Jack被他取而代之。看着自己曾经的下属,成为顶头上司,Jack非常后悔和沮丧。同样的三年,不一样的结果。迫于面子等压力,他离开了公司,但是留给他的,除了曾经美好的回忆就是一个大大的“将军肚”。

20世纪70年代时,欧美的一些未来学家曾预言:当人类进入21世纪的时候,每周的工作时间将被压缩到36小时,人们将会有更多的时间休闲、娱乐。但是当历史真的迈入21世纪,人们惊讶地发现,绝大多数人的工作都远远超过了36小时,而且还在无限延伸,除了工作还有学习,身边许多人都在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而那些生活在未来学家们关于21世纪美好构想,却被无情地淘汰了。未来学家的美好就这样预言被残酷的现实彻底粉碎。

“每天提高1%”,这是每一位职场人士应该时刻告诫自己的一句话。只有每天不断进步,假以时日才可赢得成功。所有伟大的成就都是由许许多多小成就累积起来的,“不绝细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二万五千里长征都是每天往前走一点点,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曾经有一家小型钢铁企业,负债累累,濒临破产边缘,公司想了很多办法,甚至遍请专家学者,几易厂长,都没能好转。一天,老板到车间检查,正好遇见上夜班的工人下班,他就问他们这班炼了几炉铁,工人说两炉,于是他就在看板上写了个“2”字,什么也没说就走了。按照正常的产量,每班至少可以炼四炉,接班的人看到老板留下的“2”字,就想要超越这个数字,于是交班的时候,他们就在上面写了一个大大的“3”字,不久这个“3”字就被变成了“4”字。没有多长时间后久,这家公司竟然起死回生了,而且还越做越大,成为业内的知名企业。对于一家企业来说每天提高1%并不是难事,对于一个人来说,每天提高1%就更不是问题了。

把效率提高1%需要你更有效地利用时间,那么怎样安排时间才更为科学合理呢,下面是一些需要注意的细节:

让思考速度提高1%。像其他任何事情一样,思考也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它可以被传授,可以被实践和发展。

将起床速度提高1%。你想寻求一种能提高个人办事能力的简便有效方法吗?那么,就请你每天把起床和洗漱的速度提高1%,醒来就快速起床,而不是闹钟响了就按掉,翻个身再睡10分钟,会让你每天的精神好很多。

少浪费1%的时间。尽力避开浪费时间的活动,比如参加那些所谓的专业协会、志愿者团体等,首先你要弄清楚那些对你是否有价值,自己是否感兴趣。不感兴趣的事情,没有价值的团体,你去了又有什么意义呢?即使你在里面身居要职,也只是浪费自己的精力和别人的信任而已,还不如把职位让给更适合的人,自己去做些真正有意义的事情。

多获取1%的能量。胃的容量是有限的,一次吃得太饱会撑得难受,又会让人恹恹欲睡,使得工作没有效率,可以试着“少食多餐”,能够保持能量供应稳定,为工作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高效率的工作只能保持1~2小时,这是集中精力工作的最佳时间长度。研究表明,全神贯注于某种活动90~120分钟后,精力便难以继续集中。这时你需要休息一会儿,以便体内进行生化反应,恢复体能。

1乘上10次,最后结果是还是1;1.1乘上10次,那么结果是多少呢?答案是2.59。每天提高1%的威力结果是无穷的,只要有足够的耐力,坚持下去,连你自己也会惊讶于自己的进步和改变。0.9乘上10次以后是多少?仅仅只有0.31。如果你每天退步一点点,你必将被淘汰,但是如果你每天进步1%,那么你的价值就完全不一样了。

如果一个人每天能提高1%,那么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成功的脚步,失败与成功的距离其实并不遥远,只是一山之隔而已,只要你能每天多前进一步,让今天的你比昨天的你进步一点点,那么就离你的目标就不远了。而如果今天的你跟昨天的你没什么两样,或者连昨天都不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不去提高自己,必将会被被淘汰。

把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能力

当你站在山脚下,可能你能看到的也就是几棵树而已,如果你想看到更远处的风景,那么就必须站在山顶上。“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正是因为他站在了高山上,才能将整个鲁国尽收眼底、一览无余。同样的道理,如果你想比别人取得更大的成就,就要懂得借力,把别人的经验转化成自己的能力,所以牛顿说:“我之所以比别人看得更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巨人的肩膀”就是我们要借助的别人的经验和教训。

曾经有很多人问陈安之老师,为什么他的成功速度如此之快,仅仅在短短几年内,就取得了别人十年、几十年,甚至一辈子都不能取得的成就?陈安之老师说:“很多人之所以没有成功,是因为他们没有学习别人的经验,都在用自己的经验。然而,一般人通常没什么成功的经验,有的话也不一定是最好的。”如果成功真的有秘诀,那就是学习别人的经验。善于把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能力的人,这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一名初入职场的大学毕业生,仅用了三天时间就坐上了营销部副主任的位置。很多人会觉得,这也太玄乎了吧,哪里会有这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啊?了解了整个事情的经过后,你就知道其实这是完全有可能的:

上班的第一天,这位大学生表现得像个小学生似的,非常虚心地向这个同事请教,向那个同事学习,很多事务都是一学就会的,同事们见他态度很好,就不厌其烦地给他讲解。

第二天,这个年轻人就找机会跟每一位同事聊天,并且也对工作发表了一些并不高明的见解。一般来说,员工在工作了一段时间以后,都能够发现公司的某些问题,而对这些问题都多多少少有些自己的看法,不过碍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枪打出头鸟的心态,他们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过去了,不会主动向老板提建议。但因为是新人,加上态度很好,大家都把自己积累的意见和看法倒给了这名大学生,而他也把每个人的意见和观点都牢牢记在心里。当天晚上,年轻人就将收集到的所有意见和建议进行了综合总结,并设计了一套详细的方案。

第三天,年轻人就带着这套方案走进了老板的办公室,并坦率地谈了一些自己的想法。老板大为吃惊,这么一个新人,竟然能在短短的三天之内,将公司的情况了如指掌,而且还能提出如此完备和出色的方案,真是奇才。于是当即决定,任命年轻人为营销部副主任。

就这样,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只用了三天时间就坐上了营销部副主任的位置。

这个故事并不是教你也要在三天内坐到副主任的位置,而是要让你学习他那种虚心讨教、把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能力的做法,正因为“海纳百川”,所以才“有容乃大”。

我们一定不要只顾低头拉车、埋头做事,还要抬头看路,要留一只眼睛盯着别人,看看别人为什么做事那么有效率、为什么升职那么快、他们有哪些地方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有哪些可以转化成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的地方,只有这样才能少走弯路,把别人的知识和经验转化为自己的,才能比别人走得更快、比别人走得更远、也比别人走得更轻松。

但是你要明白,学习借鉴别人的经验,并不是单纯地模仿和复制,否则弄巧成拙,会给人留下“邯郸学步”、“东施效颦”的笑话。

史书中曾记载这么一个故事:鲁国有两户人家,一户姓施、一户姓孟。姓施的人家,有两个儿子,一个儿子好学儒家仁义之术,另一个儿子爱好军事。好学儒术的那个儿子,用他的儒家思想去游说齐王,齐王采纳了他的意见,让他做了儿子们的老师。爱好军事的那个儿子去了楚国,用他的法家主张去游说楚王,楚王很高兴,请他担任军事长官。他们各自都受到了重用,并都加官晋爵,很快富裕了起来,亲友们也都跟着荣耀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