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曾经用“朝自己脑袋扣扳机”的理论来讲述过这个问题,“如果你给我一把枪,弹膛里有一千个甚至一百万个弹位,然后你告诉我,里面只有一发子弹,我只有一千分之一甚至一百万分之一的概率会失去我的生命,你问我,要给我多少钱,我才会朝自己脑袋扣动扳机。我只会告诉你,我不会像你希望的那样去冒险。因为,无论你许诺的报酬有多大,即使我赢了,那些钱对我来说也不过是财富的一个增值而已,根本不值一提;相反,如果我输了,就会失去生命,这样的后果我无法接受。”
这一理论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更是如此,无论何种投资必须要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才能入手。
最会赚钱的经济学家——罗伯特·莫顿
罗伯特·C.莫顿——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金融学教授,也是哈佛大学最高级别的“大学教授”。他的父亲罗伯特·金·莫顿也出身哈佛,被誉为“马太效应”之父和科学社会主义之父;他的导师是哈佛出身的经济学大师保罗·萨缪尔森。莫顿于1997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被誉为“最会赚钱的经济学家”。
莫顿似乎先天就是一个投资家,他8岁的时候就帮助母亲进行家庭理财,11岁投资了第一只股票,即通用汽车股票,并且成功地获得了可观的利润。上大学后,莫顿依旧热衷于股票投资。
1994年,莫顿和他的学生约翰·麦瑞威瑟共同创建了属于自己的对冲基金长投基金,此后他们在华尔街进行了连续五年的疯狂投资,1994~1996年资金回报率分别高达28.5%、42.8%、40.85%。就算是亚洲金融风暴发生的1997年,其资金回报率也有17%,也就是在这一年,莫顿用长期资本投资公司的40亿美元向银行借贷融资了1000亿美元,通过成功地并购,长投基金的身价一跃而上,莫顿拥有了1.25亿美元的资产,这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是史无前例的。
莫顿投资成功的秘诀就是他的期权定价思想。这一理论是指,一般情况下资产组合投资都是高利润伴随着高风险,不过人们能够利用期权概念,在保证高利润的同时尽量减小损失。这个理论也是莫顿当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原因。
然而1998年3月俄罗斯爆发了金融危机,因为卢布的大幅贬值,长投基金损失惨重,资产从48亿美元缩水到5亿美元。为了防止危机蔓延到美国国内,美联储决定救市,长投基金被瓜分。
此后莫顿的理论受到了广泛的质疑,莫顿回应说:“理论本来也并不能起到完全防范风险的作用,它只能降低风险而已。金融危机是难以预料和避免的。”
失败并没有击败莫顿,十几年的今天,他的成就依然是受世界尊敬的。20世纪90年代后期,莫顿的金融制度改革理论对美国的整个金融市场产生了重大的积极作用。2006年,为解决美国的“养老金危机”,他提出了有效的方案且被政府采纳。
虽然莫顿的投资经历颇受争议,但是他的投资理论和经历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经验。关于莫顿的投资理念,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注重风险和收益的平衡
所有的投资人都希望能够进行最为有效的投资且获得最高的回报,但是与此同时人们必须要考虑到规模风险的问题。
以主权财富基金的管理为例,假定某个政府的主要产业是石油生产,这个时候政府要考虑的不仅是高收益,还有伴随而来的高风险。以产油为主的国家在石油产业上的风险是非常大的,这个时候政府必须要采取措施降低风险。
对于一般投资者来说,这一理论同样适用。
假设王先生用家庭养老储蓄金在低价位时买进了1万股正在上升的某企业股票,现在股票已经涨停了3次,这个时候王先生要做的应该是尽快抛出股票。虽然继续持有股票可能会带来更多的收益,但是也可能会面临急速的下跌。家庭养老储蓄金并不是可有可无的闲钱,一旦亏空,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宁可少收益,也不能继续冒风险。
2.实现投资的有效分散
投资人要将资产分散到不同的行业中去,因为分散投资也就意味着分散风险,这一点是同样为哈佛出身的比尔·盖茨也非常认同的。此外,对冲、保险也是分散风险的有效金融工具。
举个例子,假如你对股票或是对冲基金之类的投资工具很熟悉,但是如果你没有有效分散你的投资,比如将全部资产压在股票上,你就会面临巨大的风险,一旦股票亏损,你就会破产;但是如果你将资产分布在不同的领域,诸如股票、保险、基金、债券、房产等方面,即使股票亏损了,还有其他的金融产品,也许基金涨了,这个时候你就能得到中间战略的实惠。
3.家庭投资组合多元化,且具有核心竞争力
家庭资产投资实现多元化的原因同上,即为了降低风险。而与此同时,这个资产还需要具有核心竞争力,否则不可能实现很好的投资回报。
莫顿建议每个家庭都尽早开发一些金融工具,比如股票、基金、保险,等等,这些投资工具的进入“门槛”要比投资实业低很多,并且很安全,而且持之以恒必能带来长期的可观回报。
4.主动资产和有效被动资产的组合是最优的
对于投资者来说,全球的投资组合是最优的,这意味着能够将风险分散到全球,不过由于很多投资者在投资时都有本国偏好,这个时候就更加需要优化投资的组合。比如你的资产均匀分布在房产、实业等有效被动资产以及债券、股票、基金等主动资产,这个时候你的投资组合就相对最优的。
5.根据时间段来调整投资组合
换言之,投资者一直处在变化的市场中,要根据所处的具体时间段来调整投资战略。比如,次贷危机前王先生投资了房产和股票,这种投资组合使他获益很大,但是次贷危机后,房产和股票开始走低,这个时候他就需要改变投资组合,比如他可以投资实业、对冲基金或是别的领域。
简言之,投资是一门需要不断研究的学问。每一个投资者都希望能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高的收益,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这是不现实的。对于一般投资人来说,合理的组合投资是实现安全收益的可靠手段。
投资启示录
莫顿认为组合投资可以帮助投资者有效分散风险,并获得可观的收益。此外,组合投资也不是说一定要大量投资,合理分配投资配额,小投入也可以获得大回报。
不过投资必然伴随着风险,因此投资者在进行投资之前一定要想到最坏结果,投资切忌怀有侥幸心理。像莫顿这样的经济大师也有失败的时候,何况是普通投资者!所以用于投资的资产最好是不影响你正常生活的那一部分闲钱,一旦投资失败,也不会因此而影响你的生活。
波士顿投资机构的领头羊——保罗·C.卡伯特
保罗·C.卡伯特——波士顿商界的投资大师,1948~1965年任哈佛大学财务主管,是哈佛大学捐赠基金的管理人。他也是美国道富管理研究公司的创始人和合伙人,J.P.摩根公司的董事。
卡伯特在他那个时代是波士顿商界的佼佼者,他的投资理念一度被无数媒体和投资者研究、模仿。在卡伯特掌管哈佛捐赠基金的17年里,哈佛捐赠基金从2亿美元迅速攀升至10亿美元。
他与合作人共同创建道富管理研究公司,管理着很多的共同基金、捐赠基金以及私人投资,道富基金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支基金,也是美国第一批共同基金。在卡伯特先进投资理念的引领下,道富公司为许多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如今已经成为影响全球的重要金融投资机构。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假如你在道富基金成立之初购买了一万美元的股票,五十多年后,你这些股票的价值就可能已经超过了一百万美元,再加上每年的红利以及资本在投资的收益等,你的投资本金几乎翻了一百倍!
1972年卡伯特的投资职业生涯到达到他的人生最高峰。这一年,福特基金会的管理人麦克乔治·邦迪大力倡导全美各大学用捐赠基金进行投资,加上当时股市处在牛市,这让包括耶鲁在内的很多大学纷纷不顾风险动用了学校的资本本金。
哈佛大学原本也想参与,虽然当时卡伯特已经不在哈佛任职,但是哈佛出身的卡伯特对哈佛有着浓厚的感情,他写信制止了伯克校长的这一策略,他在信中表示,这条策略风险极其大,而且对学校来说并不公平,一旦出问题就会给学校带来毁灭性的灾难。他认为动用资本本金是愚蠢的,因为资本本金“这只鹅会不断为哈佛下金蛋”,决不能让它有任何闪失。
哈佛大学听取了卡伯特的意见,事实证明,卡伯特以及哈佛的做法是明智的。在股市崩盘时,那些参与的大学捐赠基金损失惨重,福特基金资产缩水了3/4,而哈佛大学不仅保存了自己的资金,而且保证了自己的声誉。卡伯特是胜利者。
卡伯特的投资策略的关键是什么呢?卡伯特自己总结了两点,即现实主义与谨慎。那些与他同时代的投资界精英也认同这一点,“卡伯特的小心翼翼是众所周知的,他的认真仔细简直让人难以相信!”
卡伯特认为,投资之前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掌握所有的事实信息,第二件事就是客观理性地承认这些事实信息。卡伯特最常说的一句话是“不要白日做梦”,认清现实、接受现实是投资者必备的基本素质。他经常说,倘若你没有亲身见识和经历过现实中的很多问题,你的年龄阅历不够,你就不可能真正成为一个现实主义者。事实上,卡伯特的现实主义观点也是随着他的年龄增长而愈加深入的。
卡伯特的谨慎是建立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之上的。他说很多年轻人总是对投资回报抱着非常乐观的态度,并且投资行为往往具有冒险性,这是不切实际的。他非常看重投资者的年龄以及阅历,他认为只有那些经历过经济危机、大萧条、战争或是其他很多事情的人才是值得信赖的。他在选择投资的时候是谨小慎微的,并且这种谨慎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明显。
卡伯特在对待投资的看法上也是独到的,他对股票、保险、债券艺术品等投资工具的看法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股票
卡伯特认为股票是否可取首先取决于企业的管理层,拥有一个诚信、能干的管理层是这只股票被看好且可取的最基本特征。这主要是由于股市上真的有那种毫无诚信的大骗子,一旦上当就会亏得很惨,比如“瑞典火柴大王”伊瓦·格鲁格就是这样一个骗子。卡伯特认为企业的领导者非常重要,他曾经一度看好惠普的股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他知道惠普总裁休利特非常精明能干;如果换了接班人,他就要重新评估这只股票了。
其次就是行业,只有一直保持繁荣昌盛行业的企业股票才更有可能升值。他认为制药业就是一个不错的行业,道富管理研究公司曾一度重仓吃进史克必成(药业股)。
2.债券
卡伯特认为投资的最大风险就是通货膨胀。他个人为了应对通货膨胀而采取的措施就是购买债券。
他买了很多优质市政债券,这些债券都是小城市的,而不是纽约、华盛顿那种大城市,因为小城市政府的责任感更强,比如他购买了自己的居住地麻省的尼德汉姆市债券,还有牛顿市债券等。他的操作方式是短线获利,且不时更换所持有债券。
3.艺术品
卡伯特并不看好艺术品投资。
他表示自己分不清画的优劣,而且绝大多数艺术品从首次卖出后是不断贬值的,而那些升值率高于通胀率的艺术品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一般人的寿命没有那么长。换言之,很少有人能够在活着的时候享受到艺术品升值带来的财富。
4.保险
卡伯特对保险投资兴趣也不大,他说:“我根本不了解保险是什么东西,无论如何我自己肯定不会在保险上投资。”
5.投资与道德关系
卡伯特认为投资和道德之间毫无关系,道富曾经一度买进了酒业公司的股票,有的股东提出反对意见,卡伯特的回复是:道富的业务就是通过合法手段为股东牟利,毫无疑问白酒也是合法生意。倘若股东一定要坚持道德责任,他能做的就是卖掉道富的股票。事实上,只有一个老太太卖掉了道富的股票,她总共持有100股。此外,卡伯特还认为总的来说投资界还是有道德的。
综上所述,卡伯特对于投资的态度是值得每个投资者学习的,面对现实以及小心谨慎确实是每个投资者都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
投资启示录
哈佛前财务主管保罗·卡伯特投资策略的关键是现实主义和谨慎。他认为面对投资之前必须了解并面对所有的现实状况,谨慎采取投资策略,这样才不至于陷入盲目乐观和失败的投资境地。对于每一个投资者来说也是如此,无论是投资股票还是债券,都要坚持这两点。
精力最旺盛的百岁投资大师——菲利普·卡雷特
菲利普·卡雷特——美国著名投资大师,1917级哈佛商学院毕业生,先锋基金的创始人。
20世纪20年代初,卡雷特开始了他的投资生涯,他绝对是在投资领域工作时间最长的投资家,也绝对是投资经验最丰富的投资家。直到他年届百岁的时候,他依然精力旺盛,对投资充满热情,每天早早地到办公室管理自己将近2.3亿美元的私人投资。
1928年,卡雷特与他的家人、朋友共同创建了先锋基金,他作为先锋基金的管理人,为这只基金工作了55年,直到退休。在那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先锋基金的年复合收益率超过13%。
也就是说,假如有人在先锋基金成立初期投入了1万美元,并且从未取出过这些收益,那么55年后他就可以得到逾800万美元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