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左手疼爱右手管教:好父母要懂得在爱中管教
5683200000028

第28章 出色=积极地引导+浓厚的兴趣(1)

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有不良的学习方式和习惯,难免对学习丧失信心和兴趣,难免会感到厌倦和单调,这时就需要父母对孩子的学习进行积极的引导,想方设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孩子培养出良好的学习方式和习惯,增强孩子的学习兴趣和信心,从而使孩子更出色地完成自己的学业,构筑自己美好的未来。

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是指孩子在一定的学习情景下自动地去进行某些活动的特殊倾向。也就是说到了一定时候,孩子会自动地学习。

比如:

一天晚上,有一对夫妻带着自己的孩子去亲戚家做客。晚餐后,大家都聚在客厅里,看着电视,吃着水果,嗑着瓜子,聊着天,非常的舒心,毕竟亲人们难得一聚。可是过了一会儿,没经任何人提示,也没有任何人要求,到了该做功课的时候,这个孩子就独自到另一个房间里拿出书本,开始学习起来。

这就是良好的学习习惯!

大家都知道,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学多少知识,成绩有多好,这是很重要的,但最重要的则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人的一生甚至是整个学习生活中最重要的基础,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习的质量和成效。

然而,当今很多孩子却存在着许多不良的学习习惯,这些都会阻碍孩子提高学习效率、学习能力,当然也就难以使孩子出色地完成学业,更难以为未来奠定好基础。

那么,现在的孩子们有哪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呢?

(1)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听着课,溜着号。写作业时边写边玩。

(2)上课不会听课,讨厌学习。

(3)写作业粗心大意,不求甚解,经常写错别字,或者算错题。

(4)父母多次催促,孩子照旧拖拉、磨蹭。

(5)孩子被动学习,积极性差。

(6)孩子不愿意写作业,更愿意玩耍。

(7)孩子不会抓紧时间,学习不努力,不刻苦。

(8)孩子不完成口头作业(如朗读,背诵的作业),而且读写困难,父母缺乏关注。

(9)孩子不喜欢读正规的课外书,不喜欢钻研。

(10)部分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甚至出现厌学的征兆。

看到孩子们当前的这么多的不良学习习惯,父母们一定会为孩子的将来担忧,会很着急。当然,这只是其中一部分孩子的实际现象,并不能代表全部。但它也说明了一定的问题。那就是,父母们真的应该好好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了,这应该引起重视。但到底要培养孩子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1.能够坐姿端正,全神贯注听课的习惯

这一习惯似乎看起来没有什么,但反过来想,一个上课时“斜腰懒胯”或者昏昏入睡的孩子,能够很好地学习吗?一个上课时不能全神贯注的孩子,能够很好地学习知识吗?因此,要培养孩子上课时正确的坐姿,并养成孩子全神贯注听课的习惯。

2.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习惯

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能调动孩子认真听讲的积极性,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使孩子的思维紧紧跟着老师所讲的内容走。课堂学习活动,还能够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并帮助孩子全面深入理解掌握所学知识。

3.大胆发言,敢于质疑,敢于表达自己见解的习惯

能做到这一点也就培养了孩子的心理素质、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质疑说明你是个好学生,思路开阔,对问题有独到的见解。

4.预习与复习的习惯

预习能够让孩子联系以前的知识,发现新问题,思考怎样解决问题,能把自己理解不了的问题带到课堂上更好地听老师讲解。这样既能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又能提高孩子听讲的兴趣和效果。

复习的目的是“温故而知新”。复习要与遗忘作斗争,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创制的“遗忘速度曲线”表明遗忘是有规律的,即先快后慢,刚记住的东西最初几小时内遗忘速度最快,两天后就转为缓慢。因此,要巩固所学知识,必须及时复习,加以强化,并养成习惯。

5.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很多孩子在家做作业时总是不停地问父母,明明有些题会做,但懒得去思考,所以根本就不看题目,张嘴就问;也有的孩子在学习上是真遇到了困难。这时父母一般都会出现三种反应:一种是责骂孩子蠢笨,不听课,如果是这样,就会使孩子逐渐失去信心,害怕学习,造成反效果;另一种是不管孩子会不会,父母马上说出答案,这样就容易使孩子产生依赖的心理,从此懒得动脑筋;还有一种现象那就是父母真正地教育孩子独立完成作业,这也是最正确的做法。

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帮孩子养成自己读题的习惯,孩子不理解题目要求时让孩子多读几遍,孩子实在做不出来时,父母可以先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父母从中发现问题,引导孩子解决问题。当然,对于孩子所做的每一步都要及时表扬鼓励,从而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今后无论孩子做什么题什么事都会知道如何下手。

6.及时改错的习惯

让孩子准备一支红笔,随时改正自己练习本、试卷上面的错误,以鲜艳的红色加深错误在脑海中的印象。然后用一个本子,将这些错误收集起来,用“错别字举例”、“错题汇编”等形式分类记载,以警示自己,避免出现类似错误。

7.认真书写的习惯

相当一部分孩子和父母不重视书写,认为它只是形式,对学习没有多大影响。其实书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书写者学习态度、学习质量甚至个人素质的评价,卷面就是学生呈现在老师面前的面孔,老师就常常自觉不自觉地据此来打“印象分”。从另一个方面看,一个能够认真对待书写的孩子,往往也能认真对待学习及其他许多事情。

8.养成有条理的习惯

学习用具的收拾要有规律,书本码放在书包或书桌上要有一定的次序,做各科作业要预先安排好时间等。东西存放无规律,要用时东寻西找,心烦意乱,极易影响学习情绪;做作业不讲条理,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学习效率就会降低。

【疼爱与管教的小课堂】

除了孩子本身的问题,时下很多父母在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时也面临着困难:

(1)父母不懂何为习惯培养,缺乏相关知识;

(2)父母自身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自己做不到,无法要求孩子效仿;

(3)在指导孩子进行习惯培养时情绪掌握不好,容易对孩子发火、甚至会打骂孩子;

(4)缺乏长期坚持的精神,往往是孩子还没有放弃,却是父母因为难以坚持而首先放弃了;

(5)父母急功近利的心态比较突出,总想一口吃成个胖子。

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

孩子上课听课能力差是造成孩子学习不好的重要原因之一,做父母的应该怎样在这个问题上帮孩子渡过难关呢?是回家之后给孩子讲上课老师讲过的、但孩子还不会的题?还是分析原因,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个问题是值得思考的。其实,要想改变这种状态,有一个最直接而有效的办法,那就是教会孩子听课。

学习有三个环节“预习-听课-作业”。父母帮助孩子只能是前后两个环节,而中间这个环节恰恰是最关键的,如果孩子能够独自应对,不仅可使父母省去辅导的时间,更能让孩子受益一生。那么具体来说,父母应该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听课习惯呢?

1.不妨先向学校的老师询问一下,问明孩子在上课时的听课情况

孩子是每节课都认真听讲,还是经常“开小差”?了解情况后,就可以教给孩子“听课”的本领了。

小言在上课的时候,总是“走神”或者在座位上打盹,长此以往,学习成绩逐渐下降。小言的妈妈见孩子的学习成绩不佳,于是向学校的老师询问原因,一问才知道小言上课时总是走神无心听课,有时还会瞌睡,老师教育了很多次都没有效果。小言妈妈了解了这一情况后,就与小言沟通,询问小亮在生活中遇到了什么问题致使自己无心听课,于是小言向妈妈吐露了实情。

原来小言的妈妈总是让孩子学习,却不允许孩子出去与小伙伴玩,于是小言逐渐对学习产生了厌烦情绪,对听课也变得很厌烦。了解了这一情况后,小言妈妈逐渐放宽对孩子的管教,在孩子做完作业后,允许孩子与同龄的小伙伴玩耍,并教育孩子上课时要注意听讲。一段时间后,小言对学习已经不再反感了,学习成绩也提高了。

故事中的小言妈妈就是因为事先了解了孩子的听课情况,并与孩子进行了沟通,才找到了孩子无心听课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帮助孩子解决了这一问题。可见,事先了解孩子的情况以及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能够很好地培养孩子良好的听课习惯。

2.给孩子做有目的的预习

以往许多父母把“预习”理解成给孩子讲一遍课程内容,这样做不仅耽误父母的时间,还会使孩子在第二天上课时不认真听讲。讲授新课是老师的工作,父母不要“代劳”。

家庭预习的目的是让孩子知道明天的课要学会什么。如果孩子对将要学的内容目标明确,上课听讲的时候才能主动和有针对性,一节课下来,才会明确知道自己学会了没有。如果孩子对这节课要达到的目的并不明确,他(她)就无法知道自己到底会了没有。一节课上完,稀里糊涂,学习成绩当然不会高,还得父母劳神再讲一遍。

3.帮助孩子学会温习已学内容

父母可以利用放学后,或者老师家访的时候跟老师交谈,根据孩子的特点向任课老师了解授课内容和进度,然后跟孩子沟通,翻阅孩子的课本,了解孩子的进度,帮助孩子确定什么是近期学习的重点,什么是难点。同时教给孩子调控注意力,以便记住老师讲解的内容,放学后就把当天所讲的内容温习一遍。也就是说,培养孩子联接三个环节的能力,让孩子在学习面前始终目标明确。

4.在向孩子发问的时候,年龄较小的孩子起初可能会就事论事

比如当父母问,“今天老师教了什么”、“今天你学了什么”时,孩子往往说,“老师教了几个生字”、“老师讲了几道题”。面对这样的情况,父母可继续问,“老师对这些字有什么要求吗”、“这几个字和昨天学的字相像吗”、“今天的作业和老师讲的题有什么关系”?孩子可能会答不上来,这恰好表明孩子还不会“听课”,但是如果这时候有父母的耐心引导,孩子很快就会学会的。

5.提供专心致志的学习环境

尽量减少周围环境中的噪音,在学习环境中避免不适当的摆设。父母要以身作则,不要在孩子学习的时候玩、看电视,用自身的行为教育和引导孩子。除了在孩子学习时,采取一切措施来排除外来的干扰,还必须努力培养孩子内在的自制力,让孩子善于控制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克服一切干扰,专心学习。像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孩子一定能够养成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有了这样的习惯,孩子听课的时候,就能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专心听讲。

以上的做法都是对孩子“认真听讲”习惯的培养。相信在父母的耐心训练之下,孩子一定会听懂每一节课,从而最终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成为一个出类拔萃的人。

【疼爱与管教的小课堂】

注意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养成的。当孩子注意力分散时,可以适时地转移孩子的兴趣点,比如可以让孩子画画。同时,父母还可以强化孩子的兴趣点,比如孩子喜欢飞机,就给他多安排些和飞机有关的游戏。孩子的注意力会在这些他感兴趣的事情中慢慢培养起来。

为孩子寻找学习的榜样

每一个成长中的孩子,都需要一个好的榜样,好的榜样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强的,会成为他们前进的目标和动力之源。孩子以什么样的人为榜样,就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当他们以英雄人物、伟人、智者、科学家等为榜样时,就可能找到动力和方向,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当他们结交小人、盲目追星、盲目攀比、从成年人那里学会吸烟等,结果将非常糟糕。

父母固然是孩子天然的榜样,但是,父母除了要给孩子当好榜样外,也要给孩子寻找其他的榜样,尤其是同龄的榜样。

仔细观察会发现,孩子长大一些后,常常喜欢模仿同龄人中比较优秀的、自己喜欢的人,模仿他们的言行举止。这是正常的现象。美国学者哈里斯在“群体社会化发展理论”中指出,到了孩子的儿童期、少年期,家庭的影响渐渐在减弱、淡化,群体的影响渐渐增强。所以,每个孩子都应该参与并认同一个社会群体,在群体中增强各方面的能力。

很多人忆及学生时代时,最难以忘怀的往往是那些同龄的伙伴。很多事实也证明,孩子有一个好的同龄榜样,会终身受益。有一位学生这样回忆自己高中时的同桌:

我高中的同桌叫李冠一,他和我住在同一个宿舍,我们每天形影不离,学习、吃饭、睡觉……所有的事情都在一起。我们是当年中考的前两名,他只比我高1.5分。我们是好朋友,也是竞争的对手。他的英语和数学比我好,我的物理和化学比他好,所以我们经常在一起讨论问题。我们在学习上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当其中一个人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另外一个总是鼓励帮助对方。

和冠一同桌两年,其中经历了无数的考试。记得我们的数学老师经常在晚自习的时候突然进来,一脸严肃地对大家说:“先把手上的东西收起来,咱们测试一下!”每当这个时候,就是我和他的一次较量。我们总是在考试的过程中暗暗赛着速度,在考试的结果上赛着分数。一般情况下都是我的速度比他稍微快一点,而他的成绩比我稍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