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你被别人利用也是你自己价值的一种体现,因为没有价值的人是不会被其他人利用的。所以被人利用不必懊恼难过,反而应当为你自身的价值感到骄傲。没有利用价值、不被需要的人是可悲的,社会竞争中首先被淘汰的就是这些不能为别人带来价值的无用之人。你的能力、你的价值正是通过被他人利用证明体现出来。有利用价值,能够为他人带来价值,正是老板们对好员工的衡量标准,你能给别人带来的越多,也就越受欢迎。
其实,很多时候人与人之间就是相互利用的关系,相互利用就是相互满足对方的需要。所谓“互惠互利”“互相帮助”都是在倡导互相利用。相互利用是为了相互依存,只有被他人利用了,才能体现出自身价值,自己也有了利用他人价值的理由。要想利用他人,首先就要被他人利用。不能被他人利用的人,也无法从他人身上获得利益。
需要决定价值。有价值的人才会被别人看做利用的对象,因为对方需求的满足点很高,而你可以达到他这个高要求的满足点;反之,达不到别人要求的满足点的人不会被别人看做利用的对象,因为其自身价值不够高。只有高价值的人高价值的交换物才能做到交换利益时候的等同交换,那样对方和自己都可得到高度的满足。
不要懊恼被别人利用了,能够被人利用并不是一件坏事,我们每个人都好像社会大机器中的一个小零件,只有相互借力,机器才能运转。任何人如果想拥有广泛的人际关系,就必须要使自己有可被利用的价值,不仅包括你所拥有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或者其他资源,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不怕付出愿意被利用的心。
正如星云大师所说,我们不必去斤斤计较谁利用了谁,谁被谁利用了,世间一切事物都有因果关系,能与人分享自己的成果,才能将“利用”发挥的淋漓尽致。
依赖是领导者最大的束缚
有严重依赖心理的人遇事总是首先追随别人,求助别人,人云亦云,没有主见,没有信心,不敢相信自己,不断自行决断。这些人在家中依赖父母、爱人,在学校依赖老师、同学,在单位依赖同事,缺乏创造力,即便是有了创造力,也怯于表现自己,他们习惯依靠别人,这样的人还处于幼稚阶段。
有依赖心理的人,很多事情都不能独立完成,操纵和把握自己的命运就无从谈起了,他永远觉得命运总是掌握在别人手中,只有在他具有利用价值时,人家才会利用他;一旦他的利用价值没有了,那么他只有被抛弃的命运。
漫漫人生路是自己走出来的,靠人不如靠自己,总想着求助于他人,是会一事无成的。潜能激励专家魏特利曾说过这样的话:“没有人会总带你去钓鱼,要学会自立自主。”
去年刚刚大学毕业的许小姐,相对于办公室里那些年近半百的大妈级同事来说,她的到来立刻让昔日里死气沉沉的办公室变得活跃热闹起来,特别是那些年轻的男同事总爱和她开些玩笑,大家争着帮她做事,甚至可以帮她完成工作。可以说,许小姐的办公室生活是安逸的,久而久之,她产生了依赖别人的心理,这也为她以后的工作埋下了极大的隐患。
一次,她随办公室主任前往上海参加一个很重要的会议,会议开始前40分钟主任突然交给她一个任务,必须在会议开始前制作好一份表格。这时,许小姐才紧张了,以前制表格时,都是那些“护花使者”帮忙,现在只能靠自己了,但是自己却无从下手。很简单的一个任务,一个多小时过去了,她都没有做出一张表格,而主任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对她的工作能力产生了怀疑。
“坐在舒适软垫上的人容易睡去。”经常依靠他人,觉得凡事都有别人的帮助,所以无须付出努力,这种想法让人产生了惰性,让人止步不前!
总是依赖他人,最容易削弱自己潜在的才能。每个人的事情都很多,别人即便是帮我们也是有限度的正所谓帮得了一时而帮不了一世。所以,还是靠自己踏实些,只有自己才是最值得依靠的人。
我们想要长肌肉的话,如果还要别人替我们练习,那我们什么时候都不会拥有强健的体魄。所以说,锻炼自己的独立能力才是唯一可行的方法。如果习惯于依靠他人,你永远都不会变得强大和拥有创造力。
华人首富李嘉诚,对于这个名字,人们都不会陌生。李嘉诚的童年生活很艰苦,在他14岁那年(1940年)时逢中国战乱,他们举家迁往香港,投靠家境富裕的舅父庄静庵,但父亲就在刚到香港不久后去世了。为了帮助李嘉诚一家,舅父决定让他进入自己的公司上班,可是李嘉诚认为这样自己就会失去锻炼的机会,于是他谢绝了舅父的好意。
李嘉诚身为长子,为了养家糊口要以身作责,但他又不想靠别人,决定靠自己的能力找工作,他先在一家钟表公司打工,之后又到一塑胶厂当推销员。因为勤奋努力,他在业绩上很突出,只用了两年的时间就爬到总经理的位置上,那时,他才18岁。
那些成就大事的人,往往身上拥有诸多优良品质——勇敢、忠诚、创新、进取,当然独立品质是他们成功最关键的品质。
如果你也能够独立的话,那么,不管你遭遇什么情况你都会从容面对。当机会来了,你就会紧紧抓住不放。这样你做起事情来,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因为你对自己、别人或是事情都看得很清,这样才会迎来人生的巅峰。
世界上或许会有不需付出就可获得的好事,但你觉得自己有那么好的运气得到这样的机会吗?我们无法掌握运气,更不能把自己的一生交到运气手里,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要品尝成功的美味就得自己去做。自己动手,才能丰衣足食,做事态度积极努力,才会收获人生中的硕果。很多投机取巧的人,他们总认为笨人做事才会全力以赴,他们觉得走捷径会更快成功,但结果总是适得其反。想彻底摆脱这种状态,真正走上一个良性的循环,就必须彻底抛弃这种想法,真正发挥自己的能力,利用自己的双手去奋斗。
小蜗牛问它的妈妈:“我们天生就背着这么重的壳吗?”
妈妈:“对啊,因为我们蜗牛的身体是没有骨骼的,只能爬,又爬不快,所以要这个壳的保护!”
小蜗牛:“毛毛虫和咱们差不多,同样也是爬得不快,为什么它们不长壳呢?”
妈妈:“因为毛毛虫有破茧成蝶的一天,天空会成为它们的保护伞啊!”
小蜗牛:“可是蚯蚓也和我们差不多,它们也不会变成蝴蝶,它们为什么不会长壳呢?”
妈妈:“因为大地是它们的家,大地会保护它们啊?”
小蜗牛哭了起来:“怎么谁也不保护我们啊?”
蜗牛妈妈安慰他:“傻孩子,我们有壳保护啊!”
也许让你独立的壳子很沉,但你能承受此壳之重,便体现出你的力量。真本事就是靠自己谋生。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唯一能靠的只有自己。
低起并非晋升的绊脚石
很多成功的领导者并不是从小就拥有良好的基础,他们或出身贫寒或学历较低,但他们能够白手起家创大业,贏得了令人羡慕的财富和名誉。他们创业时不是一帆风顺的,甚至还大起大落,几经沉浮,但最后他们成功了。逆境不会长久,强者必然胜利。
普通人和成功的领导者之间最遥远的距离,首先应该是心态的距离。事实上,让我们对目标产生望而却步的心理是因为自己先认输了。自认为一切都“不可能”,久而久之,“不可能”成了心理上的一道浓重的阴影。而成功者却是一些善于利用梦想的人,不管现在的生活境遇多么困苦,他们都不会轻易屈服。
很久之前,古希腊有一个奴隶叫做克莱恩。他所生活的那个年代,人们是不把奴隶当人看待的。法律规定,除了自由民之外,像他这样的劳动工具是不准从事和追求艺术的,否则就要被宣判死刑。然而作为奴隶的克莱恩却没有被这不公正的法律吓倒,他以狂热的心态追求着艺术和神圣的美,并决心要让自己的雕塑作品在某一天得到伟大的雕塑大师伯利克里的肯定。于是在关爱他的姐姐的帮助下,他把自己的工作放在了屋子里的地下室进行。姐姐为他准备了两盏油灯和足够的食物。
地窖里阴暗,潮湿,缺乏氧气,但是为了自己心中的艺术,克莱思什么样的困难都能克服。
过了没多久,雅典邀请所有希腊人来参观一个艺术品的展览。当地的大市场正是此次展览的举办地,由伯利克里亲自主持。在他的旁边,站着其他许许多多的知名人士。所有优秀的艺术品都在此处展览,克莱恩的作品在这些优秀的艺术品中显得尤为出类拔萃、卓尔不群,这件艺术品仿佛就是出自阿波罗的手笔一般。人们把所有的关注都投入到这件展品上,就连那些参与竞争的艺术家也都自叹不如。
因为际遇和环境之间的不尽相同,不是每个年轻人都可以一帆风顺地成长为栋梁之材的。我们不在命运中随波逐流才是正确的选择。为了摆脱困境,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没有人天生就是受苦的命,即便遭遇困苦,也一定要想办法走出来。从那些成功者的经历中我们不难发现,只要不轻言放弃,我们就离成功不远了。
最损害我们的能力、破坏我们前进道路的,就是以不幸的环境为理由,而不想去努力地挣脱它。因为自己不能像成功人士一样地生活,不能享受成功人士所得的幸福,所以处于困境中的人往往心灰意冷、不想奋斗。人们生活的质量,只因人的思维方式所决定,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你认为成功的可能性大,成功就会变大;你认为成功的可能性小,成功的机会就会变小。生活再艰辛也只是暂时的,我们应该只把它视作一种历练,时刻准备好去战胜它,享受战胜艰辛的幸福。
在19世纪,一些德国移民因生活所迫来到了美国。他们资金有限,除此之外也没什么生存技能,迫不得已只能依靠小本经营谋生。当时来北美的移民人均拥有15美元的资产,而他们却只有区区9美元。德国移民当年的状况被一个观察家这样描绘道:“叫卖小贩装备齐全,但需要10美元的总投资:5美元用来执照办理,1美元用来购买装货的器具,剩下的钱作买货之用。”可以想象他们当年的困窘之状。
然而在不过两三年的时间里,许多德国移民的家庭就从难民变成了富有的中产阶级。到最后,从他们中走出了很多富甲一方的大资产家,例如像声名远扬的戈德曼、古根海默、莱曼、洛布、萨克斯和库恩等巨富。他们中无一例外都是靠“推小车起家”或者“靠脚板起家”的,这些成为了德国移民的成功典范。
和世界上的任何事物一样,我们每一个人对现实的认识也可以是两面性的。普通人也许没有资金,没有学历,也没有家族的强大力量可以依靠,这一切,都是对他们个人发展的限制。可是如果从积极的方面看,他们没有身份的包袱,不受社会上各种条条框框的束缚,反而可以放开手脚,一往无前地走向成功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