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是人生中重要组成部分,工作不是谋生的工具,它的价值体现在其不仅能创造物质财富,它还能给人带来精神财富。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往往就体现在他对工作的态度上,而人能否有所成就就是看他的工作态度如何。身为领导者更应谨遵职业情操,这样才能带领出优秀的团队。
做到精益求精,才能成为领导
泰戈尔说过:“我只做一件事——努力完美。如果我只是大雨中的一颗小水珠,至少我要努力使自己成为最完美的一滴;如果我是六月的一片树叶,至少我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片鲜绿的叶子。”凡是出人头地的领导者,他们做事时,无论大事小事,都竭尽全力,力求达到最佳境界。只有这样,机遇才可能垂青于他,成功才可能离他越来越近。一个人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抱定这样的态度: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
“精益求精”可以作为我们每一个人的格言。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也无论是从事伟大的事业还是细微的小事,都要集中你所有的智慧、所有的热情,全力以赴地投入到你所做的事情当中,丝毫不要放松,永远追求卓越,一切力求尽善尽美。
虽然我们只是普通人,但我们要站得比别人更高一些,这样,人生的视野才会更开阔,才会树立起大局意识,遇事便能够站在理性的角度去考虑,从而把事情做得更好。
阿基勃特是美国标准石油公司的一名推销员,他虽说仅是公司里名不见经传的小职员,没人注意他,但他对工作仍尽心尽职,利用任何场合和时机,全力以赴地推销公司的石油。当时,“每桶4美元的标准石油”是他们公司的宣传口号,所以不管是在哪里,凡是要求他签名的地方,阿基勃特都会在签完名字的下面,写下:“每桶4美元的标准石油”这样几个字,哪怕是在生活中的私人信件或收据上,只要遇到签名他都会写上这几个字。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因为这样的做法,他在公司中受到了各种嘲笑,但阿基勃特却丝毫不在意。同事讽刺说:“你只是一个小小的职员,该清楚自己的身份,如何宣传公司产品是领导考虑的事,公司自有宣传策略,你这样做不但没有任何效果,也没有任何意义。”
但他依然坚持,身为公司一员,不论处在哪个职位上,都有义务为公司的产品做宣传和推广。因为他这个习惯,同事戏称他“每桶4美元”先生。
一天,时任公司董事长洛克菲勒无意中听到了阿基勃特的事情后,感到非常震惊和感激。他说:“竟有职员如此宣传公司的产品,我一定要见见他。”他马上请阿基勃特共进晚餐。他问阿基勃特这样做的原因,阿基勃特说:“我多写一次,就可能多一个人知道标准石油。”
后来,阿基勃特接任洛克菲勒成为标准石油公司的第二任董事长。
无论我们从事哪种职业,都应在工作中端正态度,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求得不断的进步。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树立爱岗敬业精神,勇于承担责任,要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尽心尽责,做到全力以赴。
在成为优秀的领导者之前,你只能把事情做得很好,只有成为优秀的人,你才会把事情做得更好,一个人不经过艰苦的历练是成不了大才的,这是一条真理。而一个人若只用平庸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却又想名垂千古——这不是痴心妄想吗?世上最有成功希望的人,无不有着勤劳自信、精益求精的可贵品质。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如果已经养成了马马虎虎的习惯,那么所有的能力、天分、智慧、独创力都将被掩埋掉。做事严谨、精益求精的人,不管走到何处,做什么事情,都可能受到别人的欢迎。
1946年,从海军学院毕业后的吉米·卡特遇到了当时的海军上将里·科费将军。将军让他说说令他为之自豪的事情。于是,踌躇满志的吉米·卡特就开始说起那些令他“为之自豪”的事情:“我在全校820名毕业生中名列第58名。”他认为将军在听完他的事情后会在第一时间夸奖他,但出人意料的是,里·科费将军并没有夸他,而且还反问道:“你为什么不尽你最大的努力成为第一名呢?”这句话让吉米·卡特为之羞愧,久久没有作答。但他把这句人生箴言牢牢记在了心里,此后,不论他做什么事情,吉米.卡特都是力争做到完美,最后,正是以这种精神为依托,他成功当选美国第39任总统!卸任后,吉米·卡特将这句人生箴言定为自己回忆录的标题:《你尽最大努力了吗》。
追求卓越像这种精神是一块厚重的磨刀石,它会让你在工作中力争做到完美。也许你只能做到“十全九美”,但是,只要你力争求精,你就会不断地进步。超越平庸,接近完美。这句人生格言是值得每一个人都铭记的。无数人因为敷衍了事的工作态度,致使自己庸庸碌碌地度过了一生。
优秀和平庸只有一步之差,但有的人穷尽毕生的精力也跨越不了这短短的距离。只有当你选择了追求如何优秀,接下来你才能做到如何卓越。有了力争完美的做事态度,自己才会不断提高,因此,你才能做出超出常人的成绩,赢得更多的鲜花和掌声。
想做领导,先学会成为工作的主人
大多数人去给别人打工做事时,没有较高的价值取向,他们只为高薪工作,为老板工作,那么,这样的人往往在工作中抱有消极的思想,他们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怎样长时间在公司呆下去,做事就图个让上司看顺眼就行,就是他们的最终追求。如果他们觉得自己所得报酬和付出不成正比时,他们就会在工作采取消极的态度来对待,因为他们总觉得自己吃亏了,于是怨天尤人,而这一切就会阻碍他人生的发展,所以,因为思想的贫穷,导致最终将一无所获。
成功者也有打工的经历,但是他们懂得,环境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因此,他们会在工作中投入所有的精力,他们视每一次工作机会为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他们不是为老板工作,而是为自己工作,不是为薪金而工作,而是为价值而工作。工作是普通人谋生的手段,对于一些杰出人物,却是事业的起点。
这样的人不是单纯地为了钱而工作。他会把每一个工作机会当成一次历练自我的平台。他会认真了解业内的每一个程序和规则。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有心和用心这是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必备的品质。他不仅仅把钱看做财富,更把赚钱的办法看做财富。
威尔是卡特尔斯建筑工程公司的执行总裁,几年前他还从事着送水工作。威尔的工作态度并不像其他送水工那样——在结束送水任务后躲在墙角的阴凉下,一面无聊的抽着烟一面抱怨着自己工作的辛苦。他结束送水任务后会给辛苦的工人的茶壶里倒满水,并在工人休息时听他们讲解工程进度。很快,建筑队长就注意到了这个好学的年轻人。半年后,威尔进入建筑队从事计时员工作。他并没有因为职务的变更而止步不前,依然保持着勤恳的工作态度,总是最早来上班,最晚下班。由于他对建筑工作的每一项业务都非常熟悉,当建筑队的负责人不在时,工人们每每遇到棘手的问题,总是第一时间找他解决。一次,威尔把旧的红色法兰绒撕开包在日光灯上,以达到照明充足的目的,负责人在知道这一事情后决定将这个年轻人提升为自己的助理。有了威尔的帮助,负责人的工作变得异常轻松。在这支建筑队规模逐渐扩大的时候,负责人推荐威尔成了公司副总的职位上,但他依然专注于工作,从不说闲话,也从不参加任何纷争。他鼓励大家学习新的知识。只要给他时间,他就会满足客户提出的要求。过了两年,董事会决定任命威尔为公司执行总裁。
在工作的时候,我们应该放眼于未来。我们做工作并不是单纯地为了钱而工作。我们不应该只把眼光放在金钱上,应该懂得从工作中得到什么锻炼。因为从工作中得到锻炼才是永远属于你的,这种无形资产的价值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
所以,我们应该学会在每一次工作中学到东西,以此来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你在工作得到的锻炼有很多,比如行政能力、决策能力、社交能力等等。而工资的价值是无法和这些东西相比的。当你从一个新人蜕变成为一个高效率的员工时,你的实际收获才是最大的。
在工作中,虽然有些收入是看不到,摸不着的,但是这些收入会让你从容面对今后的工作。这种无形的收入就是工作经验,它会让你确立在工作中的优势地位。这些无形的收入是你永远的财富,别人是抢不走的。
俞敏洪在新东方创办之前也在为别人打工,在边上冷眼旁观的过程中,俞敏洪发现,大量的培训学校对学生的态度、管理和理念上有严重缺陷。于是就想,如果我来办学校的话,会如何对待学生?这里面不仅仅存在师资一个问题,还有如何满足学生要求的问题。
观察、积累到一定时候,1993年俞敏洪开始进行实际操作,验证自己有没有把一个学校办起来的能力。一直奋斗到1995年底,学校获得了巨大成功,在大学生和想出国的人这个圈子里,新东方的大名无人不晓。
当然,打工——学习——创业这条路并不是谁都适合的,但如果你具有积极主动的精神,在工作时能充满热情,这样的员工是最受老板欣赏的。无论你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想要证明自己,就先要用工作业绩说话。天上不可能掉馅饼下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用百分之百的热忱去拥抱每一次工作的机会。
想晋升领导,要懂得付出
也许你并不知道,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着一个伟大的定律,叫付出定律。这个定律让我们明白,只要付出就一定会有回报。你所获得的没有你预期的多,那说明你的付出还不能和所得成正比,付出多少,就会得到多少。追求卓越正是人生所做之事,你在明天的付出要比今天多1%,每天都保持进步的状态,那你就离卓越不远了。也许你不相信,从“差不多,过得去的员工”到变成一位“优秀员工”,正是依靠你这每天多付出一点的精神,你的所得会比你想象中的还要多,你的人生会因为这种精神发生质的飞跃。
工作中,我们一定要相信:如果自己想要在竞争中胜出,那一定要在众人中脱颖而出,做到与众不同,不但要在工作中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还应该把自己职责以外的工作多做一点,让老板觉得聘用我们是正确的,这样自然给自己创造了比别人更多的机会。
大学毕业以后的小于,应聘到一家广告公司工作。当时公司正在为商家筹备一场大型的公益活动,每一个员工都很忙,老板更没有时间给小于安排具体工作,于是他成了不折不扣的“万金油”,策划部、设计部、市场部、客服部……哪里需要他就去哪里,可他毫无怨言,而且把前辈们交待给他的每一样工作,都尽自己所能做到尽善尽美。
的确,小于做的工作很琐碎,给同事买饭,订车票,给客户送设计效果图……这些事情,表面上看都不是他该做的工作,然而小于认为,只要是公司需要的,每一件工作都是有意义的。只要是工作,做了就一定会有收获。由于他的用心和努力,每一个给他指派工作的前辈对他都非常的欣赏。
两年后,因公司发展的需要,要在上海成立分公司,小于被提拔为分公司的副总经理,许多员工都不理解资历如此浅的他为什么能被老板委以重任。最后老板的一番话让大家幡然省悟:“两年来,小于接触过公司所有的业务,而且每一项工作都做得近乎完美,尽管那些工作很细微,我想,能把小事做得如此完美的人,一定不会忽略做大事的每一个细节。如此认真、敬业,并且熟悉公司全部业务的人,公司再也找不到第二人选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有付出就一定会有收获。但是大多数人不明白“多做一些”的真正意义。一个优秀的员工,不仅能尽心尽力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而且还找机会做自己分外的事情,做自己本职以外的工作,我们会积累多方面的经验,认识更多人,还可以受到更多人的关注,这样离成功就更近了。
年轻人应该把眼光放得长远一点,心中应当有远大志向,才可能成为杰出的人物。每个人都是从一些低级的事情开始做起的,光靠心高气傲是成就不了大事的。不要局限于眼前的一事一人。更不要计较个人得失,任何一次体验都是财富!在做某些工作的过程中,我们不知不觉地就得到了锻炼,看清了自身有哪些不足,从而进行弥补。
大学毕业后的小马,在一家公司谋到了一份秘书的工作,小马每天认真对待自己分内的工作,有时同事做不完的工作她也热心的帮助。公司有一个资料库,因为大家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去翻找自己需要的东西,因而里面特别的乱,可自从小马来了以后,她每天都利用业余时间把资料库整理得井然有序,干干净净。小马所做的一切获得了老板和同事的一致好评。不久,由于小马的出色表现,被老板提升到一个新的部门做了一名部门经理,薪金也提高了许多。
无论你目前从事什么工作,都应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对待。请给自己多些机会,就算是做一些琐碎的事情,我们也会从中得到很多。其实,不管做什么,我们都会在这过程中学到东西,我们不仅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能力上的锻炼,还间接培养了自己的进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