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千年传承:舞龙舞狮(文化之美)
5764300000009

第9章 南北狮舞风格

狮舞在10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南北两种表演风格。最初北狮在长江以北较为流行,而南狮则是流行华南、南洋及海外。近年亦有将两者溶合的舞法,主要是用南狮的狮子,北狮的步法,称为“南狮北舞”。

(一)北派狮舞

北派狮舞以表演“武狮”为主,即魏武帝钦定的北魏“瑞狮”。

北派狮舞,小狮一人舞,大狮由双人舞,一人站立舞狮头,一人弯腰舞狮身和狮尾。舞狮人全身披包狮被,下穿和狮身相同毛色的绿狮裤和金爪蹄靴,人们无法辨认舞狮人的形体,它的外形和真狮极为相似。

引狮人以古代武士装扮,手握旋转绣球,配以京锣、鼓钹、逗引瑞狮。狮子在狮子郎的引导下,表演腾翻、扑跌、跳跃、登高、朝拜等技巧,并有走梅花桩、窜桌子、踩滚球等高难度的动作。

起源于洛阳、盛传于中原大地的豫西狮舞,仍然保持着王者风范,以大方洒脱、细腻传神、高空作业、惊险繁杂、技艺精湛、阵容庞大、充满智慧,而成为我国北派狮舞的优秀代表。

北派狮舞不表现故事情节,更与南派狮舞不同的是,不注重用顽皮和诙谐的动作表现“极富人情味”的“拟人化狮子”,而是通过大幅度、粗犷、刚劲有力的舞姿,再现狮子威武刚烈的气质和勇猛、矫健、灵活的神态。

狮舞在豫西有着深厚的民间土壤,洛阳“大里王狮舞社”和巩义“小相狮舞社”等民间文艺队伍传承关系清晰,行当齐全,套路完整,是中原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

大里王狮舞属典型的北派狮舞,洒脱中显得稳重,大方中不乏细腻。表演狮舞时,一人在前“顶狮头”,一人在后“拱狮尾”。舞狮人全身披红色“狮皮”,下身穿同色裤子。一般为两只或多只狮子一齐上场,偶尔也可独只表演。狮子由一人持绣球引领。

大里王狮舞表演分“文狮”与“武狮”。文狮表演又分地面和桌面两种,都有一定的套路。领舞人与狮子配合得十分默契,无论亮相、造型还是场面调度,均给人以美感。有时也穿插一些幽默搞笑的动作,如“狮子下娃”等。

武狮表演难度更高,摞板凳、上老杆、荡秋千、爬梯子、上天桥等项目,均是艺人在无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进行的高难度的表演,让观众紧张得连大气也不敢出,让人感到很是惊心动魄。

狮舞流传久远,在全国各地较为普及。狮城沧州人酷爱狮舞,这大概承袭了国宝铁狮子的文化脉缘,又因循了“武术之乡”、“杂技之乡”的文化积淀和涵养。逢年过节、集日庙会、农闲小憩,在沧州的城乡几乎随处可见学狮、练狮、舞狮的人群。

沧州人舞狮越舞越红火,但又不甘拘泥于常规俗套,武乡和杂技的血脉促使舞狮人大胆实践,不断探索新的形式和创造新的套路,也就被沧州人舞出了狮舞的学问和别具创见的风格。因而,涌现出被人们称为“双狮王”的沧县南小营狮舞队和刘吉狮舞队。

从表现形式上说,沧州狮舞把武术和杂技的动作技巧融入了狮舞之中。在套路和结构上大胆进行创新,以展示雄狮的威武刚劲为主,有机地把力与美、刚与柔、文与武、火与温、粗与细、庄与谐融为一体。

编排创造出了狮舞中前所未有的“立体直转”、“顶腰旋转”、“荷花怒放”、“高台翻滚”、“蹬椅戏逗”、“叠狮抖威”、“筋斗穿越”等高难度、大动作的表演技巧和形式。同时,着意加强了打击乐的节奏感和铿锵力度,奇波迭起,振势生戏,使的沧州狮舞别开生面,鲜明地展示了火爆热烈、勇猛惊险、刚柔相济、出神入化的艺术审美和个性特色,张扬并强化了沧州狮舞的独特的艺术感染力。

总体来说,北派狮舞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二)南派狮舞

“南狮”又称“醒狮”,是地道的广东民间舞,是广东舞苑中的一宝。

醒狮是历史上由唐代宫廷狮子舞脱胎而来。五代十国之后,随着中原移民的南迁,舞狮文化传入岭南地区。明代时,醒狮在广东出现,起源于南海县。现流传于广东、广西及东南亚各国华侨中间。在广东境内主要分布在佛山、遂溪、广州等县市。广东醒狮被认为是驱邪避害的吉祥瑞物,每逢节庆,或有重大活动,必有醒狮助兴,长盛不衰,历代相传。

醒狮造型较为威猛,舞动时注重马步。南狮主要是靠舞者的动作表现出威猛的狮子型态,一般只会两人舞一头。

狮头以戏曲面谱作鉴,色彩艳丽,制造考究,眼帘、嘴都可动。严格来说,南狮的狮头不太像是狮子头,有人认为南狮较为接近年兽。南狮的狮头还有一只角,传闻以前会用铁做,以应付舞狮时经常出现的武斗。

传统上,南狮狮头有刘备、关羽、张飞之分。3种狮头,不单颜色,装饰不同,舞法亦根据3位古人的性格而异。

刘备狮,又名成文狮,其名取源自三国時期中的刘备。因其狮的特点乃为黄面、白眉、白長须,脑后会有绘有3枚金钱,表示资格老、慈祥、和善,武中寓文,不擅打门。

关公狮,又名关羽狮,属于武狮的一类,源自三国时期人称“关帝”的关羽为名。因其普遍以红黑面、黑眉、黑長须,青鼻紫角,脑后绘有双金钱,代表智勇双全,讲义气,忠肝义胆,浩气长存。

张飞狮,是武狮。源自三国时期的张飞。因张飞善于武斗,故其狮特点为黑白面、黑眉、黑短须、青鼻铁角、赤眼、烂仔、口多獠牙两枚。脑后绘有单金钱,表示勇敢、粗犷、威猛、擅打斗,故亦称之为斗狮。“青鼻铁角”多指此类狮。

南狮的舞动造型很多,有起势、常态、奋起、疑进、抓痒、迎寳、施礼、惊跃、审视、酣睡、出洞、发威、过山、上楼台等。舞者通过不同的马步,配合狮头动作,把各种造型抽象地表现出来。因此,可以说南狮讲究的是意在和神似。

南狮有出洞、上山、巡山会狮、采青、入洞等表演方式。其中采青最为常见。

采青是舞狮的一个固定环节。在舞狮过程中,尤其春节期间,“狮子”通过一系列的套路表演,猎取悬挂于高处或置于盆中的“利是”。因利是往往伴以青菜,青菜以生菜为多,故名“采青”。

采青一般包括操青、惊青、食青、吐青等套路。当彩礼用竹竿挑起高悬时,舞狮人会搭人梯登高采摘,人梯搭得越高,则技艺越高,挂“青”者多会图得吉利。

另一类是“采水青”,即在一张条凳上放有一盛水的盆,盆内放有“青”。舞狮者要跳上条凳做各种表演,最后站上盆沿,用手穿过狮嘴去捞得“青”。有时,狮子更需从由少则二三人,多则数十人的“叠罗汉”而成的五六层“人山”底层踏肩而上,摘取利是,这是舞狮的高潮。

技艺精湛的表演,可给人们带来惊险、热烈,且富有节日气氛和娱乐情趣的艺术享受。

舞南狮时,会配以大锣、大鼓、大钹。狮的舞动要配合音乐的节奏。舞南狮有时还会有一人扮作“大头佛”,手执葵扇带领。

舞狮之前通常还会举行“点睛”仪式。仪式由主礼嘉宾进行,把朱砂涂在狮的眼睛上,象征给予生命。

白居易《西凉传》写道:

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贴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紫髯深目两胡儿。跳舞梁前来致辞,应似凉州未陷日。

南狮以广东为中心,并风行于港澳、东南亚侨乡。南狮虽也是双人舞,但舞狮人下穿灯笼裤,上面仅仅披着一块彩色的狮被而舞。

灯笼裤,指裤管直筒宽大,裤脚口收紧,裤腰部位嵌缝松紧带,上下两端紧窄,中段松肥,形如灯笼的一种裤子。从设计上可以看作是一种“仿物造型”及“仿物取名”。灯笼裤大多用柔软的绸料或化纤衣料裁制,轻松舒适。

与北狮不同的是,舞狮子郎头戴大头佛面具,身穿长袍,腰束彩带,手握葵扇而逗引狮子,以此舞出各种优美的招式,动作滑稽风趣。

南狮流派众多,有清远、英德的“鸡公狮”,广州、佛山的“大头狮”,东莞的“麒麟狮”,高鹤、中山的“鸭嘴狮”。鸭嘴狮形象凶猛,狮头和狮身大都以黑色为多。

在粤北山区的英德市,以客家人居多,民间一直以来都有客家鸡公狮舞的传统习俗。

鸡公狮轻巧玲珑,生动活泼,颇具特色,舞起来特别好看。且因其锣鼓乐“十点梅花”的声调明亮清脆,点子多变,悦耳动听,是客家鸡公狮舞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十点梅花”锣鼓乐的表演首先要具备4种器具,即高脚鼓、铜锣、钺钹、小当锣。通过反复猛板、慢板、中板,一直打够10个板头,故称“十点梅花”。

“十点梅花”锣鼓乐是客家鸡公狮舞锣鼓乐的高难节目,民间舞狮比赛时,往往技艺超群的狮队以一轮精湛的“十点梅花”锣鼓乐表演就压倒对手,让观众心服口服。“十点梅花”锣鼓乐艺术以当地农耕经济为基础,是客家文化类型的典型代表。

无论是北狮舞,还是南狮舞,人们都把狮子当作雄伟、威猛与吉祥的象征。如今,舞狮运动所具有的精彩热烈、气势非凡及充满吉祥欢乐,已为纷繁的节日平添了几分喜庆,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几分情趣。

舞狮从古代民间传统的娱乐活动,发展成为具有健身功能的体育运动,并不断被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