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关虎踞梅岭,如同一道城门将广东、江西隔开。梅关这一带的广大地区,不仅生活的有汉族,还有有畲、瑶、壮、回、满、土家等少数民族。千百年来,这些生活在梅关一带的不同民族,演绎出了不少具有地域特色的民俗风情。
梅关一带的民俗风情主要有节日习俗、婚嫁习俗、等多个方面,同时不同民族有不同的习俗,这也使梅关一带的习俗种类繁多。随着梅关旅游业的发展,梅关一带的这些民俗风情也成为了梅关文化的一部分,受到了各地游人的喜爱。
(一)春节习俗
在古代,梅关一带人民的春节,一般从农历九、十月份就开始准备了,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冬至以后就开始蒸酒。
和其它地方一样,梅关一带春节的前奏也使祭灶。中国祭灶一般是在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按照“君三民四”的说法,地处偏僻的梅关一带自然多以以二十四为祭灶日。
据调查,梅关一带的农村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其独特之处在于多数情况不用横批。梅关一带客家人的“灶王爷”神位两侧写着“灶旺人财两胜,神灵富贵双全”,正文自右至左写着“担柴童子,运水先官;九天东厨,司命灶君之神位。”寄托着黎民百姓对灶神无限的崇敬及幸福的期盼。
梅关一带的腊月二十四至除夕前叫“迎春日”,即春节的准备阶段。乡民们置办年货、打扫庭院,搞好个人及家庭里里外外的卫生是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尤其是一些老年人十天半个月不洗头在这段时间定会找个时间痛快地洗一番,为的是能够满足他们除旧迎新的心理。
年三十便是除夕了,是一年中的最后一天。梅关一带乡村人常常要做易门神、贴对联、放鞭炮、请祖先等活动,其中最有特色的当数“赴浪荡圩”。
圩场等同于人们常说的集市。梅关一带一些镇上的圩场和其它地方一样,邻近圩场的圩日一般是错开的,比如逢三、六、九或一、四、七日。但到了除夕这天,不管有没有赶上圩日,每个圩场都逢圩,名为“浪荡圩”。
梅关一带乡村流传着这样的话“浪荡圩,浪浪荡荡”,指的就是除夕那天因为大家时间紧张,赴圩的人来得早,散得也早,彼此都匆匆地来来往往,即“浪浪荡荡”之意。往日要至下午两三点钟散圩的圩场,到了“浪荡圩”那天,都会早早散圩。
浪荡圩的出现也是有原因的。据说旧社会大多百姓很穷,往往到除夕那天才筹到过年的钱,只好到那天匆匆地去圩上置办年货。渐渐地,除夕的“浪荡圩”便成了一个约定成俗的民俗了。
随着人们生活的提高,“浪荡圩”成了人们劳累一年后图热闹、放松的一种方式,让自己的心在那天浪荡浪荡。在这一天,村里的大人常在那天对孩子说:“去浪荡一下吧!”意思是给管束苦了的小孩放放风,特别是调皮的男孩。因此,每到逢“浪荡圩”那天,个个圩场都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热闹非凡。
除了浪荡圩之外,梅关一带的大部分乡村,还保存着给灶神压岁钱的风俗,当地称之为“压灶”。《南雄县志》有载旧时压灶的方法:“用一盘米盛着白银一筒筷子和一扎钥匙,象征万事胜意之兆。”
后来他们“压灶”普遍是在灶上供上一碗白米,米中压着一封利是,又称“利事”,取其大吉大利、好运连连之意,从大年三十晚上一直压至正月十五,旨在灶神保佑,祈求粮丰财厚。但自20世纪80年代末始这一习俗已经被慢慢地淡化了,尤其是一些年轻人对此一无所知。
除了这些带有仪式性的东西外,饮食也是梅关一带人家过年的一个颇具特色的习俗。春节期间,这里乡村客家春节饮食文化犹如大自然中的一束束可爱的野花,给人以纯美的享受、身心的愉悦、传统文化精神的陶冶。
首先是酒。梅关一带的人家在过春节时,喜欢用“过缸酒”待客,约冬至一过,家家户户都开始蒸酒即过缸酒,该酒是城乡群众自酿的传统酒。在过去,南雄盛行家庭做酒,共有三种酒,即黄酒、烧酒和过缸酒。年节家宴,尽管备有其它美酒,也一定要出敬自酿的过缸酒。
除夕中午吃“团年酒”,用金针菜、鸡蛋、油烧豆腐和黄酒煮成,晚上吃“团圆饭”,处出的人都要赶回家团聚,以示团圆幸福。
晚饭后,要扎甑,用一盘白米盛着白银和一筒筷子,一串钥匙,象征万事如意,晚22时“封财门”,先用炒好的黄豆、早谷,用勺盛到房门口,抖动勺子,象征迎财进门,然后把写着“封门大吉”四字的红纸贴在两扇门中间。
封门后全家团圆守夜,至深夜一点左右开门,按通书所示的大利方向“出行”。这种习俗后来逐渐淡化,但仍保留着除夕晚上吃“团圆饭”的习惯。
到了年初一,梅关一带的部分地区有吃斋的习俗,斋菜有芫荽、荞头、大蒜、木耳、腐竹、冬笋、韭菜、金针菜等,都寓意祥瑞之兆。
接着道年初二,当地人要杀鸡做牙祭,请新姑爷。初四请姑娘客。初七为谢年,要谢灶神等。
春节禁忌也是春节文化习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梅关一带春节禁忌挺多的,例如在言语上要求检点,崇尚说吉祥语,若有人不小心摔碎了碗碟,马上说“岁岁平安”,即利用谐音化凶为吉;行为上也需要多加注意,尤其是调皮的小孩不能打架斗殴。
在这一带乡村客家地区,从初一至初五都有很多的禁忌。有句话叫“一鸡、二鹅、三猪、四羊、五牛”,意思是从初一至初五每日各代表一种家禽或家畜的诞生。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说:大年初一不能进去菜园,会把鸡带进去;初二可以进去菜园,因为鹅是跑不进去的;初三禁止进入菜园,会把猪带进去;初四可以进菜园,因为羊是不会撞篱笆的;初五不能进菜园,会把牛带进去的。
此外,这里还有许多禁忌。大年初一的禁忌是白天不能睡懒觉,否则自家的田地就会发生滑坡的可能;大年初一至初二一般不扫地,地面脏了则用手拣起。
年初三称为“送穷日”,把垃圾倒出去;早上吃早餐只能吃素,不然这一年就会吃不到蔬菜;不能洗头,山有山神、水有水神,在那天洗头则会把所有的水源弄脏,水神便会惩罚洗头者,令其事事不如意。
初一至初五日,为过年时间。除初三以外,都可探亲访友,初五日,称为“出平”日。初六日以后,农村准备春耕。
(二)其它节日
除了春节之外,梅关还有一些其它节日。这些节日有的和全国其它地方类似,如清明、端午等,有的则有一些地方特色,如盂兰节等。
1.元宵节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这首唐诗非常形象地描绘了元宵灯火璀璨,游人络绎不绝、狂欢达旦的情景。
全国各地由于传统的民俗习惯不同,自然元宵节庆就各具特色。梅关一带的人过元宵节可谓花样繁多。有舞龙灯、打火狮、打香火龙、闹花灯等盛大活动,至今盛行不衰。
旧时元宵节,梅关一带还有一种习俗,妇女婚嫁两年以上未生育的,女家要将两株偷来的、象征男孩的白色菜花和两盏纸扎的莲花灯,俗称“菜花灯”,还有一尊多仔弥勒佛像,打锣敲鼓送到男家洞房中,祝福生男育女。如果生了孩子,男方要向女方送谢灯。
在梅关一带,元宵节的习俗有许多种。如有的地方闹花灯时,父母取龙灯上之龙须线给小儿系带,据说可保儿童无疾病;又取龙灯内残存的蜡烛照床下,据说可以产贵子。
有的地方元宵节的民间艺人们更是早早就精心扎制好99节长龙,迎接元宵节。这99节长龙长达299米,最少要由99个人才能舞起来,而且扎制过程十分繁杂,两个人扎制一节龙需要七八天时间,为了在元宵节和大家见面,这些民间艺人从春节前就已经开始准备了。
有些地方,元宵节前夜一片欢腾,吃过晚餐后,村外一块空坪的篝火旁早已围满了看热闹的村民,只见十多个庄稼壮汉紧张有序地插香、燃香,伴随着阵阵鼓乐声、鞭炮声、欢笑声,一对气势诱人的“香火龙”缓缓舞动,老者站在空坪中央舞动龙珠逗引双龙出场,舞龙者双手举着火龙,脚下踩着“龙、虾”步法,时而“双龙戏珠”“跳跃龙门”,时而又“双龙出海”“游云四海”,翻浪飞舞的香火龙穿村道、串田间,月光下的火龙形态别致,场面蔚为壮观,整个舞龙过程要持续一个小时。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梅关一带的元宵节庆也赋予了新的内涵,注入了新的元素。大概是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每年正月十五日元宵佳节的晚上,这一带的城市里会在广场上,隆重举行元宵节民间艺术汇演,有“舞春牛”、醒狮、彩茶歌舞等节目表演近一个多小时。
表演结束后,由“春牛”开路,带领醒狮、火龙、火虾、火凤、香火龙等队伍浩浩荡荡向市区游行,看热闹的市民一时会把整个雄州的主要街道围得个水泄不通。之后是燃放烟花,随着“轰轰”巨响声,串串焰火直插天空,炮声齐鸣,一片火树银花,有着千年风韵的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再一次沸腾……
2.清明节 和全国其它地方一样,清明节这一天,梅关一带城乡家家户户要上坟扫墓,修整祖坟,三牲祭拜,以示对祖先的缅怀。此外,这一天,许多地方还有做艾糍和饺俚糍的习俗。
3.端午节 虽然几乎整个中国都有过端午节的习俗,但梅关一带的端午节无疑是较为隆重的一个,在当地俗称“端午大过年”。
梅关一带的端阳节,以农历四月初八晚开始,歌手聚于禾场坪上唱龙船歌,一人领唱众人帮腔。浈江两岸几十个村庄,连续唱二十多个晚上,直到过了端午节。
龙船歌有七个曲调,一般是七言四句,腔调高亢激昂,唱时用锣鼓和钹伴奏。它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有的祈求丰收,如“打起龙船唱起歌,龙船菩萨来保禾。”有的表现勇敢精神的,如“新打龙船十八舱,划起龙船过大江。龙船唔怕漂江水,灶捞唔怕滚饭汤。”也有抒发爱情的,如“一朵红花透过墙,斜眉细眼来看郎,哥哥好比八角树,处处连妹处处香。”也有感慨世道不平的,如“五月初三又初四,家家拿米做米糍。有钱人家手臂粽,无钱细妹磨浆糍。”还有驱除邪恶的,如“五月初五兴端阳,句句唤郎买雄黄,买了雄黄来透洒,透了淡酒对酒酿。”等。龙船歌内容多样,大都富有生活气息。
到了端午节这一天,梅关一带就更加热闹了。在这一天,梅关一带家家裹粽子,杀鸡杀鸭。市区有划龙船的习俗。市区和珠玑巷还有迎游茅船、装扮故事等节目。具体过程大致是这样的。
当天一大早,村民们就忙开了,为装扮故事的小朋友们化妆,准备舞狮、游行等各种装备。
上午11时左右,端午游行庆祝活动正式开始,越王梅鋗、张九龄、胡妃等装扮好的故事在前面领路,后面跟着是鼓乐队、抬太子菩萨、抬茅船、挑雄黄酒以及舞狮的队伍、一路浩浩荡荡在古巷游行。
每经过一户人家,游行队伍就要停留片刻,唱一曲旱地龙船歌,祝福家家户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每户人家在游行队伍经过之时,燃放鞭炮以示接受祝福。
独特的民间艺术表演,让远道而来的游客了解了珠玑巷历史渊源变迁,享受珠玑民俗风情,领略深厚珠玑文化。
端午节热闹之后,这里还有迎太子菩萨,从五月初五至十八日。传说太子菩萨为驱瘟之神,迎菩萨可以驱灾安民。
4.尝新节 农历六月二十三为梅关一带的尝新节,这种节日在农村较盛行。这一天家家品尝早谷米饭,用早黄豆磨制豆腐,以鸡、猪、鱼三牲奉祀关帝庙,拜土地神和灶王爷。
5.盂兰节 也叫中元节,时间是农历七月十四日,有些地方是七月十五日。
关于这一节日的由来,还有个说法。据说那一天,地狱大门打开,阴间的鬼魂会放禁出来。有主的回家去;没主的就到处游荡,徘徊于任何人迹可到的地方找东西吃。所以,人们纷纷在七月里以诵经做法等事举行“普度”,以普遍超度孤魂,恐防它们为祸人间,又或祈求鬼魂帮助治病和保佑家宅平安。因此,南方地区在这一天有普度的习俗。
梅关一带的盂兰节本意为超度幽魂,祭品有豆腐饭和生果。要在街上撒纸钱,纸钱18吊是阴府通币象征。
逢十字路口,要烧纸包,做小糍果,丢在路口超度。烧纸包用鸭血和鱼血涂抹。据说这样就能把纸包送到阴间去。
6.中秋节 这是一个全国人民都过的节日,梅关一带自然也不例外。这一天,梅关一带各家各户烧豆浆糍、南瓜糍、芋头糍。
中秋节果品有红梅栗和坪田白果,还有吃芋仔。相传东汉光武帝患难时吃芋仔,后来做了皇帝。吃芋仔便成为民间逢凶化吉的象征。
中秋节晚上,这里的人们经常吃石螺、芋仔、柚子、月饼,边吃边赏月,一般在农历十四、十五、十六这三天进行。
7.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在这一天梅关一带城乡人们都有登高、佩带茱萸,吃蒸米糍、饮菊花酒的习俗。
部分群众还有“暖花”习俗,即年满3岁儿童,重阳节要到王母娘娘处祈求保佑,叫作“进花园”。年满16岁时,再到王毒娘娘处供奉,叫作“出花园”。建国后,这个习俗已很少见。
8.冬至节 这一天,梅关一带的人家吃冬至羹,用水将米浸透,磨成米浆后,伴以芋头、萝卜、笋、腊肉碎、虾米、大蒜、葱、姜丝、花生仁待制成,随家境丰俭而定。还有挂冬祭祖、穿耳环的习俗。
据说古代,梅关一带的十二三岁女孩会在冬至日穿耳环,这叫作“出幼”,从此开始梳辫结发。
(三)客家嫁女三件宝
在梅关一带有不少客家人,客家人嫁女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外人所说的“客家嫁女三件宝”。
这三件宝是这样的。客家姑娘出嫁时胸前一定要挂上一面铜镜,送嫁的人不断在花轿前边撒米,还用一个大米筛,用红布围起来,像个盾牌似的,由两个人举着在前边开路。人们把这三样东西:铜镜、米、筛,称为嫁女三件宝,一样也不能少。
据说,这种风俗是由“桃花姑娘”传下来的。古时候有个员外的儿子要成亲,员外先给他选定了一个日子,又不知道是凶是吉,便去问周公。
周公说:那是个凶煞日,那天结婚必定招灾。员外不信,又去问桃花姑娘,桃花姑娘说:那天虽是个凶煞日,但可逢凶化吉。员外也不信,就按原定计划行事了。
成亲之日,新娘刚上花轿,突然飞来了一大群乌鸦,朝着花轿冲下来,把看热闹的人都吓懵了。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空中突然撒下许多白米,落在花轿旁的空地上,把一群乌鸦引了过去,新娘避免了一场灾祸。
走到半路,花轿突然又被四眼毒蛇拦住,人们正在着急,只见一位姑娘手举铜镜,把毒蛇照死。然后,她拿着一只大米筛,走在出嫁队伍的最前边,保护花轿平安到达新郎家里。
这位姑娘就是桃花姑娘,她是梅关一带传说中的婚嫁保护神。因此,后来一带嫁女必备三件宝这一风俗,并一直延续了下来。
(四)服饰习俗
在服饰穿戴方面,梅关一带男女穿着比较朴素,与周边县区没有多大的区别,其中只有女子的围身裙、头帕颇有客家女特色。
梅关一带的这种女子围身裙,常取黑色布,带子用白色,裙长约35厘米,上宽27厘米,下宽64厘米,似梯形,中青年妇女围裙镶花边,上方加“蓝头”饰边以装饰。裙带左右各一条,用棉线织成,末端有缨子。裙的上方系银链,多为嫁妆。
梅关一带的这种头帕有单头帕、双头帕两种。单头帕长约0.5米,宽0.42米,用黑布,有的加“蓝头”装饰。双头帕为单头帕的两倍,系头帕的带子,中青年多用白色,老年人用黑色。
梅关一带女性的这些围身裙与头帕,既方便劳动又朴素大方,受到当地人们的喜爱。
(五)饮食习俗
饮食习俗也是梅关一带风俗文化的一部分。在饮食方面,梅关一带的人们也有许多特点,比如爱吃辣椒,用酸笋做调味品等。
1.菜系概述 梅关一带的客家饮食可以分为两大类:一为客家菜肴,另一为客家小吃。客家菜与潮菜、粤菜相比,口味偏重,即“肥、咸、熟”,这与客家人居住的环境、生活水平和习惯相关。
古时候,客家人居山而住,以耕作为生,劳动量大,因此偏重肥腻的菜式,可以为一天的体力消耗提供充分的能量。而且客家人自古生活清贫,多数人家长年累月顿顿稀饭,即使富裕人家也有常食稀饭的习惯,客家人的粥水多米少,有诗形容为“吹去一层浪,喝来一条巷”,菜咸既适合送粥,又增加体内盐分。
再加上山区的草木众多,客家人烧火不愁柴火,山区环境潮湿、病毒衍生,菜式烧熟一点,可保饮食卫生。
这里的客家小吃也是客家饮食的一大亮点,是客家人逢年过节及做红白喜事才能吃上的“好东西”,因此每种小吃几乎都与农事季节有关,或者反映了一种习俗。
比如过年的酿豆腐、清明的野艾糍、端午的蕉叶糍,都是很有客家特色的菜式。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南雄有更多的小吃被请上了餐桌,成为如今客家人忆苦思甜的佳肴。
2.爱吃辣椒 梅关一带饮食习俗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喜欢吃辣椒,几乎餐餐有辣,无菜不辣。
吃辣椒还有多种吃法。生吃,将辣椒切碎拌酱油、熟油;火烤,将新出辣椒置于烫灰中煨熟,加熟油盐;油炒,将辣椒切碎用油盐香料煮熟,盐煮,将新出辣椒整只用盐水煮熟。
此外,这里的人们还把辣椒加工成蒜蓉辣椒酱、禾麦辣椒酱,通常作佐料。初冬辣椒成熟后,家家户户将辣椒晒干或晒干后磨成粉贮存,以备常年吃用。
3.酸笋调味 吃酸笋也是这里人的一个重要饮食习俗。酸笋是梅关一带人家传统的调味佳品。菜肴中加入少量的酸笋,其味浓郁绵长。酷暑天,剩菜中加入少许笋汁,剩菜虽过了夜而无馊味。
酸笋在这里非常受欢迎,城乡多数家庭都备有酸笋缸。酸笋的制法也很简单,选一个新陶缸,能容十公斤为度,用五公斤竹笋,去壳洗干净,取“不见天”井水,即清晨不见太阳之井水五公斤,与竹笋一齐藏入缸中,腌浸十天左右,即可食用。
4.饮布荆土茶 这是梅关一带人的一大爱好。农民每年取布荆籽或嫩叶晒干收藏,一年四季用此物煲水喝。特别是夏收夏种时节,农家习惯用大锅烧煮布荆茶,既可生津止渴解暑,又能驱风散气预防感冒。
此外,有的农户还饮藤婆茶、森俚茶、石板树茶、清明籽茶等。
5.钻缸酒 这是梅关一带城乡群众自酿的传统酒。多少年来,只要这里有办红白二事或年节家宴,尽管备有其它美酒,也一定要出敬自酿的钻缸酒。
钻缸酒既有白酒的浓烈,也有黄酒的甜美。制法:以发了酵未取酒的糯米糟,倒入用粘米蒸制的白酒中。一般是20公斤粘米白酒“钻”7至10公斤糯米糟酒,约“钻”7天可饮。
如“钻”上几个月、半年或更长时间,其味更加芳香浓郁、醇短绵长。
建国前,梅关一带城里还有一种“楼阁酒”,即母亲在坐月子时将一埕钻缸酒用黄泥封好,埋入地下或高置楼阁,一直保存至女儿十七八岁出嫁时,用它作为陪嫁之物。
6.番薯糟 这为梅关一带丘陵地区家民的传统食品。每年冬季将番薯切成片,煮至半熟,晒干,用煮薯片的汤或清水掺湿,进甑蒸熟,取出再晒干,然后倒入未取酒的酒糟里掺匀掺湿,置于酒埕密封。
次年春夏农忙时取出食用,其味芳香甜美,具有滋补强身作用。
7.酿豆腐 这种小吃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据说广东、福建的客家人是多年前从中原地区迁移过去的。这酿豆腐就是源于北方饺子,因南方少麦,客家人便用酿豆腐寄托对北方饺子、中原文化的感情。
酿豆腐的做法是这样的。将做好的豆腐块,用食油炸至金黄色、空心。按生活的丰俭制馅,一般是用芋头刷成糊状加上猪油渣、虾米、咸鱼、葱蒜、萝卜等料,较高级一点的用冬笋、香菇、腊肉、叉烧、大地鱼等。
将馅料混匀下锅炒至半熟,然后酿入油炸豆腐内,煮(蒸)熟即可。
在梅关一带的广大地区,逢年过节或设宴请客,人们多有酿豆腐,以示南雄特有风味。
8.打炒米 又名摘炒米。这是梅关一带每户必备年物品。其做法是将粘米或糯米煮熟晒成饭干,然后拌着饭干在铁锅中加热炒爆,有的用茶油炸爆,叫作油炸米。
接着,将川糖煎成糖浆,将炒米、花生仁、芝麻等配料放进糖浆中搅拌捞起,放入用板做成的木架内压实铺平用刀切成长方形小块。
打炒米十分讲究技术,不但配料要合比例,而且煎糖浆时要讲究火候。弄不好就不能成块,而变成散米不中吃。一般来说,一斗炒米要配川糖,只能多,不能少。特别要注意火候,有经验的人在灶头上放一碗清水,川糖煎到一定时候就开始结浆,用竹筷滴一点糖浆清水中,如已成“松仁点”即可,马上熄灭锅底火苗。把炒米放进锅中不断搅拌,用手试一试炒米,如果十分粘手就可起锅将炒米倒进木框架内铺平压实,直到凝结后再用刀切成小块。
炒米吃起来香甜、清脆,这里的大人、小孩都喜爱这一食物。
(六)婚宴习俗
结婚办喜宴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梅关一带的部分地区人们对婚宴的重视程度更是让人感到过于严重。据说他们结婚要请四次酒,这是与众不同的。
一般是在结婚之日的前两天,男家就要摆“入厨酒”,请“厨官”操办酒席。这是小型酒宴,参加者仅是男家的直系亲属及厨师。
第二天请的是“妆房酒”。这一天,女家将六箱六笼嫁妆送到男家,由男家设宴款待女家客人。由男家亲戚女眷作陪。
入席后,人们面对丰盛的“十碗头”筵席,不能随意举杯起筷,而要由本席年长者将十样菜平均分给各人,用主人备好的莲叶包好,散席之后带回家中。她们在酒席上吃的只是菜汁捞饭。
第三天是婚礼正日,男家要摆“结婚酒”,大宴亲朋。饮“结婚酒”的客人很多,自然使新郎忙得晕头转向,知交老友也就不能痛饮深谈。
接着,男家还要在在新妇三朝回门的次日再摆一次“酬客酒”,宴请宾客。这次酒宴是整个婚礼四次酒宴的高潮,新郎大忙已过,而且宴请的都是亲朋挚友,主客便可开杯尽兴,往往便会出些“洋相”,成为日后的笑柄。
宴席自然花费也不菲,这四次宴请,实属铺张浪费。解放前,一般要花600至800大洋,相当于中等水平6口之家两年的生活费用。
新中国成立后,这种举办四次大宴席的习俗已经被逐渐废弃。
除了节日、饮食、服饰等习俗之外,梅关一带还有许多习俗。这些习俗有的包含一定的科学成分,有的则带有迷信色彩。但不管如何,这些风俗民情的存在,大大丰富了梅关的文化,给这个古老的军事要塞抹上了一缕人文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