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同是欢度七夕节,全国各地的节日活动内容也各不相同,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色。在新的时代,七夕文化得以更好的传承与发扬。
(一)老北京七夕习俗
对于北京地区的七夕节,清代潘荣陛在《帝京岁时纪胜》有过这样的描述:
七夕前数日,种麦于小瓦器,为牵牛星之神。谓之“五生盆”街市卖巧果,人家设宴,儿女对银河拜,咸为乞巧。
另外,北京还要摆设切成莲花形的西瓜、香瓜等,并于瓜果秧上扎彩线,十分美观。北京竹枝词,即有“五生盆结彩层层”句,又投针求巧。
在清代皇宫中亦有祭祀双星、宫女投巧针之俗。在颐和园昆明池上要打浮桥,隐喻天上鹊桥,供帝后观玩。此外,还有饮宴、演戏等。
1.庙会卖节令商品 老北京几乎每天都有庙会,除初一、十五大多数为开庙日之外,还有四大庙会轮流在城内举行。
每逢三在宣武门外下斜街土地庙开庙,逢四在崇文门外花市开庙,逢五、六在阜成门内白塔寺开庙,逢七、八在护国寺开庙,逢九、十、一、二在隆福寺开庙。
每到农历的七月初一,各种七夕应节商品就开始上市了,主要有牛郎织女年画、乞巧楼、乞巧针、乞巧果和祭星用的蜡烛、香,以及各种妇女用的粉、胭脂等化妆品。
除了四大庙会外,朝阳门外菱角坑、通惠河上二闸和什刹海也有卖节令物品的,尤以能当供品的时令鲜果为特色。
应节物品中还有小孩的玩具“七巧板”,以七块不同的小木板为一套,出售时放盒中呈正方形。可是一拆开,可以拼成鸟、兽和人物的形状,颠倒反复,变化无穷,趣味盎然。
随盒还有拼合的示范图案,如果自己不会变化,照图拼装就可以了。心灵手巧者,可以比示范图案拼的多很多。七夕乞巧、拼七巧图都是有特色的项目,不光女孩玩,男孩也乐此不疲。
此外,北京各大道观从七月初一起,立坛祭祀北斗七星,名称“七星斗坛”。最热闹的要数西四的斗姥宫,道士要做七天七夜的法事。
戏剧界也要演出应节戏,如昆曲《长生殿》以及各种梆子戏。梆子戏主要演《天河配》《鹊桥会》《牛郎织女》等曲目。
据说有一年,天桥戏院演《天河配》,海报上写着“真牛上台”,成为一时的新闻。因为一般扮演老牛的,均是由演员披着牛皮道具当牛。正值七月份,天气太热,披着牛皮道具演员会很辛苦。这一次真牛上台,人们觉得很新鲜,没想到这头牛在台上不尽如人意,弄得人们哄堂大笑,从此以后就没见真牛上台了。
有的寺庙还在七夕这天晒经书,这天如果下雨,就叫“相思雨”或“相思泪”。
传说古代庙会上的乞巧果子,可以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款式很多,主要原料是油、面、糖、蜜。北京人把油条叫果子,就与七夕吃巧果有关,只不过花样少了许多。
2.烧香祭拜双星 七夕夜烧香,祭拜星星,是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人家祭拜星星十分简单,只不过摆个案子当香案,香炉里插上三炷香而已。
如果是有钱人家,还要摆些水果,钱少的人家顶多加上两根蜡烛。比较讲究的人家把供案设在庭院或花园,如果家中有葡萄架,最好是设在葡萄架旁。
供案上陈设有用西瓜雕刻的花瓜、蜜桃、闻香果等时令鲜品。在花瓶里插上鲜花,有的还将胭脂、粉摆上去,意为献给织女。
七夕正值夏秋之际,天上繁星闪耀,一道白茫茫的银河横贯南北,银河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老人们把它们叫“双星”。
七夕祭双星,此时是大人教小孩识别天上星星的好时机。七夕祭双星要向星星磕头,未成年的男孩在母亲的引导下也要磕头,不是向双星,而是向北斗星,因为古代把七月七日又叫魁星节、祭星节。
祭拜双星者主要是女人,她们把织女当作自己的保护神,老年妇女是为了乞寿,青年妇女是为了乞子和夫爱、婆疼,少女是为了乞巧、乞美、乞求美好婚姻,每人都念念有词或在心中默念,十分虔诚。
祭完神后,姑娘们还要成群到葡萄架下或井边去“听天语”,据说能听到牛郎织女说悄悄话,有人甚至说在井边听到了织女的哭声。当然,这只是轶闻而已,不足为信。
有的人说,七夕白天很少见到喜鹊,因为都到天上搭鹊桥去了;有的人说,七月初八看喜鹊,头上都是秃的,是因为搭桥时被牛郎织女踩的;有的农村在这一天要杀公鸡,是怕公鸡叫得早,影响了牛郎织女的约会时间。这些显然寄托了善良人们的美好心愿。
其实,烧香跪拜星宿之举可以不必,但是七夕之夜教孩子识别星星是很有意义的。当孩子用肉眼凝神观察星宿时,心灵与宇宙沟通,从而对大自然产生崇拜之感,与通过望远镜观察天空的感觉是绝对不一样的。
3.投针乞巧乐融融 清代以后,在七月七这一天,老北京的一些婆婆、小姑和儿媳,可以不分老幼尊卑,同做投针占卜的游戏。
在初六的晚上先设水碗于花下,放至初七中午,妇女们将平日缝衣服或绣花用的针小心翼翼地平放在碗中,针浮在水面者就会有运气,沉下水者说明女工活还欠功力,今后需要努力。
在老北京,满族妇女七夕乞巧有自己民族的特色。她们是用松针代替绣花针投入水碗中乞巧,还有的是把黍苗用刀削成针形来乞巧,松针和黍苗均极轻,投入水中就会漂起来,大家立即看碗底的投影。未乞得巧的女孩羞也罢,恼也罢,通常都会暗下决心学好女工技艺,将来不至于见耻于人。
七夕在民间有乞巧活动,在宫廷也是最具娱乐情趣的日子。后宫女子们在七月初六就要用盆盛水,放在太阳底下晒,晒到水面上起一层看不见的薄膜。
第二天她们投针乞巧,如果针影如梭就是织女把梭给你,将来一定是织布巧手。针影若是一头粗一头细,像洗衣的棒槌,说明将来喜好干净。如果针影如笔,将来是擅长描龙画凤,是能出好画样的好手;如果针影细如绣花针,将来是能扎会绣的能手;如果针影两头粗,就是织女嫌你笨;针要沉到水底,就是说和织女无缘分。
慈禧不亲自投针乞巧,而是热心参与评论。有的宫女为讨太后喜欢,挑选针孔大的针放在水上,太阳光射过针孔投下一个小白点,就说这是织女保佑太后年老眼不花,能健康长寿。
这个习俗传到民间,就成了媳妇为婆婆、姑娘为妈妈乞寿求福的活动。
总之,通过这种娱乐活动,增进了姐妹之间的情谊,融洽了婆媳、姑嫂、妯娌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女儿们精心女工的心愿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激发了生活的热情。
(二)福建七夕习俗
在福建地区,七夕节时要让织女欣赏、品尝瓜果,以求她保佑来年瓜果丰收。供品包括茶、酒、新鲜水果、五子、鲜花和妇女化妆用的粉,以及一个上香炉。
一般是在斋戒沐浴后,大家轮流在供桌前焚香祭拜,默祷心愿。女人们不仅乞巧,还有乞子、乞寿、乞美和乞爱情的。
而后,大家一边吃水果,饮茶聊天,一边玩乞巧游戏。乞巧游戏有两种:一种是“卜巧”,即用卜具问自己是巧是笨;另一种是“赛巧”,即谁穿针引线快,谁就得巧,慢的称“输巧”,输巧者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小礼物送给得巧者。
在福建,还有把七夕乞巧的供食分给孩子们的习俗,说吃了可以增进友爱,不会吵架。
有的地区还组织“七姐会”,各地区的七姐会聚集在宗乡会馆,在会馆摆下各式各样的香案,遥祭牛郎织女。香案都是纸糊的,案上摆满鲜花,水果,胭脂粉,纸制小型花衣裳、鞋子、日用品和刺绣等,琳琅满目。不同地区的七姐会在香案上下工夫,比高下,看谁的制作精巧。
今天,只有极少数的宗乡会馆还会在这个节日设香案,拜祭牛郎织女。但是,有关牛郎织女的传说,依然会流传下去。因为,祈求爱情和婚姻的幸福,是亘古不变的人类情结。
(三)广东七夕习俗
在广东,最重视七夕节的是清代、民国年间,并流传有许许多多有趣的风俗习惯。
1.七娘会 屈大均《广东新语》中记载了清初“七娘会”的盛况,民间多称“拜七姐”。在广州西关一带,尤为盛行。活动一般是在少女、少妇中进行,男子与老年妇女只能在一旁观看,并行礼祭拜。
预先由要好的数十名姐妹组织起来,准备拜七姐。在六月份便要将一些稻谷、麦粒、绿豆等浸在瓷碗里,让它们发芽。
临近七夕就更加忙碌了,要凑起一些钱,请家里人帮忙,用竹篾纸扎糊起一座鹊桥,并且制作各种各样的精美手工艺品。
到了七夕之夜,便在厅堂中摆设八仙桌,系上桌裙,摆上各种精致的花果制品及女红巧物,大显女儿们的巧艺;有用剪纸红花带围着的谷秧、豆芽盘,盘中点着油灯,灯光透出彩画薄纸灯罩,艳彩夺目;有精心布置的插花,幽香四溢的白兰、茉莉、素馨及其他鲜花,插在瓷花瓶里;有茶匙般大的荷、玫瑰、夜合、山茶插在小盆中,一朵真的配一朵假的,真假难辨。
此外,还有把苹果、桃、柿等生果切削,拼叠成各种鸟兽形状的果盘,以及寸许长的绣花衣裙、鞋袜及花木屐;用金银彩线织绣的小罗帐、被单、帘幔、桌裙,指甲大小的扇子、手帕;用小木板铺土种豆粟苗配细木砌的亭台楼阁,总之是越细致越显得巧。
用米粒、芝麻、灯草芯、彩纸制成各种形式的塔楼、桌椅、瓶炉、花果、文房四宝,以及各种花纹和文字的麻豆砌成的供品,还挂一盏盏玻璃或彩纸的花灯、宫灯、动物形灯以及柚皮、蛋壳灯,上雕山水花鸟图案,很是精致漂亮。
最惹人爱的是女儿们用彩绸扎制的精美的雏偶,即布娃娃。雏偶有牛郎、织女及一对小儿女的形象,一般放于上层,下边是吹箫、弹琴、舞蹈的小儿形象,庆贺双星相会之意。还有西厢记、红楼梦、杨门女将等成套的戏剧人物形象与瓷塑雏偶,是家长买给儿女作为节日的礼物。
当然也少不了陈列化妆用品,如小胭脂盒、镜、彩梳、绒花、脂粉等,既供织女使用,也供女儿们自用;还有蜡制瓜果、小动物等。
此外,就是甜咸点心、茶、酒、瓜子、花生等食物,必不可少的是烛台、香炉、香烛,并用最好的檀香。
女儿们在七夕夜要尽情梳妆打扮,用天河水沐浴、洗头发,然后换上锦绸裙袄、旗袍,头上梳发髻,戴上白兰、素馨等花饰,然后再画眉、抹脂粉、点绛唇、额上印花,用凤仙花汁染指甲。
经过这番打扮,女儿们一个个如同仙子下凡。大家纷纷围坐在八仙桌旁、鹊桥边上,进行各种游戏。或自娱自乐,或吟诗作对,或行令猜谜,并穿针祭拜乞巧,指点天上北斗七星及双星,讲述牛郎织女故事、诗文典故,或请来歌姬,演唱粤曲,奏八音乐等,女儿们也自奏琴箫等乐器。
这时,人们可往各处人家参观乞巧桌陈设,即使到的人多,主人仍会高兴招待,乐不可支。
半夜零时,为织女下凡之吉时,此时所有的灯彩、香烛都点燃,五光十色,一片辉煌。姑娘们兴高采烈,穿针引线,喜迎七姐,到处欢声鼎沸。最后欢宴一番,这才散去。
诚如清代诗人汪仑在《羊城七夕竹枝词》所说:
绣闼瑶扉取次开,花为屏障玉为台。
青溪小女蓝桥妹,有约会宵乞巧来。
2.迎仙 广州的乞巧节独具特色,在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用彩纸、通草、线绳等编制的各种奇巧的小玩意儿,还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用水浸泡,使之发芽。待芽长到六厘米左右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
从初六晚开始至初七晚,一连两晚,姑娘们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饰,一切都安排好后,便焚香点烛,对星空跪拜,称为迎仙,从三更至五更,要连拜七次。
拜仙之后,姑娘们手执彩线对着灯影将线穿过针孔,如一口气能穿七个针孔者叫得巧,被称为巧手,穿不到七个针孔的叫输巧。
七夕之后,姑娘们将制作的小工艺品、玩具互相赠送,以示友爱。
3.揭阳七夕民俗 广东的揭阳的乞巧活动,主要是由老年妇女组织、15岁以下的姑娘为乞巧主体。
揭阳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都是人多房少,于是形成“姿娘间”。平日里,姑娘们利用农闲在“姿娘间”向长辈和同辈相互学习制作手工艺品,并暗暗收藏着。
到了七夕,基本以各“姿娘间”为基础,各家摆出果品合为一桌,用装米的竹制米筒为香炉,然后在长辈指导下,乞巧者焚香面向东礼拜,乞巧节活动这时正式开始。上香完毕后,长辈和小姑娘们在供桌一边长凳坐下谈天说地,至中场后话题转向工艺制作技能方面,谈技术、谈技巧、谈心得、谈某一物品的制作工艺。
最后,姑娘们拿出手工艺品相互赠送,一些姑娘如果对自己的作品信心不足则不敢取出送人,只能藏在身上默不作声,如果有“同演”送工艺品,则只有等来年再回送了。
送完工艺品,乞巧活动已近尾声。这时由长辈组织姑娘再行礼拜,并观察香案台桌下是否有蜘蛛结网,有则为大吉,乞巧最为成功。至此乞巧活动完成。随后撤去香案,参加活动的人和在旁边玩的小孩一同享用果品,一片其乐融融的景象。
旧时,渔家姑娘生活贫困,不能和岸上一些有钱人家的姑娘一样,买许多水果、蜜饯献给织女,但是聪明灵巧的渔家姑娘有着自己独特的乞巧方式。
七月七的晚上,水上女儿们来到船头,就着弯弯月牙放出的清辉,舀来一碗清水,把九枚银针丢在碗里,姑娘们聚在一起,看谁最先把九枚银针用五彩丝线穿起来,谁穿得最快,谁就乞到“巧”了。
(四)浙江七夕习俗
浙江一带的七夕活动可称丰富多彩,具有较强的地域特色。
1.嘉兴七夕香桥会 在浙江嘉兴塘汇乡古窦泾村,有七夕香桥会。每年七夕,人们都赶来参与,搭制香桥。
所谓香桥,是用各种粗长的裹头香,即以纸包着的线香搭成的长约四五米、宽约半米的桥梁,装上栏杆,于栏杆上扎上五色线制成的花装饰。桥的正中还可堆放人们送来的檀香包、元宝锭,红绿相间,金碧辉煌,宛如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
入夜,人们祭祀双星,祈求福祥,然后将香桥焚化,象征着双星已走过香桥,欢喜地相会。这香桥是由鹊桥传说衍化而来,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2.制作巧果乞巧 在杭州、宁波、温州等地,七月七日这天要用面粉制作成各种小型物状,用油煎炸后称巧果。晚上在庭院内陈列巧果、石榴、莲蓬、白藕、红菱、柿子等。
石榴,籽实饱满,象征着后代繁荣昌盛;菱角的肉,酷似一个人的心脏,表示与织女心心相印;莲藕,寄托民间对爱情的美好愿望——藕断了,丝还相连,在天大的磨难面前,爱人依旧不离不弃;柿子,果肉甘甜,代表爱情的甜美。
女孩对月穿针,以祈求织女能赐以巧技,或者捕蜘蛛一只,放在盒中,第二天开盒如已结网称为得巧。
在浙江,还有外婆给外孙送巧食的习俗,认为孩子吃了就能生巧。
3.南瓜棚下听悄悄话 在绍兴农村,七夕这一夜会有许多少女一个人偷偷地躲在生长茂盛的南瓜棚下,待夜深人静之时,如能听到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悄悄话,这待嫁的少女日后便能得到这千年不渝的爱情。
过去,婚姻对于女性来说是决定一生幸福与否的终身大事,所以,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这个晚上,在夜静人深的时刻,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
为了表达人们希望牛郎织女能天天过上美好幸福的家庭生活的愿望,在浙江金华一带,七月七家家都要杀一只鸡,意为这夜牛郎织女相会,若无公鸡报晓,他们便能永远不分开。
当然,习俗为传说而生,但却给予了人们对有情之人的良好祝愿。
4.妇女洗发接露水 妇女七夕洗发,也是特别的习俗。在湖南、江浙一带都有此记载。例如湖南湘潭地区《攸县志》说:“七月七日,妇女采柏叶、桃枝,煎汤沐发。”
散文名家浙江籍的琦君,在《髻》中也提到其母与叔婆等女眷都在七夕沐发。这项习俗,大约和七夕圣水的信仰有关。
人们认为,七夕这天取泉水、河水,就如同取银河水一样,具有洁净的神圣力量。有的地方直接叫它“天孙,即织女圣水”。因此,女性在这天沐发,也就有了特殊意义,代表用银河里的圣水净发,必可获得织女神的护佑。
明清以来,在杭州地区家家户户在七夕这天都要用槿柳叶泡水,给女孩洗头发,以效织女在此日沐浴洗发、使女孩聪明灵巧。在杭嘉湖地区,这天,妇女们取槿树叶揉搓,取其滑腻的液汁来洗头,使头发乌黑生辉,不生头虱。
在宁波绍兴地区,在七夕节前,妇女有用荆树叶浸水洗头发的习俗。
相传春秋时期,吴国大败越国,越王勾践被俘做了人质,得赦回国后,选范蠡为相,卧薪尝胆,图谋报仇,复兴大业。范蠡深思熟虑之后,准备选取一才色兼备的女子送给吴王,使其溺情于声色,不理朝政,以便越国报灭国之恨。
一天,范蠡遇见了西施。西施自幼聪慧,天姿国色,平常喜欢用荆叶浸水梳洗。越灭亡以后,她常在浣沙溪边自吟:“春色年年有,年年不见春。浣沙水清清,难洗亡国恨。”范蠡见西施不但貌美,而且为亡国而哀痛,是一位难得的好女子。
于是,在禀告越王勾践之后,范蠡便带了印符护送西施到了吴国。在越国复国之后,范蠡便带了西施于七月七日隐姓埋名,泛舟于五湖之间。
老百姓为了表示对西施的敬爱,便于七月七用荆树叶浸水洗发,以示纪念。
在江浙地区,还流行用脸盆接露水的习俗。传说七夕节时的露水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当然,这习俗表明了人们对希望自己心灵手巧最为真切的期待。
5.举行成人礼 七夕在温州的洞头地区是个文化传统非常浓郁的节日。这一天,当地年满16虚岁的孩子都要参加成人礼,未到年龄的,则是属于他们的儿童节。同时,七夕也是祈求安康、象征爱情的节日。
七夕这一天,洞头地区的村子里集中当地儿童,以16虚岁为标准,分成两组。邀请村里有威望的老人,身着传统服饰主持。并贡上红圆、寿龟、巧人饼等特色供品,念诵祭文祝词、焚七星亭、为孩子们祝福纳祥。
在温岭石塘镇的石塘、箬山一带,在七夕当日向七娘妈为未满16岁的儿童祈愿的节日。早在三百多年前,石塘、箬山一带的居民从福建、惠安、泉州等地迁入,将当时在闽南盛行的七夕供奉玩偶的习俗也带到了这一地区。因该地区相对封闭的地理位置,这一习俗至今仍被完好地保留。
石塘小人节的程序是:农历七月初一至初七,每天清晨需点七支香,祭七女神。初七清晨,在门口设供桌,摆放彩亭或彩轿,点香烛,放七个酒盅,香蕉、葡萄、西瓜、木耳、香菇等时鲜果蔬,以及糖龟、刀肉、鱼干、鸡蛋、粽子等祭品。
祭祀仪式一般由女性长辈主祭,祈求七女神保佑小孩聪明、健康。祭拜仪式结束时,燃放鞭炮,焚化彩亭或彩轿以献给七娘妈。从凌晨至9时这个时段,整个渔区小镇香烟缭绕,鞭炮声不绝耳,热闹非凡。
石塘小人节以石塘、箬山为中心,在当地的发展过程中,既保存了宋代京城开封与临安流行的七夕风俗,同时又是在该地区特有生态环境中演变的结果。
6.祭星乞巧 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是传说中“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在这一天,萧山坎山一带的乡民就会自动地聚集在地藏寺中,望着天上的繁星明月,用心聆听着牛郎织女的诉说衷肠。有数以千计的乡民夜宿地藏寺,彻夜祈求地藏菩萨上天奏告,让玉皇大帝开恩,让这对有情人一家团圆,永不分离。
坎山地藏寺是我国继九华山之后第二座地藏寺,“七夕祭星乞巧”的习俗最先就是在这里开始,已经流传了几百年。如今,在坎山镇,每到七月初七夜晚,家家户户都会自发祭星乞巧。
乡民们在虔诚地为“牛郎织女”祈祷夫妻团圆的同时,也祈盼着自己的女儿能像织女一样心地善良,心灵手巧。
皓月当空,少女们在奶奶或母亲的引导下,举行“祭星乞巧”祭祀,他们在月下摆上八仙桌,庭院中一根巧杆上挂着母亲绣的花边。
萧山花边亦称万缕丝或万里斯,为采用锈针引线方法挑绣的著名民间工艺品。萧山花边的生产主力为女性,她们在七夕节祭星乞巧时,总要精心挑选自己的得意之作挂在“巧竿”上,向牛郎织女星展示,乞求织女娘娘赐予更加精进的手工技艺。花边产业与祭星习俗在这里浑然一体,互动互进。
祭星时,桌子上摆放着多丝的莲藕、甜蜜的柿子、多籽的石榴、心状的菱角,还有一碗清水。
柿子因其饱满硕大,颜色大红,入口甜滑,象征爱情甜甜蜜蜜。故七夕节之日,柿子被当作乞巧祭品祭祀牛郎织女,祈求爱情甜蜜美满。莲藕折断后,有丝连着,俗称藕断丝连,象征着情思绵绵。因此,在萧山,每年七夕节,莲藕被当作七夕乞巧的必备祭品。水菱长有四个尖角,通常被国人寓意“棱角分明”“锋芒毕露”。但在萧山,水菱赋予一种新的含义。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正值水菱成熟之际,水菱会被当地人拿来当作七夕乞巧祭品。由于其果肉形状像颗心,表示和织女娘娘心心相印,象征爱情一心一意。
在祭星仪式上,姑娘按照祖辈的引导,向天际的牛郎织女敬酒,将酒洒成一个“心”字,祝愿他们能够天长地久。同时乞求织女能让自己心灵手巧,找到心中的牛郎。
这个祭星仪式,直到乞巧的姑娘能看到一碗清水中泛出银色剪刀与一枚花针。从此织女就走进了她的心中,长大后肯定是心灵手巧的女子。
美丽传说的七夕节,从地藏寺的祭祀中走来,渐渐地演变为坎山一带民间特有的“祭星乞巧”的习俗,成为乡村女孩初长成人的一种洗礼活动。
在萧山,人们在七夕的前一日取雨水、井水各半,盛在碗中,放露天一夜,再在太阳下暴晒半天,中午日当中,等水面生膜后,各家女孩将绣花针或新竹扫帚梢放在水面的膜上,浮而不沉,然后观看针在水底的影子,以验智巧。如果水底针影散如花,或动如云,或花头、鸟兽影,或成鞋及剪刀影,就认为“乞得巧”。如果水影粗如缒,细如丝,直如轴蜡,就表示人笨手拙,女孩子就会哭的。
在萧山,每年七夕节,女孩子要用彩布制作精美玲珑的小鞋子,挂在公厕展示手工绝活,叫作请坑香姑娘。
做小鞋取材土制绸布,经裁剪、裱褙成形。形状小巧玲珑,一双鞋子不足盈握,煞是可人。这种鞋子多为待字闺中的姑娘精心制作,挂在村口公厕,意在展示女红绝活。
(五)山东七夕习俗
每年的七夕节,山东各地都会举行多种多样的庆祝活动,让人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气氛。
1.胶东拜七姐神 胶东地区在乞巧之前有请七姐姐的活动,姑娘们白天到田地里去“偷”一些青秫秸,一路上不回头,不说话,回家后扎一佛龛,或在土台上搭一小棚,内供织女图。
入夜后,姑娘们再手持秫秸围井台转一圈,请七姐姐位归佛龛,然后坐在织女像前,对拍巴掌向织女乞巧,边拍边唱:“一巴掌一月一,姐姐教我纳鞋底。二巴掌二月二,姐姐教我绣花裙……”如此,一直唱到十二月。
胶东地区多在七夕拜七姐神。年轻妇女穿上新装,欢聚一堂,于庭中盟誓结成七姐妹。
不少地方还制作巧花,少女们用面粉制作牡丹、莲、梅、兰、菊等带花的饼馍食品,称巧果,还有巧菜,就是在酒盅中培育麦芽,此即宋代的种生,用巧果、巧菜来祭祀织女。
2.长岛拉巧 在旧时,长岛县的拉巧,其实就是斗巧。节前,姑娘们聚在一起,精心装饰巧棚,巧棚中有狮子、斗鸡、凤凰、鲤鱼跳龙门、戏出子、转灯、饽饽、金钟等。
节日期间,把巧棚布置一新,晚饭后,姑娘们聚在一起,明灯蜡烛,唱喜歌拉巧。观众络绎不绝,有的还到外村去表演,一般延续四天左右。
3.吃巧巧饭乞巧 在山东济南、惠民、高青等地乞巧活动很简单,只是陈列瓜果乞巧,如有喜蛛结网于瓜果之上,就意味着乞得巧了。
而鄄城、曹县、平原等地,吃巧巧饭乞巧的风俗却十分有趣。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
乞巧活动以后,姑娘们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
不管结果如何,在乞巧的过程中,姑娘们之间结下的深厚友情,会随着岁岁年年七夕节的到来,而让彼此终生难忘,并成为人生中一段最美好的回忆。
4.曲阜做巧果巧灯 曲阜地区在七夕做巧果与巧灯。巧果与巧灯都有各种各样的造型,巧灯造型有菊花、荷花、月季、牡丹、芍药、玉簪、兰花、海棠、佛手、文官果、玉兰、梅花等花卉灯及八仙过海、群仙祝寿、童子拜观音、福禄寿等人物灯。
孔府把巧果和巧灯作为节日礼品,送给各府本家和亲友。七夕之夜,从孔府大门,沿中仪路到后堂楼各院门口,花园各路、各景点,都摆设巧果与巧灯,各庭院和花山顶上,摆以巧果为主的点心和茶水。
入夜,府中人坐庭院中,仰望牛郎织女会面,一片其乐无穷的景象,让人回味绵长。
5.荣城等地习俗 在七夕之日,无棣、长岛等地有做巧芽的习俗,一般在七月初一将谷物浸泡水中发芽。七夕这天,剪芽做汤。
荣城儿童特别重视吃巧芽,看巧云。在荣成,七夕这一天,女子都要做“巧花”,即用面粉制作成各种各样的食品,如莲蓬、金鱼、荷花、竹篮等。当地民众认为“七夕吃过巧花,能使人巧。”
在莘县,人们过七夕节的时候要搞重七。一般是七个女子,摆列七种瓜果,并“各包馄饨七,各置一钱于馅中,合而煮之,分盛七盘:焚香七炷,循序七拜,分而食之,以值钱之多寡验巧之失得。”
潍县的人们要聚在一起,每家出一些米和面做成饭,并在这一天的黎明时,分以七人一组吃下,谓之“乞巧饭”。
在掖县,为了乞巧,女子们还要特意设立一个“乞巧筵”,姻亲们纷纷送来瓜果和五色饼。沿海的日照地区,女子在七夕的夜晚多到海边去看五色云,即“巧云”。在禹城,乞巧活动已经不限于仅女性之间进行,甚至连男人都专门举办“乞巧会”。
在莱州,农历七月初七,旧时妇女要供奉织女,以乞心灵手巧。莱州制作各式各样的“巧饼子”以乞巧。在早些时候,七月初六开始供奉,七月七撤供,七月十四再供上,意为送巧姐姐。很多大人都把“巧饼子”用线串起来,挂在小孩子的脖子上。七月七婆家要做巧饼送给新娶进门的儿媳妇,也有的送十个大饽饽、面鱼、包子。
在商河,牧童还会采集一些野花插在牛角上,以“贺牛生日”。因为传说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织女分开后,老牛为了让牛郎能够跨越天河见到织女,便让牛郎把它的皮刨下来,驾着它的牛皮去见织女。人们为了纪念老牛的牺牲精神,便有了“为牛庆生”的习俗。
曲阜、宁阳等地习惯在七夕之日晒衣物。日照妇女在这一天都要洗头,据说这天洗头头发明亮柔软,没有汗臭味。栖霞民间庆七夕也有洗巧头的习俗,就是七月七早晨,女人不论是青年、中年和老年都要洗头,据说,这天洗了巧头,一年四季头脑清醒,遇事不糊涂。
临沂一般都在这天洗涮油罐子,据说这一天油罐子特别容易洗涮,用水轻轻一冲就洁净了。
诸城、滕州、邹城一带,把七夕下的雨叫作相思雨或相思泪,认为是牛郎织女相会所致。胶东、鲁西南等地传说这天喜鹊极少,都到天上搭鹊桥去了。
6.青岛地区磕巧果 青岛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习俗是磕巧果。
巧果也叫乞巧果子,是七夕节的应节食品。妇女们用面粉加入糖或蜂蜜用模子制作出来的带有牡丹、莲、梅、兰、菊等花样图案,还有象征吉祥意义的鱼、兽等各种动物图案的面磕子,用锅烙出来。
然后,将七个穿成串,戴在小孩子的脖颈上或手脖子上,既美观,也可食用,更重要的是用来辟邪。大的巧果放在锅里蒸,用来供奉牛郎织女和祈福。
七巧果有大有小,形状各异,喜鹊,猴子,狮子、金鱼,小孩子们手中拿着妈妈做好的七巧果,争相炫耀,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七巧果是我国几千年的传统,并且有一定的讲究,鱼形的,代表农民的日子年年有余,生活越过越好;福字寿字的,代表老人吃了以后身体健康长寿;一长串的,小孩比较喜欢,吃了以后,代表着脑子聪明学习好,身体健康。
山东地区乞巧节供品主要以面制品为主,并要求制作精美。另外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以后,她们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
丰富多彩的七夕习俗,给人们带来了快乐与希望。
(六)西南地区七夕习俗
在我国西南地区,有许多的年轻姑娘,喜欢在七夕节,用树的液浆兑水洗头发,传说不仅可以年轻美丽,而且对于未婚的女子来说,还可以尽快找到如意郎君。
染指甲也是流传在我国西南一带的七夕习俗,四川省诸多县志以及贵州、广东两地,也有此风。
(七)陕西结扎巧姑
陕西的黄土高原地区,在七夕节的夜晚也有举行各种乞巧活动的风俗。妇女们往往要结扎穿花衣的草人,谓之巧姑,不但要供瓜果,还栽种豆苗、青葱等。
在七夕之夜,各家女子都手端一碗清水,剪豆苗、青葱,放入水中,用看月下投物之影来占卜巧拙之命。像花的就是巧手,像笔的就爱学习,像锄头的就是种田。
大家看了,有的高兴有的不乐,这就叫七月七掐巧。这一夜,姑娘们都在佛堂的地上铺的草垫上休息。天麻麻亮,一群姑娘们就到田野里去打露水。说是七月七的露水抹在头发上,头发会长得又黑又密实。大家就使劲把青草上、稻子上和各种花草上的露水,都用手去打下来抹在头发上,把个头发弄的湿湿的,就像从水里才钻出来似的。
在陕西等地,在七月七还有迎女避节的习俗。据陕西省《蒲城县志》记载:“七月七日,迎新嫁女避节”。当地传说织女是天帝的孙女,织女婚姻的不幸,是由于天帝不愿孙女与牛郎长期生活造成的。
每逢七月七,人们就要把新出嫁的女儿接回家来,以免天帝发现女儿与女婿长期生活在一起,把他们像牛郎与织女一样强迫分开。
当地的这个习俗,充分体现了为人父母者希望女儿婚姻美满幸福的愿望。同时,也说明牛郎织女的传说不但深入人心,而且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八)广西七夕习俗
在七夕节,储水、泡仙水则成为了广西地区人们过节时不可或缺的重要活动。
1.储水 在广西西部,传说七月七晨,仙女要下凡洗澡,喝其澡水可辟邪、治病、延寿。据民间传说,七夕日仙女下凡人间,洗澡于江河湖泊,认为当天的水有“仙气”,特别清澈甘醇,并有防害治病的功效。
南宁的男女老少们多对此深信不疑。于是,在七夕的夜晚,人们不约而同的在三更时分,纷纷到河边汲水,或桶挑、或瓶装、或罐盛,起码都象征性地取一些水回家密封存放,以求吉祥。
民间认为,“七水”有奇效,用来染布,布发亮并永不褪色。用来制醋,醋清酸爽,民间称之为“七月香醋”,所以过去南宁人将酸醋称为“七醋”。
届时,邕江沿岸的洋关,渡船口、大坑口、水闸门、平西、亭子等处,都拥挤着汲水者,行动安静而神秘,据说是为了不惊动牛郎织女的幽会。当然,七夕之水有神效,只是个美好的寄托而已。
在新中国刚成立时,南宁人仍按传统的习俗,喜过七夕节。当时,拜七姐等风俗在民间依然盛行。每到七夕,电影院就上映影片《天仙配》,市里剧团则上演《牛郎织女》《槐荫记》,或《董永与仙姬》《七月七日长生殿》等剧目,使七夕节气氛更为浓烈。
现在,南宁的青年男女们在七夕之夜,成双成对或成群结队,涌到大王滩、天雹水库、良凤江、青秀山、人民公园、南湖公园、扬美古镇等地,在仿古人“乞巧”、取“七水”等沿袭外,还增添了游泳、放船灯、悬挂同心结,轻歌曼舞等活动。中华民族的七夕文化风俗,在年年依旧中不断创新。
2.泡仙水 每年七月七,广西百色壮族人们有个有趣的习俗,那就是下河泡仙水。
据说,一到七月初六的晚上,百色城便万人空巷,附近的澄碧河,包括澄碧湖,则出现人山人海的热闹场面,人们都在等待初七零时的到来。
传说初七零时,仙女就要下凡洗澡,喝其澡水可辟邪,用其澡水沐浴可除百病。有些人甚至裸泳,以求长生不老。这是人们希望自己健康长寿,从而衍化形成的七夕习俗。
(九)闽南台湾七夕习俗
闽南和台湾的七夕节,又是七娘妈的诞辰日。民间十分盛行崇拜七娘妈这一被奉为保护孩子平安和健康的偶像。
据闽南籍台湾学者林再复考证,闽南人过去跨越海峡到台湾经商、谋生,大都多年未能回归,妇女们只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有了希望才有生活下去的勇气。
所以,七夕这一相思传情的节日,又演变成对保护孩子的七娘妈神的祈祷。每年的七夕,人们三五成群到七娘妈庙,供奉花果、脂粉、牲礼等。
这天,台湾民间还流行一种成人礼,即孩子满16岁时,父母领着孩子带着供品到七娘妈庙酬谢,答谢七娘妈保护孩子度过了幼年、童年和少年时代。
在这一天,台南地区要为16岁的孩子行成人礼。台湾民众认为,小孩在未满16岁之前,都是由天上的仙鸟,即鸟母照顾长大的。鸟母则是由七娘妈所委托,因此七娘妈就成了未成年孩子的保护神。
相传以前在台南市西区,即今长乐街一带,有五个小港为五个姓氏各据其一,以搬运船货谋生,而小孩在未满16岁以前,工作时只能领一半的工钱,满16岁以后,才被视为大人看待。所以,当地如有子女满16岁的,就为他们举宴,请来工头及亲朋好友欢宴庆祝,以此证明孩子已经长大成人。
虽然当年的五个港已成为历史的陈迹,但这个风俗一直流传至今,从未间断过,只是改在七娘妈的生日,即七夕节统一庆祝孩子长大成人,叫作“出鸟母宫”。这个成人礼庆典被称为“做16岁”。
做16岁的成人礼庆典,在台南中山路的七娘妈庙里举行。这是台湾唯一一座专门供奉七娘妈的庙宇,是由大陆迁到台湾来的,建于1823年,距今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
在七月七这一天,孩子的父母要按古礼准备一定规格的祭品:七碗油鸡酒、一盘面、四果、六色菜碗、七碗甜芋、红龟粿、两根带尾的甘蔗及五牲等。
除了祭品外,家长们也为子女特制一个“七娘妈亭”。这个七娘妈亭是由一根根竹枝绑扎成楼台的框架,其外贴上五光十色的花纸或神像纸,有一层的,也有二层、三层的,都得预先定做。
一番祭拜之后,由双亲捧着七娘妈亭,让小孩从亭下走过,如此便表示孩子在七娘妈的庇护下,已经长大成人了。
因为七娘妈喜欢住建筑华丽的楼宇,喜爱梳装打扮,因此礼毕后,便将金纸、经衣,即印有衣裳、梳子等图形的黄表纸,连同七娘妈亭一并焚烧,以示供献了。
在闽南和台湾地区,在婴儿出生满周岁后,虔诚的母亲或祖母就会抱着孩子,带上丰盛的祭品,另加鸡冠花与千日红,到寺庙祭拜,祈愿七娘妈保护孩子平安长大,并用古钱或锁牌串上红包绒线系在颈上,一直戴至16岁才在七夕节那天拿下锁牌,并到寺庙答谢七娘妈多年的保佑。
有的家长除了在七夕节这已天,祭谢七娘妈之外,还专门为孩子举行成人礼的事而宴请亲朋好友,进行一番庆贺。
闽南和台湾的民间七夕,虽不重视乞巧,但很看重保健食俗。每到七夕之际,几乎家家户户要买来中药使君子和石榴。七夕这天晚餐,就用买来的使君子煮鸡蛋、瘦猪肉、猪小肠、螃蟹等。晚饭后,分食石榴。这两种食物均有一定的驱虫功能,因而很受欢迎。
台湾地区在七夕的晚餐,民间还习惯煮食红糖干饭,这对诱虫吃药也起了辅助作用。为什么有此独特节俗呢?相传出自海峡两岸尊奉的北宋名医“保生大帝”吴云东。
那是在景佑元年夏令,闽南一带瘟疫流行,好心的名医吴云东带着徒弟,四处采药救治百姓。他见许多大人、小孩患有虫病,就倡导人们在七夕这天购食使君子、石榴。因七夕这天好记,期间又是石榴成熟季节。所以,民众都遵嘱去做,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保健作用。
到了后来便相沿成俗,并随着闽南移民过台湾,而沿袭至今。
(十)山西七夕习俗
七夕节主要是庆贺天上牛郎与织女的一年一会,民间习惯称为天河配。
依照七夕节天上牛郎、织女相会的情节,山西民间有扎像庆贺之俗。此俗就是在街头巷口,用树枝等物扎成一对青年男女像,代表牛郎、织女相会。在像前敬献瓜果桃李,以示祝贺。
星汉灿烂之际,如果看到天河中有白气,并闪耀着五色的光芒,就被认为是牛郎、织女相见的征兆。
旧时,此刻要下拜,乞求牛郎、织女恩赐。据说牛郎织女是勤劳的化身,所以跪拜者求农求织求婚均可,求金求银求暴利则要适得其反。一人只能乞求一事,求多则不灵。在吉祥征兆面前,连续三年诚心诚意乞求一事,则必然应验。当然,此为迷信,不足为信。
在山西民间,七夕前后多降雨,能够连续三年乞求一事当属不易。民间传说,七夕节如果天上降雨,就是牛郎织女哭诉衷肠,预兆夫妻和睦,家庭兴旺。
在七夕节,姑娘、媳妇还有许多向织女讨教手艺的活动,称为乞巧。
晋南地区习惯用当年产的新麦秸编成一座桥,配以牛郎、织女、男孩、女孩、老牛、喜鹊等编织物,置放案头;或是用彩色纸剪成上述景物,贴在墙上。祈祷后,拿七根绣花针,用彩色线来穿针孔,能够一次顺利穿过七个针孔者,就被认为乞得了巧。
曲沃县盛行男、女孩童以星星草、香节投水乞巧。晋北地区习惯白天在院里晒一盆水,因微尘飘落,盆水的表面形成了一层薄薄的膜。将绣花针涂油以后,轻轻放置水面,能够漂浮者则被认为是乞得了巧。
晋西北地区是在盆水中放置豆芽,将节前生好的豆芽,放置水面。在阳光照耀下,经过盆水的折射,水底倒影会显示出各种动态,或蜈蚣、或水蛇、或狗、或小鸡,倒影显得越复杂越逼真,意喻乞巧越多。
晋东南地区女孩子,七夕节要逮一只吐丝的蜘蛛,装在匣子里。第二天观察蜘蛛的结网疏密状况,越密乞巧越多。与少女一样,少男在七夕节也要向牛郎讨教耕耘本领。
在晋南地区,习惯在木板或石板上覆土,土上制作茅屋小景,屋旁做成田园。田地中种粟生苗,称之为谷板。
晋北地区习惯将小麦及各种豆类用水浸泡,促其生芽。七夕节,用彩线缠芽,称之为种生。晋西北牧童要为耕牛编戴花环,称为老牛过生日。
七夕节,民间喜用白面或糕面加油、糖、蜜做成各种糖果,称为巧食。山西境内,家家要吃西瓜,喜欢在西瓜上刻画花纹图案,称为花瓜。
(十一)江苏七夕习俗
牛郎织女的故事,是由天上的织女星和牛郎星衍化而来,传说历经千年不衰,在江苏省太仓地区广为流传。
太仓群众十分重视“七夕节”活动,每年七月七,人们常在织女庙旧址举行活动。只见庙内织女凤冠霞帔,面带微笑端坐殿上;庙外锣鼓喧天,长龙舞得尘土飞扬;临时架起的敞棚内,数十张圆桌一字铺开巍然壮观;灶台间炊烟袅袅,各式斋菜被分装进层层堆叠的碗碟中。源源不断的善男信女们将整个织女庙围得水泄不通。
在每年的七月七,在有着“牛郎织女降生地”之美誉的南郊利民村织女庙前举行的“七夕乞巧会”上,都会上演这一幕热闹的盛况。
在一年一次的“乞巧会”上,延续了上千年的各类纪念活动,逐步形成了一份非常有价值的文化遗产。这里有盛大的香汛,而各式商贩也会在一旁摆摊买卖,场面十分热闹。庙内和六里大的庙场上熙熙攘攘,包括昆山、嘉定、常熟等地的香客上千人来此。
乞巧会由庙主主持,分为开启、斋筵、祭祀、念经、解粮五部分。神像一般三年开一次光,开光分为净面、接灵、开光、开道、接光、朝皇、拜堂拜印、上菜等几个环节。
“七夕节”上,都会进行拜双星、观星斗、看巧云、笃巧、蛛网乞巧、吃巧果和兰花豆、染红指甲、净头槿、承露盘等一系列富有太仓特色的丰富的民俗活动。
在乞巧会上,庙主不仅继承了免费施斋,各色巧点诱人又可口,地道的巧果、兰花豆、豇豆麦糕等特色点心,让人们赞不绝口。
到了下午,姑娘们开始用自家种的凤仙花染红指甲以求吉祥如意,用槿树叶汁洗头以求美貌纯洁,有时游客也不禁入乡随俗,一沾喜气。
太仓七夕节,其迷信色彩比较淡薄,重视处于弱势地位的女性,将女性的美好作为基本主题进行发挥。七夕节庙会,是节日性的例会,它是乡民们休闲娱乐和互相交流的重要媒介。
(十二)湖北七夕习俗
在湖北地区,七夕的节日气氛也很浓郁,并有各自的风俗习惯。如有的地方流行“咬巧”,即纳凉的时后,边讲故事,边吃蚕豆、豌豆、菱角、莲蓬及应时瓜果面点等。意思是说,越咬越心灵手巧。
樊湖一带少女们,特别是一些待字闺中的姑娘们,她们的“心丝(思)”、“暗绢(眷)”是不便公开的。所以七夕之夜,三五个要好的女孩子们相聚在一个姑娘的房中,面对窗外的星月,各自露出自己的“珍藏”,如手帕、鞋底、袜垫、枕巾、女儿兜兜等,然后相互切磋取长补短……这种七夕比针线活的习俗,在年轻姑娘中间世代相传。
除此以外,还配合“月序日序”相同的节日,如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踏青、五月五端午、七月七、九月九重阳等,提前编织剪刻一些绣制品以应节日。
然而,最有情趣又最动人的莫过于一些关于“婚恋”“情愁”方面的四言八句,如:
七夕夜,比针线,为谁绣“喜”字?干么要做“鸳鸯枕”?你情愿,我也劳神,心知肚明不用问,星星亮,“巧姐”神,姑娘们的心思早看清。
远处锣鼓响,谁家花轿接?心烦针线乱,巧手蛰出血,推窗四处望,鞭炮响连天,难解心结结。
这些情真意切的歌,把一些姑娘们的内心世界哼唱得真实自然流畅。
七夕节,是一个浪漫而又动人的的节日,不知带给古今多少少女的向往与期盼,令人终生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