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里根演说:黄金时期的精神迸发
5783900000001

第1章 前言(1)

罗纳德·里根是美国第四十任总统。他在走入政坛之前,在社会上打拼奋斗了几十年,并从事了众多行业。这些行业里的经历为里根后来的总统生涯奠定了经验。里根担任过运动广播员、救生员、报社专栏作家、电影演员、电视节目演员、和励志讲师,并且是美国影视演员协会的领导人。他的演说风格高明而极具说服力,被媒体誉为“伟大的沟通者”。里根于1967年至1975年担任第三十三任加利福尼亚州州长,1981年到1989年担任总统。

1911年2月6日,里根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坦皮科城。里根父亲的曾祖父迈克尔·里根,于1860年代自爱尔兰移民至美国。在他移民之前,家族姓氏原本为里根Regan。他母亲一方的曾祖父约翰·威尔逊,则是在1840年代从苏格兰移民至美国。里根的父亲是约翰·里根,一名天主教的爱尔兰裔人,母亲是苏格兰——爱尔兰及英国后裔的妮尔·威尔逊。

里根最初在狄克森周遭的罗克河畔做救生员。这份工作让他享受扮演救世主的角色。他长达七年在工作中拯救了多位溺水人,据说拯救了七十七名溺水者。里根后来还开玩笑说这些溺水者都没有向他道谢过。长大后的里根对这段成就相当自豪,还会向白宫的访客们展示挂在总统办公室的罗克河照片。

里根毕业于伊利诺伊州的尤里卡学院,主修经济学和社会学。他极有语言与表演的天份,在大学里有了充分的用武之地。身为学院新生他被选为那次学生罢课上的新生演讲人,加入了一次反对减缩学院开支的罢课。在1929年里根加入了兄弟会,后来他回忆起来,认为加入兄弟会的这段经验是学院生涯里最难忘的回忆。他很少花时间在课业上,只拿到了中等的成绩,但他却是校园里许多俱乐部和运动队伍的领导人,而被称为“校园里的大角色”。

在1932年,里根先后在爱荷华州的WOC广播电台、WHO广播电台担任运动播报员,负责播报芝加哥杯棒球赛,仅依靠著球场传来的收报机文字讯息,在广播室里以他的想像力来报导比赛进行的情况。有一次比赛进行到第九局时收报线突然故障,但里根仍流畅地虚构比赛进行的情况,直到收报线修复为止。

毕业后里根依然发挥着自己的优势,从事播报行业。在1937年,里根担任芝加哥杯进行前的棒球春训播报员,里根清晰的嗓门、逍遥自在的风格、和运动家的庞大体型使他相当受观众欢迎。这对他而言正是发挥他的才能之地。后来他只进行了一次试镜,获得在华纳兄弟公司七年的契约,走上了演员的道路。他担任的角色大多是B级片里的男主角。就演员职业而言,里根是一个高产的演员。到1939年结束时,他已经在十九部电影里演出过各种角色。在《克努特·罗克尼》中他饰演足球队员乔治·格里佩,由于一句著名的台词“去替格里佩赢一球!”而获得了格里佩这个伴随他一生的昵称。里根自认为为最好的演出是在1942年的《金石盟》里,饰演一名被截肢的年轻人,后来他还使用里面的台词“我剩下的身体在哪里?”来作为他自传的标题。

里根在进入政坛之前,曾于1935年被任命为美国陆军的后备军官,并在1941年11月被召集,但由于眼睛患有散光而没有成为第一线战斗人员。而这恰恰为里根发挥自己的才能提供了机会。在珍珠港事件后,里根中尉被分派至陆军航空队的电影小组,制作训练和教育用的影片,以充分发挥他演戏的经验。他一直待在好莱坞直到战争结束。

从1966年里根开始参加州长竞选。并一举击败连任两届的派特·布朗,当选了第三十三任加利福尼亚州州长。里根在1967年1月3日宣誓就任加州州长,在他第一届任期中,他停止政府雇用更多人员,但也批准提升税率以支撑预算。里根对当时反越战的抗议活动采取强硬路线。在1969年于柏克莱加州大学校区的人民公园进行的抗议行动中,里根直接派遣了2200名国民警卫队前往镇压。

1968年里根首次参与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不幸失败了。他在1976年再次参与,对手是现任的杰拉尔德·福特,这次提名选举是里根政治生涯中重要的一刻,里根再次于全国代表大会中微弱的票数落败。在全国代表大会上里根发表演说,详尽的阐述了核战争的危险及苏联在道德上的威胁。他的演说结束后,许多人还表示“很后悔投错票了”。

里根在电视辩论上的表现也提升了他的民众形象,他以自己精湛的辩论技术和优秀的外表和丰富的经验,让自己在电视辩论中占了极大的优势。选举的结果里根在普选上获得43903230票,比卡特的35480115票高出了10%。而在选举人票上里根则获得压倒性胜利,囊括489张选举人票,卡特则只获得49张。同时那年的选举还使共和党在参议院一举增加了12个席次,成为参议院的多数党,倒转了二十八年来民主党在参议院保有的多数地位。

在竞选连任的1984年美国总统选举中,里根以压倒性胜利击败华特·蒙岱尔,赢得五十个州里的四十九个州(蒙岱尔只取得他的老家明尼苏达州和华盛顿特区)。里根获得将近60%的选票。里根赢得连任的机会一直相当稳固,蒙岱尔在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发表的演说被视为失误连连,在演说中他说道:“里根会提升税率,而我也会这样做。但他不会告诉你,而我会。”

里根是第一位亲自揭幕夏季奥运的美国总统,在德州的达拉斯他接受了共和党的提名,借着当时美国经济的复苏而支持度高涨,他在当年夏天亲自揭幕了洛杉矶奥运会。

1984年的总统竞选中里根做出他最著名的宣战玩笑,他在电台准备发表演说,没有察觉到播音已经开始而开玩笑道:“我亲爱的美国人们,我很高兴的告诉你们今天我签署了一项法案,将会宣布俄国永远为非法状态,我们在五分钟后开始轰炸。”一些人认为在美苏处于如此紧张的状态下发表这种言论,是一件大错误;一些人则引用里根的话来质疑里根在外交政策和国际关系上的现实认知。其他人则认为,这不过是一个在录音室里意外流出的幽默笑话罢了。这段录音后来还被乐手杰里·哈里森和布特斯·柯林斯改编为舞曲“五分钟”。

尽管在第一场辩论中里根表现不佳,但他在第二场辩论中回复了优势,并且在整场选战的大多数时候都占据民调的优先位置。里根在1984年选战的的大胜利被许多政治评论者认为这是“里根式民主”转变了传统民主党支持者立场所造成的。

当里根就任时美国经济面临两位数的通货膨胀(将使经济计划相当难以预料)以及20%的银行利率(使大多数人难以抵押贷款),将近八百万人处于失业状态。劳工的平均时薪比起五年前下降了5%,而联邦政府征收的个人税率平均则高达67%。国债则将近1万亿元。里根在经济上被视为是自由意志主义者,他主张减税、缩小政府规模、减少对商业的管制,但当时没有人清楚他要如何进行,也不确定由民主党占多数的众议院会不会支持他。

除了经济压力外,社会动荡不安。1981年的夏季,联邦政府机场的大量航管人员由于薪资问题和工作环境的争议,由飞航管制员工会领导发起了违法的罢工。里根依照事先声明的警告,开除了所有参与罢工的航管人员。由于这个工会是1980年大选中少数支持里根的两个工会当中的一个,里根这项动作在政治上引起宣然大波。

里根第一届任期的主要目标便是复苏美国的经济,当时美国经济处于所谓的滞胀(停滞的经济发展和高通货膨胀)。里根所下的第一道命令是停止政府对石油价格的控制,以恢复国内在石油生产和探测上的市场动力。为了解决两位数的通货膨胀,里根支持了联邦储备系统主席保罗·沃尔克以戏剧性提升银行利率来达成减缩货币供应量目标的计划。经济学家米尔顿·佛利民描述当时里根了解到“若要成功遏止通货膨胀,金融的管制和短暂的经济衰退是不可避免的”。里根利用紧缩货币供应配合全面减税的方法来刺激商业的投资(依据里根的说法:“芝加哥经济学派、供应面经济学,随便你怎么称呼它。我注意到有些人甚至称它为里根经济学,直到它开始生效为止……”)。里根的对手嘲笑这是“巫毒经济”“涓滴效应”和“里根经济学”,但里根成功的展开全面的减税。

为了终结通货膨胀而紧缩货币的供应,使美国经济在1981年7月开始急剧的衰退,并在1982年11月降到谷底。美国经济在历经1981年——1982年的衰退后,于1983年开始戏剧性的经济复苏,里根政府主张减税帮助了经济的复苏、制造了更多工作机会,最终将使联邦政府获得更多税收,从1980年代初的每年5170亿美元大幅提升至超过1万亿美元。而里根政府新的军事战略增加了大量军事预算,则导致联邦政府的预算赤字达到前所未见的地步。一些批评家则认为,这种将预算大幅投注军事产业的政策事实上属于古典的凯因斯经济学,并认为接踵而来的经济成长并非减税造成的,而是政府大幅度支出的结果。

当时由民主党占多数的众议院,则反对里根如此减缩社会福利和其他国内的支出。

由于警觉到社会福利开支的增长,里根指派了阿伦·格林斯潘领导社会福利改革,拟出了减缓社会福利支出的计划。随著年龄的增长,从社会福利取得的津贴也会随之缓慢增长(也配合著逐渐增长的国民平均寿命),使这套制度在接下来50~70年内不会超出政府的负担能力。这套计划也借著提升社会福利的工资税比率来增加政府的税收。

为了解决预算赤字,里根政府大量由国内和国外贷款国债,到里根第二届任期时民间所持有的国债已经从1980年占GDP的26%大幅提升至1989年的41%,是从1963年以来最高的纪录。在1988年国债总计2.6万亿美元,向国外的借债总额超过了国内,美国也从原本世界最大的债权国转变为世界最大的借债国。

里根的经济政策拉大了贫富间的差距;然而,在里根的任期内,所有经济阶层的所得都提高了,包括最底层的贫穷人口也提升了6%。而同时最富有的1%美国人则提升了1万亿元的收入。

里根政府被同性恋权利运动及其他人批评没有迅速处里当时崛起的艾滋病。白宫在1982年10月第一次讨论起这种疾病;里根则在1985年的记者会上第一次公开讨论政府处理这个疾病的措施。

尽管遭受批评,里根在任内支出了570亿美元以对抗HIV和爱滋病,大多数资金都投注至美国国家卫生院。在HIV和爱滋病研究上的资源于1983年增加了450%,1984年增加了134%,1985年增加了99%,1986年增加了148%。在1985年9月里根说道:“包括我们在1986年的预算,我们已经投注超过5亿元在爱滋病的研究上,我确定其他医学团体也在同步进行这些研究。我们今年有1亿元预算,明年将会有1.26亿元,所以这是我们放在第一优先的问题。这场疾病的严重性是毫无疑问的,我们必须找出疾病的原因。”到1986年里根已经投注大笔经费在爱滋病的预防和研究上,并宣称爱滋病“是我们在健康与人类服务部的公共卫生上排在第一优先的疾病。”

里根也在另一场有关爱滋病的少见争论里扮演重要角色。美国研究员罗伯特·加罗与法国科学家路克·蒙塔尼埃都宣称是自己发现了人类免疫不全的病毒(HIV),并各自为其命名,这场争论最后终于由里根和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密特朗谈判达成共识,让两人和其团队在名称上都占有同样的功劳。这次事件相当的罕见,忽视了在科学上命名的根据,也是第一次在生物学上的争论竟上升到政治的层次。显然的,蒙塔尼埃和里根了解到两个大国不该为了这个议题而产生争执。

虽然里根的第二届任期最显著的是外交上的政策,但他也主导了许多重要的国内法案。在1982年,里根签署法案使1965年的选举权法得以延长二十五年期限——尽管在1980年的选战中他曾经反对延期。这项法案保护了盲人、残障者、和文盲的投票权。

其他重要的法案还包括1986年的税赋改革法令,和1988年的公民自由法案——包含了对二战中被拘留的日裔美国人的赔偿。里根也立法授权对牵扯至贩毒的谋杀行为判处死刑。

米尔顿·佛利民提出了里根任内每年联邦公文(记录联邦政府每年发布的法规与管制公文)的数量来说明里根反对政府管制的政策走向。自从1960年代以来,每位总统每年的联邦公文数都持续增加,但在里根上任后发出的联邦公文急遽减少,证明了里根对政府管制的反对态度。联邦公文的数量在里根任内都只维持小幅度增长,直到里根离任为止才又开始大量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