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封产生的迁移
华夏诸族发祥于中原,大致即今天的河南、山西南部、陕西东部、山东西部、河北西南、安徽西北等黄河中下游地区,而华夏特有的姓氏也大多集中在这一区域。夏、商、周三代实行分封制,国君将本族子弟和贵族、大臣分封到各地,后人大多在当地定居,他们的姓氏也随之分布到各地。例如:明太祖朱元璋将自己的二十几个儿子都封为王,分居各地。明朝对宗室在政治上严格控制,不让他们离开封地,不得从事任何职业,连科举也不能考,但另一方面又给予优厚待遇,只要长大成人,都能获得爵位和俸禄。有一位亲王竟创造了一项有100个儿子继续爵位的纪录,在诸王的封地中留下了大量朱姓人口。
二、强制性迁移
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加强首都或特定地区的经济实力,或者为了打击敌国,削弱或消灭反抗势力,历来统治者都曾实施强制性的迁移,用行政或军事手段,将某些地方的人口迁徙至某个指定地区,也包括将被贬斥的官员、俘虏或罪犯流放安置到边远地区。这类措施相传在上古三代就已实行,夏朝最后一位国君桀就被推翻的商朝放逐到巢。
首都的建立和迁移也必然伴随着大批宗室、高官和富户从各地迁至首都,或从旧都迁至新都一带。例如,明朝初年,朱元璋曾将各地富户和工匠迁入南京,而到他的儿子明成祖朱棣继位后,他则选择于1421年迁都北京,这对其强化明朝统治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在迁徙中,往往有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时候,而他们则往往会将本民族人口迁至其他各个地方,以巩固本族的统治地位。如清朝入关后,满族就将八旗部署在全国各地,各省城一般都建有专供满族军民居住的满城。辛亥革命后,多数满人改用汉姓,但稍加分析就不难发现这些散处各地的满族姓氏,如关,改自关尔佳氏;叶,改自叶赫氏。
还有一类迁移往往使后代不愿意去记录,如明、清时都曾将一些罪犯流放到云南、贵州和西北边疆,其中有些人留下了人口众多的家族。但对于祖先这样的出身和来源,家谱中往往不愿记载,或者不愿记载其迁移的真正原因。
三、因战乱引起的迁移
中国历史上有几次大规模的南迁,都是源于中原地区的战乱。从秦汉开始,黄河中下游一直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唐以后虽然经济重心逐渐南移,但除了分裂时期外,政治中心基本还在北方。正因为如此,皇室、贵族、高官、名流、富商以及世家大族均聚居于北方。但无论是异族入侵、权力斗争,还是民众暴动,往往都以夺取首都为其目标,所以大规模的、持续多年的战乱大多发生于北方。在这种形势下,北方民众就会纷纷选择迁往各地避难,其中最主要的迁移方向还是生存和开发条件都较好的南方。
早在公元初的两汉之际,就有不少人为躲避战乱而南迁,最远的则是从海路迁到交趾(今越南)。东汉末年至三国初前期,上百万人从中原地区迁至江淮之间、长江以南、汉中盆地和四川盆地。但相比之下,以后三次南迁的规模更大、持续时间更长,以至北方的大姓几乎都有人迁移,并且在南方定居下来。
第一次是永嘉之乱后的南迁,发生在西晋末永嘉年间,从4世纪初一直延续了一百多年,南朝期间余波不绝。由于晋朝在建康(今南京)重建,北方的上层人物和世家大族大多有人南迁,所以史书中可考的南迁姓氏就相当多。
第二次是755年安史之乱后的南迁。安禄山在幽州(今北京)发动叛乱后,先后占据唐朝的东都洛阳和首都长安,北方则又出现南迁大潮。安史之乱平息后,北方藩镇割据,战乱不断,持续到唐末五代,所以大多数南迁人口依然选择在南方定居。而这次南迁的范围较上一次更广,江西成为主要的迁入地,移民大量迁入福建、湖南,有的则迁入两广和海南岛。至此,北方的汉族姓氏几乎已遍布南方各地。
第三次是北宋末期靖康之乱后的南迁。由于金兵由北向南全面推进,以后宋金边界又固定在淮河一线,加上到北宋末年人口已达1亿,南方平原地区的人口已相当饱和,南迁人口较前两次更加深入丘陵和偏远地带,更多人口迁入四川、福建、两广。临安(今杭州)是当时首都所在,加上江南经济发达,生活优裕,吸引了大批北方移民定居。
四、生存性的迁移
生存性的迁移自古以来就在进行,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存压力的加剧,就算不发生战乱,大批农民也在不断由中原迁往周边,由平原迁往山区。但在战乱以后,某些地区出现了人口真空,或者出现了大量无主荒地;或者原来封禁的地区对民众开放;就会出现大规模的移民潮。如明清期间,江西是一个主要的移民输出地,其中相当大一部分是迁入湖广(今湖北、湖南)。到清初,四川受战乱影响,人口稀少,清政府采取鼓励迁入的政策,大批移民从湖广等地涌入四川,形成“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潮流。如今四川和重庆的大部分是当初移民的后代,他们的姓氏大多可以追溯到湖北、湖南,或进一步追溯到江西。
五、少数民族的内迁和姓氏的“汉化”
由于中原长期处于经济文化发达的地位,对周边人口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少数民族的内迁则一直都在进行。而这类改变一般是逐渐进行的,一般在统治者大力倡导甚至强制推行的情况下,就会集中进行。如北魏孝文帝在迁都洛阳的同时,下令鲜卑族全部改汉姓,本族拓跋改为元姓。其他少数民族民族均纷纷改姓。
在南方,随着大批汉人的南迁,当地民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都处于劣势,连数量上的优势也逐渐丧失。在民族歧视的影响下,留在原地或迁入汉族聚居区的少数民族家族只能改用汉姓。为了改变自己的非汉族身分,还要在家谱中编造一段根本不存在的迁移史,证明本家族是来自中原的汉族。也有一些非汉家族采用了汉族中没有甚至罕用的姓,如蒙古族姓萨,傣族姓刀,有的将本民族的姓直接译为多音节的姓。
六、移居海外
在古代,中国曾经一度成为全亚洲乃至全世界的经济、文化中心,至此,许多国家尤其东亚国家受中国文化影响最为深刻,例如朝鲜、越南曾都是中原王朝的郡县,且中文曾经一度成为它们唯一的文字或官方语言。这些国家的一部分人口本就是中原移民的后裔,仍保留着原来的姓氏。如朝鲜和韩国的郑、柳、车、赵、王、李等,如郑氏都以河南荥阳为郡望,与中国的郑氏并无不同。
华人由于种种原因,迁往全世界各地。从明代中叶起迁往东南亚各地和近代迁居世界各地的华人,一般都保留着其原来的姓氏。即使在加入当地国籍,改用当地语言的姓名后,一般还采用本姓,或者另有一个中文姓名。改革开放以来国门大开,一方面有大批新移民迁往世界各国,另一方面有不少海外华人寻根访祖,恢复与故乡或本家族的联系。如今,大概没有一个国家找不到中国的姓氏了。
5.姓氏的演变与发展
战国之际,社会剧烈变动,旧贵族纷纷没落,有的甚至沦为奴隶。这时表示贵族身分的氏,已无存在的必要,而平民也开始由无姓到有姓。后世之姓,大约有以下几种来源:
一、以氏为姓。氏族社会晚期到夏、商时代,分支氏族的标号有的也成为后起之姓,如:姬、姜、姒、风、己、子、任、伊、嬴、姚等。
二、以国名为姓氏。夏、商二代均封侯赐地,西周初年更是实行大封建,大大小小的诸侯国遍布九州,这些国名便成为其国子孙后代的姓氏。如程、房、郑、吴、秦等。
三、以邑名为姓氏。如周武王时封司寇忿生采邑于苏(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忿生后代因此姓苏。
四、以乡、亭之名为氏。如嬴姓秦国的始祖非子的支孙封在邑乡(今山西省闻喜县邑城),得邑氏;至六世孙被周禧王封为邑侯,采食解州(今山西运城县、闻喜县一带)。
五、以居住地为姓氏。如齐国公族大夫分别住在东郭、南郭、西郭、北郭,这四郭便成了姓氏。
六、以先祖的字或名为姓氏。如周平王的庶子字林开,其后代姓林。
七、以排行为姓氏。如春秋鲁国有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
八、以官职为姓氏。如西周的职官司、司马、司空后来均成为姓。
九、以技艺为姓氏。商朝有巫氏,是用筮占卜的创始者,后世便以此为氏。
十、古代少数民族融合到汉族中带来的姓。如慕容、呼延等。
十一、以谥号为氏。如庄氏原为楚庄王之后,康氏原为周武王之弟康叔之后。
十二、因赐姓、避讳而改姓。如南朝隆武帝把国姓“朱”赐给了郑成功,闽台百姓称郑成功为“国姓爷”。
6.中华姓氏的当代形态
随着中国社会改革开放,人们的思想得到极大地解放,虽然目前中国依然传承着父系姓氏的传统,但是由于近代社会独生子女政策的种种原因,使得目前社会出现父母双方均为独生子女,其孩子的爷爷、奶奶与外公、外婆都非常希望孩子能跟他们姓的尴尬情况。然而据某媒体报道,江苏省苏州市就有了一个姓“点”的小孩,其原因就是双方家长均为独生子女,而双方父母又各持己见。到了最后,家长们商量给孩子取一个新姓——“点”,他们的理由是:姓名其实是一个人的特定符号,突破传统姓氏是完全可行的;“点”字下有四点,分别代表他们全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四个姓,“点”字上为占有的“占”字,姓“点”即表明这个孩子为“全家四姓共同占有”。
如今,许多人已经不仅将姓名作为一个人的代号,更多人则将姓名成为其张扬个性特点的方式,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语言则越来越多地融入到人们日常的生活当中,年轻的父母为了避免让自己的孩子或者自己的姓名与他人重复,他们选择了极为个性化的姓名,如今微博盛行的年代,有的小孩的姓名则叫@,取其音近“爱他”。
根据中国人的传统,姓是祖先所传,名为父母所授,名字不合意,或可自取一个,但这个姓是万万不能变更的。而如今,人们却可以对祖先传承下来的姓氏采取如此轻率的“否定”,不但可以弃之不传,而且居然可以另造一个,这可能对于一些注重传统文化的学者人士来讲是无法理解的吧!中国的姓氏制度自先秦发展至今,已经发生了非常深刻的变化。且不说经过秦汉姓、氏合一,由氏成姓,姓氏世系已难以考辨;也不说历史上因民族融合,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姓氏互相转化混淆,或因避讳、避祸、避事、音讹、省文、复音姓氏单音化等改为新姓,致使中国的姓氏变得相当错综复杂。对于中华姓氏未来的走向,当今社会的人们则需要进行深入的观察和思考。
首先,现代社会生活的诸种因素促成了中国人姓氏观念的淡化,这似乎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姓名”合一的现象今后也还会继续发展。但是,作为中国文化数千年历史结晶与传承的姓氏无论如何是不会消亡的。中华姓氏的悠久绵长与丰富内涵,中华姓氏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的人生观、自然观、价值观和审美观,以及所体现的中国文化的统一性、连续性、人文精神与对民族和故土的亲和感及认同感等,这在世界各民族的姓氏中都是独一无二的。中华姓氏必将伴随着中华文化的发展而生生不息,绵绵流长。当然,姓氏的表现形式与观念或许还会发生新的改变。
其次,姓氏不应该进行简化。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推进,简化字的使用成为我国文字改革的重要内容,但国家在公布简化字的同时,也提出姓氏可以不简化。然而这一重要原则并未得到人们的重视,以至在社会上姓氏普遍被简化,甚至随意简化,造成姓氏混乱。例如将傅、詹、潘、戴、蔡随意“简化”成付、占、泮、代、菜,让姓氏失去了其原有的含义,导致如今姓“傅”的人、姓“戴”的人似乎越来越少,而姓“付”、姓“代”的人却越来越多。殊不知,这些随意将傅、戴改为“付”、“代”的人士,不但彻底割断了本姓家族历史文化,而且“付”、“代”的字义实在比不上“傅”、“戴”深刻高雅。
7.中华姓氏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中华民族是一个长期稳定发展的多民族共同体。历史证明,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优秀精神是极具生命力的、崇高的人类文化精神。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之所以能够顽强地发展并延绵至今而不衰,究其原因,在于它的统一性和连续性。中国姓氏文化的传承则是具有深远的意义。
首先,中华姓氏具有文化价值及意义。从基因学和遗传学的角度,可以认为同为炎黄子孙。通过寻根问祖,既是为祀祖尊宗,求得祖先佑护,也让人们自身明白,与祖先血脉相连,祖先曾经的苦难与辉煌,一定会通过血脉,流传到现在。
其次,中华姓氏具有历史价值及意义。作为姓氏文化中的家谱是一种特殊的历史文献,是记载同宗同族的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谱,它成为我国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再次,中华姓氏具有现实价值及意义。千百年以来,中华文化并没有因为战争而消失,大多是通过姓氏家族得以保存,有姓氏则有家庭,有家庭则有家族,有家族则会形成家族文化与家族精神。姓氏文化成为中国民俗传统文化之缩影,在姓氏文化里,人们可以读到政治、经济、教育、道德,又可以读到祖先之生存状态、处世哲理和价值观念,还可以读到本族吾民之生灭盛衰、悲欢离合,可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从中受到教育和启迪。通过姓氏文化和敬宗尊祖教育,继承祖先忠贞爱国、为国家为民族的英勇献身精神,弘扬中华民族崇拜祖宗和孝道为第一人品思想,维护和发展中华姓氏文化。
最后,中华姓氏具有经济价值及意义。如今身居海外或者功成名就的人士,越来越多地关注寻根问祖的姓氏文化,他们大多的举动是回老家修祠堂、重订家(族)谱,这样既有利于增进同姓氏之间的血缘亲情,扶贫济困,发展经济;还有利于发展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同胞亲情,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投资家乡,发展地方经济以及有利于促进个人、家族、企业以及民族的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