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柳井正全传
579100000013

第13章 梦想照进现实(3)

德鲁克主义。

其实,在接受安本隆晴的思想之前,柳井正已经从书本里认识了另一个名人——德鲁克,以及他的德鲁克主义。

彼得·德鲁克是现代管理之父,他被很多人称为“大师中的大师”。彼得·德鲁克于1909年生于奥匈帝国的维也纳,祖籍荷兰。他曾经在书中提到:“每个知识工作者,都必须把自己当成企业家来行动。在以知识为中心的现代社会,广告经营者是无法获得成功的。”这句话,让柳井正对经营者的理解加深了。

什么叫知识经营者?柳井正第一次接触这个概念。很明显,单从字面意思理解的话,知识工作者就是公司里处于管理阶层的人,他们具备高学历,并且有着丰富的从业经验。但在现如今以知识为中心的现代社会中,如何让这些人发挥更大的效用,是个难题。

按照德鲁克的说法,这些人不应该只是把自己当下的工作当成一份工作来做,而应该把优衣库当成和自己一起成长的伙伴,有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联。但这个问题的根源不只在于公司的员工,更在于柳井正想要赋予公司一种什么样的文化体系。如果他认为老板和员工之间只是简单雇佣关系的话,那书中的理想状态便无从实现。

德鲁克给柳井正出了个难题。在未来的优衣库,不存在雇主和奴仆的关系。不论是公司内部还是在员工和消费者之间,大家都应该像是一团和气的家人,而不是作为单纯的广告从业者一样,一旦把商品卖出去后就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这是德鲁克在1959年提出的概念。当时他已经意识到这个社会将进入一个以知识为重心的年代,知识工作者必将成为未来的主导。只有掌握了专业知识的人,才能以更高的效率来完成工作任务。这里还存在一个前提,就是这些具备专业知识的人首先应该明白,自己不只是在工作,而是已经和整个行业体系之间产生了密不可分的关系。

当柳井正把这一概念应用到以搜集时尚信息和处理经济情报为主要任务的优衣库中时,才蓦然发现这句话的重要性。

柳井正期望自己的每一名员工都能够成长为真正的知识工作者。在给大家深植德鲁克思维的同时,他还极力强调要大家摆脱主仆关系的束缚,只有这样,各个分店在处理和客户之间的关系时才能具备更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不用受到来自公司总部的人的约束。

而且,对于柳井正来说,他自己根本就没有时间去一一管教员工。员工的自我服务意识提高了,这对公司的发展和柳井正自己来说,都是难得的好事情。

柳井正知道,如果优衣库的员工只知道一味地听从自己的命令,那未来的优衣库将必败无疑。成功的企业,不但要有一个好的舵手指引方向,而且还需要每个划桨的人都能明白自己该用多少力,才能使得这艘船又快又稳地在大海中乘风破浪。

柳井正不希望自己的员工们只是唯命是从的执行者,他想让每个人都变成真正的经营者。假使自己某一天退位了,把优衣库交给任何一个人,都应该是放心的,这才是最美好的优衣库之梦。

柳井正没有见过德鲁克,他对于这位偶像的崇拜,完全来自书本上的文字。和阅读安本隆晴的那本书不同,柳井正几乎把德鲁克的每一本书都翻烂了。日本NHK电视台曾邀请柳井正去录制一档节目,谁都没想到他在节目中开始大谈德鲁克的思想,并且还把自己这些年来阅读过的近30本德鲁克的书搬到了节目现场。在特写镜头下,观众们可以看到在这些书的空白处,柳井正密密麻麻地写满了自己的见解和感悟。

柳井正之所以如此热衷学习德鲁克,是因为在他看来,虽然德鲁克的书中没有提到一点有关卖衣服的事情,但他却把问题直接指向了工作的本质、社会的本质和人类的本质。优衣库是社会中的一员,这些思想用在优衣库的身上,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用最浅显的办法教会最深奥的哲理,柳井正如此评价德鲁克的书带给自己的影响。

尽管现在的柳井正对德鲁克的崇拜已经到了五体投地的地步,但他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对这个美国人有这么浓烈的好感的。这一切都还要从柳井正25岁时说起。

当时,他刚刚从父亲的手中接管了西装店的生意。那也是他第一次尝试着去阅读德鲁克的著作。柳井正的脑子里只有如何才能经营好西装店的想法,他想要从德鲁克的书中找到现成的方法和答案。结果却让他大失所望,上面写的都是些不着边际的社会、人生等内容,和经商根本就没有任何关系。

找不到任何正面答案的年轻人把德鲁克的书随手扔到了一边,他满是懊恼地发誓再也不看德鲁克的书了,认为读这种没有价值的书简直就是在浪费时间。

但当时的日本企业界正在风行德鲁克的书籍。无聊时,柳井正还是偶尔会翻上一两页来解闷。这个过程一直持续了长达数年的时间,一直到后来优衣库的分店开到了二十多家,并且要从银行借贷高于自身资本数倍的资金才能维持正常运营。这个时候的优衣库,一旦出现丝毫偏差,就会功亏一篑。

一个偶然的机会,柳井正随手翻开了从没有看懂过的德鲁克的书。这时他才发现,原来最珍贵的宝藏一直都在身边,只是自己从来都没有发现而已。

再次接近德鲁克,柳井正的思想上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他从最初的不屑转变成十足的崇拜。这10年来的从商经验让他意识到,商业不只是商业,更是一种社会行为。如果脱离了社会单纯去谈自己的买卖,那只会让自己永远都停留在个体户的水平上。

让柳井正惊讶的是,自己凭借着多年的从商经验才悟出来的道理,德鲁克竟然在书本上早已经写得清清楚楚了。当柳井正终于和德鲁克产生共鸣后,他对自己的经商产生了更大的信心。

与此同时,柳井正也阅读了一些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的书。和德鲁克相比,松下幸之助更偏重于以具体的案例来说明问题,而不是单从理论来讲解理论。柳井正把这归结于两者身份的不同,松下幸之助是商人,德鲁克是学者,虽然角度不同,但得出来的结论却是相似的。

大多数人把德鲁克的书当成经营哲学来阅读,柳井正却提出了一个更宽泛的概念。他认为德鲁克写的书,商务人士完全可以把它当成哲学书或者是人生指南来看,因为他不只是在写经商,更是在写人的思维。这一点,不论用到什么地方,都是成立的。

柳井正用一句话为自己总结了从德鲁克的书中学到的内容,即企业是为了顾客而存在,或者说是为了社会而存在,我们不只是要追求自己的利润空间,更要追求顾客的需求。

这符合了公司当下的经营理念和发展方向。

柳井正更惊讶地发现,德鲁克在几十年前写的《创新与创业家精神》一书,和自己公司当下面临的银行贷款、招股上市等问题完全吻合,就好像是德鲁克正在看着他如何经营公司一样。柳井正不禁暗自惊叹,德鲁克的理论真的是超越了国界、时代和民族的概念。

德鲁克的观点是,所有的人都在靠着优点而获得报酬,而不是弱点。所以柳井正开始反思公司的强项究竟是什么。

公司的优势,究竟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引发了柳井正长久的创业发展困惑,也为新的发展高度开启了爆发契机。

3年目标。

很明显,德鲁克在书中提出的问题其实并不复杂。公司的优势是什么?答案便是低价!

但正是因为低价,才让公司一直处于不赚钱的经营状态中。为了改变现状,为了能够真正把优衣库做成品牌,柳井正在安本隆晴的建议下,终于决定要进行公开招股。

为了能够在第一次公开招股就取得成功,柳井正和安本隆晴对公司进行了从上至下的一系列改革。但想要得到长远发展,没有雄厚的资金做后盾是不行的。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到开店的位置以及人才等因素。并且,如果是不知名的店铺或者在银行看来是不怎么赚钱的行业,想要得到贷款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好在公司已经在日本国内积累了相当不错的知名度,即便利润空间并非一家独占,但遍地开花的店铺还是让很多银行能够从中看到无限希望。

分店开得越多,采购和销售的压力也就越大,本来就不丰厚的利润收入又不得已分出一部分去维持整个系统的运作。虽然周转资金略有剩余,但每到要开张一个新店铺的时候,柳井正的手心还是会捏把汗。

此时,他发现了遏制公司快速发展的另一个要素——税收。

日本的税收模式很特别。当时,一家企业要把营业利润的60%拿去缴税。并且,在新的一年开始时,每家公司都要拿出上一年度税收金额的一半来作为当年的预付款。也就是说,如果一家公司一年的利润有10亿日元,那这一年的税收就要高达6亿日元,同时在年底还要拿出3亿日元的预付税收款,最后真正留在经营者手中的资金就只剩下1亿日元。

尽管这样的税收方式遭到不少人的诟病。但这是体制的问题,包括柳井正在内的所有商家都必须按照这个体制去生存,这是铁打的行业规则。

柳井正反复琢磨,在这种模式下,公司根本就不可能得到快速发展的机会。为了获取足够的资金,此时唯一的希望只有公开招股这一方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