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柳井正全传
579100000014

第14章 梦想照进现实(4)

1991年9月1日,在公司总部,柳井正把所有能够召集到的员工全都会聚起来,他给这些人作了一份极为简短但有深远意义的报告。他无限感慨地对大家说道:“我们公司,从最初的小郡商务能够发展成为现如今的大型零售公司,并且还在大力发展连锁经营,这已经是极大的成功了。但在未来的3年,我希望公司每年都能够开设30家新店铺。也就是说,3年后我们会有100家店铺。那时,就是我们上市的好时机。”

这份简短的声明向所有的员工讲明了两件事情:一是3年目标,要发展成百家店;二是3年之后,要上市。

柳井正心里清楚,这是一条义无反顾的路,而且还没有退路。

听到这个疯狂计划的时候,所有人都吓了一跳。是的,社长柳井正没有糊涂,他明明白白地告诉了员工们公司的未来发展目标。但此时的公司一共只有19家店铺,按照现在的发展速度根本就不可能实现这一目标。柳井正这样的念头,让员工们听起来多少有些像天方夜谭。

然而,柳井正决定了的事情,就不会轻易地作出改变。尽管困难,他也必须一步步脚踏实地地去完成这一计划,退缩不是他的作风。此时,柳井正必须明白自己是个什么样的角色,他是个商人,是需要作出决策以引导企业发展方向的舵手。他需要的,除了努力之外,还是努力。

优衣库在日文里的概念是指能够迅速抓住顾客的需求并且使其买下这些商品。这是柳井正创办这种自助购物新模式的初衷。他不能再单凭自己的爱好去经营了,作为决策人,他必须考虑到整个公司的正常运转以及如何更好地让计划得到实施。柳井正此时应该具备的是大智慧,而不再是那些小聪明了。

安本隆晴为了这次改革,倾注了很大的心血。改革后的优衣库,也开始走上飞速发展的轨道。优衣库自主研发的品牌在委托厂家生产好后,也以最快的速度出现在货架上,销售的数据也必须及时反馈到企划部门。同时,公司内部还开始实行责任制,以便在为顾客提供最上乘服务的同时,还要避免因为个人的错误给公司带来其他损失。

公司在运营过程中的风险究竟有多大,柳井正也委托专人计算了出来。只要优衣库能够在这一计算结果的范围内正常运作,就永远都不用去担心破产的情况。

这一切,都是为了能够顺利进行公开招股。当下的公司发展最需要的就是资金,公开招股就是为了能够募集资金。甚至连做风险预算这件事情,都是在竭尽全力要向银行证明优衣库的实力不存在任何问题。

不管怎么说,柳井正的心已经放在3年后公司上市的目标上了。现在作的所有准备,对他来说都是一次新鲜的尝试。正是因为在不断虚心地向其他人学习,柳井正才能顺利地从一个买卖人变成企业决策人。他要感谢的人很多,但最关键的一个,是他的绝对自信。

认清银行。

不论做什么事情,永远都不能让自己的目标变得迷茫。

就像参加奥林匹克竞赛一样,不管是第一名还是最后一名,他们都有各自的目标。第一名的目标是,永远不要被后面的人赶超,因此他需要更加努力;最后一名的目标是,无论如何也要赶超前一名,所以他也需要更加努力。正因为有了目标——虽不尽相同——彼此才有了更大的动力去追求。

柳井正认为,做公司和参加奥林匹克竞赛的道理是一样的。失去了目标的公司,永远都只是在忙碌着,却从整个经营过程中寻觅不到任何有意义的事情。

经过简单的推算,柳井正发现如果能够在3年内开满100家店铺的话,那么要实现300亿日元的销售额也不只是个梦。做梦,就要做大一点,柳井正深信这条鼓舞人心的理念。他内心坚定无比,在这个基础上,如果想要实现1000亿日元的销售额,也并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柳井正常常鼓励员工们要保持高远的志向和目标。安逸的生活只会消磨掉彼此的斗志,只要有梦想存在,就永远都不要放弃。即便是把梦想定得高一些,定得遥不可及一些,只要每天都向上进步一点点,也终有实现目标的那一天。

最重要的是,不能放弃。

柳井正像一个老练的演说家一样,不断地鼓舞着员工的士气。尤其是在他看到了以沃尔玛为代表的零售业领头军所推行的经营理念和他自己倡导的经营方式不谋而合时,他更加坚信了公司发展战略的正确性。他开始设想,照这样发展下去,3000亿日元的目标也是很有可能实现的。

这些都是未来的梦想,但梦想撇不开当下的现实,眼下,最需要做的事情便是按计划进行公开招股。

安本隆晴告诉柳井正,实现公开招股的前提是公司账目的透明化。当时,和优衣库有着业务往来的公司有数十家,其中包括销售代理公司、装饰公司、房地产公司、采供公司等。这些都是柳井正为了全面推行SPA模式而联系的业务公司。但很明显,柳井正对SPA模式的理解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偏差。当下的状况是,联系的公司越多,优衣库的账目也就越容易混乱不清。只有减少彼此业务上的往来,才能够让优衣库以最轻松的姿态出现在公开招股的过程中。

尤其是在彼此文书往来的过程中,公司内部账目被泄露出去的危险性很大。一旦让准备投资的股东了解到公司内部存在着如此混乱的态势,其投资的信心必定会大打折扣。

柳井正意识到真正要做的是减法,不是加法。

为了解决当下混乱的状态,柳井正托人联系到一家资产管理公司。整整用了一年半的时间,他们才把和优衣库存在着业务合作关系的所有公司信息都整理清楚,这也为柳井正日后选择保留哪几家公司再合作提供了依据。

此时,柳井正面前的障碍只剩下银行了。

资金不足向银行借贷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或者也可以把银行当做中间商,通过银行实现融资。但银行拿钱出来的前提是,他们必须确保自己贷出去的钱都是有保证的,是有着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收益的。

早在1991年9月,柳井正就曾经带着一份详细的规划书来到银行提出贷款的申请。但银行显然没有柳井正预想中的那么热情。等银行派工作人员来优衣库了解情况的时候,已经是一年后的事情了。

当时优衣库的销售额是72亿日元,利润也有3.5亿日元。1992年的销售额突破了143亿,利润也上涨到9.2亿日元。但这样喜人的发展形势却不经意地遇到了日本经济泡沫破灭的袭击。本来和银行之间已经把所有的细节都谈好了,但谁也没有想到这场经济危机致使好几家银行都关门大吉了。

等柳井正再拿着相同的材料去寻找新银行的时候,对方都是婉言谢绝。在如此不景气的经济形势下,他们谁也不想看着自家的钱最后打了水漂。让柳井正最为气愤的是,银行的工作人员不但不贷款,还武断地劝说柳井正,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还是不要再开新店为好。

纵然这只是银行的善意,但柳井正还是忍不住要发脾气。自己开不开店和银行有什么关系,他们只要研究好要不要贷款就行了。银行没有逆市而上的勇气,不代表自己经营的公司在这样的环境下也不能实现赢利。

柳井正固执地坚持着自己的3年发展计划,而公司的发展成绩也有目共睹。尽管银行拒绝了柳井正,但无法拒绝柳井正所经营公司的蓬勃发展态势。只是,没有从确定的这家银行拿到贷款,依旧让柳井正心里不太舒服。

最终,柳井正又制定了另一份贷款申请来到别家银行进行商榷。多次面谈后,柳井正的申请终于通过了银行的最终审查,并得到批复。但此时柳井正和他父亲的所有资产都抵押在原来的银行中,想要在新银行贷款就需要从原银行抽调一部分抵押资产出来给新银行。

柳井正信心满满地来到之前的那家银行,说明原委后,那个银行经理却极为生气,责怪柳井正背弃了他们而去找新的主顾,他想要让柳井正把他当成中间商,进而把自己的银行也介绍出去,以增加银行的业务量。

柳井正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常年抵押资产的银行竟然会倒打一耙。银行的经理为了说服柳井正把他们也引荐过去,还多次派人来董事会当说客,以给柳井正开新店增加压力。柳井正一直认为,自己每个月都向银行缴纳足额的贷款利息,彼此之间应该是平等合作的关系,现在看来自己好像是完全受制于银行。一旦柳井正不听从他们的指挥,遭殃的只可能是优衣库。

银行甚至还提出了不再给优衣库提供任何项目的贷款做威胁。柳井正终于意识到,想要保证优衣库的正常发展,就必须听从银行的指令,尽管这些指令有很多是错误的。因为和银行的矛盾不断,使得优衣库的发展之路越走越艰难。

好在柳井正一直担心银行会因此而撤资的事情并没有发生。尽管如此,优衣库和这家银行之间暂时中止了所有业务上的往来。一直到优衣库成功上市后,银行又重新主动找上门来,彼此之间的合作关系才得以恢复。

最终,贷款申请还是得到了批准,这让柳井正高兴了好一阵子。

同时,柳井正也意识到,去银行贷款,做担保的是个人。一旦自己的财政出现问题,很有可能就会全面阻碍整个公司前进的脚步,公司会因为个人的错误而毁于一旦。这是当下一个极大的弊端。为了能够让公司健康持久地发展下去,柳井正必须保证自己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正确的。此时的柳井正如履薄冰。

至此,离公开招股只剩下最后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