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杂志四川文学(2016年第3期)
5810000000053

第53章 沈从文:怀春史(2)

须要备注说明的是:那位骗了沈从文感情和钱财的马泽淮的姐姐,坐船回家时被一伙土匪抢了去,做了押寨夫人。可是这女孩有钱啊,用骗沈从文的钱将自己赎了出来,不久便和驻洪江的一个团长结了婚。然而,命运不佳,团长不久便被枪毙了,这女人便回到沅州,在一家教堂里做了洋尼姑。

之三:逃离史

读沈从文的自传,常常想,他身体里流淌着的那一股苗族人的血液,对于他初次恋爱失利后的伤口,有着很好的止血功效。若不然,以他的那种敏感又懦弱的性格,很难在短时间自我修复。

他的逃离史从这一次开始,越走越远,从沅州(芷江)至常德,从常德又去保靖,而又从保靖去北京,然后走上了中国文坛。可以说,这枚叫做沈从文的文学青年,他最初的创作,就只是在沅州时给马泽淮姐姐写的一些情诗。那些孤单又清凉的夜晚,一个单纯的少年,用尽青春期所有的热情熬制出的甜言蜜语,最终成了一个荒唐的笑话。

这打击并不持久,这些情诗对沈从文的训练也并不是一无是处。不久后,沈从文到了常德,想去北京而没有盘缠。遇到黄永玉的父亲,他的表哥黄玉书。

黄玉书在常德师范学习音乐美术,刚刚毕业,还没有找到工作,彼时的黄玉书喜欢上了一个在女校教美术的女教师杨光惠,挺痴情的模样。

这种痴情在沈从文看来十分熟悉,不久之前,那个傻瓜还是自己。

沈从文知道了黄玉书的恋爱,看他恋爱很是辛苦,就将自己以前写过的情诗背了几首给黄玉书听,这一听,黄玉书知道了沈从文的厉害,就求着沈从文帮他写情书。

代写情书,这大概是沈从文写作的开始,因为阅读信件的女性也是个知识分子,要怎么样才能打动她呢。在那样一个豆蔻年华里,沈从文的文学创作开始了。

须要梳理一下,沈从文从沅州逃到常德的时间。据沈从文年谱,大约是在一九二二年的九月,沈从文抵常德,那年沈从文二十岁。

沈从文曾经写过一篇创作谈,叫做《我的写作与水的关系》,因为沈从文自小就会游泳,但是真正让他对水以及水上的生活有深刻记忆,并主动长时间观察,是在常德。这在他的这篇《一个传奇的本事》中也有介绍,他这样写道:“我有一课水上教育受得极离奇,是二十七年前在常德府那半年流荡。这个城市地图上看,即可知连接洞庭,贯穿黔川,扼住湘西的咽喉,是一个在经济上都不可忽略的城市。城市的位置似乎浸在水中或水下,因为每年有好几个月城四面都是一片大水包围,水线有时比城中民房还高。保护到十万居民不至于成为鱼鳖,全靠上游四十里几道坚固的长堤,和一个高有数丈的砖砌大城。常德沿河有四个城门,计西门、上南门、中南门、下南门。城门外有一条延长数里的长街,上边一点是年有百十万担‘湖莲’的加工转口站。”

这条上街是沈从文那数个月常常闲逛的地方。

当时沈从文和表兄黄玉书就住在长街边上的一个叫做“平安小客栈”的旅馆里,吃住一天三毛六分钱。但需要五天一结账。那时候,沈从文和黄玉书都没有工作,于是欠债是常有的事情。每到结账的时候,两个人都开始犯难,要想好各种借口才能应付老板娘的问询。有时候,干脆逃到外面去,不在小客栈里吃饭。

好在客栈老板有一个十六七岁的养女,大抵是看上了黄玉书,三天两头地到他们房间里,让黄玉书帮着看她即将要做的鞋子上的花样,或者是即将要绣的裙子上的花样,黄玉书学美术出身嘛,三言两语打发她走后,那女孩总会留下几块白糖发糕或者芙蓉酥。这在当时帮了他们的大忙,以至于到结账那两天,两个人可以靠零食充饥,而躲开老板娘的问询。

可是,躲得过初一躲不了十五,不两天,老板便亲自上门来催账了,他的记账本油腻腻的,上面写满了沈从文和黄玉书的名字。两个年轻人开始对着那账本吹牛,黄玉书笑着说:“我以为欠了十万八千,这几个钱算什么。”说完,怕那老板不信,黄玉书又对着沈从文求证:“老弟,我昨天发的那个催款急电,你亲眼看见,不是迟早三五天就会有款来了吗?”沈从文赶忙补话,将老板哄走后,两个人闷在房间里想对策。黄玉书一脸暗淡地说,我听说在法国巴黎,如果欠了老板的钱就要娶了老板的女儿还债。

既然钱不够用,又都不愿意卖身还债,哈哈,还是想着溜掉吧。两个人本来已经找好了退路,是一个从日本留学回来的老乡,叫做向英生,和贺龙熟悉,介绍黄玉书和沈从文到桃源县贺龙那里就职,黄玉书一个月可以有十三块,而沈从文也可以拿九块。

正是这时候,黄玉书认识了同样来自凤凰的姑娘杨光惠。于是,两个人决定不溜了,去掉三滴水,留下了。

沈从文陪着黄玉书谈恋爱,主要工作是给他和那姑娘把风。黄玉书到杨光惠的学校去找她,一边弹琴一边谈情,倒也风花雪月得很。只是苦了沈从文,在门口看着门,一看到学校的校长老太太来了,连忙跑进来给他们通风报信。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女校的校长是丁玲的母亲,后来,沈从文送丁玲母子回常德,应该又一次见她。而此时,沈从文和丁玲并不相识。

老太太到礼堂里查看的时候,会看到杨小姐在弹风琴,沈从文和黄玉书在旁边看着。那老太太便会笑着说,你们弹琴弹得真不错。

沈从文每一次听,都听成“你们谈情谈得真不错”,是啊,两个男的,一个女的,在外人看来,这算怎么回事啊。

回到客栈里,黄玉书便让沈从文代他写情书。写完了呢,还要沈从文念出来听,这些情书想来也不会有过于隐私的词语,不然,如此坦然地朗读,该有多滑稽。沈从文念完了呢,黄玉书便竖起大拇指赞美他,说:“老弟,妙,妙,措词得体,合适,有分寸,不卑不亢。真可以上报。”

他的意思是,可以在报纸上发表。

这样有意无意的提醒,也是促使沈从文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动因。

好玩的是,除了黄玉书赞美沈从文的文采之外,那杨光惠小姐也格外喜欢这情书,有几次,茶房无人帮黄玉书转送情书,沈从文代送。杨光惠拉着沈从文说她喜欢黄玉书的信。沈从文暗暗自喜,却又不能说破。

在《一个传奇的本事》这篇文字里,沈从文这样记录这样的感受:“有时茶房借故事忙,还得我代为传书递柬。那女教员有几次还和我讨论到表哥的文才,我只好支吾过去,回客栈谈起这件事,表兄却一面大笑一面肯定的说:‘老弟,你看,我不是说可以上报吗?’”

沈从文共给黄玉书代写了三十多封情书,这些情书不知到了何处。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情书的署名,均是黄玉书,而且,多数情感和细节,以及对杨小姐的期待和盼望,都属于黄玉书的,沈从文不过是一个整理者,用自己的造句习惯,将黄玉书的感情和心事表达出来。这不正是文学创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