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杂志青年作家(2015年第7期)
5810600000027

第27章 艺术镜像(2)

青年作家:很多节目播出后,其实网上对你的攻击也是很多的。很大一部分网友觉得你在辩论的一些观点其实是不成立的,包括和很多名人的言论是相悖的,你如何看待这部分声音?

马薇薇: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我并不看待这件事情。

青年作家:你的阅读习惯如何?

马薇薇:算不上频繁。人有阅读的习惯,几乎是人的本能,但是你要看阅读习惯是怎么去定义的。你要说一年看两百本书,我当然没有阅读的习惯;你要跟一辈子只读一本书的人比,我当然有阅读的习惯。

青年作家:从你自己的角度来说,你觉得文学对你个人发展有什么影响吗?你认为文学和辩论二者之间有联系吗?

马薇薇:我认为阅读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你阅读对你有什么意义,第二个是你写作对你有什么意义,这样才能成为文学。因为这两样分别代表了文学的输入和输出。那么从输入角度来说,文学分为几个层次,一种是启发你思考,一种是取悦你。不是所有的文学都扮演同样的功能。然后呢,你写作是一种对自我的释放和舒缓,它跟健身其实是一样的。

文学和辩论当然有关系。打辩论的人一定都很会写东西,我没有见过一个打辩论的人不会写东西的。辩论最后拼的是思维,文学最后拼的也是思维。

青年作家:从《奇葩说》的马东、蔡康永、高晓松,到《一票难求》的窦文涛,以及自己的一些文人朋友,这些人给你的印象如何?

马薇薇:高晓松老师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不仅仅是有才华。他并没有刻意去取悦谁,在录制《奇葩说》的过程中,跟高老师也好,或者说跟康永哥,或者马东老师,并没有会说特别密切的交往。因为干这行的人都很忙,录完节目之后基本上交往非常少。那么你在并没有跟人家有深刻交往的时候,去猜测或品评别人私下是个什么样的人是不准确的。

青年作家:之前你有提到过自己有出书的打算,为什么想到出书?

马薇薇:因为想写东西。

青年作家:关于出书现在有哪些方面的考量,题材、风格等?自己希望第一本书给读者什么样的东西?是侧重具象化的生活空间还是抽象的精神家园?

马薇薇:没有什么作品是不表示作者的内心的,关键是你以什么样的形式去表现自己的内心。

我更会考虑写小说。因为其实我的生活比较乏善可陈,所以我也不知道我该写什么样的生活琐事。

青年作家:你认为自己是一个矛盾体吗?比较喜欢怎样的自己呢?

马薇薇:人都是兼具理性和感性的,没有人只有理性或感性。

我在生活中对自己很放纵。我不在乎生活中的自己是什么样的自己,但是我在工作上对自己要求很严。因为工作并不是一个自己的事儿,它是一个协作型的事情,所以你放纵自己实际上是坑了别人。

青年作家:在你的微博里经常也会看你讨论两性方面的话题,能谈谈你现在对爱情的看法吗?

马薇薇:我觉得爱情是没有答案的,就是因为它没有答案,所以大家才愿意去探讨它。

上帝的宠儿

伊莎贝拉·罗西里尼

文/蕗子

既是电影《蓝丝绒》(Blue Velvet)中的歌女和麦当娜MV《Erotica》中性感神秘的女模特,也是积极致力于公益慈善事业、为保护动物与文化艺术积极做贡献的社会慈善家;是一代影后英格丽·褒曼之女,也是著名导演马丁·西科塞斯和大卫·林奇的前妻。从模特、演员、制片人,到慈善家、作家、时尚宠儿,伊莎贝拉·罗西里尼(Isabella Rossellini),这位集合美貌与智慧一身的女神,一直以来都在书写着她精彩和传奇的人生。

[天使在人间]

2015年,第69届戛纳电影节发布了致敬著名影星英格丽·褒曼百年诞辰的海报。众多周知,英格丽·褒曼是当代电影偶像,一位不受约束的女性,无所畏惧的女演员。

她的女儿——伊莎贝拉·罗西里尼,则是继承了父亲的纵横才气和母亲的天使面庞。作为宝格丽 (Bvlgari)这个经典意大利品牌最完美的代言人之一,伊莎贝拉·罗西里尼以60岁高贵从容的姿态,在摄影师的镜头下尽情释放着自己优雅老去的容颜。

生于1952年6月18日的伊莎贝拉·罗西里尼有着颇不寻常的童年。母亲英格丽·褒曼是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好莱坞著名影星,父亲则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巨匠罗伯托·罗西里尼。上世纪五十年代,还处在已婚状态的英格丽·褒曼在一次电影节上观看了罗伯托·罗塞里尼的电影《罗马,不设防的城市》之后,称自己“心灵受到了震撼”,于是提笔给罗西尼里写了一封信:“如果你需要一位通晓英语的瑞典女演员,但会用意大利语说‘Tiamo’(我爱你),请随时通知我。”后来,罗伯托·罗西里尼果然在影片中给了褒曼一个角色,两人迅速坠入爱河。此事引起了美国民众强烈的愤慨,他们痛斥罗伯托骗走了好莱坞最美丽的瑰宝。

伊莎贝拉与其双胞胎姐妹一出生便处在父母桃色绯闻的风口浪尖上,这使得他们很难在好莱坞有立足之地。伊莎贝拉长至五岁时,父母的婚姻发生了破裂,母亲褒曼随后嫁给了一个瑞典戏剧导演,而父亲则在一次度假后带回了一个漂亮的印度女郎,还有一对异母同父的弟妹。长大后, 伊莎贝拉才知道父母的关系曾引发了国际社会的争议。

19岁时,伊莎贝拉从罗马设计学院毕业,随后移民至美国。“妈妈在百老汇,并且希望我能去学习英语,所以我来了,并就读于一所学校,随后找到了一个男朋友,于是留了下来。”1980年,一次偶然的机会,28岁的伊莎贝拉开始了自己的模特生涯,并先后登上了包括《Vogue》《Elle》《时尚芭莎》《名利场》在内的各国杂志封面超过500次。

伊莎贝拉,这位世界顶尖级的模特,在模特事业中的不俗表现为她赢得了成为兰蔻(Lancome)代言人的机会。从1982年开始,她便成为了兰蔻在美国区和英国区的全球代言人,这份合约一直持续到1996年,直到她44岁时方才终止。“我并不知道在时尚圈对年龄的歧视是如此猖獗。”伊莎贝拉天真地承认着,不过她也大方接受现实,认为这个年纪对于兰蔻来说确实有些老了。然而,她与另一个品牌的缘分即在不久后产生。从2010年至2012年,伊莎贝拉开始担任意大利著名珠宝品牌宝格丽(Bvlgari)的代言人,宝格丽还专门以她的名字命名了“Isabella Rossellini”的系列手袋。

如果说伊莎贝拉的模特生涯是无心插柳柳成荫,那么她的电影之路似乎没有那样顺风顺水,但优良的家庭基础仍然为她带来了许多人望尘莫及的机遇。伊莎贝拉与电影的首次触电是在她母亲英格丽·褒曼于1976年主演的电影《花开花落》(A Matter of Time)中。虽然只有短暂的露面,但却为她赢得了保罗·塔维亚尼(Paolo Taviani)在1979年导演的电影《寡妇》(Il Prato)中的一个角色,不过当时的伊莎贝拉并没有什么名气,直到她被大卫·林奇(David Lynch)相中,在其著名的电影《蓝丝绒》(Blue Velvet)当中扮演一位夜总会歌手桃乐丝(Dorothy Valle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