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最好的男孩教育在西点
5834100000002

第2章 情绪课——放下抱怨,打好手中的烂牌(1)

为了获得真正的自由,必须尽力约束自己

1915年西点军校毕业生、美国陆军五星上将奥马尔·纳尔逊·布莱德雷曾说:“一个能自制的思想,是自由的思想,自由便是力量!有时,为了获得真正的自由,必须暂时尽力约束自己。”由此可见,自制与自由的关系何等密切!

世上没有绝对的事情,自然也不会有绝对的自由。一个人只有尽力约束自己,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如果一味地追求自由,而对自身不加以约束,那么恐怕永远也无法得到自由。

很久以前有一个年轻人,他追求完全自由自在的生活,他非常不喜欢生活对他的任何约束。他讨厌理发师对他的摆弄,因而拒绝理发,一任头发胡须自由地疯长。他讨厌洗澡时受水的冲刷和毛巾的揉搓,因而拒绝洗澡,一任污垢满身,虱子乱爬。他讨厌鞋子、袜子对他的约束,因而拒绝穿袜,把鞋子也脱掉扔了。他讨厌身上衣服对他的束缚,因而把上衣脱下扔了,打着赤膊。最后,他只剩下腰中皮带和下身裤子的束缚了。此时,他很不耐烦地对皮带说:“你给我滚开吧!你为什么老是约束着我?”皮带不紧不慢地回答说:“可是,假如你失去我这唯一的约束,你就可能完全失去你的人格”。“胡说!你给我滚开吧!”说完,他找来一把剪刀,毫不犹豫地剪断了皮带。可想而知,皮带断了,裤子也就滑落了。此时,他喜不自胜——为解脱了全身的任何约束而感到高兴不已。没过多久,人们就把他当作精神病人关进了病房,他无法忍受所有的约束,所以他自己也被彻底地约束了。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必须要受到各种各样的约束和束缚,正因为有了这些约束和束缚,才最大限度地享受到了自由,给我们带来的尊严、功名、利禄、金钱、快乐和幸福。试想一下,如果没有了约束和束缚,也就会很快失去这些让我们得之不易、失之惋惜甚至悔恨终身的自由。

古希腊军事家色诺芬说:“一个领导者必须以行动证明,在夏天能够忍受炎热,在冬天能够忍受寒冷;同时他还必须表明,他在困难的时候,至少能和下属们一样,也能忍受痛苦。”遇到困难挫折永不放弃是西点军人的一个重要品格。西点军校对士官生的学术、体能和军事等方面定的标准很高,要达到要求,士官生必须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假如在多次尝试之后仍然达不到学校标准,学生将被要求退学。在4年中,西点军校士官生达不到学校要求而退学的比例高达15%。

在闻名世界的西点军校里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非常出色的间谍被敌军捉住以后,他立刻会装聋作哑。不管对方用什么方法去审问他,他都决不会被威胁、诱骗的话语所打动。后来,审问者假装和气地对他说:“好吧,看起来我从你这里问不出任何东西,你可以走了。”你认为这个有经验的间谍会怎样做呢?难道他会立刻带着微笑,转身走开吗?不!你错了!只有那些没有经验的间谍才会那样做。如果他真的这样做了,这只能说明这个人没有很强的自制能力。这个出色的间谍依旧像毫无知觉似的呆立着不动,仿佛他完全听不懂那个审问者的命令似的,这样他就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审问者原本是想以释放他,在他自由的地方,来观察他是否真的聋哑。因为一个正常人在被折磨之后获得自由时,常常会控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但这个间谍听了依然毫无动静,仿佛审问还在进行,这使审问者相信他确实是个残废,只好说:“这个人如果不是聋哑的残废者,那一定是个疯子了!放他出去吧!”就这样,这个非常有经验的间谍以他极强的自制力逃过了一劫。

是什么拯救了这个身处险境的间谍呢?是坚强的自制力救了他的命。倘若他是一个没有自制力的人,不懂得尽力约束自己,又怎么能骗得过敌人的眼睛呢?

快乐自由与约束常常结伴而行,有自制力的人,就会得到快乐自由;相反忽视自制力的人,就会失去快乐自由。追求快乐自由是每个人的梦想,愿我们在约束的关照之下,充分享受到快乐自由。

超越自我,做自己命运的真正主宰

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有许多美好的梦想,都希望找到自己的最佳位置,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有时美好的理想会在瞬间被现实无情地击碎。在这种情形下,人们会在心中洒点水,以灭掉某些欲望。一个人在一生中会遇到很多对手,如每一次赛跑、每一次竞争、每一个利益。这时应该在心中添把火,以重新燃起某些希望。人生中最大的敌人、最难对付的敌人是谁呢?人生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西点军校军人约翰·阿比扎伊德中将曾说:“一个人想要征服世界,首先要战胜自己。”人生最大的失败是懒惰,人生最大的愚蠢是欺骗,人生最大的错误是自卑,人生最大的财富是健康,人生最危险的境地是贪婪,人生最可怕的作为是只说不做。假如有一天你成了懒惰的手下败将,明日复明日,最终一事无成。假如你能够不被恶习所染,把自己的希望降到最低点,把自己的理性升华到最高点,就能够成为圣人。假如总是不讲诚信东骗西骗,到最后受骗最大的一定是自己。

世界球王贝利,从小就酷爱足球运动,并且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显示出了超人的才华。有一次,小贝利参加了一场激烈的足球赛,累得喘不过气来。

休息时,贝利向小伙伴要了一支烟。他得意地吸起烟,嘴里吐出一缕缕淡淡的烟雾。小贝利有点儿陶醉了,似乎刚才极度的疲劳也烟消云散了。

父亲看到这一切时紧紧地皱起了眉头。到了晚上,父亲问贝利:“你今天抽烟了?”“是的,太累了就抽了一支。”小贝利立马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事,红着脸,低下了头,准备接受父亲的训斥。

但是,父亲并没有发火。他从椅子上站起来,思考了片刻,才平静地对贝利说:“孩子,你踢球很有天赋,从现在开始努力练习,将来一定会有出息。可惜,你现在开始抽烟了。抽烟,会损害你的健康,使你在比赛时发挥不出应有的水平。”小贝利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父亲非常和蔼可亲地继续说道:“我是你的父亲,有责任教你你向好的方向努力,更有责任制止你的不良行为。但是,是向好的方向努力发展,还是向坏的方向继续,决定在于你自己。我只想问问你,你是愿意抽烟呢?还是愿意做个有出息的球员呢?孩子,你该懂事了,自己选择吧!”说着,父亲还从口袋里掏出一叠钞票,递给贝利,并说道:“如果你不愿意做个有出息的运动员,执意要抽烟的话,这点钱就作为你抽烟的经费吧!”父亲说完便走了出去。

小贝利望着父亲远去的背影,仔细回味着父亲所说的话,非常自责地哭了起来。他哭得伤心极了,过了一会儿,小贝利猛然醒悟了,止住哭声。拿起桌上的钞票还给了父亲,并坚定地说:“爸爸,我再也不抽烟了,我一定要当个有出息的球员。”

从此以后,贝利不但做到与烟无关,还刻苦训练,球艺飞速提高。15岁参加桑拖斯职业足球队,16岁进入巴西国家队,并为巴西队永久占有“女神杯”立下奇功。如今,贝利已成为拥有众多企业的富翁,但他仍然不抽烟。

坏习惯有时可能会将我们领上人生的另一条路。当你能改掉坏习惯、对自己有一点点克制时,你就会发现成功离自己越来越近。贝利改掉了抽烟的习惯,这使他变得更加强而有力,最终为巴西队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一点让无数的西点学子得以深刻的思考,原来一个人最难战胜的不是敌人,而是自己。

狼在捕杀驯鹿时,手法很是特别,往往先盯上驯鹿群中的一只,然后对驯鹿群突然发起攻击。在追和逃的过程中,驯鹿迅速逃窜,同时又聚成一群以确保安全,这时,就会有一只狼冷不防从斜刺里窜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抓破那只目标驯鹿的腿部,如此往复几天,每次都重点攻击那只受伤的驯鹿,没几天,那只驯鹿就会失去斗志,在越来越虚弱时,成为狼的一顿美餐。

狼很聪明,它知道面对身材高大的驯鹿,贸然进攻自己不会得到任何好处,而找个目标一次次打击猎物的信心,便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其实,真正打败驯鹿的是它自己,是它脆弱的心灵让对手有机可乘,从而最终丧失了生命。人也一样,生活中经常会面对各样的对手或敌人,只有不断地挑战自己、磨练自己、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才能使自己不断地成长、强大起来,从而战胜自己、超越自己,成为自己命运真正的主宰。

有一天,有一位不速之客突然闯入洛克菲勒的办公室,直奔他的写字台,并以拳头猛击台面,大发雷霆:“洛克菲勒,我恨你!我有绝对的理由恨你!”接着那不速之客恣意谩骂他很长一段时间。办公室里所有的人都感到无比气愤,以为洛克菲勒一定会拾起墨水瓶向他掷去,或是吩咐保安将他赶出去。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洛克菲勒并没有这样做。他停下手中的活,用善意的眼神注视着这位攻击者,那人越暴躁,他便显得越和善!

那个无理之徒被弄得莫名其妙,过了一会儿他平息了下来。因为一个人发怒时,遭不到反击,他是坚持不了多久的。于是,他咽下了这口气。

他早就做好了与洛克菲勒作斗争的准备,并想好了洛克菲勒会怎样回击他,他应该用什么样的话语去反驳他。但是,洛克菲勒就是不开口,所以他就无可奈何了。

最后,他又在洛克菲勒的桌子上敲了几下,仍然得不到回应,只得索然无味地离去。洛克菲勒呢?他就像根本没发生过任何事一样,重新拿起笔,继续他的工作。

面对别人的粗暴无礼,洛克菲勒没有像别人想象的那样立马给予回击。他尽量克制了自己心中的怒火,以平静从容的姿态应对他人的粗鲁。由此可见,要战胜别人,首先你得战胜自己。如果连自己都无法战胜,又怎么能制胜自己的对手呢?

当今社会物欲横流,充满了各种诱惑,人们的心理又十分浮躁,战胜自己就显得更为重要。

战胜自己,要经常进行反思。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无妨对自己一天或一段时间所做的事情进行一次反思,想想哪些事情做得对,对在哪里,有什么经验值得今后借鉴的;哪些事做错了,或有哪些欠妥之处,教训在哪里,做到吃一堑长一智。经常反思的过程,也是不断战胜自己的过程,也是使自己日渐成熟的过程。

战胜自己,要虚心接受别人对自己的批评。一个人面对自己的缺点、错误往往缺乏自知之明,而旁人却洞若观火。面对批评,只要批评得中肯,就应该虚心接受。即使批评意见有某些出入,也应该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不要争辩或当面否决别人。批评总是比表扬难受,但是“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当一个人犯有严重错误或者有可能犯严重错误而又听不进批评意见,听不进劝告,这个人差不多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就有可能自己被自已所打败。

战胜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当你真的战胜了自己时,那么你便会实现梦想。成功,应该从战胜自己开始。

自觉遵守纪律,不在别人的监视下被迫履行

西点对纪律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开始时,大家只是把它当作一种形式,时间久了就会习惯成自然,学员逐渐地把军校的目标变成了个人目标,把原本强调的行为变成了一种自然的行为,变成了自觉的纪律。

西点从学员进入军校开始就十分强调纪律的重要性。西点军校把自觉自律确定为意志成熟的标志。

“我们要做的是让纪律看守西点,而不是教官时刻监视学员。”是西点军校以此来要求每一个学员都能够自觉遵守纪律。

如果一个人要想担负领导责任,这种品质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一个年轻人将来要想很好地为国家服务,也必须具备这样的品质。它所以有这样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是每一个优秀的军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任何人所必须具有的。

一群孩子到美国观光旅游,结果就因为不守纪律,闹得集体被人赶出酒店。首先,是孩子们很兴奋,到哪里都高兴地大喊大叫,老师们不断提醒他们压低分贝,可是孩子们不以为然,酒店对此很不满。其次,在当地,不允许未成年人观看、参与赌博,但孩子们却非要去观看,甚至得罪了赌场的客人遭到投诉。再次,就是更出格的了,孩子们竟然为了好玩,两次拉响了火警警报器,他们住的酒店有上万人,上万人两次紧急疏散,消防车、救护车全都来了,搞得不可收拾。这些孩子们之所以不守规矩,是因为骨子里没有为他人着想的观念存在。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把纪律放在第一位,哪会出现那么多车祸?哪会出现那么多踩踏事件?哪会出现那么多拥堵呢?把纪律放在第一位,必须要有乐于付出的心态。

巴顿可以说是美国个性最强的四星上将,但在纪律问题上,对上司的服从上,态度毫不含糊。他深知,军队的纪律比任何纪律都重要,军人的服从是是职业的客观要求。他认为:“纪律是保持部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士兵们发挥最大潜力的关键。所以,纪律应该是根深蒂固的,它甚至比战斗的激烈程度和死亡的可怕性质还要强烈。”“纪律只有一种,这就是完善的纪律。假如你不执行和维护纪律,你就是潜在的杀人犯。”巴顿如此认识纪律,也如此执行纪律,并要求部属必须如此,这是他成就军事事业的重要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