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一本书读通历史典故
5843400000002

第2章 人物篇(2)

千古第一帝:秦始皇

秦始皇(前259—前210),姓嬴,名政。秦始皇22岁时开始“亲理朝政”,重用人才,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统一六国的大业,建立起第一个以早期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统一的封建大帝国——秦朝,定都咸阳。秦王政自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决定采用一个比“王”更尊崇的称号——皇帝。又因为他是历史上第一位皇帝,所以称为“始皇”。在完成统一大业后,他过上了穷奢极欲的生活,为秦朝的灭亡种下祸根。

灭六国后,他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巩固政权:设置郡县制,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车辆形制,修筑长城等,对以后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草莽英雄:汉高祖

西汉高祖刘邦(前256—前195),字季(一说原名季),沛郡(今江苏丰县)人,西汉的开国皇帝,共在位八年。秦朝时他曾担任泗水亭长。在秦末农民战争起义中,他登高一呼,天下英雄云集于麾下。在楚汉相争中,他打败项羽,于公元前202年称帝,定国号为汉,史称西汉。刘邦晚年还曾返回故乡,与父老子弟饮酒,席间作《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可见其英雄气概。

登基后,刘邦采取了宽松无为的政策,例如:分封天下诸侯、减轻赋税、与民休息、士兵复员等。这样做不仅安抚了人民、凝聚了民心,也促成了汉代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础。可以说刘邦使四分五裂的中国真正的统一起来,而且还逐渐把分崩离析的民心凝集起来。他对汉民族的形成、中国的统一强大以及汉文化的保护发扬有决定性的贡献。

雄才大略:汉武帝

汉武帝刘彻(前156—前87),生于长安,幼名彘,是汉朝的第七位皇帝。4岁被册立为胶东王,7岁时被册立为太子,16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葬于茂陵。汉武帝创立年号,同时也是中国第一个使用年号的皇帝。他登基之初,继续他父亲生前推行的养生息民政策,进一步削弱诸侯的势力,颁布大臣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以法制来推动诸侯分封诸子为侯,使诸侯的封地不得不自我缩减。同时他设立刺史,监察地方。在军队和经济上则加强中央集权,将冶铁、煮盐、酿酒等民间生意变由中央管理,同时禁止诸侯国铸钱,将财政权集于中央。他采用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儒学取得特殊地位铺平了道路。他还派张骞前往西域联络大月氏,开通了“丝绸之路”。他还设立太学,治理黄河。

汉武帝是位雄才大略的封建政治家,在他统治期间,以汉民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了巩固,中国开始以高度文明和富强闻名于世。

中兴汉室:汉光武帝

汉光武帝刘秀(前6—57),字文叔,蔡阳(今湖北枣阳)人,汉景帝后裔。新朝王莽末年,起兵反对王莽,艰难奠定中兴之基。公元25年,刘秀称帝,国号仍为汉,定都洛阳,重新恢复汉室政权,为汉朝中兴之主。他采取的政治措施皆以清静俭约为原则,他还兴建太学,提倡儒术,尊崇节义,是一位贤明的君王。

刘秀在位期间,以文治国,重视教育,兴办学校,他还亲自到太学讲论经学,对于东汉文化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刘秀政治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提高皇权。他加强了对地方行政机构和官员的监察,使中央更好地控制和监督地方行政系统。他精简官僚机构,减少了国家的财政支出,间接地减轻了人民的负担。这在历史上是一次十分成功的政治改革,为后世提供了一个范例。

一代枭雄:魏武帝

魏武帝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权臣,三国时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自官渡之战大破士族军阀袁绍后,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公元208年他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败于赤壁,由此转向巩固北方的统治,封为魏王。曹丕代汉称帝后,追尊其为武帝。曹操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对家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的作用;用人唯才,打破士族门阀观念,网罗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另外,在其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对曹操的评价历史上一直是毁誉参半,但史学界倾向于认为曹操是一个在历史上做出多方面贡献的杰出人物。

弘毅宽厚:昭烈帝

蜀汉昭烈帝刘备(161—223),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公元221年至223年在位,三国时期的政治家。他是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一心想恢复汉室江山。东汉灵帝末年,因与关羽、张飞一道讨伐黄巾军有功,刘备被任命为安喜寨县尉,密诛曹操不成,潜逃。三顾茅庐始得诸葛亮辅佐。公元208年刘备联合孙权大败曹操于赤壁,后来夺取益州与汉中,自立为西蜀国王。公元221年,在成都即位自称汉皇帝,年号章武。伐东吴兵败,损失惨重,退回白帝城,因病崩逝,谥号昭烈帝,史称为刘先主。

举贤任能:东吴大帝

东吴大帝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县(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他是长沙太守孙坚次子,幼年跟随兄长吴侯孙策平定江东。公元200年孙策早逝,孙权即位为江东之主。公元208年,孙权起兵西进,收复甘宁,剿灭了黄祖。同年,曹操南下,刘备战败,曹操占领了荆州后直意要取下东吴。孙权有意与曹操一战,果断决定,以周瑜为东吴统帅,出兵三江口,与曹操决战。周瑜在赤壁火攻曹操,以三万人大败曹操八十万兵力。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后孙权出战合淝,被魏国大将张辽击败。公元224年曹丕大军攻打东吴。孙权命大将徐盛用火攻大破曹丕。公元229年,孙权于武昌(今湖北鄂城)登基为皇帝,建国号大吴,东吴王朝正式建立,不久之后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

称帝后孙权曾大规模派人航海,加强与夷州(今台湾)的联系;又设置农官,实行屯田;并在山越地区设立郡县,促进了江南土地的开发。但同时,称帝后的孙权日益骄奢,为日后的吴宫政变埋下了祸根。公元252年,孙权病逝,终年71岁。

暂结乱世:晋武帝

晋武帝司马炎(236—290),字安世,晋朝的开国君主,谥号武皇帝,庙号世祖。司马炎为司马昭长子,曾出任中抚军;但是司马昭却有意让幼子司马攸继承皇位,但在重臣的反对之下,于公元265年5月封司马炎为晋王太子。同年8月司马炎继承晋王的爵位。次年1月,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即位为帝,国号晋。晋武帝大肆分封宗室为王并使其掌握兵权。公元280年3月东吴君主孙皓投降,孙吴灭亡,自黄巾之乱以来的分裂局面暂时获得统一。

晋武帝本人是继承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三代的基业而称帝的,但本身并非英明之君。他罢废州郡武装,大肆分封宗室,允许诸王自选长吏和按等置军,而且无法妥善处理少数民族内迁问题。这些都种下日后八王之乱与永嘉之乱的祸根。

气吞万里:宋武帝

宋武帝刘裕(363—422),字德舆,小名寄奴,南北朝时期宋朝的建立者,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幼年家境贫苦,竟沦落到靠卖草鞋为生。不过,刘裕少有大志,一心想做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业。带着如此雄心壮志,刘裕从军,成为东晋北府军的下级军官。刘裕为人机智有谋,勇敢善战,多次克敌致胜,屡立战功。因功升建武将军、下邳太守、彭城内史。刘裕从此起家,成为东晋一员虎将。后来刘裕逐渐控制了东晋朝政,权倾朝野。公元420年刘裕逼迫司马德文禅让,登上帝位,国号宋,改年号为永初,东晋灭亡,中国开始进入南北朝时期。初期,因刘裕在晋朝末期收复北方的青、兖、司三州,大致拥有黄河以南的广大地区,成为东晋南朝时期疆域最大的一个王朝。刘裕在位三年后去世。

刘裕当政时期,吸取了前朝士族豪强挟主专横的教训,抑制豪强兼并,并采取了很多措施以巩固帝位,而且他十分关心百姓生活,曾多次下令减免税役,这也显示了这位创业之君的治国才能。宋代文豪辛弃疾也曾写下“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样豪迈的词句来赞扬他的功绩。

统一北方:北魏太武帝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408—452),字佛狸,鲜卑族拓跋部人,军事统帅,于公元423年11月即皇帝位。他重用汉世家大族崔浩等谋臣,把握作战时机,依靠鲜卑骑兵,先后攻灭北燕、北凉,破柔然,讨山胡,降鄯善,逐吐谷浑等地,统一了中国北方。在历次战争中,他常亲自率军出征,决策果断,部署周密,讲究战法,指挥灵活:或分道并进,轻骑奔袭;或诱敌出城,设伏围歼,因而多获胜利。他常从卒伍中选拔将才,用其所长。他治军严格,赏不遗贱,罚不避贵,但诛戮过多。

开皇之治:隋文帝

隋文帝杨坚(541—604),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县)人,隋朝开国皇帝,其父杨忠是西魏和北周的将门贵族,北周武帝时封为隋国公,杨坚承袭父爵。公元581年,杨坚逼周静帝禅让帝位,建国号隋,定年号为开皇。公元588年,隋文帝以其次子杨广和大臣杨素为统帅,率兵五十余万,大举伐陈。次年,隋兵攻入建康,陈亡。于是从东晋十六国以来长达三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至此结束。隋文帝统一中国后,一面躬行俭朴,一面采取了许多有利于巩固政权的措施,使社会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史称“开皇之治”。

隋文帝实现了自秦汉以来的又一次统一,使北方民族进一步融合,南方经济得到发展,隋代因此获得了“国计之富者莫如隋”的赞誉,为我国封建社会大唐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毁誉参半:隋炀帝

隋炀帝杨广(569—618),隋文帝次子,隋朝第二位也是最后一位皇帝,于公元604年至618年在位。公元581年封晋王,公元589年任行军元帅统兵伐陈,公元600年立为太子。公元604年即位,年号大业。在位期间,政绩和暴政都很突出,他主持修建大运河、长城和东都洛阳城,开拓疆土畅通丝绸之路,三征高句丽,开创科举。但是,他对人民奴役征敛十分苛重,滥用民力,使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巨大的工程和连年的战争使人民不堪重负,引发大规模的叛乱。在农民军的打击下,隋朝统治摇摇欲坠,公元618年隋炀帝在江都(今江苏扬州)被部将缢杀,隋朝灭亡。

无论从主观动机或客观效果上进行考察,隋炀帝都应是一个想有所作为的帝王,绝不能因隋朝的短促灭亡而否定他的历史功绩。

开国之君:唐高祖

唐高祖李渊(566—635),字叔德,唐代开国皇帝。先世本为赵郡(今河北赵县)李氏,母为隋文帝独孤皇后姐,所以受到重用。隋炀帝即位后,李渊任荥阳(今河南郑州)、楼烦(今山西静乐)二郡太守。后迁卫尉少卿、太原留守。当时,隋末农民起义遍布全国,李渊自知无力镇压农民起义,又深晓炀帝猜忌嗜杀,政局动乱,难于自保,便与次子李世民于公元617年5月起事。李渊起兵后,一面请求始毕可汗派兵马相助,一面召募军队,并于7月率师南下。公元618年5月,李渊称帝,改国号唐,定都长安。不久唐统一了全国。

李渊在位时期,依据隋文帝旧制,重新建立中央及地方行政制度,又修定律令格式,颁布均田制及租庸调制,重建府兵制,为唐代的职官、刑律、兵制、土地及课役等制度奠定了基础。“玄武门之变”后,李渊退位为太上皇,李世民即位,是为唐太宗。

济世安民:唐太宗

唐太宗李世民(598—649),唐朝第二代皇帝,唐高宗李渊的次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书法家、诗人。他的前半生是立下赫赫武功的军事家。年轻时策动其父反隋,统一全国。后通过“玄武门之变”,登上太子宝座,于公元627年即位。

即位后,他居安思危,任贤用良,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实行轻徭薄赋,疏缓刑罚的政策,并且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加强汉藏交流,被当时少数民族尊为“天可汗”,促成了社会安定、生产发展的升平景象,史称“贞观之治”。这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而且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但其晚年亲征高句丽的战争给双方人民带来了灾难,最后无功而还。

贞观遗风:武则天

武则天(624—705)名曌(zhào),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的皇帝(67岁即位),又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她本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唐高宗时为皇后(655—683),唐中宗时为皇太后(683—690),后自立为武周皇帝(690—705),公元705年被逼退位。中宗复位不久后,武则天病死。

武则天足智多谋,兼涉文史。在执政期间,她继续推行法治,开创殿试,创武举、自举、试官,亲自考试贡士;修《姓氏录》,列武氏为一等;重视农业,抵抗吐蕃的攻扰,收复西安。她在位期间,社会经济有所发展,但由于大修庙宇,使人民负担加重。武则天执政时期,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史家称她的统治有“贞观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