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宝重《弟子规》
5847600000004

第4章

父母不幸去世,儿女应当守丧3年。守丧期间,对父母亲怀有深厚感情的儿女,常常会悲伤哭咽。我们的古人,会将自己住的地方布置得十分简朴,并戒除喝酒吃肉的生活享受。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孔子说,孩子生下来3年之久才离开父母的怀抱,能够自己走、自己吃以后,父母才会稍稍松一口气。父母去世后,儿女为什么就不能为父母守丧3年呢?

曾子说:“倡导重视葬礼,追念久远的祖先,百姓就会品行淳厚。”这就是“慎终追远”的意义所在。

现代社会工作节奏越来越快,父母若有在天之灵,肯定不愿儿女因为怀念自己耽误工作和前程,所以即便不能守丧3年,也应当将思念存乎于心。我们总不可以在父母去世不久,便心安理得花天酒地尽情享乐吧?若不将父母的离去当一回事,是否真的知“孝”,就得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办理父母的丧事要依照礼仪不可马虎,祭祀时要心怀诚意。对待已经去世的父母,要像父母生前一样恭敬,这才是真正的从内心追念。

父母安好的时候,一个有孝心的人,无论身在何方,走到哪里,心里都会记挂着他们。父母的年纪不可忘记,一方面我们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忧惧。

儿女们在自己事业忙碌或者不顺的时候,很容易在父母面前表现出不耐烦,更难以对年迈的、久病的或者能力欠缺的父母和颜悦色,所以孔子说“色难”。

一代名君唐太宗,天生威严,曾对大臣们当着自己的面不敢讲话非常疑惑。勇敢的魏徵告诉他:因为大家看见你就害怕。听进去劝谏的唐太宗,为使自己态度变得和蔼,竟回去对着镜子学笑。可见,就算对于唐太宗这样杰出的君主来说,“色难”也真是一个问题。

父母养育儿女的至爱之心,总如豆腐脑般细腻。将心比心,儿女当以同样的心态来回报。在今天这个物质生活日渐丰富的时代,父母即便不再需要让儿女来赡养,但是精神上的交流、沟通乃至抚慰,则更是不可或缺。

现在很多的青少年,总是以所谓“代沟”的名义,拒绝与父母沟通。

一个城市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65%的青少年经常顶撞父母或对父母发脾气;70%左右的学生从不主动参与家务劳动;乘车时既能让老人先上,又能为老人让座的仅占45.7%。许多的青少年,没有认识到他们的成长浸透着父母和身边人的付出,更不懂得感恩。

一名初中学生给父亲发短信要钱,内容只有3个字:“爸:钱...儿...”深爱儿子的父亲看罢心酸不已。

再来看看我们现在的德育课,似乎并不强调什么孝悌,首先强调的是爱国爱党爱学校,这使人感到悲哀。爱国爱党爱学校的正确性不用讨论了,但若一个人对自己的父母都不爱,对兄弟姐妹都不爱,怎么可能再有大爱?难道我们的教育工作者,真的已经习惯了自欺欺人,还要让孩子们也学会自欺欺人?

重庆北碚区三圣镇毛安村的汪亏碧老太太,膝下有五儿一女。老伴去世后,她与大儿子、四儿子、五儿子3家人生活在同一独院内。该院共有6间房,儿子3家人各占了两个房间,由于老四在外打工,经常没在家,汪老太就住在四儿子的一间小屋内,由几家人轮流照顾。

一次,80高龄的汪亏碧在家中取物时不慎摔倒,尾椎骨骨裂。由于“无钱”手术,只好在镇上的诊所内进行了简单的药物治疗。

老人摔断尾椎后,失去了行动自由,基本瘫痪,经常大小便失禁,房间里散发出恶臭。四儿媳无法忍受,想叫汪老太搬出去住,但其他两家人都不愿意接收,互相推诿甚至争吵。四儿媳与老四商议后,便在院子边的猪圈里铺了一张床,将汪亏碧搬入猪圈居住。对于这样的做法,老大和老五两家也没有提出异议。五儿媳说,家里确实也没有多余的房间供老人居住,而且老人大小便已处于失禁状态,在猪圈铺床睡觉更方便一些。于是,史上最缺德的“全家公决”出现了——五兄弟一致同意让8旬受伤老母住在猪圈!

这个大家庭的儿女们,真可说是典型的不仁不义不孝不悌。对老母亲狠心,彼此之间又争吵推诿,可以想见,他们兄弟姐妹之间、夫妻之间,一旦有人陷入绝境,更会马上成为陌路。再者,他们自己的儿女看在眼里,记在心头,一定会学在行动上。自己种下了恶因,也必定自己承受恶果。

赤子心 感天地

古希腊有言:“孝”的目的在于“人类的繁荣”。的确,无论人类处于什么阶段,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都是社会和谐与发展的基础。

弟子规告诫我们:“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为人子女,一旦长大懂事,冬天应该留意父母亲穿衣和居处是否暖和,夏天要考虑父母亲是否感到凉爽。每天早上起床和晚上临寝,也一定要向父母亲问安。

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是先秦儒家“孝”道的具体内容之一。当然,我们现在这个星球,已逐渐成为“地球村”,“远”也可以变成“近”了;再有,儿女们在父母面前,更非一直处于附属的地位。但是,孝顺的儿女,离开父母出走远门一定会说明正当的理由,并得到父母的同意。

外出时先要告诉父母自己到哪里去,回家以后一定要马上面见父母,让他们心安。日常生活起居作息要有规律,而且对所从事的职业和事业,不可随便改变。

人还不成熟的时候,事情就算很小,我们也不要擅自做主,应该先禀告父母。假如任意而为,就有损于为人子女的本分。东西虽然很小,也不要背着父母偷偷地私藏起来,因为父母知道了,心里一定会十分难过。父母所喜爱的东西,当子女的应当尽力准备齐全,而父母所厌恶的东西,就要尽力排除。

许多人认为:动物的后代长大了就独立生活,不会对父母有孝心,而且有的动物家族,年老的个体还会被赶出群体,孤独地死去。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因为个体行动不便就会拖累群体。乌鸦反哺和羊羔跪乳都只是拟人化的比喻,没有任何孝敬的含义在里面。

不过,在《小尔雅·广鸟》中有记载:“纯黑而反哺者,谓之慈乌。”我国脍炙人口的“乌乌(乌鸦)反哺”的传说,可能就出自于此。

慈乌从雏鸟长大,开始独立生活,而自己的妈妈因产蛋、孵化、哺育,长期劳累,到了老年就变得体弱多病,不能外出觅食了。这个时候,儿女会主动担负起赡养的职责,在哺育自己后代的同时,不辞辛劳地捕捉昆虫去喂父母,直到它们去世,并且为其举行葬礼之后方肯离去。欧洲鸟类学家曾经观察到:两只乌鸦衔着一只死去的乌鸦飞到一个池塘上空,将同伴抛入水中,接着一群乌鸦飞来,盘旋在上空发出哀鸣,经久不散,实际上这是在为自己的同伴举行追悼会。动物学家在自然界里还经常看到这种动人的情景:乌鸦在找到食物后,不是只顾自己饱餐一顿,而是大声鸣叫,先请父母前来享用。老乌鸦食用之后,再让雏鸟慢慢地啄食,自己则飞往高处“站岗放哨”。正因为如此,人们把慈乌称为“孝鸟”。

白尾鹫是一种生活在草原上的鸟类,以野马等动物的尸体为食。发现诱人的美味佳肴之后,它们也从来不会蜂拥而上你争我夺,而是老者优先。老鹫饱餐之后便飞到附近的高山上担负警戒任务,让儿女们安全放心地进餐。

出于对父母生命安全的考虑,澳大利亚的彩虹鹦鹉和英国的秃鼻乌鸦等通常是以垂直的方向群栖的。它们安排年轻的鸟在低处停栖,年长的鸟则享有在高处停栖的“特权”。这样,父母就可以防止来自地面天敌的突然袭击。

米利鸟生活在美洲的哥伦比亚森林,因为对父母十分孝敬,同样享有“孝鸟”的美名。它其貌不扬,小如麻雀,尖嘴酷似钩子,尾羽上长有环状物。米利鸟的睡觉方式与众不同:由一只鸟首先将尾羽上的环牢牢地挂在树杈上,再用它的尖喙紧紧地钩住另一只鸟尾羽上的环,然后一只接一只,把自己和同伴的身体串联成一条“长链”,构筑起一张柔软无比的“席梦思吊床”,父母则舒适地躺在上面安然入睡。如果遇到刮风下雨,它们还会及时地把“吊床”卷起来,将年老的父母裹在中间,使其免受风雨的侵袭。

专家在考察非洲大猩猩的生活及种群时发现,捕猎工作大多由公猩猩承担,它们设计好包围圈,由一个或几个猩猩负责轰赶,让猎物进入埋伏地,然后从树上到地下立体攻击,让猎物无处逃生。捕获猎物后,所有的家庭成员都可以享用,比非洲狮公平得多。更让人感动的是猩猩的孝心。有这么一个猩猩种群,当4个雄牲后代到了十多岁接近性成熟时,老大接了父亲的班,带领这个家族四处觅食,老二随着家族转移,老三老四则留下来照顾年老体衰的父亲。一直照顾了两年多,父亲不幸去世了,两个儿子不吃不喝在尸体旁驱赶蚊蝇,饿了就吃蝇卵,待了很长的时间。儿子为了父亲不惜和种群离散,实在是难能可贵。

一个鹿群就是一个家族,在这个集体里,年老体弱的母鹿备受尊重和照顾,总是被分配去做劳动强度不大的事情,例如当“保姆”抚育幼鹿,或者担任向导带着儿女们寻找草肥水美的地方。当年老的雄鹿因为有病而行动不便时,家族也会专门安排一只强壮的小鹿去照顾它的生活。

一个孩子作文记载:我和舅妈到水井边去洗衣服,我洗了一会儿手便麻了,舅妈叫我在边上休息一下,我便坐下来,眼睛盯着地面上的蚂蚁。突然,我看见一只大蚂蚁爬到我的腿上,我用力一跺脚,蚂蚁便摔到了地上。这时,一只正在搬动食物的小蚂蚁快速跑到大蚂蚁的身边,驮起它,一步步爬向洞口。看见这一情景,我心里大为感动。小蚂蚁不顾到嘴的食物,奋不顾身地跑来救大蚂蚁,肯定是一对母子!

1978年12月,动物学家目睹到了一场大象的丧礼。在非洲密林的一处草地上,几十头象围着一头步履蹒跚、有气无力的重病老象。象群用鼻子把附近的草叶集拢来捆成束,朝它嘴边投去,但老象已不能进食,最后终因支撑不住倒地而死。这时象群发出了一阵哀号,为首的雄象用象牙掘松泥土,用鼻子卷起向象尸投去,众象纷纷仿效。一会儿,象尸就被掩埋,形成一个土墩。雄象率领象群边加土边踩踏,然后绕墓缓行,直到夕阳西下,才各自扇着耳朵、甩着鼻子,依依不舍地向象坟告别,迈向密林深处。

一个人是否懂得孝道,与他的学历、知识与财富其实无关。纯朴的家风,总是孕育出纯朴的后代。

仅有初中文化的戴永胜,是山东菏泽市和堂村的农民。两个姐姐已经出嫁,65岁的父亲退休后每月有近600元的退休金,母亲用一双勤劳的手在家务农,而戴永胜初中毕业后接替父亲,成为矿务局的一名工人。日子过得虽不富裕,却也和和美美。

然而,2001年底母亲病倒了,检查确诊为卵巢癌,腹腔内已经大量积水。母亲手术后,主刀医生找到戴永胜,悄悄地告诉他:“我们打开你母亲的腹腔后发现,癌细胞已大面积扩散,现在看来,她最多还有4个月的存活期,没有必要化疗了。回去后,多给她买点好吃的,尽量满足她的要求……”

全家人顿时陷入了悲痛之中。戴永胜的姐姐天天想方设法给母亲买来她最喜欢吃的东西;父亲张罗着在村头修庙,还用纸叠了14万个“元宝”,整整装了12个大编织袋。就在几乎所有的人都被迫接受现实的时候,戴永胜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走出去,哪怕走到天涯海角,也要为母亲找到治愈癌症的药物!

打定主意后,戴永胜踏上了寻访的路途。谁知道,这一寻就是5年之久。

为了挽救母亲,戴永胜先后辗转了15个省、市、区,寻访了许多专家,搜集秘方150多个,阅读抗癌方面的书籍上百万字,写出了20多万字的抗癌日记。为了寻医问药,他债务缠身,还险些被火车夺去生命。

戴永胜为母寻药的行为感动了上苍,付出终于有了回报。2004年10月,戴永胜带母亲到医院复查时,确诊“癌细胞已经萎缩了60%”。经过几年的治疗,戴母身体好了许多,气色不错,体重也从40多公斤增加到50多公斤。

戴永胜救母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许多热心人纷纷来信或致电,有的希望帮助他,有的索要药方为自己的亲人治病。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安徽淮南一位年迈的老太太有3个儿子,但谁都不肯赡养她。当地居委会从媒体上看到报道戴永胜事迹的文章后,及时把3个儿子召集在一起讨论。3个儿子开始还不相信,直到居委会王主任拨通戴永胜的电话,让他们核实后,才心服口服,表示要以戴永胜为榜样孝敬老人。

当初,为了挽救病危的母亲,戴永胜不仅放弃了青春梦想,还牺牲了自己的爱情。然而,也正是因为他的孝行,一位安徽的姑娘为之深深地感动,让他重新拥有了爱的春天。

南怀瑾先生曾经说过,西方素来以自己的十字架文化为骄傲,认为将“爱上一代”与“爱下一代”融为了一体,殊不知,西方人也日益走进了一个困境,即偏重强调父母怎样去爱子女,却忽视了子女对父母的孝养,“十字”文化变为了“丁字”文化,而在从前传统文化昌盛的中国,绝无这样的社会性困境。

不过,即便是在现代的西方,儿女之孝也同样使人温暖、让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