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60个重大事件
5852400000003

第3章 20世纪50年代(2)

1947年春,中共中央东北局财经委员会召开的一次会议上,主持会议的陈云、李富春明确指出:东北行政委员会及各省都要在国民党难以插足的地方,试办公营农场,进行机械化农业生产试验,以迎接全国解放,组织亿万农民走农业集体化道路。在当时最艰难的岁月里,一批从延安和其他老革命根据地来到东北的干部,带领着许多拓荒者,踏上这片渺无人烟的茫茫荒原,掀开了开发“北大荒”新的一页。

从1947年至1949年,是开发“北大荒”,建设第一批国有农场的最初三年。

在诸多农场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革命伤残军人创建的荣军农场。在东北解放战争中,有许多革命军人光荣负伤致残。这些人被称为“荣誉军人”,需要妥善安置。兴办国有农场是安置他们诸多办法中的一种。1949年,在“北大荒”上相继办起了黑龙江省伊拉哈荣军农场和松江省伏尔基河荣军农场。伤残军人开荒办农场,还要依靠惊人的毅力,克服身体伤残的诸多困难,所以开荒建场的历程更加艰苦。

这些革命拓荒者在千古荒原上艰苦创业的作风,被后人总结为“北大荒精神”。其主要内涵是“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北大荒精神”在几代人开发“北大荒”的壮丽事业中发挥了神奇的力量。

从1954年到1957年这四年间,开发“北大荒”创建国营农场,出现了新高潮。

1954年6月和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司令员王震曾两次来到密山和虎林地区,考察了那里无边无际的亘古荒原,提出让大批铁道兵复员转业到这里开荒建场、“寓兵于农,屯垦戍边”的设想。当年10月,铁道兵部队5师副师长余友清带领由铁道兵复员转业官兵组成的先遣队,来到密山、虎林的荒原上勘察,选定场址,并于1955年在那里创建了八五零农场。这是在“北大荒”上建立的第一个军垦农场。1955年8月,王震又向党中央提出了铁道兵储备后备官兵、创办国营农牧企业的报告,建议由铁道兵在密山、虎林、饶河三个县境内,创办综合性半机械化农牧企业。经中央批准,铁道兵部队共有九个师的复员转业官兵到达这里,创建了一批农场。这些官兵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战,到1957年开垦出荒地二百多万亩,拥有拖拉机近千台,成功转业为国营农场职工3.2万人,建成房屋32万平方米,开创了商业、邮电、教育以及政法、边防等各项事业。一个崭新的垦区,在千古荒原上创建起来了。

在这一时期,还有大批支边青年到“北大荒”参加开荒生产。1955年北京青年杨华率领一批同龄人,接过胡耀邦代表团中央授予的垦荒大旗,到“北大荒”建立了萝北农场。与此同时,山东省的大批农村青年也支边到了“北大荒”各个农场。

从1958年开始,“北大荒”进入全面大发展时期。

1958年,全国有大批解放军官兵复员转业投入国家生产建设,其中进军“北大荒”的就有7.2万人。这是“北大荒”开发史上最为壮丽的一页。1958年3月至5月,运送复员转业官兵的一列列军车,从祖国的各个地方齐向“北大荒”汇集。1958年4月,农垦部部长王震亲到“北大荒”欢迎转业官兵。在密山车站的万人大会上,王震亲笔题写了赠给转业官兵的对联:“完达山下英雄建国立家园,密虎宝饶千里沃野变粮田”(“密虎宝饶”指黑龙江的密山、虎林、宝清、饶河四个县),横批是:“艰苦创业”。这七万多转业官兵进军“北大荒”后,会同农垦战线上的原有职工们,共同在开发“北大荒”的战斗中,谱写下更多的艰苦创业的壮丽诗篇,更推动了“北大荒”开发建设的空前大发展。

停止湿地开荒,大力推进天然林保护工程,为“北大仓”构筑一个持久的“生态屏障”。

自1947年筹建开发以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北大荒”粮食生产的投入和粮食生产体系的建设,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2009年“北大荒”商品粮生产突破了300亿斤。这些粮食可供1亿人吃一年。

1998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成立并组建了北大荒集团。

现在的北大荒农垦集团下属有9个分公司,104个农牧场,136家工商、运输、建筑和服装企业,16家科研开发机构,4所普通高等学校,近300所中小学,二百多家医院和卫生防疫站,还有71座电视转播台、一百多个有线电视台以及一家日报社。

北大荒已经不再是从前的“北大荒”。它不仅成为国家的大粮仓,也成为人们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

但是,随着生产开发活动的深入,生态的破坏问题也逐渐凸现,“北大仓”借以骄傲与自豪的黑土地已越来越少。据资料表明,目前黑土区耕地表层有机质含量已经下降到2.5%~6.5%之间,与开垦初期的11.8%相比,下降了一半以上。由于过度开荒,这里的原始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大自然无情地向人们开出了巨额“罚单”——水土流失、江河泛滥、风蚀沙化、气候异常、旱涝频繁、粮食减产……

水土流失令人震撼,生态问题日益严重,都向人们昭示着:退耕还“荒”刻不容缓!东北黑土区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已引起了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持续的、大面积的水土流失不仅从根本上破坏了东北平原宝贵的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损害了“东北粮仓”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而且还会危及我国长远的粮食生产安全。这是一件不可等闲视之的大事。

面对大自然的惩罚,北大荒人认清了一个道理:要想改善“北大荒”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除了退耕还林,恢复植被,已别无选择。

2001年,黑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了一项意义深远的战略决策:停止湿地开荒,对不宜耕种的土地全部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大力推进天然林保护工程,为“北大仓”构筑一个持久的“生态屏障”。

经过几年的努力,“北大荒”又现生机:在三江平原上,野生动物已由三年前的168种增加到现在的224种;过去一些因开荒消失的湿地开始恢复,呈现出水丰林美、鸟鸣鹿欢、野生动物频繁出没、粮食产量不断增加的喜人景象。

(燕娟)

中国民航局成立:载着共和国的希望起飞

1949年11月2日,中国民用航空局成立,揭开了我国民航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从这一天开始,新中国民航载着共和国的希望起飞,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经历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航事业在航空运输、通用航空、机群更新、机场建设、航线布局、航行保障、飞行安全、人才培训等各个方面都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新中国的民航事业,就这样从三十多架小型飞机、1万人的年旅客运输量、仅157万吨公里的运输总周转量起步。

1949年11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在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下设民用航空局,受空军指导。11月9日,隶属国民党政府的中国航空公司、中央航空公司总经理刘敬宜、陈卓林率两公司在香港的员工光荣起义,并驾乘12架飞机回到北京、天津,为新中国民航建设提供了一定的装备和技术力量。

1950年,新中国民航初创之时,规模很小,从技术到设备都存在着很多不足。然而,正是凭着对一个新国家的热情和忠诚,第一代民航人克服了一切困难,发展着自己的民航事业。新中国的民航事业,就这样从三十多架小型飞机、1万人的年旅客运输量、仅157万吨公里的运输总周转量起步。

1958年2月,中国民用航空局改为交通部的部属局。1962年4月13日,民航局改名为“中国民用航空总局”。4月15日,中央再次作出决定,将民用航空总局由交通部属改为国务院直属局,其业务工作、党政工作、干部人事工作等均直归空军负责管理。

此后一段时期,民航事业由于领导体制几经改变,航空运输发展一度受到的影响较大:1978年,航空旅客运输量仅为231万人,运输总周转量也只有3亿吨公里。

邓小平同志指出:“民航一定要企业化。”从此,中国民航融入改革开放大潮中,获得新的活力。

1978年10月9日,邓小平同志就指示民航工作要用经济观点管理。1980年2月14日,邓小平同志指出:“民航一定要企业化。”从此,中国民航融入改革开放大潮中,获得新的活力。

1980年3月5日,中央决定将民航脱离军队建制,把中国民航局从隶属于空军改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实行企业化管理。

1980年全民航只有140架运输飞机,且多数是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生产制造的苏式落后机型,载客量大多仅为二十多人或40人,而载客量超过100人以上的大中型飞机只有17架,机场只有79个。1980年,我国民航全年旅客运输量仅为343万人;全年运输总周转量4.29亿吨公里,排在新加坡、印度、菲律宾、印尼等国之后,列世界民航第35位。

1987年,中国政府决定对民航业进行以航空公司与机场分设为特征的体制改革。改革主要内容是将原民航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成都、沈阳六个地区管理局的航空运输和通用航空相关业务、资产和人员分离出来,组建了六个国家骨干航空公司,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平等竞争。这六个国家骨干航空公司分别是: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中国西南航空公司、中国西北航空公司和中国北方航空公司。此外,以经营通用航空业务为主并兼营航空运输业务的中国通用航空公司也于1989年7月成立。

在组建骨干航空公司的同时,国家还组建了民航华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和东北六个地区管理局以及北京首都机场、上海虹桥机场、广州白云机场、成都双流机场、西安西关机场(现已迁至咸阳,改为西安咸阳机场)和沈阳桃仙机场。六个地区管理局既是管理地区民航事务的政府部门,又是企业机构,领导管理各民航省(区、市)局和机场。

此外,航空运输服务保障系统也按专业化分工的要求进行了相应改革。1990年,在原民航各级供油部门的基础上组建了专门从事航空油料供应保障业务的中国航空油料总公司,该公司通过设在各机场的分支机构为航空公司提供油料供应。

1993年4月19日,中国民用航空局再度改称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属国务院直属机构。

二十多年中,我国民航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和货物运输量年均增长分别达18%、16%和16%,高出世界平均水平两倍多。2002年,民航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165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8594万人、货邮运输量202万吨,国际排位进一步上升,中国真正成为令人瞩目的民航大国。

民航业的再次重组为民航发展的明天打开了更宽广的腾飞之路。

2002年3月,中国政府决定对中国民航业再次进行重组。

民航总局直属航空公司及服务保障企业合并后于2002年10月11日正式挂牌成立,组成为六大集团公司,分别是:中国航空集团公司、东方航空集团公司、南方航空集团公司、中国民航信息集团公司、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和中国航空器材进出口集团公司。成立后的集团公司与民航总局脱钩,交由中央管理。

2004年10月2日,在国际民航组织第35届大会上,中国以高票数首次当选该组织一类理事国。

截止到2004年年底,我国定期航班航线达到1200条,其中国内航线(包括香港、澳门)975条,国际航线225条,境内民航定期航班通航机场133个(不含香港、澳门),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州机场为中心,以省会、旅游城市机场为枢纽,以其他城市机场为支干,联结国内127个城市,联结38个国家80个城市的航空运输网络。

同时,民航机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截至2004年年底,中国民航拥有运输飞机754架,其中大中型飞机680架,均为世界上最先进的机型。2004年中国民航运输旅客1.2亿人、运输货物273万吨、通用航空作业7.7万小时、运输总周转量达到230亿吨公里(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台湾省),在国际民航组织188个缔约国中名列第三位。

到2006年年末,中国已与106个国家建立了民航双边关系。有51个国家的93家航空公司飞至中国的31个城市,中国的航空公司飞往国外的目的地已达43个国家、88个城市。

截至2008年,一组新数字让中国民航在世界上更令人刮目相看:

中国民航全行业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和货邮运输量分别达到376亿吨公里、1.92亿人次和407万吨;在改革开放30年间,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和货邮运输量分别以17.3%、15.7%和14.9%的平均速度增长;

中国民航定期航班运输总周转量在国际民航组织缔约国中的排名连续四年保持世界第二位;

中国民航定期航线总数已达到1532条,其中国内航线1235条,港澳航线49条,国际航线297条。内地通航城市有150个,有38个城市通航香港,10个城市通航澳门,国际航线通航城市达10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