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海中的摆渡
5865200000004

第4章 包容的能力来自心灵的转化

我相信在场的每一位,都已经能够忍受上师对自己的百般“折磨”,那些“折磨”本来全都是我们早前无法容忍的事情。或许你可以自己回想:从你第一次遇到你的上师至今,你如何渡过了被他或引诱贿赂、或吆喝训斥与威迫利诱地去做你平常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然而,美妙的事情却在这一切的“磨难”发生了之后,你晋入了一个能够承受一切、透视一切、接受一切的境界。你身上所散发出来的不再是负面的能量,你所散发出来的正面能量,让每一个接触了你之后的人都会心生欢喜。

通常,当你接触一些非常有智慧的人物时,你也许会感到自己像个傻瓜;也有一些非常严肃的人,当你和他靠近后就会不自觉地自我拘谨起来;还有一些无厘头的人,靠近他可能会让你感到丈八金刚摸不着脑袋。可是就是有这么一些人,我们与他相处后会觉得非常愉快。这是因为,当我们接触一个人后的感受,正是代表了那个人的心识状态,以及他对你的潜在动机,这反映了他内心所处的一种状况。

假如我们在接触一个人时,感到困惑,这就表明他本人当时也是处在一种困惑的状态。还有,如果我们和某些人相处之后感觉不好,与他交谈过后,我们不但没有受到激励,反而还使我们原本的高昂士气,瞬间萎靡得像泄了气的皮球。这是为什么?因为他们身上充斥着负面能量,令我们意志消沉。甚至还有一些人,我们一经与他接近,听了他的观点和谬论后,嘿嘿,就会当场气到七窍生烟……

然而,就是有那么一些人,我们和他相处后如沐春风,感觉非常愉快。这绝不是因为他们的幽默和笑话,而是他们能够为我们提供新的观点、开拓了新的思维与方向让我们去思考,继而令我们感到愉快。

当我们有机会听闻了佛法,一次、三次、数十次之后,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的心识已在渐渐扩展。只要有关的佛法与传承是妥当的,师生双方的动机也是纯正的,它肯定会带给我们心灵上的转化。有些人,本来带着满腔怒火来听课,离开时感到心平气和;有些人充满着焦虑来听课,离开时感到轻松自在;一些人怀着忧郁的心情来听课,离开时感到心悦神怡;还有一些人,他们的心本来感到很困惑与迷惘,来听完课后,离开时他们感到天地顿时豁然开来。

我们虽然不能够批判任何人、不能干涉任何人的生活、也不能够评论孰是孰非,但佛陀当然可以,假如佛陀也不可以,那么大家何必皈依佛陀呢?请不要以你目前的心识水平来代表所有人说话,你不能批判他人,因为你尚处于无明之中。而一些与你层次不同的人,例如班禅喇嘛来到你面前,对你说:“你这样做不对,你应该那样做”,你却顽固的回应说:“你无权批判我!”。也许,这只不过是显示了你不了解每个人的生活与心灵,有着不同层次的领悟。佛陀当然可以批判我们,不过这并不是西方人的那种责难方式。或许“批判”是一个负面的字眼,应该改口为指导,提醒我们该做些什么和怎样去做。

上师的任务又是什么呢?上师帮助我们了解我们应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然后谆谆善诱地指导我们,不辞劳苦地帮助我们去做应该做的事。我们都知道,寻求上师的原因该不会是为了要和他作对,也不是为了和他无休止地争拗是与非,更不会是要他给你痛击或对他进行勒索、威胁和欺骗的企图。这些绝不应该成为我们对上师的态度,因为他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个更加振奋人心的新观点。

想想最初接触佛法,初闻佛陀神圣教诲的你,一路走到现在,假如你的心灵有在扩展,能够忍受原本忍受不了的事情,那种奇妙的能力就是佛法的力量。无论是你的亲朋好友抑或左邻右里,还是任何不相干的人,无论这些人有没实践佛法、修不修行,甚至行迹恶劣,你都能一一包容,能够继续与他们快乐相处,这种绝美的能力,正就是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