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高贵典雅的古希腊文明
5878500000002

第2章 神秘的克里特文明

克里特文明产生于约公元前1900~前1450年,是欧洲最早的古代文明,也是古希腊文明的前驱。

克里特岛是一个东西长约250公里、南北宽约12~60公里的狭长岛屿,横亘在希腊与北非之间,南连非洲最古老的文明中心埃及,东面是产生了苏美尔、阿卡德、巴比伦等伟大文明的西亚地区。

克里特岛孤悬于大海之上,直到公元前8000年才进入新时器时代。大约自公元前5700年起,克里特出现了陶器,因为克里特的社会生产有了一定的发展,人们要用陶器把多余的粮食和食品保存起来。社会生产的发展,刺激了人口的增长和生存条件的改善。在克诺索斯,居民的居住面积达到4000平方米;房屋开始出现并不断地得到改进,墙面被抹得光滑平整,而且经常用石头加固,陶器的数量也有不小的增加。同时,克里特岛上的居民点不断增加。到公元前5世纪中期,整个克里特岛都有人类居住了。此时的克里特人通过航海,与外界保持着较密切的联系。

从大约公元前2800年开始,克里特进入了金石并举的时代,金属工具出现并逐步取代石器和木器、骨器。金属工具的出现,表明克里特在向阶级社会的转型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克诺索斯等地宫殿建筑的兴起也明确无误地告诉我们,克里特已经出现了阶级分化,国家也可能萌芽。

从此克里特进入了阶级社会。统治者的地位已相当巩固,世袭制可能也出现。早在前宫殿期,克里特的墓葬已表现出明显的贫富分化趋势。大部分人的墓地较小,且多由生砖砌成。大墓数量较少,多为石制。在马亚,墓葬的差别则更加明显。在大墓的随葬品中,有很多表明墓主身份与地位的银瓶、珠宝、象牙、陶器,甚至可能有王冠、权杖一类的物品。

到了宫殿期后期,克里特的阶级分化更为明显:克诺索斯迷宫的建筑面积达1.2万平方米,加上周围的附属建筑,其占地面积在2万平方米以上。它设计精巧,装饰华丽。宫殿依山而建,支以上粗下细的石柱。各厅堂和走廊的墙壁上描绘着各种彩色图画,其题材多为表现日常生活,有的在斗牛,有的在举行庆典,有些是海洋中的生物,其中一幅画画着一年轻人抓住牛的双角,试图利用牛头的猛扬而跃上牛背,牛的愤怒、人的自如均栩栩如生。其动作的惊险令现代的斗牛士不敢一试。更为有趣的是,画中人物大多衣着摩登,头发卷曲,上衣领口开得颇低,袒胸露背,以致有人戏称其为18世纪的巴黎贵妇。

克里特最主要的经济活动是农业和畜牧业。克里特人使用木犁耕地,还使用双刃斧、双面镐、镰刀、凿子、锄头等。主要农作物除了大麦、小麦、扁豆外,还有葡萄、橄榄、无花果等。这两种作物对后世影响甚大,橄榄油成为希腊人最主要的食用油;葡萄酒则成了希腊人最主要的饮料。绵羊、山羊、猪、狗、奶牛等动物这时也都被驯化了,人们的守猎活动相对较少,这就是当时的畜牧业。

克里特人的手工业专业分工已成趋势。出现了陶工、皮革工、青铜匠、石匠、雕象牙者、书吏等不同种类的职业,民间也有一定数量的手工业者,但在当时社会生产发展水平不同的情况下,他们不以手工业为生,而是亦工亦农,或者亦工亦牧,手工业仅是他们在农闲时的副业。

克里特人的艺术天才令人赞叹,克诺索斯等地的宫殿中均有十分精美的壁画,画中人物姿态各异,表情生动,寥寥数笔,往往就使人物形象跃然壁上。克诺索斯王宫千门百户,曲折相通,宫中设施完善,连浴室、卫生间都精心设计。

但是,在大约公元前1700年,克里特各地的宫殿遭到了希腊人或者小亚细亚人的入侵者的严重破坏。这次大破坏后,所有的宫殿都被重建,除规模有所扩大外,新宫殿在设计和建筑风格上都与以前的宫殿十分相似。

宫殿的重建标志着克里特文明进入了它最繁荣的时期。它的产品被销往古希腊大陆各地,古希腊大陆各城邦受到了克里特的巨大影响。

克里特文明的繁荣维持了大约两个多世纪,在公元前15世纪克诺索斯和其他各地区的宫殿由克里特附近特拉岛的火山喷发被毁。这次的大喷发把克里特岛一分为三。火山喷发引起的地震使克里特的宫殿严重受损,由地震而引起的海啸摧毁了克里特的海军。随风漂来的火山灰几乎毁灭了岛上所有的一切,使克里特陷入了严重的饥荒之中。正当克里特势力剧衰之时,大陆上的希腊人趁火打劫,侵入克里特岛,成了该岛的新主人。此后,克里特便被希腊人占据。克里特原有的文化仅在少数边缘地区存在,代之而起的是希腊大陆的迈锡尼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