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感悟·感动(自然卷)
5957700000037

第37章 说春 (英国)塞缪尔·约翰逊

眼前,每块土地,每丛树林都是碧绿一片,

眼前,柔美的大自然最漂亮的面孔已经显现。

——厄尔芬斯通

每个人对自己的现状都会很不满足,多少总要驰骋幻想去询问未来的幸福,而且,会凭借解脱眼前困惑他的烦恼,凭借他获得的利益,去把握时间以谋求改善现状。

当这种常常要用最大的忍耐盼来的时刻最后到来时,幸福却往往并不降临,于是,我们接着又以新的希望来自我安慰,又用同样的热望翘盼未来。

如果这种心情占了上风,人们就会把希望寄托在他难以企及的事物上,而也许就真会碰上运气;因为他不是仓促从事,并且,为了使幸福更加完善,他还会注意采取必要的措施,等待幸福时刻的到来。

我很早就已经认识了一位有这种性情的人,他迷于幸福的梦想中,这给他带来的损害要比妄想通常产生的损害少得多,同时,他还会常常调整方案,显示他的希望之花常开不败,也许不少人都想知道他是用什么方法得到如此廉价而永恒的满足。其实他只是把困难移到下一个春天,他于是得到了这种暂时的满足;如果他的健康可以得到补偿,那么春天就能补偿;如果因价格昂贵而买不起他所需要的东西,那么,在春天,这种东西就会跌价。

事实上,春天悄然来到却往往并无人们所想象的那种效益,但人们常常这样肯定:可能下次会顺利些,不到仲夏很难说眼前的春意就令人失望;不到春意了无踪迹的时候,人们总是经常谈论春天的降临,而当它一旦飘然离去后,人们却还觉得春天仍在人间。

同这样的人长谈,在思索这个快乐的季节上,也许会感到极大的快愉。我满意地发现有很多人也被同样的热情所感染(这样比拟是无愧的)。因为,我相信,岂有优秀的诗人面对那些花瓣,那阵阵柔风,那青春的颤音而不显露他们的喜爱?即使最丰富的想象也难以包容那金色季节的静穆与欢欣,而又会有永恒的春天作为对永不腐朽的清白的最高奖赏。

的确,在世界一年一度的更新过程中,有一种莫可言传的喜悦展现出无数大自然的异宝奇珍。冬天的僵冷与黑暗以及我们眼见的各种物体所裸露出来的奇形怪状,会使我们向往下一个季节,既是为了躲避阴冷的冬天,也是因为喜欢晴朗的春天;温和的景色把每一朵含苞的花带入我们的眼帘里来,我们就把这花当做报春的使者,认为它在通知我们,更加愉快的日子就要到来了!

春天为我们的心灵提供了我们能享受的一切,如此轻松地解除了我们心头的焦虑和感情上的纷扰,可以让我们闲适欢愉。田野和森林的新绿,飘逸着令人沉醉的特有馨香,到处倾泻着的欢乐声;动物因食物增加和天气温和显然都十分喜悦;赋予整个大地一副快乐的神态,从大自然的微笑中,显露出来。

然而,也有一些人并不喜欢这阳春烟景,他们匆匆掠过了千姿百态的乡间秀色,而把时光和思想耗费在牌戏、集会、酒馆、聊天上。

当一个人不能忍受与别人在一起相处的时候,总有某种不正常的情形,这是不带欺骗性的,想要求得解脱,或者因为他厌倦人生,万念俱灰,这种由外力推动而非意向转移产生的心情,肯定是借助于外来事物,也许因为他害怕某些不快闯入心里,力求避免失败的记忆,对灾害的恐惧、或某种更悲惨的思想。

那些被悲哀夺去沉思乐趣的人们,可以适当地专心于有趣的消遣,如果这些消遣无害的话;那些害怕未来痛苦而导致不幸的人们,必须努力清除这种危险。

走笔至此,我应当转到那些成为他们思想负担的事物上来,因为他们需要的是值得回忆的目标。大自然的神秘虽已展露,但他们并未得到什么快乐和教训,因为他们永远也无法学会识别那些特征。

一个法国作家发挥了这种似非而是的说法:懂得走路的人不多,的确,有不少人并不懂得带着愉快的希望去散步,他们待在家里,心情相同的伴侣好像就已给他们提供了散步的快乐。

有些动物从接近的物体上借来某些颜色,但偶一改变位置,就变了色调。同样,每个人也应当尽力去感受自己周围的事物,因为,如果他的注意力始终固定在某一地方,一旦变易位置,就看不见新目标。心灵应当向新思想敞开,要从旧思想的控制下解放出来,因为旧思想容易导致消遣方面。

一个已习惯于以新事物自娱的人,会在大自然的产物中找到无穷无尽的物质蕴藏,而不会遭人妒嫉或怨恨。某些艺术作品,即使已有定评,缺点依然在所难免!但人们常期望找到新理由去崇拜天下的权威,也有人希望能利人利己。毫无疑义,很多蔬菜和动物可能都有起巨大效用的特性,但是,也不必穷究精研,只要做到常规实验和密切注意就足够了。化学家们有关他们可爱的汞所说的一切,就汞的整个形成而论,也许人人都相信是确切的,但假如在它上面要消耗千万条生命,那么汞的一切化学性质就很难发现。

人类应该具有各种不同的趣味,因为生活赋予并需要如此众多的乐趣,它既不希望,也不要求我们都是博物学者,但是,假如给那些不健康、不舒坦并缺乏充分快乐来源的人指出一种新鲜的消遣方法,是不适当的,向那些每天都感到负担沉重的人说还有很多他们从未见过的东西,也是不切实际的。

对大自然的作品增强了好奇心的人通往幸福的途径便多,因此,我要把青春的沉思奉献给读者中的年轻人,要他们原谅我要求他们立刻去利用一年的春天,利用生命的青春;当那些新鲜影像深深印在他们的心灵上时,就要去热爱天真活泼的欢乐,并且有一种追求知识的热情,而且,要记住,枯萎的春天会造成荒年;要记住,青春的花朵,虽说美丽愉快,但也不过是大自然早已安排妥当,要为秋天的果实所作的准备而已。

——黄绍鑫 译

【人物·导读】

塞缪尔·约翰逊(1709—1784),英国词典编纂家、诗人、文学评论家,亦是18世纪英国最重要的散文家。因编纂具有权威性的《英文辞典》而获“词典约翰逊”、“著名词典编纂家”的称号。代表作有诗歌《人类欲望的虚幻》,评论《诗人传》、《莎士比亚集序言》,小品文集《漫游者》等。《说春》旨在劝诫人们利用生命青春期去热爱生活、寻求欢乐。说理透彻,层次分明,妙语连珠。

相关链接:约翰逊美文——《快乐的期待》

最明亮的欢乐火焰大概都是由意外的火花点燃的。人生道路上不时散发出芳香的花朵,也是从偶然落下的种子自然生长起来的。

设计一场欢乐是很难如愿的。如把一些有聪明才智的人士和妙趣横生的幽默家,从遥远的地方邀请来会聚一堂,他们一到便会接受赞赏者的欢呼与喝彩。然而他们面面相觑,沉默吧,心中有愧,说话吧,又有点顾虑;人人都觉得不大自在,终于愤恨起给自己施加痛苦的人了,乃决意对这种毫无价值的欢乐聚会表示冷漠态度。酒,可以燃起人的仇恨,也可以把阴郁变成暴躁,直到最后大家都弄得不欢而散为止。他们退到一个较为隐蔽的地方去发泄自己的愤慨,但谁知又在那儿被人们注意地听见了,于是他们的重要性又得以恢复,他们的性情也变好了,便用诙谐的言行,使整个夜晚充满喜悦。

快乐总是一种瞬时印象产生的结果。最活跃的想象,有时在忧郁的冷淡影响下,也将会变得呆钝;但在某些特殊场合,又需要诱发心情突破原来的境界,驰骋放纵。这时就用不着什么非凡的巧妙言辞,只消凭借机遇就行了。因此,才智和勇气必定满意地与机遇共享荣誉。

其他种种快乐同样也是不可确知的。心境不佳的补救方法一般就是变换环境;差不多每个人都经历过旅行的快乐,就是这种快乐使期待得到满足。从理论上说做到这一点,对旅行的人来说是没有什么困难的。阴影和阳光由他任意支配,他无论歇于何处,都会遇上丰盛的餐桌和快乐的容颜。在出发日期到来以前,他便一直沉溺于这些向往之中。然后他雇了四轮旅行马车,开始朝着幸福的境界前进。

才走几里路,他就得到教训,知道行前是想象得太美了。路上风尘仆仆,天气十分闷热,马跑得慢,赶车的又粗暴野蛮。他多么渴望午餐时刻的到来,以便吃饱了休息。但旅店拥挤不堪,他的吩咐也无人理睬。他只好将令人倒胃口的饭菜狼吞虎咽地吃了下去,然后上车继续赶路,另寻快乐。到了夜晚,他找到一间较为宽敞的住所,但是,总是比他预期的要坏。

最后他踏上故乡的土地,决意走访故旧谈心消遣,或以回忆青梅竹马的情景为乐事。于是他在一个朋友家门口停下来,打算以出人意料地拜访来得到乐趣。可惜,他要不是自报家门,主人就不认识他了。经过一番解释,主人才记起他来。他自然只能受到冷淡的接待和礼节上的宴请,于是他不得不匆匆告辞,另访一位友人。不料那位朋友又因事外出,远走他方,眼见房屋空空,只好怅然离去。这种意料不到的失望真叫人懊恼不已,原因在于未能预见到。后来他又走访了一家,那家人因不幸的事个个愁容满面,甚至都把他视为讨厌的不速之客,好像认为他不是来拜访,而是来奚落他们的。

找到预期要找的人或地方很不容易。凭借幻想和希望绘出美好画景的人,将得不到什么快乐;希望作机智谈话的人,总想知道他的声誉应归功于什么私见。希望虽然常受欺骗,但却非常必要,因为,希望本身就是幸福,尽管它常遭挫折,但这种挫折毕竟不比希望破灭那样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