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1世纪资本论》吓坏了谁
43岁的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Thomas Piketty)的充斥统计数字和分析的经济学著作《21世纪资本论》(Capital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成为哈佛大学出版社成立101年以来最畅销的图书,在经济学界引起巨大反响,就像当年马克思的著作一样,重新唤起了人们对贫富差距急剧扩大的关注。西方媒体把他称为“当代马克思”。
皮凯蒂是一位天才的经济学家,18岁的他考入巴黎高等师范学院,22岁大学一毕业的时候就同时拿到了两个博士学位,一个是法国经济学院的,一个是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博士论文就是以财富分配为题。此后皮凯蒂一直研究财富分配不平等现象,著有多部研究关于世界财富分配的著作,他曾获得法国青年经济学家奖、伊尔约·约翰逊经济学奖。
他曾在麻省理工学院经济系当助理教授,皮凯蒂说,他在麻省理工教书时,发现同事很热衷经济理论的研究,但他却对数学和经济史料最感兴趣。他现在巴黎母校执教,花了15年的时间大量阅读19、20世纪英、法、德、美和日本的纳税纪录,皮凯蒂说,看了大批纳税史料的感触是,有钱人越来越有钱,已成一项定理,举世皆然。
凤凰卫视报道说,《金融时报》用大篇幅的文章来质疑《21世纪资本论》的作者皮凯蒂,这样一场重量级的对决也使得一种原本是属于学术的争论变成了国际新闻的头条焦点。
据媒体报道,皮凯蒂现在已俨然成为经济学界的“巨星”。不过,虽然每个人都在看着畅销书榜单,在茶余饭后热衷讨论他的名字,但实际上能耐着性子从头到尾读完他著作的人并不多。这本书和马克思的《资本论》相比已经薄很多,但《21世纪资本论》(英文版)仍有577页正文加上78页注释。该书揭露了三百年来资本主义贫富差距扩大的总趋势,犹如《共产党宣言》的开头“一个幽灵在西方游荡”。不过这次的幽灵,不是共产主义,而是反思资本主义;当然,只是反思资本主义的某些方面。
在西方思想界,这本书早已引起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多名主流经济学家在包括《纽约时报》《纽约书评》等媒体在内的主流媒体上,都发表了关于此书的书评。
媒体评论,很少经济学家的著作会引发旋风,《21世纪资本论》则是例外。《纽约时报》评论的标题是(皮凯蒂的书)“较劲斯密(和马克思)”,该书早已进入《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这对一本以如此沉重的话题为其主要内容的书来说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商业周刊》更是惊呼“经济学的风暴要来了”。
“这本书也许不会改变世界或改变历史,但是它却创造了出版史上的空前纪录!”世界银行前经济学家布兰克·米兰诺维奇称这本书是“经济思想领域的标志性著作之一”。诺贝尔奖经济学奖得主、《纽约时报》专栏作家保罗·克鲁格曼说,这本书将成为本年度乃至当今这个10年最重要的经济类书籍,引发的是“皮凯蒂恐慌”。有人认为,“有些偶然因素导致这本书走红”。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出版的《不平等的代价》讨论的财富分配问题就没有受到如此礼遇。
“该书试图从广泛的视角去理解西方社会的经济规律,意在回归经济学历史上由马克思等前辈开创的政治经济学,详细阐述了收入和财富高度集中化所带来的历史性巨变。”在这本书中,皮凯蒂还通过数据和模型挑战了著名的库兹涅茨曲线。诺贝尔奖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在20世纪50年代认为,随着经济发展,贫富分化会先拉开距离,然后逐渐缩小。皮凯蒂认为,这种情况从长时段看,是不成立的。皮凯蒂表示,人们没有理由认为资本主义将会“自然而然地”扭转日益严重的不平等趋势。
皮凯蒂说,财富分配已成为时下最广泛讨论和颇具争议的话题之一。但是我们是否真正了解其漫长的演进过程呢?私有资本的不断积累真如卡尔·马克思在19世纪预言的那样,将导致财富被少数人掌握吗?或者如西蒙·库兹涅茨在20世纪所设想的那样,增长、竞争与技术进步之间的不断博弈将会逐渐降低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不平等程度,促进其更加和谐地发展?我们对财富和收入从18世纪演变至今真正了解多少?当下,我们从中又可以吸取怎样的经验呢?
在皮凯蒂的分析中,在1914年之前,经济状况非常不平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几乎没有迹象显示不平等现象出现任何自然的下降。1914年至1950年的战争和经济萧条把富人拉回到现实,但是资本后来得以重建,而资本所有者则再一次繁荣发展。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财富与收入的比例随着收入不平等的加大而增长,而且财富集中程度也正在接近“一战”前的水平。
据皮凯蒂估计,目前人口增长率的下降正在把财富集中的水平推回到维多利亚时代的水平,财富集中和不平等可能会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经济学家陈平认为,皮凯蒂批评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例如库兹涅茨(Kuznets)收入不平等的钟形曲线和索罗(Solow)的内生增长论,正是中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鼓吹经济自由化,反对中国独立自主的产业政策,主张中国的结构调整要放弃中国特色,转向美英模式的理论依据。而皮凯蒂对西方经济学的反思,间接涉及中国国内关于坚持中国道路还是仿效美英模式的争论,值得中国学人和领导者认真思考。
其实,皮凯蒂的观点与美国经济学家对美国经济的看法是一致的:“也就是财富的分配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不均程度,现在很多美国主流经济学家也都在反思这个问题。大家反思的是,这个现象继续持续下去,资本主义系统是否会瓦解?好像又回到了19世纪中期马克思在英国看到的景象,也就是阶级矛盾对立到了近乎要发生革命的阶段。马克思面对早期资本主义时看到的状况,好像在今天又要重演。”
皮凯蒂说:“我赞同私有财产,但资本主义和市场应该成为民主的奴隶,而不是相反”,“我试图让分配问题以及对长期趋势的研究回归经济学的中心。在这个意义上,我所追随的是19世纪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和卡尔·马克思开创的传统。我与他们一个最重要的区别在于我使用大量历史数据”。
他说,他不是任何政党的党员,只是一个追随数据的实用主义者。马克思的《资本论》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现在皮凯蒂在这个方向上的研究做了现代延伸,他认为21世纪的经济增长将进一步放缓,财富和收入则会趋向极端不平等。
根据福布斯富豪榜,在1987—2013年间,排名前几位的富豪财富年均增长6%—7%,超过全球人均财富和收入增速的3倍。皮凯蒂认为:“财富集中现象可能会在某个时点平稳,但也许发生在非常高的水平。”
皮凯蒂说:“当财富和遗产过度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民主政治很难维持下去,这也是目前美国民主政治遇到的一个严峻挑战:如果贫富不平等太严重,不仅不能促进经济增长,还将面临着政权被少数人劫持的危险。在美国,贫富不平等的程度重新上升到一个世纪以来的最高的水平。它因此受到广泛关注,尤其是在情况越来越严重的美国。在19世纪卡尔·马克思时期就存在的一些问题,现在被重新提出。我和马克思最大的不同在于,马克思认为从长期来看,资本利润率趋向无限下降。他认为资本收益率将最终趋于零,并且引发无产阶级革命,颠覆一切。但我完全不这么认为。如果说有一条定律统领我的这本书,那就是r>g,也就是说资本收益率r(马克思称为资本利润率)将永远大于经济增长率g,这种趋势也将无限延续下去。”
《纽约时报》的评论认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批判的方向正确,但是推测有误。马克思预言了资本无限积累的趋势,同时断言资本回报率会递减,导致资本主义的灭亡。皮凯蒂的数据发现,西方的资本回报率相当稳定,只是数次被革命和战争打断。皮凯蒂虽然批评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代表者模型,但是因为他的经验分析单位是国家而非产业,也就没有提出取代新古典外生增长论和内生增长论的理论模型。
哈佛大学原校长萨默斯认为,皮凯蒂在《21世纪资本论》中指出的收入和财富正在集中流向1%的富人这一现象或许属实,但若说这“反映出了资本主义的铁律”则未必然。这种情况更多地与特定的政策选择有关,如劳工谈判权的减弱、知识产权的过度保护、金融部门的监管不足、企业管理的失败以及缺少累进税制。这些问题都是政策选择造成的,也可以通过政策调整和社会改革来加以逆转和控制,并不是无可避免的。对这些问题,皮凯蒂所持的观点,恰恰是宿命论的。既然是“铁律”,就意味着一切几乎都无法改变。
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认为,皮凯蒂基于自己的两大发现,一、发达国家的资本与国民收入之比过去30多年来在大幅上升,二、财富的集中度也在大幅上升,得出了一个推论:现代市场经济出现了系统性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采取直接对高财富群体和资本高额征税这一极端措施。该研究提出的课题意义重大,但其除了经济学理论分析的不足外,还存在两大局限性:其一,眼光仅限于20多个发达国家,未能把全球作为一体来研究。它必须考虑中国等新兴经济体,才能厘清该书发现的经济现象背后的原因,而整个结论将会逆转。其二,皮凯蒂没有厘清消费性财富和生产性资本的区别,而简单地将两者相加,这带来了相当的误导,其政策建议更显简单粗暴。
《经济学人》杂志认为《21世纪资本论》在两方面做出重要学术贡献。首先,作为利用税收统计数据衡量贫富差距的先驱,皮凯蒂先生十分缜密地记录了过去30年来收入与财富的进化过程,尤其是在欧洲与美国。皮凯蒂的第二个重要贡献是提出了一套解释这些事实并预测财富分配未来走向的资本主义理论。
该书的主要内容是皮凯蒂经过大量资料的整理统计发现,全球几乎所有的国家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一个必然趋势,这是他用了很多年时间大量地去收集欧洲地区不同的国家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面,征税的资料,或者是收入资料。从这些资料中的排比整理中他发现了几乎所有的国家资本收入永远是大于经济增长率的,资本的利得率永远是大于经济增长率的。
皮凯蒂的结论是:“归根结底,资本的报酬率是大于劳动报酬率的,那就是说有资本的人就越来越有钱,资本相对缺乏而靠劳动力得到工资的人就越来越贫穷,这种形式如果任由它自由地发展下去的话,那么不仅是造成社会不公平不正义,那么也会从根本上去伤害到一个民主政治运作的基本基础。”
皮凯蒂从历史中提炼出有关资本和财富不平等的宏大理论。“由于财产及投资回报一直高于经济增长,自由市场体制具有增加财富集中的自然趋势。”他认为:“在20世纪里,两次世界大战、经济大萧条以及高税收打压了财富回报,而劳动生产率与人口的快速增长则推动经济增长。”
他解释道,一般来说,财富增长速度大于经济产出。他从财富回报率大于经济增长率的理论中总结出这个概念。他在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的演讲中表示,资本主义是不公平的,如果资本回报率高于经济增长率,其结果就是贫富分化日益加剧。
“在财富平等时期,经济较快增长将会削弱社会中财富的重要性,反之,经济缓慢增长会使其增加(人口变化会导致全球增长率下降,继而资本占据主导地位)。但是没有一个自然力量推动财富的稳定集中化。除非经济快速增长(靠技术进步或者人口增长的推动)或者政府干预——这些因素能够阻止经济朝皮凯蒂先生所担心的‘世袭资本主义’方向发展。”
皮凯蒂强调,极端的收入不均所造成的经济不平等,将损害民主价值。他很悲观地表示,收入不均的情况只会更加恶化,2012年,1%的美国家庭聚敛了22.5%的国民收入,这是自1928年以来最高的比例。同“镀金时代”末期的1913年相比,如今,最富有的10%的美国人拥有的财富超过国民财富的70%。这其中,又有一半被顶层的1%所拥有。皮凯蒂主张征收富人税,越有钱征税越多,最多可征到80%的个人所得税!
对此,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曼昆就说,皮凯蒂的政策建议是出于意识形态的激情而非经济学的逻辑。
有评论认为,皮凯蒂打碎了“财富水涨船高”的观点,并以此为武器对民主政府发起了挑战,要求他们采取措施,应对日益拉大的贫富差距,而这种差距正是最近打动了美国总统奥巴马、罗马教宗、自由派经济学家和占领华尔街的群众,并让他们去警示其后果的主题。一些人认为它预示着或者它本身可能会给经济政策带来巨大转变,引发不同角度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