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爱孩子没那么简单
6001100000007

第7章 品性教育(4)

挫折必修课

人生难免遇到风风雨雨。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各种各样的挫折与逆境,正是磨炼孩子毅力和意志的好机会,是孩子成长的催化剂。

如何塑造孩子自我激励、迎难而上的坚强品格?

家长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时如何把握好尺度?

“绝处逢生”的体验

陈春珍

带女儿一起出门,曾遇到几次“身处绝境”又“化险为夷”的事,趁机让女儿懂得世上没有过不去的坎,前提是不要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

2004年底,女儿不足5岁,朋友家有喜事,我们一家三口应邀赴宴。朋友家在一个小镇的偏僻村子里,通向村子的路都是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而村子前面是大片的田野。吃完晚饭再跟朋友聊会天,已经十点多了,我们起身告辞,开着摩托车打道回府。

天上没有星星,月亮挂在正中,一点方向感也摸不着,而乡村的路上也没有行人,农村人没什么夜生活,几乎家家都已关灯进入梦乡。我们开着摩托车没十分钟的时间就感觉不对,因为我们来的时候是从村后过来的,没有经过田野,而现在我们到了田野的中央!我们的方向完全反了!田野的路崎岖颠簸,我们换了若干条路都走到了死道。“不好,迷路了!”我对女儿说,女儿也早意识到这一点,不过女儿相信爸爸的能力,还安慰我:“妈妈不怕,爸爸会找到路的!”我暗笑,心想:小样,看你还能撑多久。老公又选择了几条路还是不能突围,我逗女儿:“找不到路我们就睡在田野里,明早天亮再出发吧!”女儿这次真怕了:“这儿很冷啊,有野兽吗?爸爸你快点想办法啊!”声音已经带着哭腔且明显颤抖。这时我不忍心了:“欣欣别怕,条条大路通罗马,我们肯定能找到路的!”女儿点点头,紧紧攥住我的衣服不敢吭声。女儿不知道最坏的结果是我们实在找不到路,就打电话让朋友来找我们,只是为了让她多一份体验,我们有意制造点小麻烦罢了。

老公继续找路,突然前面出现一个人影,我们赶紧追上去问路,没想到这人竟是朋友的姨丈,刚从朋友家出来。他带领我们很快上了公路!经过了这样的“劫难”,女儿如释重负,回去的路上欢声笑语。我对女儿说:“妈妈没骗你吧,什么困难都有解决的办法,你那样紧张是不是白担心了?”有了亲身体验,女儿当然能明白这个道理。

还有一次是女儿上大班的时候,周末放学后,我带她回老家,因为女儿有些晕车,且坐公交看不到途中美丽的风景,所以她喜欢我骑自行车带她回去。虽然累,但我们一路上说说笑笑倒也惬意。这次我们又快快乐乐地上路了,说着唱着,我们已走了一半路程。太阳已经下山了,这时到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忽然“砰”的一声,我的自行车后胎爆了,我不记得附近是否有修车的地方,另外我猛然想起,我们出发时太急,身上没带钱。我对女儿说了这样的情况,我告诉她,如果不能解决这两个问题,今晚我们天黑了也到不了家!女儿显然也没了主意,眉头紧锁,一副绝望的样子。这时我安慰她说:“不要怕,天无绝人之路,我们一定能想到办法,现在我们一边走一边找修车的。我眼睛近视,你眼睛瞪大一点,千万别错过,等找到修车的我们再想办法!”

女儿听了我的话,果真一边走路一边认真地看着四周,这样走了大约十几分钟的路,女儿突然指着远处嚷起来:“妈妈,你看那边是修车的吗?”我一看,可不,前面真的有一个修车的小摊!我们把车推过去,跟车老板说了一下情况,我说我忘了带钱,能不能先帮我修好车,我们回来的时候再把钱带给您,您如果不信,我可以把我的手机放您这儿。也许我们母女看起来很诚恳,修车的师傅竟然说:“没关系,手机你要用的,下次你路过顺便把钱带过来就是了。”就这样,我们在天黑之前顺利赶回了老家。

有了这些经历,再遇到危险或困难时,女儿的表现相当的沉着冷静,另外也造就了她乐观的性格,在她心里,世上没有绝对的困难,只要自己不放弃,没有什么困难是不可以解决的!

大家谈

@海纳百川:孩子在生活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逆境,这些都是磨炼孩子毅力和意志的好机会,是孩子成长的催化剂。父母要培养孩子具备面对逆境时不屈不挠的心态,在面对困境时要多让孩子给自己一些自我激励,学会迎难而上。一个人的智商与其他人相差不大,而面对逆境时的态度便成为决定一个人能否最终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

@境由心生:逆境会带给孩子痛苦,但也带来磨炼。当孩子面临逆境时,父母要教导孩子学会好好地享受逆境给自己带来的宝贵财富,敢于不屈不挠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逆境。

@踏梦:生活中总是会遇到各种问题,父母要引导孩子能够主动地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既不逃避也不依赖别人。

适度挫折,让孩子愈挫愈勇

李雁宁

我带儿子在户外活动时,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孩子蹒跚学步时,人们拿玩具引逗孩子,先把玩具放在一个孩子稍做努力就可以拿到的地方,等孩子快够着玩具的时候,又把玩具移开,当孩子再一次通过努力快要够着玩具时,大人又一次把玩具移开,直到孩子认为自己已经没有希望了而主动放弃,或是哭闹起来时,大人才主动把玩具送到孩子的手里。

孩子们脸上失望的表情,以及他们经过努力后没得到大人认可的那种失落,深深地触动着我。西方心理学家普遍认为,人的心理特征就是在幼年时期的一次又一次的游戏中慢慢形成的,而人生最初的五年尤其重要。由于孩子自身条件的限制和心智不成熟,他们心中容易产生“我不行”“我办不到”等消极的念头,从而阻碍自信心的建立。如果周围环境没有提供足够的安全感和机会供他们成长的话,这些念头就会一直伴随着他们,成为他们成长中的绊脚石。

一天,辉辉的妈妈和我聊起她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的故事。

辉辉聪明、漂亮而且嘴甜,在家里人人当他是个宝。每次出门,街坊邻居见了也总会夸上一番,小家伙就这样顺风顺水地渐渐长大。

去年底,因为搬家,辉辉换了新的幼儿园。到了新园还没一个月,老师就跟妈妈告状,说辉辉什么事都爱拔尖,和小朋友一起玩,如果不合他的意就发脾气,老师批评还不服气。其实这种情况家长也有所察觉,小家伙从小表扬的话听多了,尾巴翘上了天,总觉得大家都得围着他转,听不得别人说“不”。以前家人都太迁就、宠着他了,辉辉妈认为要让儿子受点挫折教育才行。

那天晚上回家后,辉辉妈把儿子严厉地批评了一番,任凭他哭花了脸,也没像以往那样败在他的眼泪之下。儿子长到5岁,这么严厉的批评还是头一次,接下来几天,据老师反映他在幼儿园表现还不错。此后,辉辉妈开始不时地敲打他。老师表扬他画的画漂亮,妈妈就说哪里还不行;在幼儿园和小朋友发生摩擦回来告状,结果孩子被批评一顿;当孩子半天也没把老师要求的手工作品做好而求助时,妈妈就教训他不要遇到一点困难就退缩,坚决要求他自己的事自己做……总之,有挫折固然要让他体验一下,没有挫折也要给他制造一点受挫的机会。

转眼几个月就过去了,辉辉在妈妈的“挫折教育”下,尾巴是不再翘了,但是脑袋也耷拉下来了。妈妈能感觉到他的情绪有些低落,以前很爱参加幼儿园的活动,很爱表现,现在却有些退缩,每天在幼儿园里做了些什么回到家也不爱和爸妈说了。

一次,辉辉妈和朋友聊天时说起儿子的现状,朋友说,以前一句重话没听过的孩子,现在什么事无论做好做坏,你都要找理由批评一下,孩子能受得了吗?你那是挫折教育还是打击啊?朋友的话让辉辉妈突然醒悟,让孩子接受挫折教育的初衷是让他学会应对挫折和困难,学会处理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的事情。现在,妈妈只是把孩子推到挫折面前,甚至故意制造挫折,却没有教他如何去面对挫折,这对于一个才5岁的孩子是很难接受的。看来,过度的表扬呵护固然不好,让孩子接受挫折教育也要有度。

此后,辉辉妈依然坚持着对儿子的挫折教育,但当儿子需要鼓励和帮助的时候,也不再视而不见。慢慢地,儿子脸上的笑容多了起来,也渐渐学会思考,学会战胜困难。

作为家长,无论赞赏教育或挫折教育,其目的都是培养孩子的能力,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它们并不是对立的,但使用时的确要把握好度,过犹不及。如果感到一味夸奖造成孩子骄傲、任性,就改为不断地批评,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这就有些矫枉过正。

适度挫折,才能让孩子愈挫愈勇。

大家谈

@嫣然宝贝:让孩子自己做事,自己处理和同龄人的一些矛盾,家长适度地设置些挫折场景(孩子承受范围内)应该都算是挫折教育,只是要把握好尺度,在日常生活中要灵活掌握。挫折教育不等于折磨孩子。家长们一定要多学习适宜的方法,不要简单地把它等同于打骂、批评,应该在孩子身边陪他体验并适时提供指导和帮助。

@南北企鹅:我认为挫折教育非常有必要,如果宝宝走惯了平坦路,做惯了顺心事,一旦他们遇到困难,就会不习惯,甚至会束手无策。所以,我们不妨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有意识地设置一些困难和障碍,以此来培养宝宝的耐挫能力。让他自己想办法,自己动手完成。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了,再遇到困难就会冷静下来,想办法,过程很辛苦,但能亲身体会对宝宝来说很重要。

@快乐宇飞:作为家长,只想到怎样保护孩子是不够的,应该教会孩子怎样保护自己,怎样在恶劣的环境里也能生存。但挫折教育也要讲方法,当孩子遇到挫折、解决问题时,家长不要嫌孩子拖拉时间而指责或包办,要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和探索。当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后,家长不要吝于赞美,让孩子更多地享受成功后的心灵奖励。不要忘记引导孩子总结成功之处在哪里,下一次再面对挑战或挫折时,就会主动积极地去面对。

@舞天:现在的孩子大多没吃过什么苦,我赞同让他们受一些挫折教育,让孩子通过努力获得成功,进而自我激励,获得信心。但当孩子不能面对挫折时,父母应以乐观的情绪感染孩子,如“哟,这点小事,怕什么,让我们一起来想办法”,给予必要的鼓励,不要让他们在挫折中丧失自信和勇气。

专家点评

凡是在生活中受到阻碍,使心里产生负面情绪的事情,都可以看做是挫折。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挫折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人们是在面对挫折、战胜挫折的过程中不断成长、进步的。遭遇挫折很平常,重要的是如何正确面对挫折。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表明一个人小时候,如果能够接受挫折教育,在一定意义上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而当前的问题是,现在生活条件普遍提高了,穷日子越来越少了,顺境下如何培养孩子,这成了全社会必须解决的一个新的难题。

现在,一些家庭,由于错误的教育理念,导致对孩子“满足过多,照顾过多,保护过度,禁止过多”,即使孩子遇到了挫折,往往也是由成人“保驾护航”,使得他们失掉了一个个锻炼成长的机会。

上面的两个实例,使我们得到顺境下如何进行挫折教育的许多启示。我认为,最主要的是家长要把握两个原则:

1.让孩子在实践中成长,在实践中培养抗挫折的意识和能力。

抗挫折的意识和能力,涉及孩子的认知、情绪、意志水平,这些只能通过实践获得。一个抱着长大的孩子,听了再多的知识,也不可能面对困境时有抗挫折能力。

现在的家长,普遍开始重视挫折教育,但仍然改不了“代替”孩子去实践的习惯,情不自禁地容易踏入溺爱孩子的老路。卢梭说,“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成为一个不幸的人,那么你就对他百依百顺吧”,这句话也许可以打动家长。

2.让孩子在互动中成长,在互动中培养抗挫折的意识和能力。

在挫折教育的互动中,成人一方面要掌握挫折的“量”,过小,达不到锻炼的目的,过大,只能让孩子饱尝苦果,反而丧失信心;另一方面,成人要结合抗挫折的具体需要,提供相关的知识、方法,让孩子不只提高心理品质,抗挫折的意识和能力也得到加强。特别要强调的是,在遇到挫折的时候,成人的心态非常重要,成人不能在挫折面前,自己先心慌意乱,更不能“落荒而逃”,否则对不成熟的孩子,是严重的负面影响。此外,成人一定要坚守“外因”立场,即成人在互动中,只起激发作用。成功也好,失败也罢,务必让孩子亲自获得体验。

对孩子的成长而言,抗挫折是不可或缺的内容。通过经历挫折、战胜困难的过程,孩子将逐步地认识自己,肯定自己。要使这个过程成为孩子的自我教育过程,家长务必引导孩子亲自实践,不断学习,学会思考,而家长则需要随时观察,在一旁给予激励、理解和必要的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