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那一刻谁影响了历史
6005200000004

第4章 庙乐之争

夏五月,诏曰:“朕以眇身奉承祖宗,夙夜惟念孝武皇帝躬履仁义,选明将,讨不服,匈奴远遁,平氐、羌、昆明、南越,百蛮乡风,款塞来享;建太学,修郊祀,定正朔,协音律;封泰山,塞宣房,符瑞应,宝鼎出,白麟获。功德茂盛,不能尽宣,而庙乐未称,其议奏。”有司奏请宜加尊号。六月庚午,尊孝武庙为世宗庙,奏《盛德》《文始》《五行》之舞,天子世世献。武帝巡狩所幸之郡国,皆立庙。赐民爵一级,女子百户牛酒。

——《汉书》

汉武帝死了以后,他八岁的儿子继位,就是汉昭帝,由霍光、金日等人辅佐。但是昭帝没活几年,而且死的时候是没有儿子的。霍光第二次承担辅佐新皇帝的任务。首先要找继承人,这个人就是当时的昌邑王刘贺,是汉武帝的孙子。照理说,儿子死了找到孙子一辈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刘贺做了几十天皇帝,就暴露出种种毛病。霍光又组织了一次新皇帝更迭的仪式,请示太后把刘贺废了。当然,关于霍光废刘贺的真正原因,也许我们永远没有办法弄清楚。因为我们现在看到的都是这场政变的胜利者们对这段历史的记录,对刘贺有利的历史资料我们是看不到的。从单方面记录看,刘贺上台以后的确没有干什么好事,不但能力很差,也不懂道理。但是从另一角度来看,也有一些记录存在矛盾。为什么这么说呢?当霍光把刘贺废了并且抓了他手下的大臣时,有个大臣说了这么一句话,“当断不断,反受其害”。也就是说,背后的原因可能很复杂,也许实际上是政治斗争。因为这个大臣的意思是,该做决断的时候没有做决断,所以现在失败了,说明在这几十天里,刘贺手下的人也曾经准备采取某种行动,但是最终他们犹豫不决没有成功,让霍光占了先机。至于内部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恐怕我们没有办法弄清楚。不过我想对于历史的进程来讲,这些事实不清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霍光在废了刘贺以后又做了什么。

汉武帝的孙子一辈、曾孙一辈还是有其他人的,霍光并不是一点选择的余地也没有。但是霍光看中了一个人,这就是当时十八岁的刘询。刘询是谁?他就是当初被汉武帝逼死的太子的孙子。汉武帝逼死了儿子以后,又把儿子全家人杀了。我们曾经提到,汉武帝临死前不久,有人跟他说,长安城的监牢里有天子气。汉武帝害怕长安城的天子气影响到他的幼子,所以下了一道命令,把长安城监牢里的犯人统统杀光。他的曾孙当时也在这个监牢里。管监牢的人叫邴吉,他觉得这个孩子是无辜的,所以当奉命杀人的官兵来时,他坚决不开门,然后把这个小孩救了出去,在民间抚养。等到汉昭帝死时,这个孩子已经十八岁了。霍光也了解这个情况,于是提出,现在有一位皇曾孙,听说他很好,人也正派、好学,建议立他为皇帝。一方面,霍光当时权倾朝野,另一方面,恐怕大臣们也找不到更好的办法,就一致同意马上把皇曾孙接到宫里来,给他封了侯(平民百姓怎么能做皇帝),接下来让他继承皇位,这就是汉宣帝。所以说从辈分上讲,汉武帝把皇位传给了儿子,然后中间跳过了一辈由汉武帝的曾孙继承。

汉宣帝究竟是个怎么样的人呢?现在从为数不多的史料里可以看到,霍光一方面赞扬他,另一方面也说他因为生长在市井,所以斗鸡走狗,跟那些小混混一起厮混的时候也有。曾经有一次,他被一群人包围在某处,差一点脱不了身。所以有的时候,汉宣帝也是个惹是生非的人。但是这样也有好处,他生长在民间,做皇帝以前既不富也不贵,所以了解社会的实际情况,这一点是很有利的。但是他做皇帝靠了谁呢?靠了两个因素:一是从血统上讲,他是汉武帝最年长的曾孙,是嫡曾孙;另一个,他有大将军霍光的支持。

汉宣帝做皇帝的第二年,下了一道诏书,要求大臣们为汉武帝的庙制定专门的乐章,大力歌颂汉武帝的丰功伟绩。他说:“这样一个伟大的皇帝,现在我们纪念他的时候却没有专门的音乐,我感到很对不起他,你们赶快去拟定乐章,然后制定隆重的祭祀仪式。”这本来应该是例行公事,一般也不会有什么人阻拦。偏偏在讨论的时候,有人出来反对,这个人就是夏侯胜。夏侯胜当时的官职是长信少府,就是皇太后的老师。夏侯胜说:“武帝虽然开疆拓土有不少功绩,但是也造成大批士兵和百姓死亡,弄得民穷财尽。武帝生活奢侈,挥霍无度,搞得国家财力耗尽,国库空虚,百姓流离失所,一半以上的人死亡,到处发生蝗灾,赤地千里,甚至发生人吃人的惨剧,到现在国家元气还没有恢复,他对百姓有什么恩泽?为什么还要给他制定庙乐呢?”这话一出,把朝廷里的大臣吓了一跳。怎么能公然说先皇的坏话,而且讲到这么严重的程度!大臣们一致表示非常愤慨,要求对他惩处。大臣们甚至议定他这个罪很严重,要判死刑,并且还揭发了另一个官员黄霸也曾经和夏侯胜讨论过这一问题,所以也该定罪。最后,大臣们用诬蔑先帝、反对皇上诏书这样的罪行把这两个人定为大逆不道,关了起来。

汉宣帝的诏书当然马上得到执行,大臣们很快制定了几个乐章,名称叫做《盛德》、《文始》、《五行》,排了舞蹈,要求全国臣民永久供奉,世世代代记住汉武帝的伟大功绩。大臣们还提议,汉武帝生前到过的四十九个地方都要专门建庙,就像供奉汉高祖、汉文帝那样供奉汉武帝。西汉这么多皇帝里面,只有这三位是得到特殊供奉的。汉宣帝当然批准了,于是造庙的造庙、奏乐的奏乐,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了对汉武帝的纪念活动。为了表示重视,汉宣帝下令全国的男子统统增加一级爵位,为了让百姓欢欢喜喜庆祝,还分发了酒肉。

照理说汉宣帝应该马上处理夏侯胜和黄霸那两个罪人了,可是汉宣帝只是把他们关在监牢里,根本不处理。夏侯胜和黄霸两个人也坦然接受。在监牢里,黄霸知道夏侯胜是有名的儒家学者,就让他给自己传授经典。夏侯胜说:“我们都是死刑犯,你还学这些干什么?”黄霸说:“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我们还有时间,为什么不向你学呢?”夏侯胜非常感动,就认认真真在监牢里传授经典。大家也觉得奇怪,汉宣帝到底是什么立场呢?一方面要全国为汉武帝歌功颂德,还要制定一整套的礼仪制度。另一方面,对如此直率批评汉武帝的人,并没有真正处罚。两年以后,全国发生了大的自然灾害,汉宣帝就利用这个机会下令大赦,把两个人赦免了。不仅赦免了,而且马上任命他们,一个在中央政府、一个在地方担任要职。

怎样理解这个矛盾呢?其实分析一下,汉宣帝这么做也是很正常的。汉宣帝难道不知道他这位曾祖父把他全家人杀光的事实吗?他没有见过汉武帝,他所了解的就是民间所反映出来的汉武帝晚年统治留下的恶果。但是他为什么做皇帝不久就要歌颂汉武帝、充分肯定汉武帝呢?大家不要忘记,他本来是一介平民,一无所有。霍光之所以立他,除了有霍光自己的目的以外,还因为汉宣帝在血统上是汉武帝留下的正统。也就是说,汉宣帝作为一个皇帝,他的全部权力来源是汉武帝,而且汉武帝的余威尚在。他做了皇帝以后,根据惯例要追封自己的父亲、祖父。他父亲很年轻时就被汉武帝杀了,很难有什么话好说。汉宣帝要求大臣们追封他的祖父也就是汉武帝的太子一个称号,结果大臣们引经据典,追封为“戾太子”。“戾”什么意思?是不知悔改的意思。这就是他祖父获得的称号——死不悔改的太子。什么原因?因为汉武帝虽然知道太子是冤枉的,但自始至终没有给他平反,他还是一个被讨伐的逆子,并且是自杀的,所以根据当时的法统,既然先皇没有给他平反,承认他是太子已经不错了,但这是一个什么太子呢?前面要加上一个“戾”字。其实这也是一个信号,就是汉武帝原来定下的规矩、制度还在起作用,所以只要汉宣帝稍微有一些做法被认为是偏离了汉武帝所定下的方针,或者稍微被人抓住把柄,认为他出于私利、私人的感情对汉武帝不尊重,恐怕皇位就会不保。正因为这样,汉宣帝一定要采取措施,向外界宣示他对汉武帝绝无任何怨言,而且要继承汉武帝的伟大功业。

对汉宣帝起到制约作用的还有霍光。霍光跟着汉武帝二十多年,后来接受汉武帝遗诏辅助昭帝。昭帝死了以后,霍光立昌邑王刘贺,然后又把刘贺废掉,再立宣帝。宣帝的所有权力来源其实又都来自霍光,所以他对霍光总是毕恭毕敬。这是什么感觉呢?后来汉宣帝对邴吉讲,每次见到大将军,就好像芒刺在背。霍光掌握权力时间长了,大概也很难避免产生长期占有权力的欲望。霍光把自己的小女儿嫁给汉宣帝,而汉宣帝已经有一位姓许的妻子,并且生了儿子(就是以后的汉元帝),那么到底立哪一位为皇后呢?是立许氏,还是按霍光的意思立他的女儿?汉宣帝不敢公开反对,但是他突然下诏书要大臣帮他寻找以前遗失的一把宝剑。这把宝剑当然是找不到的,大臣们从这道诏书里悟出汉宣帝是想立许氏,于是大臣们上书要求立许氏为皇后。许氏被立为皇后以后,按照惯例汉宣帝的老丈人应该被封为侯,但霍光不同意。霍光说:“这位许先生出身低微,受过宫刑,所以不合适,不能封侯。”结果只给汉宣帝的老丈人封了一个君,比侯低。以后发生的事情就更加离谱了,到许皇后再次生孩子的时候不明不白死了,后来揭发出来是霍光的太太即霍夫人出的主意。霍夫人说女人生孩子的时候死掉是很正常的,既然许氏要生孩子,何不利用这个机会让她死呢?许氏一死,霍光的女儿就变成了皇后,霍家的权势就可以长期稳定了。

汉宣帝只能忍耐,一直忍到霍光去世。果然,霍光死后不久,就出现了霍家作乱的事件,汉宣帝下令平息。当然,现在限于史料,我们已经没有办法知道这中间的究竟,是霍家真的要谋反,还是汉宣帝为了达到清除霍家势力、使自己真正掌权的目的而找的借口。但是不管怎样,应该肯定霍光辅助汉昭帝以及汉宣帝的功绩,使汉朝得到休养生息。汉宣帝延续了这个政策,从这一点上讲,尽管发生了种种事件,汉朝的实力仍然得到了恢复。而且由于汉宣帝来自民间,了解民间的疾苦,又经过早期的一番磨炼,所以他的政策是务实的,也是相当成功的。他不仅没有追究夏侯胜和黄霸所谓大逆不道的罪行,而且重用了这样一批既坚持原则又勤政务实的官员。夏侯胜一直活到了九十岁,坚持不懈,始终坚守自己的理念,弘扬儒家学说。黄霸做了五年的丞相,做到了文职的最高级别,是整个汉朝出了名的有才干的官员。这样一批务实的官员努力整治汉武帝留下的烂摊子,使汉朝的人口又重新得到增长,经济得到恢复。

汉宣帝特别值得称道的地方还在于对待匈奴的政策。我们知道,从汉武帝开始,就不断反击匈奴,但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什么呢?匈奴是一个游牧民族,他们为了自己的生存,到处迁移。如果草原碰到了自然灾害,生存不下去了,他们要么往西迁移,要么就南下。一旦南下成功,匈奴就打起了农业民族财富的主意,掠夺农业民族的劳动力、妇女、财产,所以冲突实际上是很难避免的。尽管有时候汉朝的军队取得了大的胜利,一直可以进攻到蒙古高原,但是没有办法解决粮食等后勤物资的保障问题。再者,游牧民族都跑了,也就找不到统治或者报复的对象,也没有办法长期统治匈奴地区。汉宣帝的时候,由于匈奴内部分裂,又碰到天灾,匈奴最有实力的单于也就是匈奴的首领向汉朝投降。当时大家都认为这是非常好的机会,既然投降了,就把匈奴灭了算了。汉宣帝却采取了很务实的政策,不仅没有把到长安来朝见的单于扣留或者杀掉,而是以宾客的礼仪对待他,规定他的地位比诸侯王还要高,仅次于皇帝。汉宣帝最后又派人护送单于回到草原,资助他粮食,帮助他维持那里的统治,同时跟他约定长城以内归汉朝管,长城以外由他统治。这样,从汉宣帝开始,汉朝跟匈奴之间基本上相安无事,维持了六十年边界上的和平安宁。史书上记载,当时经济得到恢复,农业地区粮食充裕,牧业地区也是牛羊遍野,以至于边疆的城门到晚上都不用关。这在整个汉朝是绝无仅有的,也是中国历史上农业民族和牧业民族之间少有的和平时期。这的确显示了汉宣帝真正的雄才大略,和汉武帝相比,汉宣帝不是完全依靠军队、依靠开疆拓土来解决边疆问题,而是实行了一条对双方都有利的政策。

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应该佩服汉宣帝。在刚刚继位的时候,他表面上不得不延续汉武帝的权威,但是实际上他在执行务实的政策。他重用那些明白汉武帝真正功过的大臣,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终于使西汉真正达到了顶峰。汉宣帝一方面和匈奴保持安宁,另一方面执政期间在西域建立了西域都护府,把西汉实际上的疆界向西推进到了今天巴尔喀什湖东南、帕米尔高原这一带,这是西汉历史上最强盛时期的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