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每一位语文教师在生活中、工作中都充满智慧。
我的这一本小书,结合自身的经历与感受,结合我的教学研究与实践,大致从三个方面对教师的智慧进行了初步的诠释:
成长智慧,教学智慧,治学智慧。
我视成长智慧为第一。
我自己的那些修身警言,既能够常常给我以警醒,又能够让我与青年教师共勉。它们是我事业道路上不可或缺的思想火花,是我宝贵的思想财富。
我珍视在事业奋斗中对生命的历练——
历练生命。
每天做一点,一直向前走。
趁着年轻多做事。
有了一种追寻的勇气,生命便永远年轻。
耐力是一种智慧;坚持走难走的路,必定能见到不寻常的美景。
人生丰富的经历以及在世事风云中留下的深浅足迹,会显现出一种沧桑风味,像情节曲折的故事,像峰回路转的奇景,让人咀嚼回味。
保持追求人生目标的持久性和忍耐性,让自己具备走向成功的不可或缺的坚强意志。
一个人有了毅力,就能勤奋,就能自信,就能坚强,“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就能在喧闹的世界里沉静下来,积累人生的美丽。
那种笔墨写的文字固然能够长久地保存,然而更重要的是那种刻骨铭心的咬牙坚持的历练,是那种板凳要坐十年冷的精神与行为,是那种在教学研究中朝迎彩霞、夜送星星、日有收获的幸福与愉悦。
如果一个人能够“苦做”,又能够“巧做”,他就有较大的可能取得成功。
我赞美为语文教育事业而进行的奋斗——
名师,都是在艰苦的环境中或自设的艰苦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在工作状态中的中小学教师,成功的机会在八小时之外。
事业的构思就像咏物言志散文的构思:托物,蓄势,开掘。
发展自己是我们每个人真正的大事。
走向成功的基本前提是占有时间,勤奋积累;发展自己的基本要求是钻研教学,突破专题。
热爱心中的语文教育事业,扎扎实实地做一点学问,练一点本领。
一个希望非常成功的人,必须能忍受多方面的磨炼。
不同深度的磨炼产生不同高度的水平。
“大量”显现着力量。
时间比金子还宝贵,一个人如果没有了时间,那就什么都没有了。
事业的阳光是什么,是学问;把事业的阳光洒向自己,就是让自己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
坚持燃烧自己创造的激情,这就是“智慧”。有了这种“智慧”,就有了追求人生目标的持久性和忍耐性,让自己具备走向成功的坚定意志,让自己赢得创造成果的宝贵时间。
沉浸在自己事业的世界里,就是修炼。
成功在于毅力,成功也在于方法。
做一个治学勤苦的人,做一个思考深刻的人,做一个追求高度的人。
我得益于并永远相信“积累”的力量——
注重积累能让一位教师的个人水平“升值”。
越是有丰厚的积累,越是容易看到事物的空白,越是容易触发研究与写作的思绪;没有积累就进行拓展,于生活于学问都是一句空话。
当我们的提炼能力上升到“发现规律”的层次,我们在语文教学方面就会拥有很高的洞察力。
作为一名优秀的力求上进的语文教师,坚持研究是提升自己的真正坦途。
就教师的职业而言,积累决定底蕴。
几十年坚持不懈的人,才有可能成为“专家”。
细水长流,深刻思考,勤奋探究,一定能够让一位脚踏实地的奋斗者“化蛹为蝶”,脱颖而出。
作为年轻的中学语文教师,如果能有一段相当长的时间积累资料、提炼经验,可能于一生的教学研究都有好处。
没有业余时间就没有优秀的成果。
如果没有大量的学术资料的支撑,一般研究者的研究是行之不远的。因为他不知道学术世界正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不知道别人的研究走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境界。
摘抄、摘录、摘记首先是一种学习的过程,而最为重要的过程在于之后的“分类研究”。凡大量的资料,不进行分类,不进行“连类而及”,便削弱了其研究的价值。
文献意识,是助你腾飞的隐形的翅膀。
我认为优秀的教师应该有优秀的学习方法与思想方法——
在做学问方面,要淡看世界,重看自己。
学问让人自信,学问让人阳光,学问让人谦虚,学问让人健康。
心静,专心致志,这其实是非常高妙的思想方法。
中学语文教育教学研究中还有无数个空白无人问津或者涉之不深,任何时候进入这种研究都不能称之为“迟”。
深深地思考语文教学能让我们的脑海里迸闪出理性很强的想法,这就是思想火花。抓住这些瞬间闪现的思想火花展开研究,往往能让我们获得生动、真切、实在的研究成果。
在很长的一个时间段内坚持运用一种主要的学习方法,全力以赴,持之以恒,思考、积累,突破难点,提高认识,形成自己的见解,实际上是在进行某个方面的专攻。
能够在细节上做出深度的人,是严谨工作的人,是严谨治学的人,是比别人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来做好同一件事的人,同时也是可以将事情做得好上加好的人。
教师发展自己的基本要求是:钻研教学,探究专题;教师在教学业务提升方面,坚持“专题研究”是成功的秘诀。
做好自己选定的专题研究,对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有极大的好处。它能够锻炼、提升教师这样一些基本能力:科研话题的定向能力,设想与策划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学实验能力,收集整理提炼能力,资料参读能力,论文写作能力。
只有精于教学研究而且确有心得的人,才有可能产生论文成果;论文写作的基础就是研究,有深刻的研究才有优秀的论文。
一项工作,有一般技能和高层技能的区别;一个工作着的人,应该追求高层次技能。
追求创新,主要在四个字上下工夫:角度,难度。“角度”好加上“难度”大,就是高层次技能,就是创新。
思考能成就谋略,思考能产生成果,善于思考的人是智慧的人。
在这些修身警言中,我很喜欢下面这句关于工作风格的话——
我们要常常记得多为别人着想,常常记得将自己的研究所得与大家共享,这是一种文化;做事要格调雅致,要内涵丰富,还要诚信负责,这是基本素养。
在我的这本小书出现在大家面前的时候,我也一并呈上我心中的这些话语,希望有更多的教师朋友静心地、踏实地、创造性地发展自己的事业,希望我们都成为受学生欢迎的智慧的语文教师。
余映潮
2012年9月1日于武汉映日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