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网红经济学
6009300000004

第4章 网红是怎样孵成的

网红是红人店铺的核心,而产品本身是同等重要的另一个核心。网红孵化器应运而生。

记者/徐露编辑/潘晓凌摄影/李俊

2015年初,时尚博主呛口小辣椒有了一个新身份:淘宝店主。这对肤白脸尖时尚洋气的重庆双胞胎,自2004年在博客上走红至今十一年,沉淀粉丝540多万,被公认为网红圈一姐和常青树。

此前,小辣椒的变现模式和西方时尚博主相似:上时尚杂志封面,出入国际时装周,代言国际品牌。

直到2014年,网红集体进军淘宝,以电商形式变现其商业价值,短短数月店铺升至皇冠级别,销量直接冲进淘宝女装店top5的传奇故事比比皆是。小辣椒开始重视起这片利润丰厚、回报周期短的变现模式。

店铺“zowzow”上线后几个月便已成皇冠店,但店铺粉丝量还不到微博粉丝的零头,并且,她们发现,把衣服穿好看和把衣服做好,完全是两码事,隔行如隔山。

不久,姐妹俩找到冯敏,将自己不擅长的供应链和日常运营全权委托对方打理。

传统服装商的新机遇

冯敏是杭州如涵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在他看来,网红自然是红人店铺的核心,而产品本身,则是同等重要的另一个核心。而他,正是能提供后者的人。

如涵位于杭州九堡,对于传统制衣从业者而言,那儿就是“宇宙中心”。如涵是其间众多厂房里的一栋,六层高,里面有客服、采购、运营、设计师等几百名员工。

作为连续创业者,冯敏先后做过通讯、SP、全品类B2C电商,都没成功。后来与朋友合开淘宝女装店,才在九堡开始风生水起。两年不到,他们运营的淘宝店铺“莉家”已做到双金冠,年销售额近亿元。

冯敏认为,成功的要诀,就是脚踏实地做好产品。“做服装行业,关键是产品品质和性价比。”冯敏很注重产品质量,并以此为莉家核心竞争力。因此,尽管初创团队基础并不雄厚,他仍坚持选择搭建独立的供应链,而不是到市场拿货,尽管这样成本投入大,且在短期内看不到回报。

这个“笨重”的坚持成就了莉家:当时莉家单量还很小,且走的又是高品质路线,加工费较高,没有工厂愿意接单,如果不自建工厂,几乎没有利润空间可言。单量上去后,要想继续保持产品价格优势又把握品控,独立供应链更是刚需。

冯敏一开始就招来设计师、板师、押运工等,成立一个十几人规模的小作坊,慢慢支撑起店铺的生产。上道后,他又找到拥有工厂背景的合作人,从一家小型工厂,一路发展到五家中型规模的工厂。

网红店铺风生水起后,冯敏成立如涵,携强供应链和运营明星级店铺的成功经验转型做网红孵化器,是个再天时地利人和不过的选择。

圈“红”运动

冯敏物色网红时,先从熟人找起,再扩散到模特圈。最基本的标准无外乎两个:长得好看,穿衣搭配功力强,此外就是凭感觉了。

如涵迄今共签下十几位网红,既有张大奕、管阿姨等出道早的一线红人,也有左娇娇、大金这样的后起之秀。

冯敏与红人们的合作模式和分成比例因人而异,灵活性强。对于风格固定、个人品牌已然成型的网红,如涵只需配合供应链管理等基础运营工作。

张大奕是冯敏最早签下的红人,也是如涵当前最大的王牌。这位瑞丽签约平面模特的店铺上新销量,单次量级就顶一个淘品牌大促总量。莉家有员工透露说,在双方合作中,“张大牌全面占据主动权”。

而新人大金则完全相反。在采访中,这位23岁的小女生表现出对冯敏的极大依赖,但凡遇到回答不上来的问题,她都会望向冯敏,等对方接茬解围。她最近因谈恋爱疏于工作被冯敏批评,还像个小学生般在微博小号上写检讨。

事实上,在和大金这样几乎是零起步的新人的合作上,冯敏就像个事无巨细的保姆,为其包办所有业务——除了供应链和日常运营支持,如涵还能为红人提供设计师、买手,帮助其选定上新款式。如果需要,如涵还能为红人配置一位专职产品助理,负责统筹上新节奏、样衣试穿、安排改版等所有日常琐事。即便网红对服装产业一无所知,也一点问题没有。

与如涵合作半年,从零起步的大金店铺迅速做到了两皇冠。大金每天要做的,就是更新微博,与粉丝互动,每个月飞一个风格鲜明的国家拍上新大片。其他事务,均由背后一个三十多人的团队有条不紊地处理着。

标准化生产网红

在“保姆”冯敏眼中,运营红人店就跟拍电影差不多:每次在微博上上新,就像一部即将上映的电影要提前预热;网红穿新衣服发“剧透照”,相当于发布电影预告片;用户评价就是影评。

这些工作相对简单,最复杂的是当签约网红越来越多时,如何同时为她们提供供应链支持。

如涵的生产线相对分开,五个工厂分配不同的品牌打底,以保证基础生产。冯敏将加工车道比喻为高速公路,生产任务按量分配到每一条车道上“奔跑”,如果遇上“高峰拥堵”,立即做错峰调剂,类似单双号限行。应变能力强的流水线,才能够保证衣服品质稳定,且合理利用资源。

眼下,如涵的供应链支撑了旗下网红店铺近50%的产能,另外的50%,则是通过合作解决。

与工厂合作的基础是量,这对如涵而言不是问题,问题在于中国服装工厂地域分布分散,比如九堡擅长梭织类,广州擅长牛仔,针织和鞋包类的加工,也都分散在不同县市。

因此,如涵这台网红孵化器除了担任生产者,还要兼任管理者。管理工作包括统筹数量和工厂生产能力这两个硬标准,即使红人店铺库存压力相对较小,面料选择和提前备货仍然需要较大的成本投入。据冯敏自己说,如涵的合作方多达上百家,其中不乏秋水伊人、江南布衣等品牌的加工工厂。

冯敏的核心创业团队大多是技术出身,从做莉家时就开自建OA系统管理内部流程,之后他们又将这套原创的系统搬到移动端,应用到供应链生产中,细化生产环节的每一个步骤,以实现标准流水化甚至是“奔跑化”作业,沉淀出一套针对工厂与电商合作的管理标准。

资本市场新宠

尽管是这片蓝海先知先觉的抢先卡位者,冯敏仍然很快感觉到来自竞争对手的压力。由于利润空间可观,新的网红孵化器频频涌现,且实力与背景多与如涵高度相似:都是有强大的独立供应链,全面且稳定的合作方,并且都成功运营过明星级女装淘宝店铺。比如金冠店铺“榴莲家”眼下也开始做孵化器,并很快签了十几位红人。

此外,一些一开始就自带供应链独立运营的网红店铺,在做大以后,也开始做孵化器,试图通吃网红经济红利,如“Lin家”和“大喜定制”。最近在圈内更流传一家传统淘品牌也开始转型做孵化器,并且一口气签下两百多个网红。

大家蜂拥而上的动力,是做孵化器这一商业模式可复制化规模生产,让制衣这一传统产业也开始在资本市场上讲出新故事、好故事。如涵成立不到一年,就获得了超过亿元的融资。

不过,也有人对网红这片热火朝天、转红在即的蓝海持保留态度。网红Lin的老公张瑜,自爷爷辈起就开始做服装,整个大家族三代人都在这一传统行业深耕多年,家族工厂还一度进入过中国私企100强。

张瑜对服装质量非常敏感,常常在其他网红店买衣服,能让他满意的并不多。平时和同行交流,他对淘宝女装店主普遍对服装产业几乎一无所知感到诧异。

“网红这两年是很热,但盲目性比较大,”他说,“但别忘了,做服装的,核心竞争力终究还是产品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