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气决定财气
6010600000029

第29章 饭局,中国生意人交往的最佳阐释(1)

饭局之道,不在“饭”而在“局”。香港大食客蔡澜就说过:吃的文化,是交朋友的最好武器。中国最早的圈子文化,都是以饭食的名义设自己的局。一场饭局,既可以是亲朋好友间的感情交流,也可以是生意对手的交锋谈判。大家围在一起吃饭,就是一个相识相知、互通人脉的过程。

1饭局之妙不在“饭”,而在“局”

饭局,可以说是中国人不可缺少的社交方式。人们在饭桌上传达友谊、沟通思想,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相互了解、彼此熟识。钱钟书先生就曾说:“吃饭还有许多社交的功用,譬如联络感情、谈生意经等等。”所以,通过饭局我们不仅能够认识新朋友,还能巩固老朋友的关系,并不断延伸自己的人脉网络,把握好整个社交的局。所以,饭局之妙不在饭,而是在局。

说到饭局中的局,中国古代最著名的饭局莫过于“鸿门宴”了。当年,项羽设下“鸿门宴”,看似是宴请,其实是想诛除刘邦。另外,还有宋太祖赵匡胤,曾经制造了“杯酒释兵权”的事端。

在961年,宋太祖安排了一场酒宴,召集禁军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一起来食饭饮酒。叫他们多积金帛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从而以饭局为契机,轻松解除了重臣的兵权。

饭局离不开饭,但真正的内涵又不在于“饭”而在“局”。在中国历史上,饮食文化与社会关系纠结在一起的就不少。除了鸿门宴和杯酒释兵权,像战国四君子,门下有食客三千,每日都会有大大小小的饭局开张。孟尝君宴请宾客,对于投奔自己而来的侠士,无论贵贱都与自己吃一样的馔品。这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圈子文化,这都是以饭食的名义设自己的局。项羽和宋太祖是为了除异己,安稳自己的江山,四君子是为了笼络人心。所以明白人一眼就能看出来,这里所谓的请客吃饭,其实从一开始吃的就不是饭桌上的东西,而是人的一份心意、一份交情。

香港大食客蔡澜先生,在《吃的讲义》里就说过:“吃的文化,是交朋友最好的武器。”通常大家围在一起吃饭,就是一个熟悉的过程,一个相识相知的过程。通过一杯酒、一顿饭,就是一个愉快合作的开始,也是打开自己财富之门的钥匙。所以在饭局的觥筹交错间,其真正所蕴含的意思并非食物,而是交友、关系、利益……一个真正懂得社交的人,不会只把饭局当做是吃饭喝酒的地方。想看自己有没有白来一场饭局,就得看在每一场饭局下来,你有没有为自己的社交关系信用卡上添上一笔新财富。

齐欢是某公司一个普通的业务员,在临近年关的时候,齐欢总是会想一些办法感谢老客户的帮助和支持。同时,这样做也是为了下一次的合作打基础。除了电话和短信,和客户联系感情的最佳方式就是答谢宴了。

和其他同事不一样的是,齐欢认识到了饭局的重要性,他认为饭局是巩固双方关系和拓展人脉必不可少的工具。

肖晨是齐欢的一位老客户,他们已经连续合作了4年,双方经常联系,相互支持,因此二人的关系也特别好。在年终的答谢宴上,肖晨还特意带了一个自己的同行朋友参加。齐欢在和这位朋友认识后,耐心地跟他说了自己下一年的计划和市场分析。

两个人一边喝酒一边聊天,聊得非常愉快。最后这位朋友还拍着齐欢的肩膀说:“好啊,我非常愿意与你合作,看来这个朋友没有介绍错啊!”

通过这位朋友,齐欢又认识了好几位客户,而且其中有几位客户和他在饭桌上直接就签了约。第二年春,齐欢不仅业务翻了倍,因表现优秀,还被升为了业务经理。

例子中的齐欢知道,要想和客户继续签约合作,就要维持良好的关系,而丰富的人脉资源就在客户圈内。通过客户圈,可以发现新人脉,结识更多的客户。所以,他选择了商务式谈判方式——饭局,于是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可见,通过饭局,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客户的想法,营造一种和谐的气氛,为将来的合作打下基础。同时,也为你以后进入客户的社交圈提供了宽广的渠道。因此,在饭局中吃什么其实不重要,重要的在于设什么样的局。

中国原本的饮食之道,其实就是人情融合之道。一场饭局,既可以是亲朋好友间的感情交流,也可以是生意对手的交锋谈判。所谓酒肉穿肠过,交情心中留。人脉圈子、社会关系、做生意,最后都绕不开饭局。有一句餐厅的广告语说得好:“我不在家里,就是在饭局上;我不在饭局上,就是在赴饭局的途中。”饭局在中国,也是一种社会身份认同体系。透过饭局,你可以看到饮食之道里的利益、社会关系、人际关系和文化等等。混迹社会,最忌单打独斗,孤立无援。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站稳脚跟,就必须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圈子。而“饭局”,正是一个个圈子的现实缩影。也就是说,许多人奔赴饭局并不是为了吃饭,而是在用这个局拓宽自己的人脉圈,这是社交高手们去吃饭的真正目的。

如何打造一个完美的“局”呢?那就需要我们用心去设计。

(1)要提前通知、张罗

有句话叫:“提前三天叫请,提前两天是叫,当天就是提了。”所以重要的饭局一定要提前预约,让被请的人觉得自己被格外关注,是个焦点。

(2)主座次座有讲究,要分清

一个正规的饭局,一定会区分主客、主陪的位置,座次的安排总关全局,这位子丝毫乱不得。在招待客人进餐时,还必须判断上、下位的正确位置。其实每个人在入座前心中都有了谱,但在入席时还是要好好地推让一番。

(3)点菜是一门学问

点菜是饭局中的点睛之笔,如果你能点出一道独特的菜肴来,那么你将成为饭局中的关键人物。

(4)规矩要熟于心

在饭局中,总有一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规矩,比如说敬酒时,在敬领导或是辈分比自己高的人的时候,碰杯一定要比对方低,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在别人看来,就会显得你懂规矩,大方得体。

2醉翁之意不在酒,没人会平白无故地请客

在这个由关系、人脉组成的社会里,要想达成某种目的,人际交往就成了最主要的手段,而饭局就为人际交往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饭局虽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饭局是万万不能的。一个人若能在饭局里混得开,那么人脉圈也一定很广。由此,饭局的价值就不仅仅局限于“吃”了,而在于“局”这个精髓上。所以,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地请人吃饭,其主要意义还在“局”字。

中国人自古崇尚“民以食为天”。研究饭局文化,就是观察中国几千年来文明史变化的一个窗口。所谓的文化、风土人情,很多其实就蕴藏在日常的吃喝之间。因此,饭局往往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有一句这样的话:饭局就是一个小社会,有人情,有利益,有交情,有生意。中国式的饭局,绝不仅仅是“吃饭”那么简单。所以没有人会平白无故地请客,若深谙此道,便能在社交中如鱼得水,自己也能够受益。

易中天教授在《闲话中国人》一书中说道:“政治既然是吃饭,则会不会吃、懂不懂吃、善不善于处理饮食问题,就关系到会不会做人,会不会做官,会不会打仗,甚至能不能得天下。”我们都知道辛弃疾的那句诗:“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其中是有典故的,指的是当年赵国的老将廉颇,为了表示自己宝刀不老,雄风犹在,便当着赵王使者的面,一口气吃了一斗米、十斤肉,来证明自己的身体仍健壮。

从古至今,中国都是一个注重“关系”和“人情”的社会。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一个人办事,首先一定会先想想身边有没有可靠的人能给自己提供帮助。一旦有了目标,首选的交流方式便是饭局。所以对于一个步入社会的人来说,学会在饭局上说话、做事,显得尤为重要。千万不要单纯地把别人请你吃饭当做是理所应当的事,没有人会平白无故地请你吃饭。一个会交际的人,一定会洞察出饭局中的规则,然后小心翼翼地遵守。若不懂饭局中的人和规矩,就会如下面故事中的主人公一样,得罪人还不自知。

陈秦是某单位的人事部经理,这家单位隔几年就会进行一次职位大晋升,提拔一些有潜力的年轻人。这天,陈秦像往常一样下班,突然范文走到他面前,说:“经理,周末您有时间吗?想请您吃顿饭,感谢这几年来您对我的照顾。”陈秦本来就和范文关系不错,便高兴地答应了。

到了饭店,范文拿出一瓶红酒,说是请他品鉴一下。陈秦本来就对红酒情有独钟,一见这瓶洋酒,眼睛都亮了。在陈秦欣赏酒的时候,范文便时不时地在言语间谈到他们夫妇俩的难处,说自己的父母还在农村,因为自己事业还没有稳定,也不好意思将他们接到城里来尽孝道。陈秦只顾欣赏酒,也没怎么听范文说话。饭后,范文硬是把红酒塞给了陈经理,说自己也不懂酒,喝不出什么味道,还是让懂的人来品尝,陈秦便半推半就地收下了。

之后,晋升如期举行。最后,一个姓邱的老员工晋升为经理,范文还是在原来的位子上。

有一次,陈秦去找范文,想去跟他说那瓶酒很棒,却听到他在跟另一个同事说:“怎么这机会给老邱了,这陈经理可真不知好歹,亏我还托朋友从国外带了一瓶几千块钱的酒送他,你说这事气不气人!”

陈秦一听顿时傻了眼,他根本就没想到范文找自己是为了晋升的事。他这才知道醉翁之意不在酒,没有人会平白无故地请客。之后,陈秦收了好处却又不办事的事情全公司都知道了,不过范文也落了个“行贿”的罪名。之后,范文请人吃饭时都会小心翼翼了。而陈秦,每当有人请他吃饭时,他便会多留一个心眼。

要知道没有人会平白无故地请客,陈秦自以为范文真的是为了和自己的交情,才请自己吃饭。然而这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俗话说:“吃人嘴短,拿人手软。”你吃人多少,就得还人多少,不然就背负了不懂人情世故的骂名。

在2000年,巴菲特与纽约一家牛排馆共同发起了一项名为“与巴菲特共进午餐”的活动。每年进行一次拍卖,拍卖的最高价格达到了2626411美元。花这么多钱就为和一个人吃顿饭,这些人傻吗?还是那句话: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没人会花这么多钱做一件对自己完全没有意义的事。你有没有想过,一个身份地位越高的人,他们的人脉资源也就越珍贵。有人愿意花大价钱与巴菲特共进一餐,这背后就凸显出了人脉的价值。因为他们深知,人脉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石。与巴菲特共进一餐,便能快速与其他人成为朋友,从他人身上获得帮助。

的确,饭局就是一个交际场合。在这里,我们很容易结识新的朋友,并通过这些朋友来扩大自己的交际圈,给予自己在事业和生活上的帮助。

2007年,摩尼寺·帕伯莱在与巴菲特共进午餐后,当时参与午餐的人在之后都很慷慨地给予了帕伯莱与他们合作的机会。

在第一次与巴菲特共进午餐后,帕伯莱已与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领导者有了更多的交流。一次,帕伯莱还参加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年会。在那里,巴菲特带领帕伯莱参观了他的办公室,并向他展示了自己的股票交易旧发票和他收集的微型汽车。

就这样,通过与巴菲特共进的一顿午餐,帕伯莱又结识了另几位对自己事业有帮助的大人物。

2008年,以211万美元获得与巴菲特共进午餐机会的赵丹阳说过:“这一经历不能用金钱来衡量,巴菲特的建议会惠及我们一生。”

可想而知,一个有用的建议会为我们带来多么巨额的回报。中国人之所以这么看重饭局,就是因为在饭局中,能够轻易从他人身上得到珍贵的建议或信息。

没有人是傻子,会无缘无故地请人吃饭,多数都是有所求,不是图交情,就是图利益。一个有意义的饭局,最起码能得到别人的指点,让自己少走弯路。若宴请的饭局中有年纪大或经验丰富的人更好,像大家第一次碰到的难题,人家可能已经碰到很多次了。在这时候请教一下他们,能节省自己很多时间和成本,因此饭再贵也是值得的。

3吃饭事小,出局事大

中国人一向注重饮食,无论是逢年过节、婚丧嫁娶、升官易职,都少不了一顿丰盛的酒席。而我们常说的社交公关,请客吃饭更是首选。若设好了一场饭局,便有机会给自己带来一个好的机遇。于生活,饭局可以使亲朋好友间的交往更加亲密,使彼此的感情更融洽;于事业,又可以扩大人脉圈,给交际关系穿上一层亲近的外衣。现如今,饭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到饭局的游戏规则中,以期许自己能够如鱼得水。现在的一场饭局,不仅仅能够影响自己的成功与失败,甚至可以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因此,一个人要想在这个社会上立足,不管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都要懂得饭局宴会上的规则。毕竟吃饭事小,出局事大。

透过饭局,我们还可以看出很多潜移默化的经济利益、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但是,首先我们得身在这场饭局内。因此饭局中的讲究我们也应该了解一些,从落座到上菜的顺序,从谁先夹第一口菜,到什么时候离席等,这些“繁文缛节”我们都应该熟知。饭可以随时吃,但局不一定时时有,所以要搞好这些人情关系,莫让自己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