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天裂大明
6050700000171

第171章 三封书信

皇太极在围困大凌河城十天之后,便开始了对祖大寿的劝降工作,派人将一封情真意切的劝降信送进了大凌河。

“朕自即位以来,始终以延揽人才为重,将军祖居辽东,世代忠良,文武兼资,乃不可多得之人。如今,朱明黑暗,祸起萧墙,内乱不止,将军空有一片忠心而不被认可,反而遭受无端猜忌,如此不公,朕甚为同情。”

祖大寿看着来信,双手微微颤抖,心潮起伏,情不能已,确实,皇太极说出了长久压抑在自己内心深处的难言之痛。

“大清正处于鼎盛之时,与日薄西山的朱明,形成极其鲜明的对照,或许不久,将会南下替代之,以将军独具之慧眼,竟不能预料天下之将来?朕不信也。”

李自成张献忠之流贼,祸害大明已久,朝廷空耗无数粮银而毫无一丝收获,而今,李自成等人,已成尾大不掉之势,朝廷再无力量征剿,只能任其纵横陕西四川数省而束手无策,长期以往,将会动摇两百多年的大明王朝根基。

而关外的满清,已经和大明平起平坐,分庭抗礼,自袁崇焕被凌迟之后,宁锦防线随即崩溃,清军进攻势头更为凌厉,明军只能节节败退而毫无进攻之力,局势日益糜烂不堪。

对眼前的形势,抗击清军十几年的祖大寿,比谁都清楚,比谁都焦虑,可是,敢怒而不敢言,内心深处,他对崇祯的荒唐轻率之举,极为愤恨,但也无可奈何。

“若将军能够弃暗投明,归顺大清,朕一定不会慢待将军,孔友德之流皆荣登王位,而才能胜过其百倍的将军乎?”

统领兵马征战沙场的军人,哪个不想功成名就,封王进爵?而辽东名门祖氏家族,正是依靠数代人出生入死的巨大军功而发迹的,出身于这样一个军功世家,祖大寿从小就接受了极为严格的军事教育训练。

从军之后,祖大寿一直亲冒箭矢,冲锋陷阵,搏杀于战斗第一线,屡立战功,时至今日,才大明王朝被授予总兵官一职,而正当效力之时,自己平生最崇敬的蓟辽督师袁崇焕,却因数句谎言而被崇祯处以凌迟之刑,岂不痛哉悲哉?

“若将军愚忠于大明,负隅顽抗,最终无非两种结果,其一,战死沙场,抛尸荒野,被崇祯抛弃,得不到任何恩赐,卢象升即为前例,其二,重蹈袁崇焕之覆辙,祸连九族,遗臭万年,遭百姓唾骂千古。”

看到这里,祖大寿腾地站起来,脸色苍白,紧咬牙关,在室内不停地走来走去,犹如一只刚刚被关进铁笼的猛兽,怒火暴烈而又无可奈何。

他心中极其清楚,皇太极说的都是真话实话,毫无欺骗自己的一句谎言,但越是真话实话,越引起祖大寿的满腔怒火。

少顷,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迅速冷静下来,暗暗告诫自己,祖大寿呀祖大寿,你是大明王朝的总兵官,统领成千上万的将士,大凌河的一切,都担在你的肩上,怎能如此幼稚,相信皇太极的一纸之言呢?

想到这儿,祖大寿已经下定决心,绝不能为皇太极的威胁之语或甜言蜜语所打动,做出有负于祖氏家族以及大明王朝的任何举动,就是身败名裂,也不能背叛大明王朝,功过是非,让历史去评说吧。

祖大寿铁青着脸,三下五除二,当场撕毁皇太极的书信,一双红通通的眼睛紧紧盯着皇太送信使者,片刻,咬牙切齿地说:“你回去告诉皇太极,老子就是死,也不会投降他的,也不会做一个无耻的大明叛徒。”

祖大寿的这副凶神恶煞般地模样,将使者吓得几乎瘫倒于地,闻听此言,连滚带爬地跑出大帐,一溜烟出了大凌河城,一口气奔向清军大营。

皇太极听完使者的叙述,冷冷一笑,不动声色地想,这祖大寿说得只是一些气话,因为大凌河还没有到弹尽粮绝的那一天,等到了三餐不继的时候,你祖大寿还能说出如此气壮山河的大话空话?

为了进一步消耗城中的有生力量,皇太极采纳第一谋士范文程之计,派清军装扮为救援明军,瞒天过海,夜黑风高之时,搞了一次对大凌河的假救援。

祖大寿盼望援军心切,急忙中不辨真伪,亲自率军出城相迎,欲前后夹攻,实现突围,结果上了大当,被清军杀得大败,损失十分惨重,再也不敢也无力出城突围。

于是,皇太极又亲自写信给祖大寿,进一步动摇其心其志,瓦解大凌河明军最后残留的一点点斗志。

信中说,过去清军抢劫屠杀辽东汉民之事,是父亲努尔哈赤在世时所为,他深为懊悔,向祖大寿及明军赔情道歉,现在清朝已经不那样做了。至于永平屠城那是二贝勒阿敏所为,也受到了严惩,希望祖大寿不要耿耿于往事,持有偏见。

祖大寿对这封言辞恳切声情并茂的劝降信,嗤之以鼻,还是不信,和对待前一封书信一样,予以当场撕毁,对皇太极的劝降,不理不睬。

几天之后,大明王朝派出的四路救兵,向后四次援救大凌河,但都被早有准备,严阵以待的清军击败。

祖大寿借此组织的多次突围也没有成功,均以失败告终,大凌河的粮草一天比一天少,形势一天比一天险恶。

大凌河城被清军包围三个月之后,城内的粮食吃完了,明军就杀马吃,马吃没了,就杀人相食,城内到处是嚎哭之声,凄惨无比,犹如人间地狱。

皇太极得知真相后,脸上露出得意的微笑,对身边的范文程说:“祖大寿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朕看他还能坚守几天。”

范文程微微一笑,说:“皇上,现在再给这祖大寿写一封劝降信,臣料定,他这次一定会慎重考虑的,再也说不出以前的大话空话了。”

皇太极仰天哈哈大笑数声,连声说:“好,朕现在就给他写第三封信,让他明白,朕是爱他之才,实心诚意地劝他归顺的。”

为了劝降祖大寿,皇太极采取了双管齐下的策略,派大明降将姜新持其亲笔信,赴大凌河城与祖大寿面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