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天裂大明
6050700000238

第238章 枭雄本色

正月十五那天,天气格外晴朗,一轮艳阳将成都这座千年古城照的花团簇锦绚烂多姿,整个城池笼罩着一股喜气洋洋的浓厚气氛。

大街小巷挂满了各种造型的灯笼,千姿百态,五颜六色,琳琅满目,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将大西王朝的都城渲染得春意盎然春色浓郁。

青羊宫上上下下沉浸在欢乐之中,开国第一次科举考试,牵动着所有读书人的心,大家纷纷围在道观门口,熙熙攘攘,等候开观进场的时间。

平东王孙可望面带掩饰不住的喜悦之色,扫视数遍参加考试的举子,暗道,从这些来自巴蜀大地的读书人中,选拔出一批具有真才实学能够治民理财的人,而后分派到各地州府,成为大西王朝的栋梁之才。

蓦地,他想起了历史上的一则故事。据说,当年,唐太宗站在端门,面带喜色,看着鱼贯而入的神采飞扬的新科进士,情不自禁地对身边的大臣得意地说“天下英才,皆入吾毂中矣。”

现在,大西王朝初创,根基不稳,百废待兴,急需要一批治国理政的人才,而今天进入青羊宫的这些人,不论考取与否,都会成为朝廷治理江山的重要依赖,因而,孙可望心中流露出一股冲天豪气。

徐以显面色平静如常,站在孙可望身边,看着这些略显兴奋的读书人,心中不由得发出一声长叹,当年,自己也是这样,为了一朝能够获取功名,青灯黄卷,埋首苦读,其中的辛酸,只有自己清楚。

这时,一匹快马从远处疾驰而来,一位小吏未等骏马站稳,就极其敏捷地从马背上一跃而下,快步穿过人群,急冲冲来到孙可望面前,单腿跪地,大声说:“王爷,奉皇上圣谕,考试开始。”

孙可望微微一笑,点点头,又飞快地扫视一眼台阶下躁动不安的上千名举子,转身对守卫道观大门的士兵喝道:“开门。”

随着这一声厉喝,厚实沉重的大门在数名士兵的推动下,轰隆隆大开,早已等的不耐烦的举子,纷纷争先恐后地拥挤进青羊宫,按照昨天抽到的号码,各自奔向自己的考场。

等所有举子进来之后,道观大门又紧紧闭上,几十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持刀挎剑,神色严肃,整齐地分列在大门两边,守护着考场。

不一时,所有的举子都进入考场,青羊宫内顿时寂静无声,听不见一丝声响,数名考官拿着密封的试卷,脸色平和,脚步轻盈地走向各自负责的考场。

见状,孙可望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一种欣慰之色。从接到皇上的旨意那天起,为了筹办好这次考试,他绞尽脑汁,费尽心思,想尽一切办法,多方筹措,才算保证了考试的顺利进行。

少顷,孙可望对紧跟在身后的徐以显说:“老徐,你领几个人在考场间转一转,看看试卷都分发完了没有,顺便再问一问考官,有没有其他事情。”

徐以显向前紧走数步,赶紧应答一声“谨遵王爷之命”,而后领着几名随从,按照考场的顺序,逐一查看起来。

孙可望迈着方步,走进屋子,喝了一口茶水,让自己的心绪略微平静。片刻,他想起了雪宝顶白雪观宝元真人的话。

自从那个叫雪峰的年轻道人送来宝元真人的那封神秘信件之后,孙可望的心就再也没有平静下来,内心深处时常波涛翻滚,特别在更深夜静独处一室时,他被宝元真人的话搅得毫无睡意。

信上,宝元真人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张献忠的诸多要命短处,最后概括为一句话,即“张献忠非开国人君”,而后,劝孙可望必要时可诛杀其而自立为君。

看了这封密信之后,孙可望的一颗雄心就再也无法平静下来。尽管烧毁了密信,但信中之言,不时在其耳边隆隆回响,如同山呼海啸,狂风大作,破涛汹涌,令其无法安眠。

昨天,宝元真人借口看看大西王朝首次开科考试,来到成都,先在青羊宫转视一周,而后,避开人群,在天黑时分,悄悄来到平东王府。

密室之内,昏暗的灯光之下,孙可望和宝元真人面对而坐,相互凝视,进行了一场有关大西王朝今后命运走向的严肃对话。

孙可望沉声说:“真人的用意,我懂,但施行起来,有诸多不便,故而延拖至今,令真人失望。”

灯光在宝元真人瘦削的脸上跳跃不定,忽明忽暗。片刻,他凝视着孙可望,轻声说:“如今大西朝已经走到十字路口,何去何从,王爷心中明白。”

孙可望沉思一会儿,问道:“大西朝刚刚建立,根基不稳,一切都没有安定,此时如果内讧,恐怕时不长矣。”

“正因为这样,贫道才劝王爷趁机动手。”宝元真人极其冷静地说,“待大西朝在巴蜀统治地位稳固,王爷想一想,那时还有机会吗?”

“如果没有机会,我就耐心侍奉辅佐皇上,安心做一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王爷。至于以后之事,只能到时候再说。”

宝元真人微微一笑,说:“恐怕王爷想错了。方才贫道说,大西朝正处于十字路口,如果张献忠不死,大西朝就极有可能支撑不了几天。”

闻听这句振聋发聩之言,孙可望顿时一惊,脸上布满诧异之色,紧声问道:“道长何出此言?”

宝元真人思索一会儿,最后才下定决心,直言说:“张献忠杀戮之心太重,将百姓民众看的太轻,根本不懂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之理。”

孙可望不得不从内心深处承认,宝元真人说的是大实话。自踏进四川以来,张献忠对于不服从敢于反抗的人,只有一个“杀”,而且一杀就是成千上万,根本没有任何安抚民心之措施。

时至今日,死于大西朝屠刀之下的百姓,数不胜数,到头来,弄得整个四川怨声载道,民不聊生,那些大明王朝的官兵以及地方豪强,纷纷纠结在一起,共同反抗大西王朝,嘉定的杨展,就是极度明显的一例。

可整日待在后宫,缠绵于艳粉之中的张献忠,将这些现实情况根本不当一回事,在其看来,只要手中有兵有刀,就能够治理百姓,天下哪有不怕死的人?

见孙可望点头,宝元真人继续说:“王爷如果能够抓住这一大好时机,联合一批心腹将领,乘机诛杀张献忠,一举夺得政权,将会得到大多数官员百姓的认可拥护。”

孙可望略一迟疑,摇摇头,轻声说:“道长将事情看得太简单了。张献忠起事多年,杀戮心很重,其疑心也很重,万一被其发觉,我会死无葬身之地的。”

宝元真人微微一笑,看出了孙可望心中的不忍和犹豫。片刻,又说:“王爷借这次负责开科取士之机,笼络一批人才,掌握州府地方实权,再加上王爷手中的军权,不愁大事不成。”

少顷,孙可望紧盯着宝元真人,双眼中闪着火光,说:“此策比较稳妥,但就是时间较长,需耐心等待。”

“这个好办。”宝元真人沉稳地说,“西安的李自成已经兵伐北京,崇祯将全部精力集中在李自成身上,暂且顾不上四川。王爷乘此机会,大力平定巴蜀,训练一批忠于王爷的精兵强将以及地方官员,积极培植自己的势力。”

孙可望凝视着满怀信心的宝元真人,严肃地点点头,郑重其事地说:“只要给我两年的时间,我就会练出一支五万人的精兵,也能够完全掌控州府官员。”

宝元真人笑着点点头,说:“王爷的雄心大志,十几年前,贫道就已经知晓。如今,王爷手握重兵,节制大西朝文武百官,有两年时间,大事可成也。不过,贫道提醒王爷一句。”

说到这里,宝元真人忽的停声,两眼紧盯着对方。孙可望一惊,急声问道:“请道长明言,不必遮藏掩饰。”

继而,宝元真人神色严肃地说:“在大西朝文武官员中,安西王李定国可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也是一个极为忠于张献忠的人,王爷不可小觑其人。”

孙可望听完,默思片刻,眼中射出两道凌厉的寒光,冷声说:“李定国之才,不在我之下,是一员勇将,但为人比较憨厚。如果能够与我同心,正和我意。否则,找一个机会,抓住其把柄,剥夺其兵权,罢免其官职,甚至将其置于死地。”

闻听这句极其冷酷之言,宝元真人暗自赞叹,这才是真正做大事的枭雄,为了自己的霸业,不惜拿昔日的战友开刀,坚决果断地扫清前进道路上的一切绊脚石,尽显枭雄本色。

少顷,孙可望缓和脸色,紧紧凝视着宝元真人,平静而坚定地说:“道长,到了那时,你可要做一回姚广孝,助本王一臂之力。”

宝元真人手捋短须,微微颔首道:“不必等到两年之后,从今天起,贫道就是王爷的姚广孝。”

这就是昨天晚上,两人之间的一场极为秘密的对话。这番对话,兴奋得孙可望后半夜没有睡着觉,一直睁眼到天亮。

想到这儿,坐在大殿之中的孙可望,情不自禁地发出得意的大笑声,将一只脚踏进门槛的徐以显重重地吓了一大跳,其怔怔地看着大笑不止的平东王,立在原地,竟一时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