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北洋觉梦录·袁世凯卷(全集)
6055900000015

第15章 政坛风云(3)

当然,从领导者用钱的手法,我们也能看出这个人能不能成大事。《史记》讲到霸王项羽时,说他舍不得钱财和官位,给部下封官的印都磨圆了,还不舍得授予。《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时,曹操说袁绍是“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还是舍命不舍财类型的。所以,当年曹操在即使远不如袁绍势力强大的时候就冷眼看他:真不知你在江湖上是怎么混出名堂来的。——人家是官二代嘛,四世三公,门多故吏。

《易经》中有句话叫“何以聚人?曰财”;《大学》中也说“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袁世凯在招人用人方面,确有一掷千金、礼贤下士的气度,堪称是大手笔。

从袁世凯对待段祺瑞和阮忠枢两人的态度上,我们可以欣赏一下老袁笼络人才的手段。

袁世凯招兵买马、组建班底、训练新军之时,段祺瑞正好奉母命回家完婚。袁世凯早就听说段祺瑞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便一封电报打到段家,要他安心完婚,以慰父母之心。同时奉上礼银,以示对新婚的恭贺。段祺瑞心里对这位未来的上司感到热乎乎的,觉得自己遇上知音了。

新婚之后,段祺瑞未等假满,一颗心早已飞回军营,飞到袁大人身边。

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当他扛着行李卷儿到小站报到的时候,欢迎的人群中有个矮墩墩的人,别人告诉他,这位就是袁大人,老段不仅受宠若惊,简直是热泪盈眶了。

不要急,后面还有惊喜呢。段祺瑞安顿下来后,因为这里有许多武备学堂的同学,他便在天津城一家酒楼举行婚宴,酒足饭饱准备结账时,酒店老板告诉他,袁大人已经派人把单买了。

从此,段祺瑞铁了心了:老大,你给了我这么大的面子,以后鞍前马后跟定你了。

晚清胡林翼在写给曾国荃的条幅中说成大事者要“爱才如命,杀人如麻,挥金如土”,这“三如”,形容老袁也基本差不多。

袁世凯收服阮忠枢的手法,也与此相类似,只不过,里面有一小段花絮。

阮忠枢曾在李鸿章幕府混迹多年,文案才能自是超群,来到小站后,老袁也让他主掌文案。

有一天,阮忠枢与袁世凯闲谈,说起他在天津城认识了一个妓女小玉,两人感情非常好,并想纳小玉为妾。袁大人当场斥责了他。阮忠枢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再也不敢多想,老老实实地做他的工作了。

一段时间后,袁世凯说到天津城办事,让阮忠枢相陪。二人办完事后,穿街过巷,辗转来到一个院中,只见到处张灯结彩,红烛高烧,阮忠枢还以为是来吃喜酒的。他和袁世凯走进屋里时,下人高喊着“新姑爷到啦”,一面扶出新娘来。直到把新娘扶到他眼前,他才明白,原来新郎是他自己,新娘就是自己喜欢的小玉。

这一切,原来是袁世凯派人安排的,秘密为小玉赎身,又在城内给安了家。

连泡妞都有人买单,而且是上级为下级买单!

从此,阮忠枢对袁世凯死心塌地地效忠,这辈子就交给他了。

袁世凯看到清军思想涣散,纪律松弛,因此在训练严格和纪律严明方面特别重视,对于违纪的官兵,对那些不忠于职守、不尽心做事、对自己阳奉阴违的人,自是严惩不贷。因此,有罚薪、记过、降职、军棍甚至砍头示众等处分。如果士兵有错,官长要负管束不严之责,而且对官长的惩处重于士兵。

也正是因为老袁的手段严苛,还惹来了一场风波。如果不是遇到贵人相助,他的练兵事业可能就此中断了。

小有波折

在当时中国,一个人想要痛快地施展自己的本领,成就一番事业,是相当难的。

因为不管是官场还是民间都有个毛病,一个人千万别做实事,只要你做了事,肯定会有差错和纰漏,有了差错,就会有人指责。结果就是做实事的人受罚,挑毛病的人升官。这大概就是所谓“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这句话最直白的翻译就是:耍心眼儿的人能当官儿统治人,傻乎乎干活出苦力的人总是被收拾。

忠心谋国之人,还能够保全自身的,历史上真是太少太少了,这需要极高的政治智慧。

就像《易经》中说的,只要你采取行动了,就会出现吉、凶、悔、吝四种可能的结果,而吉,只占了四分之一,所以古人说的“天下不如意事,十之七八”,就是这个缘故。

传统中国的政治实际上也是如此,商鞅变法,国家富强了,他遭车裂了,人们在茶余饭后戏称他是“作法自毙”;汉景帝的御史大夫晁错建议削藩,加强中央集权,结果他被当替罪羊腰斩了;王安石变法,骂声不绝于耳;张居正变法,死后被鞭尸……其他的,杀其人而用其言的就更数不胜数了。

也正因为这样的教训,在传统中国只要你想改变旧制,首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那就是费力不讨好,弄不好就是身败名裂。

因为你要同整个旧体制、同整个庞大的既得利益集团抗衡,还要受不明真相的、你本来想为之谋福利的普通百姓的误解,甚至唾骂。

思想者独行,真的很孤独啊。

画坛鬼才黄永玉曾经说过,从政犹如踢足球,关键要有几个漂亮的进球,漂亮的射门,还要传几个好球,让别人也进球。只不过进球的过程中要避免踢人,还要防止被人踢。更要提防背后踢过来的脚。这一脚,可能会让你永世不得翻身。

袁世凯率先进行的晚清军事变革,既要冲破旧体制,又要打破旧习惯,我们今天只看到了小站练兵的结果挺红火,却从来没考虑到组建新军的千辛万苦,也从来没真正想过新生事物在草创、问世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千难万阻。这一点,他足以与李鸿章并驾齐驱。李鸿章组建了新式海军,但陆军中的淮军仍然是旧制。袁世凯的新建陆军才真正拉开近代军事变革的大幕。

袁世凯训练新军刚有起色的时候,告状的奏本就送到了皇帝和太后的案头。

袁世凯毕竟还是年轻人,并没有过多地考虑政治上的弯弯绕。比如,清政府一直对汉人掌兵严加防范,当年曾国藩训练湘军时,可以说是天天都“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练兵时要把满人塔齐布等人推出来,而攻下太平天国都城天京之后,别人洋洋得意、居功自傲,他自己却吓得以最快的速度裁军,慢了都会被打小报告,说是“拥兵自重”“图谋不轨”。胡林翼任湖北巡抚时,为了生存和做事顺畅,处处要把满人总督官文排在前面,不惜屈身为官文的小老婆大张旗鼓地庆祝生日,让母亲认官文的小老婆为义女,成了自己的义妹,对小女子好话说尽,喜得她整日合不拢嘴,而后靠小女子吹枕边风和咬耳朵根子的力量,才换来了官文的政治合作,使湖北督抚之间的合作顺利天下闻名。袁世凯练兵,他的标准是选拔优秀人才,却忽略了当时最重要的政治条件,没有以满族人为先。这个过硬的政治要件,在他的头脑中居然没有被考虑过,如果不是甲午兵败、清政府急于训练一支能打仗的军队的话,就凭这一点,他袁世凯立即就得被悄悄地“黑”掉:政治上太不成熟。

但这一条件还是被朝中的有心人给记了下来,虽然名义上的弹劾不是这个原因,但实际上这是最重要的政治原因。

袁世凯的练军模式,在神州大地尚属首次,许多方法在时人看来都不可理解。因此,小的矛盾和冲突便一桩接一桩。袁世凯的练兵不以满人为第一条件,在权贵看来,这不是组织自己的人马吗?而且,只要朝廷有新政策、新制度实施,尤其是施行初期,制度不完善,里面就有油水可捞。正如明末大儒刘宗周在《条列风纪之要疏》所描绘的现象:“及至朝廷颁一令,则一令即为渔猎之媒;地方有一事,则一事即为科敛之籍。”这一现象在哪一朝代都有。如果从朝廷全力供给的新军身上卡油,那简直易如反掌;加上新兵入伍时托人的、找关系的,银子肯定是大大地有。这让许多人眼红,且都有心取而代之。恰好,小站发生了士兵强奸民女事件,满族人铁良意识到机会来了,立即弹劾袁世凯练兵不力、用人无方。

御史胡景桂在收集了众人的小报告之后,正式向朝廷奏本,说袁世凯虚糜军费,训练新军如同儿戏,肆意杀戮,不近人情,等等。这些都给袁世凯的热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使他的心拔凉拔凉的。他与结拜大哥徐世昌说是“心神恍忽,志气昏惰,所有夙志,竟至一冷如冰”。

收到参劾的奏折后,兵部尚书荣禄前往查办。

荣禄,并不是传说中的顽固死硬分子,在晚清政坛上,他思想是蛮开明的。对于袁世凯,甚至对于后来的维新派,他其实是说过好话的。而他,又是完全能影响慈禧耳朵根子的人物。

荣禄大人到了小站,眼前一亮,犹如见到了传说中周亚夫治下的细柳营。小袁治军有方,井然有序,军纪严明,士气高昂。荣禄第一次在大清国的土地上,目睹自己治下的兵操练洋式战术,进退得法,堪称雄师劲旅,而且这些战术操典,都是自己这个国防部长前所未见的,于是大为惊叹,认为这才是真正懂军之人,当下起了爱才之心,便做出决定:此人必须保全。

荣禄回去奏报,事出有因,查无实据!并用自己的人格作保:该人血性耐劳,为朝廷不可多得的人才。

荣禄的庇佑,让袁世凯安然度过了一次重大危机,这在袁世凯的一生中也算是一次极其重要的机遇。有了慈禧身边的红人荣禄的支持,袁世凯得以专心练兵,再也没人嚼舌头根子了。

新军事业从此蒸蒸日上。

荣禄对袁世凯有知遇之恩,这为后来维新变法时袁世凯坚定地站在荣禄一边,打下了第一块基石。

1897年6月,袁世凯被补授直隶按察使,仍负责练兵事宜。

为了提高新军的知名度,袁世凯经常邀请西方军事人员来小站观操。那个时候如果有互联网,人气肯定刷刷地上升。

英国海军司令贝思福来华时,眼中所见新建陆军的操练和演习令他对袁世凯及新军刮目相看。回国后写了《保华全书》,多次盛赞。

这样,袁世凯及其新建陆军,引起了西洋人的兴趣和关注。洋人都知道,大清国的袁世凯,有两下子,虽然年轻,却不可小视。乃至1900年八国联军进中国时,也没敢硬碰袁世凯的这支军队。

就在袁世凯刚躲过第一次危机,雄心勃勃、准备大有作为之际,一场巨大的危机向他袭来,那就是维新变法涉及的帝、后权力之争,需要所有官员重新“站队”。

变法前的形势

有人说,晚清中国的实权掌握在几个属羊的人手中:曾国藩,1811年生,属羊;李鸿章,1823年生,属羊;慈禧太后,1835年生,属羊;袁世凯,1859年生,属羊。

拿破仑有句名言:一头狮子带领的一群羊远远胜过一只羊带领的一群狮子!

权力在属“羊”的人手中,所以清朝才任人宰割。

也有人说,清朝是被几个广东人折腾完的:洪秀全,广东花县人;康有为,广东南海人;梁启超,广东新会人;孙中山,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人。

不过,广东人思想开放、思维灵活是真的,清末变革确由广东人掀起和促成。

《马关条约》签订之后,国内舆论大哗,群情激愤,一场要求变法的浪潮席卷中国。晚清这场轰轰烈烈的变革运动,发起者是两个书生:康有为和他的学生梁启超。

当时,康有为和梁启超正以举人身份入京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听到《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后,他们立即联合在京的1300多名举子上书光绪皇帝,内容是反对议和,迁都再战: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这封书虽未被转上,却传遍了北京城。因为习惯上,举人上京考试,都是随着地方官署清报财务的交通工具赴京,所以把这次上书称为“公车上书”。

1895年五月初六,康有为上清帝的第三书终于辗转到达光绪案头,光绪读罢,为之动容。

此一时期,康有为多次上书,他也是在这一时期结识的袁世凯,因为别人不愿呈递康有为的上书,袁世凯还曾代递一次,给康有为留下了深刻印象。

由于康有为人微言轻,守旧派的势力过于强大,康有为变法的呼声一时没有引起反响。康有为决定发起草根组织,从思想改造入手,1895年8月底,组织了强学会,开始创办报刊,制造舆论,积蓄力量。

当时袁世凯、徐世昌都捐款入了会,另外,封疆大吏直隶总督王文韶、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也各捐银5000两。李鸿章也想捐款入会,康、梁因为他对日主和而拒绝。

知识分子的心思,还是单纯啊。变法派如果有位高权重的李鸿章大人支持,不知会减少多少麻烦呢。国家又不是李鸿章说了算的,弱国无外交,李大人当时又有什么办法。如果没有最高领导的支持,他那样做早就脑袋搬家了。变法派拒绝了李鸿章,这也为他们埋下了与朝中重臣不和的种子。

甲午战争的失败,刺激了年轻皇帝的神经;而康有为的上书,打动了光绪的心,他不甘做一个亡国之君,想有所作为。但是要变法,就要有乾纲独断的权力,而真正的大权又不在他手里。这样,康有为的变法呼声,把帝、后两党长期的矛盾和冲突推到了台前。

光绪与慈禧太后的关系非常微妙。

1861年咸丰帝死于热河行宫后,帝位传给了慈禧的独子、同治皇帝载淳。少年皇帝在1874年就驾崩了,没有留下子嗣,慈禧太后要立一个幼君以便继续控制朝中大权,便在皇室近支中选择了醇亲王的儿子、四岁的载湉为帝,就是光绪帝。而光绪的母亲又是慈禧太后的亲妹妹,因此,慈禧太后既是光绪的伯母,又是姨母。慈禧让皇帝管她叫“亲爸爸”,以示自己家长权威的说一不二。光绪自幼便在慈禧的呵斥声中长大,二人之间,一直因为权力问题而存在着若隐若现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