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端州风物
6056100000009

第9章 王泮生祠

栾布往而社作,狄公去而祠兴。

几椽生祠就是一座不朽的纪念堂,它建在百姓的心中,比任何碑碣都要长久。

王泮生祠位于端州区崇禧塔侧,建于明万历十六年(1588)。原祠有前后两殿,中为天井。四百多年的风雨沧桑,现仅存后殿三间,依稀可以追念当年盛景,怀想一位曾经嘉惠肇庆地方的明代循吏王泮。

生祠是中国古代为纪念某人功德而在其生前建立的祠庙。生祠的起源可追溯到很久以前,西汉时栾布为燕相,燕齐之间为其立社,号栾公社。石庆为齐相,齐人为其立石相祠。《诗经·召南·甘棠》是赞美召公的。相传周武王时,召公为西伯,行政于南国,决讼于甘棠树下,其教著于南国,爱结于民心,国人爱召伯而敬其树,作诗颂美,故后世把建生祠的举动又称为“致甘棠之思”。生祠与中国古代政治中的循吏传统息息相关,表现了官民关系和谐的一面。

明代生祠主要奉祀府州县地方官、抚按、督学御史、出掌军事的都御史、总兵官以及专权宦官等,其中以地方官为主。地方官员与百姓最近,如有功德,惠爱在民,百姓报功崇德,建祠以示不忘。那么,王泮究竟是一位什么样的官员,肇庆百姓愿意为之建立生祠?

王泮(生卒年无考),字宗鲁,浙江绍兴人。明万历八年(1580),任肇庆知府。四年后,因政绩突出,升为广东按察司副使,分巡岭西道,仍驻肇庆。明万历十六年(1588),升任湖广布政司参政,离开肇庆。王泮前后在肇庆任官、生活八年。在这八年之中,王泮极尽教养之力,为肇庆谋发展,为百姓谋福祉。史称他性情恬淡,慈爱和易,未尝以疾言厉色加人,而行事讲原则,虽门生故旧,无私交;好为民兴利,凡便于士民者,皆勇为之。王泮以廉能见称于当时,声著于肇庆。

肇庆七星岩自古就以优美的自然山水风光闻名于世。明代人对七星岩评价很高,说可“与兰亭、西湖、凤台、燕矶比雄于中原”。此时的七星岩如同没有经过打磨的璞玉,山是自然山,水是自然水,但山水无名,寻芳无径。

王泮到任肇庆之后,实感这是一方风水宝地,必须经过一番规划修整,开发利用,才能为民兴利,造福后世。在两广总督吴桂芳的支持下,王泮开始对七星岩山峰和周围环境进行整治。一是为七座岩峰命名,阆风、玉屏、石室、天柱、蟾蜍、仙掌、阿坡之名始著于史志;二是开辟了环湖山通道,铺设蹊径石磴,方便攀登,安全无虞;三是遍览景区,选出胜景二十处,点题命名。还亲自为含珠洞、蛟龙窟景点题字[1]。

为了全面宣传七星岩,王泮组织修撰《石室志》,把景区之景点题名、诗文杂咏、摩崖碑刻等一一著录。山水有志,彻底改变了原来山水无名的状况,大大提高了七星岩的知名度。此时正值两广总督府设在肇庆,肇庆成为岭南的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文人雅士辐辏毕集,免不了要徜徉于七星岩的湖光山色之间,美景触发文机,留下无数的佳作。于是,山水与人文交相辉映。

西江多处穿截山脉,在肇庆区内形成西江小三峡:三榕峡、大鼎峡和羚羊峡。三榕峡和羚羊峡之间为冲积平原。肇庆古称“两水夹洲”,唐以前,北郊原是西江分流故道,经淤塞形成沥湖,地势低洼,常年渍水,每逢暴雨,北岭山各坑之水汇入,很难排出,便成一片汪洋,故又称为野塘。

北宋至道年间,为扩大耕地,人们开始筑堤防渍,围塘造田。北宋康定元年(1040),包拯治理沥水,其目的也是为了排水造田。直至明洪武年间,筑水基堤的目的仍是围塘造田。虽然有了堤围,但多是从围塘造田出发,各处堤围没有连成一线,西江随时有水患。因此,堤围时溃时筑,时谚有“岁有筑堤之苦,家无半菽之储”。

未筑堤围之前,沥湖渍水由水基旱峡经后沥排入西江。而筑堤开窦后,排水受水基窦孔约束,要是遇外江水涨,窦门又关闭,围内渍水排不出去,也会造成水涝,无论外洪,还是内涝,都后患无穷。

明万历九年(1581),王泮到任第二年,高要发大水,淹没了大片的农田,夺走了老百姓的生命财产。作为知府的王泮痛心疾首,决定开凿景福围的主要排水涵窦——跃龙窦,以导沥水入西江,排除渍水,治理水患。

景福围是护卫肇庆城区及郊区农田的主要堤防。景福围西起三榕峡出口,沿西江北岸经龟山顶、龙顶岗、古城墙、正东路、镇南路、街尾至羚羊峡口,横跨旱峡水基至北岭山止。王泮修筑的跃龙窦,位于石顶岗西,是景福围的主要排水涵窦。1581年跃龙窦筑成后,消除了城区防洪一大隐患,增强了防洪和排水能力,缓解了洪水给老百姓带来的严重灾害。为了不断巩固水利建筑,1586年,王泮又带领乡民们对跃龙窦进行了重修。

王泮在肇庆兴学重教,致力于教育发展。他对肇庆地方的人才匮乏、文运不昌深感焦虑,一天,王泮站在西江岸边,望着滚滚而来的西江水,感慨万千,“滔滔而东,其气不聚,人才遂如晨星”。王泮以传统风水学的方法,建塔聚气,昌达文运,希望人才辈出,于是,崇禧塔矗立在西江岸边。在他的主导下,先后修缮肇庆府学、阳江县学,为阳江县学置学田,恢复停办的濂溪书院与崧台书院。由于资金短缺,王泮修府学时拿出自己的俸禄,买了一块比邻府学的空地,以为扩大学校之用。

王泮具有开放求新的思想。他对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给予同情之理解,并尽可能地支持、帮助他们在肇庆的传教活动。经王泮的努力,利玛窦在肇庆府城中建立起第一座天主教堂。教堂落成之日,王泮为教堂送来他亲笔题字的“仙花寺”、“西来净土”两块匾额,以示祝贺。在王泮的要求与协助之下,利玛窦在肇庆绘制了第一张中文版的世界地图,王泮为地图题写“山海舆地全图”,现在留在法国、韩国等处的这幅地图的仿制本,通常就称为“王泮地图”。

明万历十四年(1586)春,在王泮的帮助下,传教士罗明坚等人抵达王泮的故乡——绍兴。这座城市的特殊地位引起了传教士的极大兴趣,在利玛窦的《札记》中他这样写道:“绍兴镇尽管不是省城,始终算是该省的重要中心之一,它以商业贸易也以坐落在一湾清水中的一座岛的独特位置而闻名。在这方面它使人想起威尼斯。它也以学者辈出,并且是大批知识阶层荟萃之所而负有盛名。”罗明坚等抵达绍兴后,受到了王泮一家的热情招待,传教士们吃住在王泮家里,在他们的说教下,王泮的父亲也加入了教会,所有这些,使传教士认为,“他们已经有了教会的第二个驻地,而这个驻地又是在中国内地”。绍兴之行,使传教士对中国社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有助于中西文化的深度交流。

当王泮离开肇庆赴湖北任职时,百姓遮道挽留,为失去一位平易近人、造福一方的父母官而追思不已。明人有诗为证:

望望旌旄不可攀,岚烟和雨锁愁颜。

未央去后甘棠荫,先惜行时宝剑闲。

秾泽哀鸿栖遍野,稜威封豕殪空山。

苍梧新涨流偏急,特为元公泻泪潸。

最后,高要百姓在府城内建生祠以祀王泮,高明县百姓也在本地建生祠以怀王泮。高要百姓为使祭祀长久,设祀田,每年收租七十石;有鱼塘二口,铺面二所。所有收入用来经营生祠,以供祭祀。由于措施得力,生祠香火不绝,管理修缮有资。

《老子》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故栾布往而社作,狄公去而祠兴,几椽生祠就是一座不朽的纪念堂。因为,那是百姓心甘情愿、感恩戴德而建的,那是建在百姓心中的,还有什么丰碑伟碣能比人心更长久!

(赵克生)

注释:

[1]文中关于王泮在肇庆的历史活动参考了谭锋《王泮:明代肇庆知府》一文,载肇庆文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