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人要学会低调 做事要懂得低头
6098200000008

第8章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1)

《红楼梦》中有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世事洞明”是指在为人处世中要洞察世事之原由;“人情练达”是指人情世故熟练通达。这既是封建世大夫所推崇的处世哲学,也是今人提倡的为人处事技巧。

1、大愚中有大智,木讷中有精明

老子有言: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意思是说真正有才华的人像个呆子,善辩的人像个哑巴。言外之意是:智慧的人虽然有无限的才华,但低调处世,会掩饰自己的锋芒,藏己于众,适时一用,令人刮目相看,众人敬仰。

太有才华的人很容易遭人嫉恨和非议,招惹祸端。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的这种例子并不少见。乾隆皇帝自称“十全老人”,精通诗词书画,他经常在上朝的时候出些诗词考问群臣,百官畏惧于皇上的龙威,有时候明知诗词的粗糙和破绽,也装着挠首搔耳地冥思苦想,更有甚者恳求龙恩再思索三天。难道科举出身的满朝文武百官真的没有才华吗?其实他们深谙免惹是非的处世之道。

有这样一个年轻人,他毕业于名牌大学,拿了很多能拿的证件。凭着自己的才华和善辩,他轻松被聘入一家单位工作。可到工作单位以后,他自以为自己有才学有文凭,在不了解实情细节的情况下就开始对公司各种规章制度指手画脚,评头论足。有一次开会的时侯,领导提出了一个方案,他立即对该方案进行反驳,并提出了很多意见。上司表面上很高兴,还赞赏他“积极上进”,但内心却对他非常不满,没有多长时间,公司就找了个借口把他辞退了。由此可见,外露的聪明远不如深藏的智慧有实际意义。

俗话说:言多必失,祸从口出。切斯特菲尔德也说过:“要比别人聪明,但不要让他们知道。”人们往往更喜欢忠实的听众,厌恶喋喋不休的人。静静地听人诉说,默默地在内心思考,把握事情的来龙去脉,搞清楚事情的原由。沉默是金,出言过于随便,往往给人一种不可靠感和不信任感。说了千言万语,也许还不如动一下手的作用大,所以说有时候语言是一种很卑贱的东西,多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肤浅的行为,而适当地保持沉默则是涵养的象征。

人际交往中,一定要多思考,遇事多个心眼,少一些言语。这样才会处世通达,左右逢源。如果一味做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侏儒,那么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处处碰壁。

老子评价孔子说:“君子盛德,容貌若愚。”盛德是指人的才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孔子虽然是才华横溢,但却貌似愚鲁笨拙。在通常情况下,要克制自己显露才华的欲望,保持谦虚谨慎的心态,免除招致别人嫉妒陷害的可能。在必要的时候适当地展示才华,那无疑将会赢得别人的好感,进而受人尊敬。刚极易折,不分场合地展露锋芒,不分青红皂白地显露其锐气,那结果可想而知。

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人爱耍小聪明,卖弄才情,这样的人很容易招致祸端。经常耍小聪明的人总有一天会被人识破,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没有人愿意和经常耍小聪明、自以为是的人一起做事。耍小聪明的人常常不会谦虚谨慎脚踏实地地干活,他们只会滔滔不绝,夸夸其谈,耍个小技巧,最终也成不了大气候。而真正聪明的人能恰到好处地运用聪明和智慧,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过分地“聪明”会坏事。过分地外露才智会给自己带来不利。因为“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所以,还是不要太自以为是,以谦虚谨慎,不耻下问的心态做人,以大愚中有大智,木讷中有精明的方式处世才是明智的选择。

做到“大愚之中有大智,木讷之中有精明”,应该注意的一点是:不要掩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人非圣贤,谁都会有过失。但是面对过失时,智者和愚者却有各自不同的做法。犯了错误之后,愚者是一遍遍地诉说他的动机,推卸责任,但智者更多的是静下心来分析错误的原因,寻求解决之道。因为他们明白,错误每个人都会犯,问题的关键是会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从已经发生的错误中能学到什么。

总之,在当今这个复杂的社会大关系网中,藏其锋芒,收其锐气,多思考多办事,少大吹大擂,夸夸其谈,做到“大愚中有大智,木讷中有精明”,那么你将会有一个幸福快乐成功的人生。

智慧点拨:

其实更多的时候人们害怕的不是缺点,而是被欺骗。所以不必担心缺点暴露后会失去威信,适当地表现自己能力的不足,展示一个令人亲信的真实的自我,给别人留下一个提出金玉良言的空间,为成就事业添砖加瓦。

2、花半开、酒微醉为最佳

人一生要经历的事情太多,如果事事都要认真盘算,势必会使自己精疲力尽。所以,在一些小事上最好糊涂一点,尤其是面对个人的名利问题时,不要过分强求。要做到该清醒时清醒,该糊涂时糊涂。

鲁迅先生曾专门揭示了“难得糊涂”的真正含义,他说:“糊涂主义,唯无是非观等等——本来是中国的高尚道德。你说他是解脱、达观罢,也未必。他其实在固执着什么,坚持着什么……”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在坚持着什么”。之所以要“糊涂”,是因为将世上的一些事情看得太明白、太清楚、太透彻,只会增加烦恼,索性放下包袱,轻松、潇洒地生活。

说来容易做起来难,能够做到“小事糊涂”的人其实非常有限,因为大部分人无法达到超然的境界,他们被琐事困扰与牵绊着。

糊涂看世界,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这就要求人们在观察社会上的大事小事时,对一些不要紧的事情糊涂处之,而涉及至关重要的原则性问题时要清醒对待。如:对待个人的名利,该糊涂时糊涂,该聪明时聪明,在糊涂与聪明之间,不能丧失做人的原则和起码的人格。

如果能做到像大肚弥勒佛那样“笑天下可笑之人,容天下难容之事”,说明已经进入了忘我的境界。纵观古今,达到这种境界,拥有这种智慧的人也有很多。晋代的裴遐就是其中之一。

有一次,裴遐到东平将军周馥的家里做客。周馥命家人设宴款待裴遐,他的司马负责劝酒。由于裴遐下围棋正在兴头上,司马递过来的酒没有及时喝,为此司马非常生气,以为裴遐是故意怠慢他,顺手便推了裴遐一下,不料裴遐没有留意,被推倒在地,其他人见状都吓了一跳,以为裴遐会难忍这种“羞辱”而对司马勃然大怒。谁知裴遐慢条斯理地爬起来,神情自若,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继续与人下棋。后来王衍问起裴遐,当时为什么还能镇定自如、举止安详。裴遐回答说:“仅仅是因为我当时很糊涂。”

将视线从古人的身上转移到现实生活中,会发现很多人常常因为一点小事就要剑拔弩张、恶言相向,这些人不懂得小事需糊涂的真谛。

有一次,许多老人围在一起下棋、观棋。其中下棋的两位老人,为一步棋而争得面红耳赤,双方互不相让,他骂他是臭棋篓子,他骂他是卑鄙小人,骂得不过瘾还动了手,结果大家不欢而散。从此以后,双方成了仇人,再不一起下棋,即使双方见面也彼此翻白眼。

俗语说,“吕端大事不糊涂”,就是告诉人们在小事上不妨糊涂一些,不要太计较,而真正遇到大事时还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关键时刻表现出大智慧。现实生活中,也要适时地装糊涂,有些话没有必要说得太实太死,太过于绝对很可能让不怀好意者钻空子。遭受他人刁难,面对两难问题时,冥思苦想毫无意义,不如反其道而行之,用含糊的语言回答他,借此摆脱困境,让对手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王元泽是宋朝文学家王安石之子,年幼时就表现出过人的智慧。

有一次,一位客人把一头獐和一头鹿放在一个笼子里,让王元泽分辨哪个是獐,哪个是鹿。王元泽的回答头头是理,显示出了他的聪明才智。他说:“獐旁边的那头是鹿,鹿旁边的那头是獐。”尽管王元泽回答得含糊其辞,但却无懈可击,因为事实就是如此,这样既回击了刁难他的客人,也表现了自己的聪颖。假设王元泽老老实实地回答“不知道”,不但显示不出他的过人之处,更得不到客人们的赞赏。

所以说,人们要学会“糊涂”,宽厚待人,博取众望。名将吴起在士兵当中很有威望,士卒们都愿意为他出生入死。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吴起能够不计将领的身份,苦士兵之所苦,乐士兵之所乐。他和士兵穿一样的衣服,吃一样的食物,睡觉时不铺席,行军时自己备粮。

有一次,一位士兵在阵前因为生了肿瘤而痛苦不堪。吴起看见后,毫不犹豫地用口替他吸出肿瘤内的脓汁。那位士兵和周围的人都感动不已。那位士兵的母亲听到了这个消息放声痛哭。别人都很奇怪地问她:“你的儿子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士兵,吴将军却亲自用嘴给他吸脓,你应该高兴才对啊!为什么反倒如此的伤心呢?”那位母亲回答:“先夫早年也是蒙吴将军不弃,吸取他肿瘤里的脓,从此他跟随吴将军四处打仗,以此报答吴将军之恩,最后终于死在战场上。如今吴将军又为我儿子吸出脓,这不是显示我儿子也将重演他父亲的命运吗?这叫我怎么不伤心?”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作为领导如果能常常对自己的身份糊涂一点,以德服人,处处以人为先,便能广结人缘,自然地把人聚集在自己的周围。

读书做学问也要“糊涂”。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自古以来读书就提倡一股“傻劲”,视金钱名利如粪土。正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读好了,一切也都会有。所以读书学习要懂得“糊涂”。大数学家陈景润到大街上不会买菜,地理学家李四光不认识自己的女儿;更有甚者大书法家王羲之在吃饭的时候竟然用馒头蘸墨汁吃,大科学家牛顿煮鸡蛋时竟然煮成了自己的手表。他们都是“糊涂”的典型,却在不同的领域作出了非凡的成就,所以有时“糊涂”能帮我们成就大事。

智慧点拨:

总之,处世行事没必要事事俱细,大事不糊涂,小事装糊涂,对人对己都有好处。

3、保持深沉,做个看不破的人

深沉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气度,更是一种智慧。在当今这个到处充满变数的社会里,保持深沉,做一个别人看不透的人,是做人的智慧,也是处世的哲学。

看似忠贞的人未必表里如一,貌若愚憨的人未必真愚,就是这样让对方无法看破的智慧,才是高明的智慧。诸葛亮空城计吓退司马懿,郑庄公谈笑间挫败共叔段,都是这种智谋的运用。

韩非子在他的文章中吐露了这样一个观点:保持深沉,不让人看破是君王驾驭臣子的有效手段。他认为,如果君王将自己的喜好厌恶、性情脾气都让大臣们知道得很清楚,那么臣子们就不会认真做事,只会研究揣摩君主的意思,做到投其所好,摒其所恶。如果保持深沉,让大臣们根本不知道君主是怎么想的,朝臣们就会尽心尽力办事。同时,保持深沉,不让人识穿也是处变不惊,反败为胜的一种战略。

春秋时期,郑庄公粉碎弟弟共叔段谋反时使用的就是这一策略。

郑国国君郑武公临死前将王位传给郑庄公,但是庄公的母亲却不赞同武公的意见。原来庄公出生时难产,他的母亲为此受到惊吓,差点死去,为此庄公的母亲很不喜欢他,认为郑庄公带给她了灾难,是不祥之人。

庄公母亲的反对并没有给庄公的继位带来什么问题,但是在郑庄公继位为国君以后,他母亲姜氏却屡次诋毁庄公,并为宠爱的小儿子共叔段要了很多地界,庄公一一答应了她。但庄公的母亲并未因此满足,为了更大的图谋,她甚至逼迫庄公把京城也划分给了共叔段。

共叔段得到京城后,开始在那里不断地扩张自己的势力,并在其母的帮助下准备里应外合,谋权篡位。庄公知道母亲根本就不喜欢自己,也知道共叔段与母亲密谋造反的事。虽然他心里有数,表面上却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因为他明白,要想破除弟弟和母亲的阴谋,欲擒故纵是最好的方法,为了取得更多的东西,表面上或者暂时给他一些好处以迷惑对方是有必要的。而其中的关键就是保持深沉,表面上不动声色,让母亲和弟弟不知道自己的想法,只有这样才能等待良机一举将其歼灭。

在庄公母亲的帮助下,共叔段的势力不断扩大,正直的大臣们坐不住了,有人向庄公进谏,认为共叔段囤积粮草,大肆招兵买马,扩充实力,分明是想图谋不轨,庄公却以这是国母的意思而不加理睬。当有些大臣建议庄公先下手为强,铲除共叔段以防有变时,庄公表面上不但不以为然,还训斥了这些大臣。如此一来共叔段更加肆无忌惮,谋反篡国的意图更加明显了。

庄公的做法不但迷惑了要谋反的弟弟和母亲,大臣们也蒙在鼓里。一位名叫公子吕的大夫劝庄公说:“一个国家不可能有两个国君,现在郑国却好像有两个君王。如果您想把王位让给共叔段,那我们就去奉他为君王,如果不是,那就尽早铲除他,免得臣民们三心二意。”庄公听了以后表面上假装很生气,让公子吕别多管闲事,实际上早已做好了准备。

郑庄公早知道弟弟和母亲的图谋,但是他有自己的想法,过早动手,铲除了弟弟肯定会遭到别人议论,认为他不仁不义,更重要的是母亲也站在共叔段那边,打倒了弟弟必然要牵连到母亲,这样一来肯定会被扣上不孝的帽子。因而他故意装做什么也不知道,放纵共叔段行事,等到共叔段和姜氏计划暴露,大张旗鼓准备谋反时才下令讨伐,一举挫败共叔段的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