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92年,孔子年已60岁。这年秋天,身患重病的季桓子在一次观望鲁城的时候长叹道:“想当初,鲁国差不多快要强盛了。孔子怪罪于我然后离开了,这才导致了鲁国的不强盛。”接着,他对身旁的嗣子季康子说:“我就要死了,我死后你肯定是鲁国的丞相。等你做了丞相后,一定要把仲尼召回来。”季桓子死后,季康子办完了丧事,然后就要召回孔子。大夫公之鱼劝说道:“先君当年任用他并没有兴盛鲁国,受尽了诸侯们的嘲笑。如今,您又打算任用他,如果还是没有成效,又将成为诸侯们的笑柄。”接着,在公之鱼的建议下,季康子召回了孔子的弟子冉求。冉求临走前,孔子对身旁的弟子们说:“祖国要召回冉求,不是要大材小用,而是要重用他。”在走的那一天,孔子又说:“回吧,回吧!跟随我从家乡来的这些弟子都有高远的志向,只是在做事的时候有些不周密。他们写的文章富有文采,我都找不到可以指导的地方了。”子贡深知孔子思念故土、渴望回国,在和冉求道别时叮嘱说:“你只要受到了重用,一定要想方设法让鲁国把老师也给召回去。”
次年,孔子去了蔡国,一年以后又去了楚国叶邑,接着又返回了蔡国。途中,孔子看见了两个并肩耕作的人,判定他们是隐士。子路上前去打听渡口,一人问道:“坐在车前手握缰绳的那位老者是谁?”从子路口中得知是鲁国孔丘后,对子路说:“他知道哪里有渡口。”另一人问子路:“你是他的弟子吗?”得到肯定答复后说:“如今天下动荡,战争频发,试问有谁能改变局势?与其跟随你的老师四处躲避那些昏君乱臣,不如和我们一起避世隐居。”接着,二人不再说话,继续耕地。子路把与那两位隐士的对话告诉了孔子。孔子听后显得有些失意,对弟子们说:“我们不能偏安于山林,过着和鸟兽一样的生活。如果天下安稳有序,我孔丘又何必奔波!”
公元前489年,吴国讨伐陈国。当时,孔子居住在蔡国边境,与陈国接壤。楚国在发兵救陈的时候,顺道派人去迎请孔子。陈、蔡两国得知后,担心楚国会重用孔子,于是在孔子前往楚国答礼的路上将他围困。
在被围困的日子里,弟子们个个都显得不满,全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为此,孔子挨个给他们做思想工作,希望他们要有君子那种临危不惧的作风,在面对困窘时始终坚守自己的节操,不要怀疑自己的志向和仁德。后来,他们一行人得到了楚国的救援,然后便去了楚国。
楚昭王打算分封给孔子七百里土地,遭到了令尹子西的劝阻。子西一连问了好几个问题:在楚国众多使臣之中,有没有谁的才能比子贡强;在几位辅政大臣之中,有没有谁的才能比颜回强;在将帅之中,有没有谁的才能比子路强;在主事官员之中,有没有谁的才能比宰予强。楚昭王一一摇头否定,子西于是说道:“楚国始祖当初得到了周天子的分封,封号不过是子男(子爵和男爵,处于五等爵位里的最低两等),受封的土地只有狭窄的五十里。与那个时候相比,现在的鲁国强大了很多倍。孔子深谙三皇五帝的治国之术,又主张效仿周公和召公忠心辅政,大王如果重用了他,楚国方圆数千里的疆域还能世代相传吗?周文王建都于丰地,而后周武王建都于镐京,从当初仅有百里土地的诸侯变成了统一天下的帝王。如果孔子受封了七百里土地,身边又有那么多才能出众的弟子,这对楚国来说可不是一个好兆头。”楚昭王听后,打消了分封的念头,过后不久就病逝了。
楚昭王死后,孔子去了卫国,受到了卫出公的重用。
公元前487年,回国的冉求被季康子任命为统帅,在与齐军的作战中取胜,于是乘机向季康子推荐了孔子。接着,季康子便派人去卫国迎请孔子回国。历经了14年的游历生涯,孔子终于回到了他的故国。这一年,孔子已经65岁了。
虽然回到了鲁国,但孔子并未得到鲁哀公和季康子的重用。此时的孔子早已看淡了一切,不再追求功名利禄。他开始专心致志地整理古籍、编订诗书礼乐,并一如既往地教育弟子。
公元前481年,鲁哀公在大野狩猎时猎获了麒麟,结果被人看成是预示不祥的怪兽,于是被取走了。孔子顿生慨叹:“黄河上再也不会出现河图了(传说河图出现于圣明之世),洛水上再也不会出现洛书了(洛书指治理天下的大法),而我的生命,也将走到尽头了!”
孔子说:“君子最怕默默无闻、被世人忘记,希望死后能够流芳百世。如果主张得不到彰显,我拿什么得到后世的推崇呢?”于是,孔子查阅了鲁国的历代史记,根据这些素材创作了儒家经典《春秋》,记载了鲁国从鲁隐公即位开始(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一共12位国君、242年的历史。对于《春秋》一书,孔子不允许弟子增删里边的任何一个字。他对弟子们说过这样一句话:“《春秋》这部书,便是我留名身后的资本。当然,也会是后人怪罪我的根源。”
公元前480年,子路在卫国被杀。次年,孔子生了一场病。子贡前来探病时,他充满哀怨地咏唱:“雄伟的泰山就要崩塌了!支撑的梁柱就要折断了!大志的哲人就要病危了!”孔子一边咏唱,一边流泪。七天后,孔子去世,结束了他多艰、漂泊的人生,享年72岁。
老庄的道家学说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出生于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太清宫镇),生年不详,大约是公元前571年。成人后,老子去周朝谋求仕途,做了一名史官,负责打理藏书室。
孔子去周朝学习礼制时,向老子请教礼学。老子对他说:“作为君子,在遇到机遇的时候可以谋求仕途,一展才华;在没有机遇的时候,就要像蓬草一样,能够顺风而行,随遇而安。无论环境是什么样子,君子的品行是不会改变的。我听说,一个出色的商人善于藏而不露,一个真正的君子习惯谦让聚德。那些骄气、欲望、看似踌躇满志的神色和放荡不羁的志向,对你没什么好处,必须要剔除。我要告诉你的就是这些。”
事后,孔子对弟子们说:“鸟能展翅飞翔,鱼能水中游荡,兽能奔跑路上。不过,用网可以捕捉兽,用线可以钓上鱼,用箭可以射下鸟。至于龙,则变幻莫测,不是我所能了解的。今天有幸与老子相见,发现他就是一条龙!”
老子在研究道和德的时候,主要强调隐逸。他在洛阳生活了很多年,看着周朝一年年衰落,于是决定离开。途经散关的时候,关令尹请他写本书,于是老子写了五千多字,分为上下两篇,主要阐述了道和德。接着,老子便出关了。至于去往何处,归隐于何地,无人得知。
庄子,名周,宋国蒙地(一说今河南商丘东北,一说今安徽省蒙城县)人,出生于公元前369年。刚开始的时候,庄子做了一段时间的官,然后就辞官归隐了。在隐居期间,庄子勤奋学习,涉猎了多方面的学问,不过主要研究的还是老子学说,因此他十多万字的著述几乎全是寓言。比如,《渔父》、《盗跖》等,通过诋毁儒学来阐明道学;《畏累虚》、《亢桑子》等,空有阐述,毫无事例。庄子有很强的造词遣句能力,描摹事物时栩栩如生,抒发情感时淋漓尽致,构造故事时异想频生,在攻击其他学派时毫不留情。
楚威王听说了庄子的贤能,派人带着重金迎请他去楚国做国相。庄子笑着对楚使说:“千两黄金,的确厚重;国相之位,的确尊贵。大王难道没有看过用来祭祀的牛吗?开始时好好地饲养它,几年后把它打扮得光鲜漂亮,然后就把它当成了祭品供奉太庙。到了这时,它宁愿做一头普普通通的牛,但已经不可能了。如今,我一旦做了楚国的国相,同样会有这种结局。您还是快快离去吧,不要扰乱了我的清静。我宁愿在一个小小的污水沟里自由自在地生活,也不愿意受到哪个国君的束缚;我宁愿终身不踏入仕途半步,从而能够享受生活的安宁和平静。”
严酷的法家思想
哲学家、法家代表韩非,是韩国公子,大约出生于公元前281年。他素喜“刑名法术之学”,因此花了很多精力去钻研法家学说。并且,韩非早年曾同秦国宰相李斯一起在楚国兰陵随荀子学习。在自己的不懈努力和老师的谆谆教导下,韩非在法学上有很深的造诣。他是一位集法家学说之大成的思想家,其政治学说主要是在总结和吸收前期法家思想遗产的基础上形成的。他的文章现存55篇,收集在《韩非子》一书里。
当时,韩国积贫积弱,国势衰弱,再加上外有强秦虎视,内有悍臣弄权,亡国之危已迫在眉睫。韩非是个热忱的爱国者,看到祖国现状,顿时身心沸腾,欲为祖国抛洒热血。针对韩国迫切需要解决的一系列现实问题,韩非多次上书陈述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改变现状的意见。然而不幸的是,他胸中虽有报国志,但却没有报国路可行。庸懦无能的韩王不识人才,根本不理睬韩非的主张。随后,韩非因满腔的爱国热情被浇灭,再加上自己有口吃的毛病而不善言谈,于是将所有的悲愤和忧愁皆倾注于笔端,埋头著述。不久,韩非的学说便被广泛流传,他的思想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韩非是一个君权至上论者,主张加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这也是他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他的名言是:“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所谓“圣人”,就是中央,也即是君主。所以,若欲安国,则必须尊主。韩非借鉴了前期法家的有关学说,提出了更为缜密的法、术、势相结合的专制主义理论。
韩非站在儒家思想的对立面,疾呼要以法治国,同以德治国唱对台戏。他所说的法,是指由封建官府制定和颁布的成法。法治的对象是君主驭下的所有臣民;法治的目的是要维系封建的统治秩序,保障圣人——君主对全体臣民的绝对统治。因此,韩非主张法必须严峻,只有实行严刑峻法,老百姓才不敢犯上作乱。人们很少被火焰烧伤,是因为火焰猛烈灼热;许多人溺死于水中,是因为水性柔弱。严刑峻法就如同一盆火焰,约束臣民老老实实地接受君主的摆布,不敢铤而走险,以身试法。
此外,韩非还鼓吹法不阿贵,赏罚严明,他认为圣明的君主设置官职爵禄,就是为了以此招引贤才,奖励功臣。所以,贤能之人应任大官,拿厚禄;功勋卓著者,应当得到很高的爵位和奖赏。有多大的本事当多大的官儿,有多大的功劳领多厚的俸禄,主张任人唯能,任人唯才,反对儒家建立在血缘宗法关系基础上的任人唯亲的原则。在当时,韩非的此项主张有其进步意义。
不过,仅有严刑峻法,君主还不能有效地主宰他的臣民,还必须有势。所谓势,是指国君的地位与权力。认为君主一日不可无势:夏桀为天子,能控制天下,不是因为他有贤能,而是因为他的权位崇高。尧当老百姓的时候,不能治三家,不是因为他没有贤能,而是因为他的权位太卑下。千钧重的东西,载在船上也会漂起来,锱铢般轻的东西,若不放在船上也要沉下去;不是因为千钧轻,锱铢重,而是由于有势与无势的缘故。所以韩非得出了结论: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有了势,法的威力才能发挥出来。
势既然这般重要,君主应当将其视为自己的眼睛、自己的生命。韩非以形象的语言告诫君主:觊觎君主权势的大有人在,君主一旦失势,即使求为匹夫亦不可得。猛虎依靠坚锐的爪牙能制伏狗,若待虎的爪牙移到狗身上,老虎就被狗制伏了。因此,为君者应当像防贼一样提防所有的人,越是亲近自己的人越要注意,例如父母、妻子、兄弟,等等,他们都可能构成对君主权势的致命威胁。
韩非和他的老师荀子一样,都主张人性恶,但韩非的看法更为极端。他认为人之本性是好逸恶劳、趋利避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统统是赤裸裸的相互利用的关系,因此才会有那么多的子弑父、妻谋夫、下僭上、臣弑君。为此,君主要善于潜运权术以御臣民。
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君主专制理论,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对于政治体制的变革实践,起了很大的指导作用。
不久,韩非的著书便流传到秦国。当秦王政如饥似渴地读完韩非的《孤愤》、《五蠹》时,不禁拍案称奇,起身感慨地说道:“嗟乎!寡人如能得以见到此人,并同他一道交游,死而无憾矣!”
这时,李斯入内禀事,见大王如此感慨,便向前询问何故。秦王政请李斯阅读案上的竹简,并说道:“先生博学,请看案上的书简,是出自何人的刀笔?”
李斯遵命披览书简,片刻间便抬起头,笑着对秦王政说:“禀报大王,此书简乃韩国公子韩非所著,韩非同鄙人曾一道受学于荀子先生多年,故能一望而知。”
连日来,秦王政多次翻阅韩非的书简,读其文而思见其人。为早日见到韩非,使其为己所用,秦王政在急切的心情之下作出了决定,于公元前233年发兵攻打韩国。韩安王见秦国大兵压境,惊慌得手足无措,在危难中想起了韩非,派韩非出使秦国,让韩非劝秦王政先去伐赵,暂缓局势。
韩安王哪里知道,秦王政此次发兵的目的,不是要在此时灭亡韩国,而是要借此得到韩非。同年,韩非受到了李斯的陷害,被迫服毒自杀。
商鞅是战国时期卫国人,是卫王室的后裔,因此又称卫鞅;他是姬姓公孙氏,于是也称公孙鞅(当时称氏不称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