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明之特种兵王
6101400000166

第166章 各自准备

唯送死者以当大事,无论生前怎么样,既然已经入土了,有些事就这么过去也就是了,但凡不是夺妻之恨杀父之仇,也到不了死了以后还要挫骨扬灰的那个地步。

所以多铎和多尔衮两个人也是赞同饶安的处理方式的,让他回去先把丧事办了。当然了,现在是属于非常时期,不能遵循那种天子受制二十七个月的周礼。

饶安只给了豪格很短的一段时间,这个很短的时间到底有多短,上文我们已经很明确的交代过了。所谓很短的时间,是三天。三天的时间,要他给皇太极料理好丧事,顺便把两黄旗内部的家务事收拾好,带着这帮人来到多铎这里,由多铎带领着,去山海关,接受和平改编。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办丧事三天是够够的了,但是对于贵族来说,就很扯了。尤其是对于这种已经单干的政权来说,更是如此,死去的皇太极,原则上要称之为大行皇帝的。

然而此时此刻,却是一种不一样的场景,因为他们马上就要投奔大明了,投奔大明是一个大事。只要一旦这件事提上日程来说,整个大清的政权就会是土崩瓦解之日。

天无二日,民无二主。端坐在紫禁城宝座上的崇祯皇帝是绝不会容忍在盛京还存在着一个皇帝的。去掉国号和帝号,低调的向崇祯称臣,等待一个或许是略带着屈辱意味的封号或者谥号,也许是皇太极唯一的宿命了。

自古以来,皇帝被俘或者投降,善终着并不多。而且在新的政权里会被封一个相当不靠谱的封号。李煜,也就是那个写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的南唐后主,最终被封为违命侯,意思是违背了天命。又比如宋徽宗和宋钦宗,一个是被封昏德公,一个是被封昏德侯。

这下场,怎是一个惨字了得,现在,如果让崇祯去加封皇太极,估计崇祯这个恨疯了的人,封皇太极为逗比公,加谥号为活该。都是有可能的。这并不能怪其中任何一方。因为这片广褒的土地上,最终只能有一个统治者。

卧榻之侧,从来都容不得他人酣睡。不然的话,本来睡眠质量就不算太好的崇祯估计就又要失眠了。这一次豪格倒是聪明了,眼前的这两位叔叔已经是铁了心的要归顺大明了。

而且有些不可思议的是,这位大明的四品文官,山海关参议道台饶安,似乎在这里就是说一不二。能够做两位王爷的主。手里握有两白旗的多铎和多尔衮竟然就对他言听计从,这岂不是咄咄怪事吗。

这时候,豪格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谦恭说,:“那么请饶大人示下,丧仪的规制。”饶安想了想说道,:“肃王说的周到,你们既然要归顺大明,自然先要去掉帝号。这样,令尊的去世就不能以皇帝的礼下葬。大明藩属之国,国君为大明郡王,我看,令尊可以不照此例,以亲王礼仪下葬。”

本来皇帝用王爵礼仪下葬是一件挺糟心的事情,但是饶安一定要和他说清楚了,就算是这样的,我已经给你额外施恩了,这是因为,你父亲之前是自称了皇帝的,虽然这个政权我们大明并不承认,但是还是可以允许他以亲王礼仪下葬。

对于这一点,豪格也没有再折辩什么,深施一礼,也就上马去了。看着豪格远去的背影。饶安和两位旗主面面相觑,互相瞅着有一分钟左右。

还是苍白的进来打破了这个僵局,是的,是苍白,我们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提到他了。作为白龙分队的军事参谋,他曾经在很多的篇幅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也是对两白旗策反的主力功臣。

一句话,多铎都快恨死他了。心说这是个天生的演员啊。要不是这小子一步一步的撺掇,我也不至于这么快就走到这一步,到了和大明俯首称臣的份上。

但是既然到了这一步上了,也不会再为以往的事情纠结了。他们扮演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主仆关系,而现在的关系是战友。所谓的战友,就是一个战壕里的朋友,现在他们目前就是这样的一个状态。

苍白走进来的时候,三位正在大眼瞪小眼,多铎斜着眼睛看了一下苍白,说了句:“你这个天坑,现在还想怎么坑我你就说吧。我现在反正也是死猪不怕开水烫了。”

这话让苍白也笑了,他正色说,:“多铎兄,过去的事,可不是坑你,我是救你,对抗大明,早早晚晚都没有什么结果。你何不尽早就弃暗投明,少不得凌烟阁上有一个位置给你!”。

多铎说,:“得了吧,你小子,就会捡着拜年的话说,以后你的话我就得一边琢磨一边听,我吃亏上当就在太相信人这一条上。”苍白说,:“得勒,您也别跟我在这闲磨牙了,回头我好好给你陪个不是。”

话题这就进入了正题了,那就是,对于刚才这件事,怎么样去应对。多铎说,:“我倒是相信多尔衮已经死了,就凭豪格这个胆子,如果是来使诈,他没有这个胆量。也没有这份演技!”说到演技的时候,他还是扫了一眼苍白,苍白就假装没看到。

多尔衮也是这个意思,他们一起用询问的眼神看着饶安,其实饶安并不是不信,但也并不全信,本来能够放手一搏,不知道鹿死谁手的事情,为什么就偏偏放弃了那最后的一哆嗦。

如果说皇太极是个悲天悯人的性格的话,那么他不会把其他的四旗拿来对抗两白旗,打消耗战,直到在和两白旗的对抗中,其他四旗消耗的一兵不剩。用这个思维来考虑的话,难道只有他两黄旗的人是人,别的旗就不是满洲人,就活该被抛弃吗。

现在无论如何,态势还是并不清晰明朗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应该积极做好一切的应对突发事件发生的准备。

其实看到这里的时候,诸位看官就会问了,卖了这样一个大关子,那么皇太极到底死没死呢。饶安等人不清楚,这是很正常的,作为说书人,应该是清楚的吧,那么就说出来吧。

书中代言,皇太极并没有死。这个故事我们还得倒述一下,在城破的时候,那是皇太极的最为惊恐的时候,他唯恐棒子国和山海关的联合部队攻进内城,直接进击皇宫。

别的不说,就城中还有一支元气尚存的精锐部队,就足以把事情拖入死地。但是接下来的说法竟然很有意思,因为山海关的进攻部队,暂时收兵了。没有再继续进攻下去。

还是那句话,皇太极这个人虽然不厚道,但却并不是等闲之辈。他在开始的不解之后,很快就分析出来了两个可能性。一是山海关方面的兵力或许并不足以完全对盛京内城起到占据作用,所以暂时为保完全退兵。这一点算是被他猜中了。

还有一点也被他猜中了,那就是山海关方面的明军,并没有打算自己动手,而是打算让多尔衮去收拾他们,要知道,多尔衮的手里还有一万五的精锐部队,整体的战斗能力在两黄旗士兵之上。

而且,对于这一点来说,多尔衮是相当愿意干的,就算是赔了本钱不赚吆喝也愿意干。你说为什么,还是为了这口气。当年皇太极把多铎和多尔衮撵的跟鸭子一样,现在是算账的时候了。

皇太极仔细的分析过了局势,认为如果自己手里现存的部队如果和多尔衮、多铎的部队来一场硬碰硬的拼杀,恐怕鹿死谁手还不一定,但是无论是谁胜利或者谁失败,最终的结果都是大清的最后一点兵力,都已经消耗完了。从此,再也没有任何的本钱了。

所以在权衡良久之计,才出此下策,诈死埋名!让豪格和多尔衮、多铎改善关系,但是两黄旗的军官实际还是效忠于豪格的,所以现在保留住自己的实力,以后就可以东山再起。

对于这个计策,豪格本来并不赞同的,虽然这个孩子一向都有些怯弱。然而这一次却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强硬态度,他主张和多尔衮来一场硬碰硬的战斗,而不是这样采取迂回战术,太慢热了,而且不知道收效会如何。

对于这个孩子,皇太极一直是很喜欢的。并不仅仅因为他是长子,豪格的身上也算是有很多能拿住人的地方,尤其是他比较善于迎合皇太极的心思,要说拿着豪格去诈降,还真是有些舍不得。因为一个不留神,很可能就会把儿子的性命给交代了。这可不是一件闹着玩的事情。

不过见父皇心意已定,豪格还是义无反顾的接了这个活,而且在很短的时间内召见了两黄旗的参将以上军官,传达了了这个事情。并且得到了他们的盟誓之约。

然后马不停蹄的来见多尔衮和多铎,在多铎的府里出来,豪格还是不由得抹了一把汗,叹道,:“两世为人!”

确实是两世为人,进了这个龙潭虎穴,竟然表演了一场之后,全身而退了,这也算是豪格的幸运。他又马不停蹄回到了皇宫之内,开始布置丧事。

这时候的皇太极早已经易容,以一名参将的身份留在了豪格的军中,现在两黄旗部队里,知道这是一个计策的,只有不足几十人,,都是参将以上的职务,也都是这些年使出来的贴心人。

盛京城内,正在以亲王的礼仪为活着的皇太极操办丧事。而多尔衮等人也在抓紧时间预作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