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四川袍哥史
6108800000009

第9章 袍哥与其他秘密社会组织的关系(1)

第一节 中国秘密社会组织概述

何谓秘密社会?

中国的秘密社会组织起源较早,但在清代最为繁盛。尽管清政府采取对秘密社会组织的高压政策,仍不能阻止其迅猛发展。而在历史上影响较大而且对推翻帝制起到积极作用的主要有天地会(洪门)、哥老会、白莲教和太平天国拜上帝会。

由于历史原因,秘密社会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有的成为危害一方的邪教组织,有的加入了革命党,有的演变为黑社会。

哥老会作为秘密会党,也是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应运而生的。在清朝初年产生的会党中,哥老会占了天时地利人和,发展成与天地会、白莲教等齐名的秘密社会组织之一。

第二节 袍哥与洪门(天地会)的关系

之所以首先要谈到哥老会与洪门的关系,是因为在很多研究袍哥的文章当中,要么把洪门、天地会与哥老会混为一谈,要么把天地会、三点会、三合会、哥老会、添刀会、边钱会、汉流、袍哥、江湖会、仁义会、公社、海皮等均作为洪门的分支。问题的症结还是在于帮会组织本身的秘密社会性质所决定的。

按照通常的说法,“天地会及其各种支派统属于洪门”,关于洪门的起源,有人认为是康熙甲寅年(1674)创立的,其主要依据是贵县修志局发现的天地会文件《反清复明根苗第一》的记载。有人认为洪门应是雍正甲寅年(1734)创立的,主要依据是萧一山氏在伦敦博物馆发现的许多天地会文件,特别是其中的《西鲁序》和《西鲁叙事》。由于清初天地会影响比哥老会大,且同哥老会在供奉对象价值观念上有许多一致的地方,很容易造成哥老会是天地会支系的错觉。而事实上,哥老会在与各秘密社会组织的交往过程中,自然受到天地会等帮会组织的影响甚至相互交叉融合,有许多共同的地方,集中主要表现在起源、组织形式、仪规等方面。

尹恩子认为:天地会对哥老会的影响主要是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堂”的使用,二是供奉“洪世武祖”,三是“五祖洪门”“反清复明”印记上。从研究资料来看,更多的人认为,天地会为明朝的遗民组织,宗旨是反清复明。而哥老会主要是在四川的啯噜会的胚胎上发展起来的,其宗旨主要是团结互助,虽然吸收了天地会、白莲教、青莲教等秘密社会组织的一些有用的东西,使自身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但其鲜明的特点也保留了下来,体现为江湖性和匪性。这与以明末知识分子创立并受佛教影响颇深的洪门(天地会)有明显的区别。值得一提的是,众多在清代进入极盛时期的秘密社会组织,在后来都因为各种原因式微甚至消亡了,但洪门组织却经过各种风雨终于逢凶化吉,从秘密社会转为公开的公益性的社团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已完全丧失了进步意义、丧失了团结互助作用,甚至完全变质,成为社会的恶势力的洪门组织已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因而,被新政权取缔;作为在历史上受到洪门影响颇大的袍哥组织,也被铲除,消亡在历史的风尘之中。

台湾,洪门组织(包括各个分枝)却遍布全岛,在台北等大城市中,更是山堂林立。

第三节 袍哥与白莲教的关系

白莲教是清代主要秘密教门之一,它是由摩尼教、弥勒教、道教、佛教等各种宗教混合演变而成的。贫苦农民、手工业工人、矿工、漕运水手、城市平民以及流民等,是它们的基本群众。组织系统较为松散,有信仰作为基础。它的教仪简单,经卷比较通俗易懂,深为下层人民所欢迎,并且常被利用做为组织人民反抗封建压迫的工具。为了适应下层人民白天参加生产劳动的实际情况,白莲教教徒多是“夜聚晓散”。愿意参加白莲教的人不受任何限制,不分贫富、性别、年龄,男女老少只要愿意均可加入,这就是史书上所说的“男女杂处”,从这点看,实际上是一个半僧半俗的秘密宗教团体,具有明显的民俗性、乡土性。

白莲教主张打破现状,鼓励人斗争,这一点吸引了大量贫苦群众,使他们得到启发和鼓舞。在乾隆嘉庆时期一系列的人民起义中,嘉庆元年(1796年)的白莲教大起义是规模最大的一次。这次起义前后持续了九年零四个月(嘉庆元年正月初七日至嘉庆十年五月十九日),参加的人数达几十万,斗争的区域遍及湖北、四川、陕西、河南、甘肃五省,并且还波及到湖南省的龙山县。据不完全统计,共涉及府、州、县、厅、卫等二百零四个。清朝统治者征调了来自全国十六个省的兵力,耗费了白银二万万两,相当于当时清政府五年的财政收入;同时这次起义还大大削弱了清军的力量,使清军损失一、二品的高级将领二十多人,副将、参将以下的军官四百多人,这次起义给满、汉地主阶级以沉重打击,成了清朝走向衰落的起点。”起义的原因是朝廷政治腐败、经济失序、天灾人祸,川陕等五省流民聚集,而这此流民面临着衣食住的无着,还遭受统治者的驱赶打骂,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只好铤而走险,最终酿成了大规模的教民起义。

白莲教从创始到清代中叶的几百年中,始终不是以正统宗教被尊崇,而是作为异教被排斥。

哥老会与白莲教同属于清代的秘密社会组织,其产生的社会基础,历史条件都有雷同的地方,同在四川这块土地上开展各种活动,均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自然会有交叉、借鉴、渗透和融合,哥老会的山堂组织,是啯噜子与白莲教活动时期的山寨战的经验以后出现的,内分红、黄、蓝、白、黑五旗,这种五旗制分派,是从白莲教中效法而来的,另外,哥老会的开山立堂之风是直接从白莲教的支派青莲教借用而来的。同样的,白莲教也受到啯噜子的影响,参加起义的教众相当部分就是啯噜子,且教民受到啯噜子的影响之后,也开始了拜把结盟的仪式。白莲教的某些教义中也包含着贫苦人民互相帮助,同甘共苦的思想。例如在白莲教的宣传中“习教者有患相救,有难相死,不持一钱可周行天下”,对于贫苦的劳动人民来说,是具有巨大吸引力的,这与哥老会团结互助的主张是一脉相承的。但他们又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系统,在诸多方面是存在区别的,这主要表现在:

一、前者为秘密帮会组织,后者为秘密教门。

二、白莲教产生较早,明中下叶就出现;而哥老会产生较晚,清中叶才出现。

三、白莲教组织形式较为松散,哥老会组织系统比较严密。

四、成立之初,白莲教的群众基础主要是农民;哥老会的群众基础主要是流民。

五、白莲教有信仰作为基础,有系统的教义,以“无生老母“为神,经典有《弥勒下生经》、《二宗三际经》、《大小明王出世经》等,而哥老会主要是借异姓结拜形成利益共同体,没有明确的信仰,以关公为圣,尊崇的秘籍只是传说中的《海底》和《西鲁序》等。

六、白莲教没有明确的目标,教首们平日以传授经文、符咒、拳术、静坐、气功为人治病等方式吸收群众皈依,借师徒关系建立纵的联系。哥老会后来有了明确的目标:反清复明,还汉人河山,江湖义气重,并以地域划分为不同的山堂、公口、码头等,建立起横向联系。

关于“横”与“纵”的问题,虽然同属于中国传统的宗法等级制下权力系统,但他们又分别属于权力的分层结构和教阶制度体系。二者权力系统的区分,正是两大秘密社会组织的核心区别。在权力的获得方面,秘密会党的权力获取途径相对要多一些,主要是通过首倡、名望、自称、晋升等形式成为会首,而秘密教门主要采取君权神授的方式取得,通过对教首与创教始祖的神化,使教首及其传教家族在底层广大教徒的心目中形成一种至高无上的神圣光环,既使信徒对危机四伏的生存环境有了某种心理调适,具有一种能得到保护的安全感,同时也对信徒造成一种无形的威慑力,形成一种难以摆脱的精神枷锁。之后各民间教派进而制订出一套严密的组织体系和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以确保各项措施的贯彻实施,确保教派的巩固与发展,也确保各项利益顺畅无阻地获得。在权力运行方面也有明显的差别,如果说民间教门的教首相当于封建家长制统治中的家长的话,那么,秘密会党的会首则相当于封建家长制统治中的长兄也就是宗法制中的嫡长子。由此可以看出,哥老会的权力系统虽然也是由封建宗法等级制度派生出来的,相对于白莲教而言,它在权力运行上带有一定民主色彩,所以造反更为坚决。

第四节 袍哥与兵、匪、侠的关系

一、袍哥与兵的关系

军队是一个国家的捍卫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要工具,自从军队由皇室或党派操纵以来,军队又成了捍卫皇权和党权的工具,它始终是以公开身份开展活动的。但为什么要在这儿将军队与秘密社会组织扯在一块来谈呢。这是因为在清朝的一段特定的历史时期,部分军队被彻底异化了,沦为帮会操纵的工具,其中袍哥与军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道光年间,中国南方暴发的举世闻名的太平天国起义,为了镇压这股农民起义军,除朝廷军队外,各地还组织了地方武装,曾国藩组建湘军,左宗棠组建楚军,李鸿章组建淮军。于是清军(包括地方武装)与太平军在以江淮大地为中心的广大地区进行了殊死激战。

地方武装中以湘军影响最大,数量最多,湘军成立之初,其骨干力量是曾国藩的湖南家乡子弟,由于在招募新兵时的承诺未兑现,并不时发生军官克扣军饷的事情,使得本土湘军怀恨在心。由于湘军制度是经常遣撤、招募的。潜伏的会党就伺机应募混了进去。他们在军中,先以患难相助,祸福同当的会党义气播下了感情,打下了思想基础。到士兵感到受欺骗、被剥削的时候,他们就暗中结合在一起了,打仗是惨烈的,谁也不能保证无死伤,且战后必然要离开队伍,要去谋生,将来谁照应?这些原本下层的士兵就相互联络结拜,秘密组织了哥老会。他们的目的是“一曰在营会聚之时,打仗则互相救援,有事则免受人欺;二曰出营离散之后,贫困而遇同会,可周衣食,孤行而遇同会,可免抢劫。因此,同心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