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如何找份好工作:成功就业的11条法则
6109500000002

第2章 法则一:加强自信,有勇气推销自己(1)

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是赢得别人青睐的重要法宝。”现代职场中,人才自由竞争,这为有自信、有勇气推销自己的人搭建了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求职者应该具有充足的信心与勇气扮演好“生、旦、净、末、丑”各种角色,使自己的才华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1、完成工作靠能力,找工作靠信念

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自己的信念,有些人求胜的信念不够坚定,因此失去了一次次就业机会;有的人刚好相反,他们凭借必胜的信念得到了许多就业机会,最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

任何人都有信念,商人希望自己能够在生意场上一帆风顺,赚更多的钱;职场中人希望自己能够在事业上芝麻开花节节高;求职者希望自己能够在求职生涯中一路坦途……由此看来,信念对于一个人的影响很大。

既然如此,为什么有的人取得了成功,而有的人失败了呢?成功者之所以称之为成功者,原因之一是他具备了必胜的信念,正因为如此,他能够充满自信地挑战困难;而失败者之所以会失败,是因为他的心中缺少确定性因素,没有必胜的雄心壮志。许多人求职失败,是因为他们缺少必胜的雄心,所以才屡次受挫。因此,求职者应该具备必胜的信念。

卢刚来到上海后,对一切都感到非常新鲜,上海繁荣的景象激发了人们心中的梦想,快节奏的生活方式鼓舞着许多年轻人去追求。卢刚暗自发誓,一定要在上海闯出一些名堂,不达目的绝不罢休。

然而,接下来的求职经历却使卢刚开始怀疑自己信念的正确性。卢刚想,凭借自己的条件,在上海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应该不是多么困难的事,可为什么先前的面试都以失败告终呢?难道自己不适合在上海发展吗?一连串的问题困扰着卢刚,但他为了心中的梦想,一直没有放弃继续求职的信念。

一天,他带着自己的简历、学历证明等面试必备材料,来到一座气派的写字楼下。卢刚暗暗给自己鼓劲,这次一定要成功。多次失败的打击,不禁让他产生了一丝胆怯,但他很快镇定下来。他调整了一下自己的情绪,从容地走进了写字楼。

人事部李小姐粗略地看了一下他的简历后,面无表情地对他说:“你来得很凑巧,我们公司的老板是香港人,他刚好来到公司检查工作情况。”卢刚一听,又惊又喜,连忙对李小姐说:“我实在太幸运了,麻烦小姐代为传达一声。”于是,卢刚整整衣服,竭力掩饰住自己紧张的情绪,然后彬彬有礼地敲开了总经理办公室的门,打完招呼后,总经理示意他坐下,而自己却又投入到工作当中了。

为了打破沉寂的局面,卢刚首先做了自我介绍:“您好,总经理,这是我的简历,应聘贵公司销售经理。”对方只简单说了一声“知道了”,又继续埋头工作。此时,卢刚感觉到这次面试可能又完了,接下来的10分钟内,他回答老板的提问时,表现得有些机械、麻木。

不一会儿,老板下了“逐客令”,卢刚不甘心就这样离开,他站起身来,语气坚定地对老板说:“我不想失败,请相信我能把工作做好,我不怕任何压力,我能承受住各种困难,我有与公司共同发展的决心和意志,请相信我,我会努力为公司创造利润的……”总经理听完卢刚的话,慢慢地抬起头来,用审视的目光上下打量着卢刚,他发现,卢刚的眼眶已渐渐泛红,这说明他非常在意这份工作,而且为了心中的信念,他敢于将自己的情绪发泄出来。随后,他对卢刚说:“你的情况我已经大致了解了,感谢你来我们公司面试。再见!”

卢刚的心情非常复杂,他不明白总经理最后几句话的含义,也不清楚自己究竟有没有机会进入这家公司,但他惟一清楚的是,绝不能就此放弃了自己的信念。

次日,卢刚接到了该公司总经理的电话,对方邀请他到公司进行最后一次面试。接待他的仍然是那位香港老板。彼此寒暄过后,总经理便说:“你是一个勇敢的年轻人,我很欣赏你的勇气和自信,我年轻时候,也像你这样……”总经理为卢刚讲述了他年轻时的创业经历,并鼓励他努力工作,要为自己心中的信念一直奋斗下去。

最后一次面试当然是成功的,卢刚被录取了。

信念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闸门,是启动聪明才智的马达,这个比喻很贴切。的确,要想找到理想的工作,就应该正确评价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能力,树立坚定的信念。中国有句成语叫“人贵有自知之明”,这个“明”表现为既可以看到自己的短处,也可以如实地分析自己的长处,这是树立坚定信念的前提条件。

在求职道路上,每个人不一定总是一帆风顺的,有时,避免不了要经受各种困难的考验。古语说得好:“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自古以来,人们就把吃苦耐劳看作是成才的一个最基本的条件。

在求职过程中,求职者会碰到很多麻烦,具备必胜信念的人会勇敢地面对这一切,最终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相反,自认为是“丑小鸭”的人,由于悲观失落,最后会被埋没在求职的浪潮中。在曲折的求职道路上,只有树立坚定的信念,才能在艰难跋涉中,披荆斩棘,摘到胜利的果实;遭遇困难时,才敢说一声“我能行”,为自己鼓足勇气、增强信心。

在成功就业者的词典上,镌刻着两个字——必胜,因为他们具备必胜的信念,所以才能承受住各种考验,才可以在竞争激烈的求职场中崭露头角。

求职锦囊妙计:

信念可以成为动力,也可成为阻力。坚定的信念会促使人走向成功,而摇摆不定的信念,会使人失去前行的勇气。信念可以将一个人的自信展露得一览无余,同时,也可将一个人的懦弱表现得淋漓尽致。

2、不以出身论英雄

求职竞争无贵贱,无论是出身豪门,亦或是贫苦农民家庭,这对求职都没有影响,考官看中的是求职者的个人能力,并非身世背景。因此,对于出身贫苦的求职者,切勿自觉低人一等。

当前,许多企业都喜欢聘请农村户口的人才,因为,在招聘方看来,从农村走出来的人,干活比较踏实、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这一点是某些城市人无法做到的。就此看来,出身贫苦的求职者,不应因个人家庭条件差,而失去参与竞争的信心,应该将其视为一项资本,一次磨炼自己的机会,说不定能让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在某招聘会上,一则招聘广告吸引了许多求职者的注意,张芳也是其中一员。招聘方是一家国营企业,其待遇非常优厚,如果求职者能顺利地通过试用期,就可以为求职者解决保险问题;如果干满一年,工资就会增长一倍。当然,与待遇问题相对的就是招聘要求,具体内容是:本科以上学历,计算机专业优先考虑,必须具有本市户口。

第一位求职者看过招聘要求后,便说:“完了,这么好的一份工作与我擦肩而过了,对于其他条件,自己感觉还都可以,但是,我不是本市户口。”说罢转身离开了。

第二位求职者埋怨命运的不公使他出生在偏远的山区,埋怨父母没给他提供优越的家庭背景,责备用人单位要求过于苛刻,瞧不起外地人。

第三位求职者看了招聘广告之后,也心存疑虑,他的条件非常好,研究生毕业,计算机专业,且有3年的工作经验,但惟一不足的是没有本市户口,他长叹一声后,转身离开了。

张芳与前三位求职者的情况大体相同,她各方面条件都符合,惟独没有本市户口,但她不想就此放弃这个难得的机会。于是,她积极地参加了面试。在所有面试者中,她是惟一一个没有本市户口的人,也是年龄最小的一个人。面对这些强大的竞争对手,张芳显得有些底气不足,尤其是户口问题,更让她感到有些力不从心,在其他竞争对手眼中,她似乎看到了轻蔑的神情,但这些都不能动摇她的信心。

当主考官叫到她的名字时,张芳从容地走进考官办公室,在自我介绍中,她将自己的家庭情况坦诚以告。考官对眼前这位求职者产生了好感,他面带微笑地问道:“我们的招聘要求上写的很明白,既然你没有本市户口,为什么还要来面试呢?这样既浪费了你的时间,也耽误了我们的许多事情,你认为这样做有意义吗?”张芳满脸通红地说:“贵公司的招聘要求我已经看过了,但我认为户口不是主要问题,关键是个人能力,贫苦家庭出身的人,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而且能脚踏实地的将工作做好。”

主考官点点头,说:“认识你很高兴,回去等通知吧!”

3天后,张芳接到了该公司的录用通知。

美国西南航空公司在招聘员工过程中,主考官并不是逐一接见每一位求职者,而是将所有面试人员集中在一起。

最前面回答考官问题的那个人,并不是真正被考验的人,那些坐在后面、等待被提问的求职者,才是考官考察的主要对象。考官一边给前面的人提问,一边观察未被提问者的行为举止:有的人得意于自己的穿着打扮;有的人为自己绅士般的举止做派自鸣得意;有的人因出身不凡、家庭背景显赫,显示出一副不可一世的表情;有的人正专心致志地倾听被提问者的回答;有的人默默地做着准备。当然,那些认真倾听的人最有可能胜出。据调查,能够认真倾听他人回答的求职者,大多出身于一般家庭,他们没有太多值得炫耀的资本,能够谦虚踏实地接受面试,而这种人恰恰是公司需要的人才。

以上两个事例都告诉求职者,在求职竞争中,出身好坏并不能决定求职成败,那些自认为身处名门、家世显赫或打扮时尚的求职者,往往会产生优越感,这是求职过程中的一大禁忌,任何一个公司都不会按照求职者的身份背景、穿着打扮去选才,求职者的能力才是用人单位重点考虑的因素。

求职锦囊妙计:

职场中,是不以出身论英雄的,父母的身份高低对你的求职成败没有过多影响,求职者没有必要因为出身卑微而自觉低人一筹,也没有必要因此而自轻自蔑,更不能责备父母、埋怨考官。只要用一颗平常心,坦然地去面对自己、面对他人,就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适合自己的工作。

3、适当抬高自己的身价

在就业市场里,人才也是一种商品。所以,求职时不妨用自抬身价的方式来推销自己,这既是对个人能力的肯定,也是一种自信心的体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一个人一生只做一种工作、只在一个岗位工作直到退休的情况逐渐减少了,许多情况下,人们会因种种原因而更换工作、更换职位。另外,很多人感觉如果在一个公司干的时间长了,老板就应该给自己长工资。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有了一定的能力,不妨适当地抬高自己的身价,这无论是对你日后的发展,还是目前地位的改变都有好处。

在市场经济逐渐成熟的今天,人才也成了一种商品,也有了价钱。这话听上去有些冷漠的味道,但却是不可争辩的事实。

两个人同在一家公司,你的年薪10万,他的年薪3万,其他人可能会羡慕你,但这是你的身价,你有要求高薪的资本。而且,在现实生活中,自抬身价的情况也越来越多,这也是比较正常的现象。比如演员演戏、拍戏要讲出场费、片酬,主持人主持一档节目,也要有出场费,球员踢一场球,也要有赢球奖金。

所以,在当代社会,“身价”已经不再是一个上不了桌面的话题了。平时的工作尚且如此,更不要说求职的时候了。

有人也许认为,找工作时,老板肯定希望求职者对薪金的要求越低越好,这时如果对薪金的要求过高,岂不等于在虎口里拔牙?老板相信自己的能力吗?他会聘用自己吗?

或许,每位老板都希望职员是义务工、志愿者,只干活不拿钱。但是,希望归希望,现实归现实。实际上每个职员都要吃饭、穿衣,甚至还要养活一家老小。所以,尽管人们也听说过老板克扣员工工资的事情,但这样的老板毕竟是少数,而且他们也很难做成大事。

既然求职者是靠个人能力领薪水,且工作就是为了赚钱,当然是赚得越多越好了。所以,自抬身价其实没有什么不正常的。这一点老板也可以理解。

那么,求职过程中,自抬身价会不会把老板吓跑了呢?当然,老板是不会跑的,多数情况下,跑的可能是求职者。但是,一个有眼光的老板是不会为了节省几个小钱,而把能帮自己赚大钱的人才放走,他要的是真正的人才,为了招贤纳士,他会花重金招揽人才的。

试想,用低薪雇佣几个低能的员工,一年到头不但干不成几件“漂亮”的事,反而惹了许多祸,使公司蒙受损失,这样的人即使对薪金要求再低,恐怕老板也不愿意用。而一个真正的人才,有可能年薪数十万元,但他在一年内给老板创造的利润可能是几百万、几千万,甚至上亿元,一个精明的老板肯定会算这笔账,否则他也不可能做大做强自己的事业。

所以,如果自己真有能力,在求职的时候,就可以自抬身价,这说明你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能够胜任应征的职位。而且,有能力把它干好。这时候,即使老板不会爽快地答应你,也会对你产生好印象。一旦给老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的机会就比别人多了几分,谋到某个职位的可能性也就大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