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东汉开国风云录
6129500000080

第80章 刘嘉遣将助文叔,群雄相随初战捷

刘嘉此时心情复杂。随刘縯起兵后,自己鞍前马后,招纳新市、平林两部人马为刘縯所用,收拢败兵,与刘祉保还棘阳,后又奉命征讨宛城以西,连下冠军诸县,又力克延岑等地方豪强,确保宛城西线无虞。虽说也算稍有功绩,可刘縯为朱鮪、李轶所诛,一下子把自己推到一个十分尴尬的位置。论亲疏,自己幼年丧父,为刘縯父亲收养,自然与伯升、文叔感情深厚。论远近,自己自始至终随于刘縯兄弟身边,出谋划策,征战沙场,当然鼎力支持刘縯一脉。可如今刘縯屈死于绿林之手,而绿林人马又是自己说服并入汉军,如此一来,刘縯旧部皆把自己视为仇敌。在绿林方面,虽然自己与刘玄有旧,又对绿林有引路之功,待自己稍微优厚,可毕竟自己是刘氏亲信,故不被信任,深受排挤。在这种两不相容的境地中,刘嘉痛苦不堪。

在得到皇帝遣自己就国汉中的旨意后,刘嘉心绪稍稍缓和。远离这是非之地,戍卫京师,严防益州作乱,好歹把注意力放于别处,总胜过在长安胡思乱想。刘嘉回府整理行装,这时,长史陈俊、校尉贾复求见。

这陈俊是南阳西鄂人,本是郡府小吏,更始皇帝登基后,投于刘嘉帐下,颇具才干,又勇武有力,被收为长史。而贾复是南阳冠军人,也曾为县掾,新市、平林入南阳后,诸县动荡,贾复弃了吏籍,聚众数百人于羽山。当刘嘉奉命征讨宛西诸县,贾复引兵来投。在进击冠军时,有延岑聚兵数千,占据县城,力阻汉军,着实让刘嘉头痛不已。好在有陈俊、贾复相助,才得大败延岑,攻拔冠军。尤其是那贾复,当真本事了得,勇猛无敌,以一己之力杀入敌阵之中,如入无人之境,搅得延岑阵脚大乱,为此胜做出致命一击。

两人都被刘嘉视为左膀右臂,他二人此时求见必有缘由,遂请入堂中落座叙谈。

贾复性情直爽,快人快语,见了刘嘉便开门见山,说道:“皇帝遣汉王就藩属国,不知王爷有何主意?”

“为人臣子,自当遵从上命,西入汉中。”

二人沉默一阵,贾复又说道:“如王爷所言,为人臣子,忠人之事,末将追随王爷,也该当为王爷尽忠直言。窃闻以尧、舜为标榜,追求一生以成伟业者,最终无过于成就汤、武之功;以汤、武为典范,奋战天下,最终也就是桓公、文公这样的霸主;以桓公、文公为追求,那便是六国君主而已;定六国之法,欲墨守成规以成其国,终是六国败亡的结局。今汉室中兴,王爷以皇亲任职一方,天下未定而安守自保,试问以先者之例,王爷能终得汉中而得享太平吗?”

刘嘉沉默一阵,说道:“君文此言不可乱说,若被有心之人听取,仔细身家性命。”

贾复不以为忤,争道:“末将秉公直言,只愿王爷能为天下计,不负汉室宗亲之名。末将昔日为旧朝小吏,深为县官腐败吏治糜烂而深恶不已,不愿同流合污,故聚兵自守以待天时,得效王爷是末将之幸。然今皇帝定都长安,本当大行利民护民之策,休养生息,可却先想自身富贵分封诸王。再看那些王爷,又有几人如汉王一般谨记先祖训诫,为国为家不徇私利?那王匡、王凤众将,本就出生草莽,性情暴戾、贪得无厌,多有害民之举,今日封王,更是飞扬跋扈,骄狂放纵。任此等凶恶之徒高居庙堂,百姓何时才能安居乐业?”

陈俊也上来说道:“君文所言正是长安弊病所在,国家不以民为重,必遭民所弃。而皇帝亦是如此,沉醉于权柄之争,纵横于诸将之间,这哪是一个明主所为?”

刘嘉止住陈俊:“子昭不可妄言,这等话已是有失为臣之道。”话虽这样说,可两人所言亦是自己担忧所在。皇帝这两日新纳赵萌之女为夫人,听闻此女倾国倾城,甚得皇帝宠幸,与先前韩夫人并为皇帝所喜,整日陪伴左右。这才入长安多长时间,皇帝委权于李轶、赵萌,自己则沉醉宫室之中不可自拔。天下还未安定,便如此骄奢淫逸,至天下于何地?转过对贾复、陈俊说道:“今局势如此,两位多言无益。卿等志高,非本王所能尽用其才,大司马刘秀今在河北,任叛臣刘林如何凶猛,亦能扭转乾坤,足见其能非常人所及。大司马与我自幼相熟,此时正是他用人之际,以你二人之才,必受重用,我予你等书信一封,愿卿等助大司马平定河北成就功业,也不负你二人此生之志。”

贾复、陈俊早就听闻刘秀轶事,若真能投其麾下,必能大展雄图,不尤喜出望外,对刘嘉感恩戴德。也愿故主好生保重,待助大司马建功立业,再来报效旧恩。

冀州信都,数日之间,刘秀总算集起万余兵力,好歹有了一些底气,而在此等逆境之中,仍有不少河北才俊听闻汉使聚兵抗拒刘林叛逆,不愿屈就邯郸淫威之下祸乱国家,先后前来投奔。不少还是刘秀乡人,其中一子名为杜茂,字诸公,南阳冠军人士。在所投奔的众多才俊中,独为邓禹所看重,脱颖而出,引荐于刘秀。见此人孔武有力,丝毫不逊于王霸、傅俊,遂拜为中坚将军,以为四方豪杰楷模,留于中军伴在自己左右。

耿纯也未让刘秀失望。本来失了刘秀音讯之后,耿纯还以为刘秀遭遇不测,又不愿从刘林裹挟,整日闭门谢客,不与王朗朝廷往来。毕竟耿纯是一方豪族,刘林也忌惮其声威势力,不敢相迫过甚,这倒省了耿纯不少烦恼。当听闻刘秀已退入信都,传檄冀州,历数刘林之过,招兵买马欲讨伐邯郸,耿纯立即暗中分遣从弟耿訢、耿宿、耿植,联络宗族、亲故、旧友,以移居巨鹿回乡隐居为由,举家离了邯郸。刘林本就恼耿纯不降之志,正愁如何处置耿氏,他们迁出邯郸倒也是好事一件,省得城中留有刘秀亲近之人,使自己日夜提防如芒在背。

离了邯郸之后,耿纯念刘林在冀州声势滔天,族中人口众多老弱并行,为防宗人宾客慑于刘林之势而暗怀异心,秘遣耿訢、耿宿带人潜回邯郸、巨鹿,尽烧宗族产业、房舍,以绝族中退路,以此逼迫众人全心全意与自己追随刘秀共抗叛党。耿纯一走,不少受耿氏恩惠而又不愿屈从刘林淫威的士子沿途追随,更惹得不少冀州百姓望风相从。

看着耿纯宗族宾客精壮老弱两千余口,刘秀恍若又回到了南阳。舂陵举事,南阳世族豪强起兵响应、往来投奔。李通宗族尽灭却不失其志;姐夫邓晨产业尽毁、先祖受辱,终无悔意;刘祉、刘嘉舍家不顾死守棘阳;再后来,颍川王霸、傅俊不惧官府报复冒死投奔,而冯异为了一己承诺,苦守孤城独抗绿林。一桩桩、一幕幕往事在刘秀心中闪过。没错!我刘秀有这些义士相随,刘林匹夫又有何惧?冀州一时受其所惑叛逆作乱,但耿纯、邳彤、李忠、万脩便是点点星火,河北民心也终将为自己所得。一路坎坷付之一笑,河北必定是上天赐予我刘秀另一处南阳,而我终将在此再创一份基业,一份没有绿林混迹其中、受其所胁的基业!

刘秀精神一振,大造声势,诈称城头子路、力子都百万大军投效汉使,征讨叛逆,降者不问其罪,抗拒天威者,按谋反论处。

是夜,遣邓禹、任光将奔命之徒,打城头子路、力子都旗号,大张旗鼓,夜幕之中,明火执仗,侵入堂阳、贳(shì)县境内。就见火光弥漫旷野之中,照亮半边天际,城中震惊恐怖,当夜即遣使归降。

数日间,刘秀如法炮制,使邓禹、任光驱驰奔命之徒攻伐弱县,纵容破城劫掠,只要不伤百姓人命,但叫那些凶戾之徒随意掳掠资货。也怪城头子路、力子都名头太响,冀州诸县,尤其是安平国和下曲阳,紧邻青徐之地,谁不曾被两部贼兵掳掠过?那两部人马所过之处,无不是尸横遍、野寸草不生,若被他二部攻破城来,又被扣上谋反大罪,岂不被屠城泄愤?一时人心惶惶,诸县皆乱。在这些冒牌匪兵的唬人动静威胁下,不少县城深惧贼兵侵夺,又想起汉使大司马刘秀爱民如子与人为善的种种情形来,听闻凡降汉使之城皆可免遭城头子路、力子都侵扰,不少县城争相投入刘秀营中。刘秀又拜耿纯为前将军,耿訢、耿宿、耿植为偏将军,与邳彤兵分两路,开赴巨鹿与下曲阳,凭两人在本地的声望,大肆招揽旧部,受降县城。

耿纯、邳彤本就是河北人士,人脉宽广,势力雄厚,许多县城屈于刘林、王朗淫威而不得已迫降邯郸,听闻两人领兵入境,又有传言汉使大军百万,如何再敢悖逆,早早开城而降。下曲阳个别县令因背弃邳彤而为民所诛,在百姓相助下,邳彤风风光光重新接收了整个下曲阳。

而耿纯方面也斩获不小。耿纯本就是巨鹿大姓,刘秀在其一路引领下,先后接收宋子、鄗(hào)城数县。在鄗城,有大姓苏公开城反投邯郸,引王朗大将李恽(yùn)入城,欲攻刘秀一个措手不及,好在耿纯早早发觉,将兵与李恽逆战,阵斩李恽,大破敌军,才未酿成大祸。此战虽小,可巨鹿震恐,王朗巨鹿太守王饶再也不敢遣兵出击,全线收缩退归巨鹿城中。

有昌城人刘植,字伯先,在刘林拥王朗而起时,便与弟弟刘喜、从兄刘歆率宗族宾客聚兵数千占据昌城,拒不降贼。待刘秀兵过城下,开门请降。刘秀念其忠义,拜刘植为骁骑将军,刘喜、刘歆为偏将军,皆为列侯。有刘植先例,又眼见王朗守将如此无能,各县望风而降。十余日间,刘秀渐有数万之众。巨鹿城坚一时难下,而身后又有刘林军队,惹得刘秀不得不时刻提防,遂分兵朱佑,北击中山国,攻克卢奴、新市。

这时,邓晨终于有了消息。果如刘秀所料,邯郸反叛后,常山处于刘林势力重围之中,邓晨虽如任光一般扩兵守城,可在近在咫尺的叛兵威胁下,实不敢出城自寻死路。遣出数路斥候探查刘秀动向却又毫无所获,正急得没有头绪,就听闻刘秀归入信都,发檄郡县,统兵平叛。驻守常山国的刘林部曲深为刘秀迅猛之势惊得不轻,紧急受命回入巨鹿力阻刘秀,却为北上中山的朱佑一一击败,常山压力骤减,邓晨才得机会领兵前来投奔。

握着姐夫的双手,刘秀激动难以言表。邓晨妻女因自己未能相救,常怀有愧疚之意,一直担心邓晨出事,对不起亡故的姐姐,现在见邓晨安然无恙,才算放下心来。刘林、王朗闹得声势如此巨大,好在邓晨、任光给自己守住了最后奋起一击的机会,也让冀州郡县更加信服自己的品行和能力,心甘情愿受自己驱驰。看来祸福相依绝非妄言,看似凶险的绝境却也给了自己统御冀州的机遇。

看着征战奔波又心中悲苦不已的姐夫,刘秀心中一阵伤感。自昆阳战后便一直无缘再见,先是自己征战颍川,后是匆忙回宛城谢罪,再有刘玄、朱鮪、李轶眼线监控,实难有机会与姐夫见上一面。今日重逢,邓晨只愿留在军中,如往日一般随刘秀冲锋陷阵、攻城拔地。刘秀想着故去的刘元,不免怀有一丝私念,且常山居于自己身后,若无信任之人相守也着实不能放下心来专心对付刘林,故谢绝了邓晨的好意,说道:“伟卿若留军中,仅有一人之力千余之兵从我,不如回归常山,以一郡之力助我,方是大功一件。”

邓晨争辩一阵,虽说有许多不舍,却也明白刘秀一番苦心,拜别刘秀回到常山后,遣部将邓隆、邓满统兵千余投入刘秀营中,又征调粮草,筹备辎重,打造攻城器械,源源不绝送于刘秀军前。只可惜侄子邓奉送阴丽华回娘家后为保丽华安危,便被自己一直留在新野。如果有邓奉这员虎将护在刘秀身边,也能让自己心中安稳不少。

有了邓晨站在身后,刘秀紧张得心情放松不少,索性领军在常山国攻伐诸县,元氏、防子皆收入怀中,唯独这真定,又令刘秀头疼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