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数年,我是令人艳羡的部队首长秘书。记得刚刚跨入这个新领域,作为秘书界的菜鸟,我向一位资深的前辈请教,如何才能把秘书工作做好,并且让首长满意。这位时任处长总结了他做了十几年首长秘书的深刻体会,赠我金句:领导说北风吹,你就说北风呼呼呼地吹。
我就这样懵里懵懂地琢磨着“北风吹”,开始了首长秘书之旅。奇怪的是,数年之后,当我告别这个职业时,我却想在当年前辈的金句之后加一个破折号——或者,那也不一定。
第一节 笔杆子玩出大名堂
1974年,我高中毕业了。大概是生肖属猴的缘故吧,我一直有些小闹腾,不算那种按部就班的乖学生,但我成绩还算不错。虽然不管怎样努力,数理化都很难取得满分成绩,但语文、政治、历史、地理,甚至包括体育和音乐等科目,我都有骄人成绩。特别是语文,向来成绩优异,作文也写得得心应手,常常被作为范文在课堂上朗读。
记得有次,语文老师拿着我写的作文在台上作为范文朗读,后排的一位男同学小声嘀咕了一句:“写得很一般嘛,还是范文呢。”
没想到,这句话被老师听到了,为警示全班同学,他停下朗读,大声说:“唐晓康同学的作文就是不一般,思维活跃,我敢断言,将来他肯定有一番作为,而且要出版书。大家要向他学习,记住了。”
我知道,老师当时可能只是为了激励大家,将我树立成一个典型而已,并非真的看好我。但人生就是如此有趣,没想到几十年之后,我还真的干过一些所谓的大事,并且正在将这本书呈现给读者朋友。
可在1974年,国家尚未恢复高考制度,我只好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于是,18岁的我到家乡宜宾江安县的一个生产队当了知识青年。在农村短暂的两年时间里,我没有让自己闲着,不但虚心向贫下中农学习,而且真正做到了“将知识带到广大田野去”,肯花心思为农民朋友出好点子。我还作为全县的知识青年先进典型,被任命为园艺场的副场长,并和当地群众打成一片。其间,我还曾在广播电台上讲述自己的成长历程。
1976年底,发生了一件改变我命运的事,部队来江安县征兵了!那时,到底是走还是留,我在心中作了一番思想斗争。如果留下,我仍旧是有“官职”的副场长,今后说不定还能继续升迁;如果参军,我就要投身陌生部队,当一名默默无闻的军人,一切从头做起。
因为确实很难拿定主意,一次回到住处,我找来两张红纸,用毛笔分别写上“走”和“留”,贴在墙上,然后人背对墙壁站在两米外,将手中的蘸有墨水的乒乓球往身后抛出,连抛10次,砸中最多的那张纸就是最终的去向。结果,“走”被砸中6次,“留”被砸中1次,还有3次两张纸都没碰到。
我心中的挣扎,终于有了结果。为了能顺利参军,我写下一份名为《一颗红心两手准备》的决心书,表明强烈响应祖国号召,决心投身军队,保家卫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尽一个革命青年当兵的义务!我已时刻做好准备,等待祖国的深情召唤。当然,如果祖国认为我暂时还不够条件,我将无怨无悔地扎根农村一辈子,做一个新时代的革命农民!
为了使决心书起到更大的效果,我请书法很好的朋友用毛笔将“决心书”抄在了大红的纸上,贴到了县政府的大门口。
这下,整个县城都沸腾了,不少人看着我的“决心书”议论纷纷,接新兵的人也知道了“唐晓康”这个小伙子还真的敢想敢做。通知我正式入伍后,从长江上游到长江下游,从湖北武汉到东北鞍山,接兵部队沿途这一路都安排我撰写各种各样的感谢信,及时投送给沿途的兵站和军供站。
这下,我还没正式玩枪杆子,就已经耍起笔杆子了。让我没想到的是,多年以后,我玩笔杆子还玩出名堂来了。
那时,我就想,被领导叫来写感谢信,至少说明我的语言丰富有趣,词汇量不错。每天数千字下来,竟然不知疲倦,当时并不知道自己阴差阳错已经成为“幸运小兵”。后来才晓得,部队有两种人提拔得很快。一种是所谓的“武将”,枪杆子功夫到家、过硬,无论手枪、冲锋枪、步枪、手榴弹,打得准,投得远,军事干部的苗子,就是这样千锤百炼练出来的。而另一种人,算是“文臣”,就是文章漂亮,笔杆子上有真功夫。特别是有文章在报纸上刊登的人,前途就更好了。那个年代,还没有“上军校才能提拔干部”的程序,而是直接从优秀的战士中选拔干部,这就要比真本事。只有真本事,才能当干部,没有捷径可走。
到了部队之后,领导考虑到我有“文艺细胞”,就将我安排到团部宣传股,具体工作是当团部的放映员,基本上每天晚上都要下部队去放电影。放映员归放映队和宣传股管,所以,因为工作关系,我经常会接触宣传干事,也就是“当官的干部”,包括政治处、组织股、干部股、保卫股的干事们。
许多年后,当一位朋友听说我还当过电影放映员时,他第一反应是“那也太枯燥了吧,同一部电影翻来覆去不知要放多少次”。我承认,朋友说得不错,有时某部影片我连放上百次,连哪里该说哪句台词、放到多少分钟反派会掏枪都一清二楚,用现在的话说,已经放得起腻了。
但我是个奇怪的人,不管将影片放多少次,每一次的放映中,我总能有一点“崭新的与众不同的小发现”。热爱电影,也在那段时间悄悄为我种植下兴趣的种子,直到今天,我还是不折不扣的“电影迷”,在声色光影的世界,我可以尽情陶醉,放空自己,随影片人物的悲喜而放飞。
那时,我年轻,精力充沛,又有写作特长,除了晚上干好放映员的本职工作外,白天也不闲着,还会抽空给这些干事抄材料。他们写的什么工作报告、首长讲话,我都认真地誊抄。一边抄一边学,如果抄得满意,干事们就投桃报李地送些稿笺纸给我,算是给我的小小奖励。
慢慢地,我就用这些稿笺纸做“筏”,开始了在文字海洋的游弋,正式走上写作之路。最开始,我主要是撰写部队的新闻、通讯之类,偶尔也写几篇随笔。不久后,我成了团里的通讯员,在《鞍钢报》《鞍山日报》《辽宁日报》《基建工程兵报》等报刊上发表了越来越多的文章。
因为发表的文章越来越多,我被调到师部当了新闻报道通讯员。师部的宣传干事、新闻干事功底扎实,水平都很高,他们也很喜欢我,一方面,诚意十足地教我写出更好的新闻,另一方面,他们也给了我不少帮助和鼓励。
就是在那个时候,我听到一件对我刺激颇大的事。某个团的战士就因为当新闻通讯员,并在《解放军报》上发表了文章,就被直接提拔为干部,还立了个三等功。当战友告诉我这件事时,还不忘咂咂嘴总结道:“你知不知道?现在部队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只要战士的名字能在《解放军报》上出现,就能提拔为干部!”
战友一边说,一边用鼓励的眼神望着我,那眼神既有温暖,又有鞭策,我暗暗捏紧拳头下了决心:我又不比谁差,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要做到,而且要做得更好!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此话一点不假,很快,我就收获了惊喜。
1979年之后,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祖国大地发生着很大的变化。出于对新闻的敏感度,也因为想尽早成为干部,我就琢磨开了,在这种时候,党中央肯定想知道,究竟党的政策给下面带来了怎样的具体变化?如果能有这方面的新闻刊登在党报上,当然是最有说服力、最教育人民的事情。
但地方上的新闻,我这个部队上的兵是不能写的,即使写得再好,也见不了报啊。不过,这倒难不了我,我只要能找到写得非常好的新闻,以解放军战士的身份推荐给党报,不就能够更直接、更客观、更真实、更能打动人么?想好以后,马上就行动。
1980年12月16日,星期二,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中国第一大报《人民日报》在第一版报眼的位置,发表了由我推荐的一篇文章。文章标题叫《过去:粮食过“长江”,群众喝菜汤;现在:到处粮满仓,外流争回乡》,《人民日报》还全文刊登了我写的推荐信。
人民日报编辑同志:
我作为一名读者,向党报推荐一篇令人兴奋的报导。当我读了《辽宁日报》12月1日第一版上刊登的《过去:粮食过“长江”,群众喝菜汤;现在:到处粮满仓,外流争回乡》的报导后,情不自禁地为这篇报导拍手叫好。
这篇报导,连标题在内才700多字,却令人信服地回答了千千万万群众目前普遍关心的问题,粉碎“四人帮”后,党的政策给农村带来的变化怎样?并且如实地告诉了人们,在“四人帮”横行时期,粮食过“长江”,群众喝菜汤这一真实的情景,使人读后倍感党的政策英明正确,更加痛恨祸国殃民的“四人帮”。希望人民日报能够转载这篇好报导。
解放军某部政治处唐晓康
12月5日
就这样,“唐晓康”三个字上《人民日报》了!简直不可思议!
1980年12月16日,我这个24岁的战士、共产党员、首长挂在嘴边的“小鬼”,引起了部队领导的重视。师政治部的主任有一天看见我,咧嘴开心地说:“唐晓康,你小子不得了,都上《人民日报》了,有想法,不错!”
师政治部是管干部的,政治部主任是政治部最大的官,他的话让我受宠若惊,我赶紧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兴奋得连手都忘记放下来,呆呆地站了好一会儿。
有人说,唐晓康这小鬼真幸运,你看他多会踩准时代鼓点啊。其实,只有我自己知道,那些我废寝忘食写新闻的过往,那些外面飘着飞雪的冬夜,我一个人搓手跺脚地翻找有价值的信息的辛苦。机会,并不会无缘无故降临到某个幸运儿头上,它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人民日报》的影响力比《解放军报》更大。而我在特定时间,在特定的历史环境,没有浪费机会,很好地展现出机灵的一面。
因为玩笔杆子,我玩到了《人民日报》的第一版。后来,又通过为期半年的干部培训,我顺理成章地当上了排级职务的政治处秘书。
秘书这份工作,就这样走进了我的人生之中。
记得有一年探亲回家,母亲忽然问我:“1980年12月16日《人民日报》上的那个唐晓康,是不是你,儿子?”
我说:“是我。”
母亲变得认真起来:“要说实话!”
我如实回答:“那个唐晓康就是我,母亲大人。”
旁边的父亲不相信地将两只眼睛瞪成了铜铃:“什么?你说名字登上《人民日报》的唐晓康是你?年纪轻轻可不要骗人!”
我急得快跺脚了:“爸,我发誓,报纸上的唐晓康就是您的儿子!”
见我红着脸争辩的样子,母亲扑哧一声笑出来。她说银行里组织学习报纸,那天,全行学的恰好就是这一份报纸,在念到解放军某部政治处唐晓康时,同事们都惊奇地问母亲:“唐晓康是不是你儿子啊?”
母亲不敢肯定是我,于是摇头说:“我也不知道呢,可能不是我儿子。”
现在,母亲握着我的手,含着热泪欣慰地紧紧相握:“我就知道是我的儿子,我就知道我儿子是最棒的!”
不知不觉间,父亲已悄悄起身,离开了房间。等我发现时,母亲悄声说:“你爸心里可高兴呢,刚刚我看他都快乐哭了,他不好意思在你面前这样。”
看到父亲因为我小小的一点成绩而开心,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当然,在父亲面前,我什么都不说。只是从那天之后,他对我的训诫越来越少,谈心越来越多。也许,他真正认可这个儿子长大了,已经成长为能与他并肩对话的朋友了。
我母亲当时是银行的秘书股股长,当她知道我也当秘书,成为她的同行时,惊奇得合不拢嘴。那个年代的解放军军官在服装设计上是有明显标志的,战士的服装上衣是两个口袋,军官的服装上衣是四个口袋,走在街上,人们凭借“几个兜”,一眼就能分出谁是战士谁是军官。
我还要如实交代的是,我无论是当军官还是当秘书,都没有送礼,也没有走后门。我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因此全靠自己的踏实、勤奋。就这样,我迈入了自己的秘书生涯。
第二节 杨尚昆主席夸我懂得关心人
游子行千里,梦里回故乡。
我这个人有个弱点,也许是在四川待惯了的人都有的通病吧:不喜太冷,也不喜过热。那时,我所在的部队驻扎在北方,山海关以外的冬天寒风凛冽,冰天雪地,我的脚上也生了冻疮,疼痒难忍。而且,吃惯了美味川菜的我,对北方面食也不适应,本来在四川好端端的肠胃也三天两头闹起“革命”来,一会胃痛,一会拉肚子,弄得我苦不堪言。
后来部队整编,要将我调往广东深圳。我一打听,不行,深圳夏天太热,我没有信心能在那么热的地方还能心平气和,保持敏捷的思考能力。于是,我一门心思想要回到四川,好在运气不错,调到了重庆江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三集团军某师,在师政治部宣传科当宣传干事。当时,川渝尚未分家,调回重庆,相当于回到了四川。
1983年底,成都军区司令部办公室要在重庆十三集团军选两名秘书,充实机关的秘书队伍。这对我来说,又是人生的一个契机。因为之前成都军区的首长秘书,大部分都从成都驻地的部队里产生。
一个集团军只选两名秘书,从这人数一看就知道相当严格。后来我才知道,当时选拔秘书是有标准的,一是比较年轻,最好没有结婚;二是文字功夫要好,最好在报刊上公开发表过文章。我很幸运地属于这个标准内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