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你凭什么做好互联网:从技术思维到商业逻辑
6182200000017

第17章 产品与技术(2)

从个人级互联网而言,中国已然近乎追平美国,就算有些领域有差距,体量至少也可以一比:即时通讯和社交网络,QQ绝对不弱于Facebook+WhatsApp;电子商务,阿里和ebay相比并不落下风;搜索引擎,百度和Google确有差距,但体量上还是具有可比性;网络游戏,网易这样的公司和其他国际巨头在营收规模上也相提并论;点评类应用和O2O应用,大众点评、美团、滴滴打车等等,从公司体量和估值上与美国同行也具有可比性;旅游相关,中国几家上市公司虽然还不能和美国最大的旅游互联网巨头相比,但也不存在数量级的差。然而企业级市场,不说ORACLE、IBM、SAP这些从“恐龙时代”存活下来的巨头了,那时候中国软件行业非常落伍,可能说年代久远积累不足追不上了。但Salesforce可是随互联网同时起步的,中国硬是没有对应的成功平台,LinkedIn起步更晚,中国也没有成功的跟进者,你说中国人看不到这些?还真不是。我1997年兼职打工时候的老板,中国互联网最早从事企业级服务的垦荒者,在2001年就对Salesforce赞不绝口,极力想复制,然而一直惨淡经营难以维系。想要学习和复制LinkedIn的则先后有天际网、大街网诸多平台,然而除了转型基本上没法形成规模,说来这事还是很邪门了。

最近在新加坡,发现这边的企业级服务市场生意真好做,比中国好做太多。第一是企业有付费意愿,第二是政府各种补贴来支持企业购买软件和服务提高生产力。我现在才明白两年前刚来的时候人家问的问题:“你为啥不去为企业做服务。”当时觉得中国互联网赚钱的都是做个人产品的,傻啊才去做企业服务赚辛苦钱。现在才明白,原来这边企业服务挺容易赚钱的。

交易难度和对服务价值的评定是目前阻碍中国企业服务市场发展的一个最大的障碍。随便举个例子,最近跟这边投资人去看了一个新加坡当地营收相当不错的互联网广告中介服务商,发现这边做广告投放中介代理可以拿客户投放额15%~20%的服务费,在中国我们知道行规是不但没有服务费还要给返点,否则谁用你服务。

其实说到中国的付费习惯问题,个人级市场曾经也存在类似问题,在单机游戏活跃的年代,你要说中国游戏公司可以赚钱上市,别人肯定以为你发烧犯傻,谁会为游戏付费啊,大家都用盗版好不好。结果没想到,现在网游消费市场,中国妥妥的世界前三,而且很可能在这两年就站稳第一了。电影市场也是同理,现在一部大片的票房等于十五年前好几年的票房总和,还记得葛优在《大腕》里痛诉盗版的段子吗,当年红过的导演和演员只能恨生不逢时了。

曾经被认为中国人不消费的领域,网游消费引爆了,电影消费引爆了,那么企业级消费会不会也存在从无能为力到引爆的阶段?会被什么引爆?会被什么形式引爆?简单地复制美国模式可能真不行了,收益的方式和价值评定机制可能也需要调整了。360颠覆了杀毒软件的收入模式,连老美都看不懂,使得在中国一个曾经被认为规模有限的市场突然完全变成了另一个样子,收入规模激增了不止一个数量级。企业级市场的拓展是否有类似这样的颠覆式创新?我总觉得,机会是有的,只是,看以什么形式存在了。

如何避免一厢情愿

在产品设计和运营设计中,一厢情愿的情况特别常见。以下几种情况可以对号入座。

1.一厢情愿地认为自己拍脑袋的想法是多数人的需求。

2.一厢情愿地认为用户有需求、有痛点就存在市场机会。

3.一厢情愿地认为用户会按照自己的产品逻辑操作产品。

4.一厢情愿地认为一日为用户,终身为用户。

5.一厢情愿地认为产品好就会有用户来。

6.一厢情愿地认为有资源就会有用户。

下面说一些具体的思路问题。

第一,关于利益的问题,这是核心问题。

用户可能因为利益的诉求而来,为了利益而使用你的产品,你获得了这个用户,然后认为你终于可以从他身上收取利益的时候,突然发现,用户跑了。或者,不肯出让利益。

记住,如果你一直用贪小便宜的方式获得用户,这些用户就肯定以贪小便宜的方式存在,当你没有小便宜的时候,他们分分钟就翻脸。用户在你的产品、平台、服务中的利益诉求,往往是一个产品成败特别关键的因素。

第二,关于用户的期望和成本的问题。

几乎所有创业者和初级产品经理都会觉得,这个明明是用户强烈的需求啊,你看我调研得多仔细多认真啊,我有那么多用户反馈证明这个需求合理,为什么用户就是不肯使用呢?这个问题多半出在所谓成本上,什么成本呢?安装成本,学习成本,以及所消耗的时间成本。

简单来说,关注微信公众号的成本比安装一个App成本低;安装一个App的成本就比安装一个App再安装一个电脑软件,然后配对的成本低。

再举例来说,所有使用手册、帮助说明书,用户基本都不看的。

再举例来说,免注册就比需要注册成本低,能用第三方账号登录就比必须开一个独立账户的成本低,用户在每个环节都会流失。但这里必须明确一个概念,如果给予用户的期望回报极为巨大,用户是不吝于学习成本和安装成本的。所以我们强调的成本必须和所期望的回报对比来看、想省钱、想赚钱的人是不怕麻烦的。你所定义的需求,对用户的直观的回报不巨大(有些潜在回报用户看不到的),而你产品设计的安装成本高、学习成本高,用户自然拒绝接受,尽管是他口口声声说有这个需求,但他一样不会去尝试。

第三,所有降低社会整体运行效率的行为都是耍流氓。

现在很多O2O项目,这个也上门,那个也上门,不能说不是需求,但是有相当高的比例是以牺牲社会整体运行效率为代价的。什么上门厨师、上门洗车,创业者觉得,这是需求啊,我就需要有人给我服务啊。但是你算算,以极大浪费社会资源、降低社会运行效率为代价的满足需求,怎么可能规模化批量化地发展下去。把这个问题想清楚,一半以上的O2O直接不用看了。

第四,榨取义务贡献者的模式非常容易走偏。

自从UGC模式(用户原创内容)、众包理论流行后,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把项目寄希望于存在一批高质量的用户来创造内容,或者响应需求,从而让他们的平台能够得以壮大。正面的例子不是没有,百度知道、百度百科、维基百科发展得多好。还有最新被腾讯投资的知乎,以及文青大本营豆瓣。这个模式不是蛮好的吗,你拥有高质量的用户,他们贡献内容,你的平台风生水起。

问题是,高质量用户凭什么义务给你贡献内容?是不是也一厢情愿了?

“百度百科”和“百度知道”目前存在的问题在于,大量营销人员在里面炮制内容,而审核人员经验和判断力均不足,极难甄别。我多次试图优化调整一些百科内容都被审核人员拒绝而眼睁睁看着营销操盘手乱改东西。对于高质量用户来说,没有明显的利益;而对于营销人员来说,炮制内容收益更大,所以,你几乎必然遇到这种问题。

在线医疗也是,很多在线医疗平台希望一线名医加入,不管你号称有多少一线名医,你有多么严格的认证流程,从根子上讲,一个有影响力的医生,日常工作忙得要死,网上答疑到底有什么利益?你认为以后找他看病的患者会更多,拜托,人家根本看不过来好吗?所以在线答疑的基本上都是实习生、应届生以及很多民营医院雇来搞营销的人,因为这个才有利益啊。

在UGC的平台里,获益方往往不是你开始想要的那批人,只有获益方才会疯狂地贡献内容,其活跃度和频率要远远高于真正的高质量用户,所以维护和管理一旦稍微松懈,就会成为营销者的天下。不说别的,看微信公众平台现在各种管控、封杀,也是深受其害。

知乎社区也存在一定问题,比如说,真正有商业价值的内容,在知乎社区,你基本上看不到,点评最活跃、粉丝最多的往往是外行而非内行,这个问题出在哪里呢?谁会把自己吃饭的本事随便写出来,特别是没有任何收益的情况下。当然知乎也有很多很专业的好答案,我也经常去学一点东西,但是说真的,依然存在这个问题,想要用户高质量完全义务贡献来维系一个平台,你必须想想,凭什么?

第五,产品虽好,信用难建。

之前参加过一场华为在新加坡组织的创新研讨会,层次好像还挺高,我英文不行,听不懂,呆着看手机直发困,在门口跟一些讲中文的聊天。有个做当地媒体的华人说,他们公众号发了一个慈善活动视频,想宣传一下,被微信官方给删了,想不明白为什么。我当然不是十分知道内情,但是我说微信公众平台的协议确实有禁止发慈善募捐题材的要求,他就很奇怪,我说具体原因不清楚,但是我的理解是中国目前借着慈善名义骗钱的,实在太多了,而微信官方根本就分辨不出来,所以只好一刀切。

这其实就是一个特别重要的话题,你说你是真心真意提供一个好产品、一个好服务,但是在目前市场环境里,用户凭什么相信你?建立口碑和信用是个漫长的事情,而毁掉这一切可能只需要一两次的小事故。

大部分创业者都会一厢情愿地认为,自己推出的产品,用户会无条件信任,这是不可能的。信任成本在中国互联网这个环境,尤其高,反而海外,门槛更低一些。

什么是用户需求

用户想要的未必是需求

你设计一款手机,跑去追着用户做调研,问用户要不要这个功能,用户说要。你说要不要那个功能,用户说要。你跑去推销功能,用户都说好。你很开心,觉得你抓住了大市场,超越对手成为霸主指日可待。但是,产品发布出去一看,说好的这也要那也要的,怎么用户还是买苹果去了。

用户当然喜欢锦上添花的东西,但是如果你没有提供一个基本的让用户满意的产品,那些“花”是不会吸引到用户的。

苹果到现在都没有双卡双待,你说这个需求多明确?但是你手机做不到苹果那样好,你说你有双卡双待,比苹果多十个功能,也没用。

用户头疼的往往是需求

用户在日常生活或流行产品使用中,有什么不爽、不愉快、烦恼,这些往往意味着需求,也就是所谓的痛点。

为什么手机那么卡,那么慢?优化大师、清理大师出现了。

看别人上网挺好玩的,但真记不住那么多网址,也不会输入法,网址导航解决了这个问题。聊天打字很慢很吃力,语音录入、视频聊天出现了。

技术上也有很多类似成功产品。

中国安卓那么多渠道,一个产品要各个渠道打包发布好麻烦啊,类似AnySDK的整合工具包出现了。

苹果和安卓各开发一套,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都很浪费啊,跨平台引擎出现了。

基本上,每个成功的互联网产品,都能对应到的是传统上人们的痛点,也就是头疼麻烦的问题。

甄别伪需求,不能盲目去满足所有需求

即便是用户头疼的问题,也不是说一定要去满足的。

用户往往希望既不花钱,又能享受最好的服务,还讨厌各种各样的推销和宣传,又不用辛苦跑来跑去。这些都是需求啊,但问题是,商业社会存在的基础是什么?等价交换,你要我提供这个提供那个,又不肯出钱不肯出力,这种不等价交换根本就是违反商业本质的,一些创业者天天喊发现用户需求了,其实发现的不少都是伪需求。用户说了,我啥都不干就天天待着,来给我送钱送吃的。这是强需求啊,谁去满足一下?

有些伪需求还真就融资了,然后疯狂烧钱,真让用户爽了。他们的潜台词是,我先让你爽,然后等到一定时间你习惯我们服务了,我再收钱也不迟。结果,到开始收钱的时候,用户纷纷大骂你耍流氓,然后纷纷离开你的平台,一点恩情都不会记,你说你图什么呢?

但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所谓的伪需求并不是那么容易判断,比如在微软时代,比尔·盖茨说,用户想不花钱就获得免费的软件是一种偷窃行为。是的,不花钱就获得技术产品难道不是伪需求吗?瑞星后来也这么说,免费的杀毒都是耍流氓,然后瑞星死了。为什么呢?成本转嫁了,用户没有直接付费,但是免费软件捆绑了复杂曲折的商业逻辑在里面。老外搞好久也不明白,但这个模式居然走通了。这个模式为什么走通了呢?因为用户在上网过程中会产生持续的消费,而且这个消费能力会随着时间的延伸而增强,谁通过免费的产品和服务掌握了入口位置,谁就可以在这个消费过程中获得为不同品牌和产品进行推荐宣传的机会,从而分到一杯羹。微软时代是不存在这个商业路径的,但现在这个路径特别清晰了。从不清晰到清晰,确实需要一些判断力和胆识。

需求往往藏在搜索引擎里

以美图秀秀为例,最开始他们做的一个小工具叫作火星文输入法,当时流行过一段时间,用户量特别大,都是非主流的小孩子。但这个东西后来巨头也在做,可是商业路线不清晰,他们就准备转型。可是有这么多非主流用户,那么做什么好呢?吴总就做了特简单的一个事情,搜索了一下非主流的相关词,结果发现,非主流图片和非主流头像的搜索量,特别高。这是强需求,美图秀秀最开始的时候,刚引爆市场的时候其实是通过做一些摇头娃娃等头像生成工具,迅速在即时通讯上传播起来的。而当时市场领先的光影魔术手,还根本没意识到草根网民的需求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