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你凭什么做好互联网:从技术思维到商业逻辑
6182200000016

第16章 产品与技术(1)

关于技术合伙人的话题

借用冯大辉的一句名言:“技术总是在短期内被高估,但是在长期又被低估。”

前几天一个创业者问我,能不能分享一下创业团队如何招聘技术合伙人的话题。这个话题,我想了想,没法写。对大部分背景和资历平庸的创业者来说,想要找到技术合伙人是很难的,自带光环的创业者略好,也只能说是略好,还要看你光环能覆盖到哪里,很多技术宅不吃这套的。那么招不到人,技术问题如何解决,技术体系如何搭建?

我们知道“只差一个程序员了”已经成了一个流行梗,这个梗的背后是,你以为只差一个程序员,实际上可能差的是一个技术体系,一个技术团队,一套技术架构。这真不是你以为可以拿月薪许诺就能搞定的事情。

实际上我一向反对创业公司技术至上,反对架构神化。大部分互联网创业公司的核心价值是运营,是用户需求的分析和细致的产品定位。而在创业初期,技术的价值在于快速试错,快速迭代,快速对用户需求和产品目标做判别并给予有效反馈。这时候,你追求架构,追求极端的运行效率,甚至追求极端的安全都不是特别有意义,因为这个版本可能用不了三个月被证明不成立会推翻掉。但当业务进入高速增长期,用户规模、请求规模,以及收入规模快速扩大的时候,各方面技术要求就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当产品已经被验证的时候,技术打磨的意义可能就相当重大了,能不能挺过增长带来的技术压力,成了很多中小创业公司生死的门槛。我知道很多小公司产品做得非常好,但是成长过程中因为技术不过硬而死。比如当年我做统计的时候,大量学习了ItSun(网站流量统计)的产品设计理念,但是ItSun因技术不过硬一直没有能规模发展,所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CNZZ后来居上成为市场第一。这样的例子特别多,腾讯最早还叫Oicq的时候国内一堆*icq在竞争,但是用户过百万后,其他各种国产icq纷纷难堪重负,只有技术强劲的“小马哥”笑到了最后。

那么话题回过来,创业公司如果缺乏“技术大牛”,如何起步呢?这里再分享一个观点,任何脱离应用场景谈技术架构都是耍流氓。

场景1:一个刚起步的电商,说搞到了全套的淘宝技术架构,你要复制一套,说实话就是作死。首先你有这个成本吗?其次就算你有这个成本,你有这么强的技术团队支撑吗?否则中间任何一个意外都可以让你整个团队崩溃掉。你还不如老老实实拿个流行的开源软件起步,先把业务模式走通再说。

场景2:你还是在做电商,业务蒸蒸日上,日订单都到几十万了,你觉得某开源软件几万商家在用,你用了好几年之前都挺流畅,凭什么不能继续用;你三四年没在技术上投入过,你纳闷为啥现在系统就老出问题,前几年都好好的。人家出方案要你弄个技术团队搞一套独立的架构,那么贵你不愿意,那你也是作死了。

这两点都是容易犯的错误,第一点是某些精英创业者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想太多,一上来就想把技术做完备,业务模式对不对不知道,钱可是烧得很快;第二种是草根创业者容易犯的错误,没技术也活得挺滋润,但一上规模就傻眼,并且不是很认可技术的价值,所以发展一直受限。

实话说,我最近不是特别愿意给创业公司推荐技术合伙人,一个技术牛人很容易在有实力的公司拿到一份高薪,你非说这个创业公司前景好,但中间各种不确定因素实在太多了。前些年我还挺喜欢去大公司挖人出来去创业公司,现在这事我基本不干了。如果是从旧的巨头挖人出来去一线新贵上市公司我还是同意的,因为首先待遇是有保障的。

但帮创业公司解决技术问题这事,我还是会做,我会换一种方式来做,尽量保证创业者和“技术大牛”的双赢。简单说就是根据其业务场景特性,推荐我认为合适的技术顾问,以兼职的方式来帮助创业者渡过技术难关。

第一,创业者前期的技术成本不会很高。你让“技术大牛”低薪拿股权,对个人风险太大;你让“技术大牛”拿高薪,对资金较少的创业团队来说风险太大。

第二,很多技术思路说出来其实很简单,但是有经验和没经验差别非常大,可能一个资质不错但没经验的新手琢磨很久搞不定,一个“大牛”过来两句话一说就可以了,所以这个过程并不一定需要“技术大牛”的全程参与。特别是创业初期,大量琐碎的问题往往不需要特别高的技术难度就能解决,让“大牛”帮忙诊断和出一些指导能满足绝大部分场景。

第三,如果配合默契,公司发展顺利,到了B轮、C轮,公司待遇福利可以跟大公司看齐了,请“大牛”过来,也比较顺畅,减少了磨合的压力,也减少了前期双方可能承担的风险。

但是这里有几个问题也需要强调一下:

第一,兼职也不是免费的。不尊重技术价值的,不认可技术付出的,不值得继续合作。

第二,“技术大牛”也存在原公司的一些限制,创业公司请“大牛”讲课,一般的公司可能觉得这也没啥冲突,双方公司体量差着可能四位数五位数呢,根本谈不上竞争,多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有些公司会比较在意这个,可能觉得这不是养对手吗?所以这种事情也需要斟酌。有些“技术大牛”怕担风险也是非常理解的。不过目前中国互联网技术交流趋势越来越好,看看每年架构师大会的火爆程度就可以知道,所以如果只是纯技术交流,不涉及业务机密,这个问题应该不会太大。

再谈技术的价值

创业团队里没有牛人是痛苦的,有了牛人就一帆风顺了吗?

或者,明明牛人曾经就在身边,却一不留神错过了,这种事情你意识到了吗?

总有创业者会疑惑,我好不容易找了一个背景资历特雄厚的合伙人,可是共事一段时间后发现,也没觉得水平有多高啊,和我之前招聘网站很便宜的工程师相比也不见得高明在哪里啊。别说,这事真挺常见的。感谢互联网,技术的价值得到了极大的尊重。但是一个很悲哀的事实是,有相当比例的老板往往尊重的是别人家的技术。

1.在相当多的情况下,优秀的技术保障往往没有存在感,其价值只有出问题的时候才会被人想起来。

典型场景:某个公司业务一直发展得不错,某天老板查工资单,这个运维总监怎么工资这么高,没见他做什么事啊,好像除了报预算要加硬件带宽就没见他给公司做过什么贡献,也不知道这钱都花哪里去了。HR过来一下,找个借口什么价值观不符送走送走,我有个远房亲戚做过网管,管过几百台电脑呢。俩月后,各种运营活动出来抱怨系统支持不住业务发展,漏洞迸发,公司开始请猎头到处挖资深运维负责人。

在运维、技术保障等领域,没有存在感其实是技术的最高境界,但是很遗憾,因为没有存在感,所以往往无法被升职、被提拔、被认可。往往是问题越多,救火越频繁,存在感越强,越会成为领导喜欢的人才,特别是一些大公司,这种技术价值与所谓公司价值观倒挂的现象尤其突出。

2.为了展示技术而创造需求,是很多技术创业者的通病。

有些技术达人创业,他们因为掌握某种技术优势,非常希望把这个优势变成商业模式,但是他们也明白要从用户需求出发,可是真明白吗?很多时候,他们会基于自己的优势,“创造”出他们认为的用户需求,然后“完美”地用他们的技术优势来满足。

这种把“炫技”当作竞争力的,好像一直以来,下场都不是特别好。技术有优势当然不是坏处,但是你必须真正理解需求,再去考虑技术优势,而不是反过来。但这个弯子很多“技术大牛”总转不过来。

3.创业公司是否明确自己的技术目标和人才匹配度,长期以来是个问题。之前我也提到这一点,脱离业务场景谈技术架构都是耍流氓。找一个在大公司大体系里某个领域特别资深的专家,来解决小公司的实际问题往往并不合适。

我以前举过一个例子,我去参加架构师大会,听各位牛人分享。其中,有一位淘宝的技术专家,方案特别好,水平超过我们不知道多少倍,我听了很是佩服。回来后,我们一样都用不上,业务场景差距太大了。人家考虑的性能指标完爆我们两个数量级。一个二线互联网公司技术负责人分享的一个技术话题和方案,技术含量肯定比不了淘宝网的,但是回来马上安排照此实施,效果立竿见影,因为业务场景有相似处啊。

大公司的体系庞大,每个领域都需要极深的专业人士来操纵,可能光一个数据存储,就分了好几个不同的团队,有的专门做中间件和调度,有的专门做缓存,有的专门做i/o优化,有的专门做关系型数据库的持续性存储,可能还有的专门做备份和异地灾难恢复机制。你去请人家的一个专家来了,第一,他的专长你多半压根用不到;第二,他可能还真就解决不了你的问题,虽然你的问题没人家那么复杂,但是涉及领域却远超他平时的工作范畴。大公司要专深的人才,但小公司,特别是创业初期,最需要的是能力驳杂的全栈达人,你还会觉得大公司的人最合适?

我觉得最适合给创业公司提供完备技术指导的,既不是大公司的技术达人,也不是小公司的多面手,而是见证了一个巨头从小到大的那一小撮技术达人。也就是从BAT早期开始就加入并一路跟到公司超大业务规模的核心技术负责人,这样的人,既知道小公司的技术是如何起步的,如何在低成本下完成基础架构的搭建;也知道业务规模爆发后技术架构是怎样演进的,如何应对各种复杂场景中的技术挑战。但是这样的人,基本上都财务自由了,岂是一般创业公司能请得起的?可是,我们反过来想,这些人当年大多也是从菜鸟工程师起步的,既然人家可以这样起来,你为什么不塑造一个环境来培养潜力股呢?

4.技术的价值并不是只体现在服从和完成上。

技术价值有两个不同的层面,保障层面和创造层面。不能因为创造层面的价值而忽视保障层面的价值。

Google倡导工程师文化,允许工程师自己去思考、去设想、去实现一些自己认为好玩的事情,是的,也可能是一个纯炫技的东西,但也许正好在某个业务线的发展中,这个炫技突然就变得非常有价值。

在上文里,我说以炫技为核心的竞争力往往不是正确的,但是必须指出这里存在一个空间,就是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具体业务场景中,存在一些特定的技术发挥空间,而在这个领域,非技术人员往往是无法进行指导和规划的。但现实是,很多时候非技术人员以为自己具有指导和规划能力。

典型场景:一个用户平台,也许是游戏,也许是电商,老板说,你看人家有个栏目叫“猜你喜欢”,挺好的,你们也搞个。产品人员来了,说我们把转化率高的放这里吧,这样用户黏性强。运营人员来了,说当然放利润率高的了,收益至上。商务合作来了,这个,我刚签了合同,这个伙伴非常重要。老板发话了,他们的东西必须保证给量,我不管,这个位置我要了。然而,没有一个人问一句技术,你对这个位置有啥想法?他们已经认定,技术只要服从就好了,而他们的出发点都忽略了一个前提,这个位置长期来看是否会给平台带来好的效果,这个位置应该是一套机器学习算法自动调优决定的,而不是他们拍脑袋决定的。

在过去的发展经历里,个人认为自己最有成就感的那些东西,都不是领导安排的,而是自己想做的。做的目的和初心,是好奇心。好奇心是最能体现技术价值和发展技术成果的驱动力,我希望更多人能理解这一点,这也是Google的工程师文化之所以有活力的源泉。那么,如何让技术的好奇心和公司的业务发展路线尽可能一致呢?我的建议是,尽可能让技术懂一些业务,懂一些应用场景,他们对这个了解越多,他们的好奇心就可能越贴近你的业务诉求。比如,我想知道为什么这个用户会流失?我想知道为什么产品的转化率不如对手?当他的好奇心和你的业务方向一致时,他所作所为的价值,很可能超出你的想象。

就好比《三体》里提到的,物理学家之所以去钻研世界的本质,并不是因为各国的政府领导人要求,也不是使命感,而是好奇心,好奇心推动着人类的进步。

如果,你只是把技术人员当作俯首听命的执行者,而不肯发挥他们的创造力,那么他们的价值又如何才能体现呢?这样的话,一个极具思维活力、极具创造才华的技术高手与你从招聘网站找到的熟练程序员,又有什么区别呢?

企业服务,机会还是陷阱

前些日子,和22年未见的高中老同学在深圳一起吃饭,这位老同学是当时公认的数学天才,在竞赛班里一直是碾压我的存在。20多年不见,人家已经是美国上市公司的联合创始人,目前开始退出企业管理运营专职投资。他说,美国的企业级服务市场,有几千亿美元的盘子,而中国,差距至少十年以上,这里存在巨大的投资机会。

中国互联网最开始也是从企业级服务起步的,从1995年开始,最早的互联网公司主要是为企业建站、虚拟主机、域名服务开始的,那时候谁知道门户是啥玩意啊,更不用说即时通讯、搜索引擎、电子商务。但是从那时候起到现在,中国在企业级服务市场,就没什么市值有规模的公司出来,而美国光一个Salesforce,其市值就完爆中国的金蝶、用友等所有OA(办公自动化)、CRM(客户管理)、财务系统等等的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