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人的投入和收益,投资人会希望作为创业者,不要急于用投资人的钱来满足自己的奢侈生活。当然,如果你公司已经发展得非常不错了,比如已经从天使轮进入到A轮,B轮,甚至C轮,你提出提高个人收入,改善生活条件,甚至转让少许股份用于买房买车,投资人也不会有太多意见。但是如果你说,你刚开始创业,就希望保持自己在大公司的待遇水准和福利水平,这实在不是一个创业的态度。如果你本身具有一定的财富基础,比如在大公司做过几年高管,或者上一个公司已经成功出售,投资人会希望你在自己的项目中也量力投入一些,与他共同承担风险。如果你身价不菲,但创业却绝不肯动用个人的一点储蓄,那么换你是投资人,也会对你的融资动机有所质疑。
1.商业计划书不只是去吸引投资,也是自己整理业务发展逻辑和创业理念的过程。
2.有经验的投资公司,有经验的投资人,对行业的认识比较深刻,不要试图去教育他,更不要试图去欺骗他。
3.执行能力其实比概念和想法更重要,证明自己的执行能力比描述辉煌的未来更重要。而商业计划书里,最能证明自己执行能力的,是对时间和成本的精确测算。
4.学习能力和挑错能力同等重要,你能发现别人的缺点,也要看到别人的优点,在很多场合,后者更有助于你发展业务实现目标。
5.融资只是起点,不是目的,以融资为目标宣扬成功学的,都是投资人讨厌的类型,如果你想成功创业,要远离这样的人。
投资人会怎么看创业者
投资人会投怎样的项目,会投怎样的团队是很多创业者所好奇的。那么投资者在考察创业者的时候,是如何考虑的?
你说投资者看的是项目?是市场方向?是财务计划?说的都是,但也都不是,这些投资者都会看,但是有一样东西会超越以上所有,那就是创业者的素质,或者说,创业者的价值观。当然,投资人也是千人千面,并非都有同样的口味和癖好,但是我们可以说一些常见的投资者会比较看重的素质。
骨子里的自信很重要
你可以很谦逊,也可以很骄傲,但是谦逊不等于说没有自信、没有主见。很多观点,可以听、可以吸取、可以借鉴,但要有自己的原则。如果投资人今天让你干这个你就干这个,明天让干那个你就干那个,请问你还算是创业者吗?
专注和执着
投资人特别不希望公司的骨干还在兼职,更不希望公司的创业者有多个项目在运行。
如果创业者有多个业务确实在同时运行,需要符合几个条件之一。
第一,明确自己的重点在哪里,自己的投入在哪里,如果旧项目团队完整,且有合格领导负责,不再投入精力,并非不可以。
第二,多个项目均给投资人同等或对应的股份,让投资人利益不受侵犯。
第三,只有一个属于在职项目,其余属于投资项目,明确不参与运营和管理。
中国互联网前几年比较躁,稍微好一点的项目很快就有一堆投资人来追,所以有些执着性的东西是没法考察的。我最近遇到一些海外的投资商,他们的做法有点狠,觉得不错的项目先写个记录放着,半年后看看是不是还活着,然后再聊,看看创业者能不能熬过来,有没有耐心和毅力坚持做下来。不过这个玩法在中国是行不通的,半年你来看,好项目都融了两轮了。
相信“产品与用户”比“资源关系背景”更重要
创业者如果总是沉浸在资源和背景中出不来,其对产品和用户的理解就会有很大的偏差,很多传统资源优势的企业为什么经常输给新兴企业,往往就是太过依赖这样的资源,而忽略了产品的打磨,忽略了对用户的分析。一个创业者,如果主要精力放在找资源、拉关系,而不是用户分析、产品打磨上,一般来说,成功概率很小。
投入的决心和勇气
为了创业你付出的成本是多少,如果你只是想舒舒服服拿高薪体会一下什么叫创业,估计敢投的真不多。第一种付出叫作放弃现有高薪;第二种付出叫作个人垫资;第三种付出叫作抵押个人资产贷款;第四种付出叫作变卖个人固定资产。创业者说为什么让我付出那么多,投资人会认为,你不付出,怎么肯全力以赴。当然,有些人会说,我什么都没付出就拿到钱了。那么请珍惜你的投资人以及你的个人口碑和品牌。
个人魅力和表达能力
如果你只是一个优秀的人才,也许你个人表达能力欠佳,魅力平平,也无所谓,只要有赏识你的领导发挥你的才干,一样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但作为创业者,你需要有吸引人才的魅力,也需要在商务合作、业务拓展,以及市场行为中体现公司的价值,你的魅力和表达能力是加分,还是减分,就很重要了。比较有影响力的肯定可以在投资环节中获得印象加分,简单说,在人才招聘环节中具有自带光环效应,这个对团队建设帮助会很大。
懂得尊重
善于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而懂得尊重几乎和善于学习是同时出现的。一个精明的创业者,最擅长的是发现对手的优点和长处;而大部分创业者热衷于发现对手的缺点和问题,而没有学到对手之所以强大的原因,去强调那些问题,是没有意义的。
如何评估及面对风险
《非诚勿扰》第一部,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范伟在游轮对投资人说的那句话:“风险投资,越有风险越投,没有风险,坚决不投。”大家看的时候多半都是开心一笑,但我们发现这部电影还真是挺有预言性的。
我接触过不少创业者,发现他们很多都会犯一个最简单的错误,就是在评估产品和业务的时候,往往会一厢情愿地往好的方面思考,而忽略了潜在的风险和问题。他们会认为用户都是好用户,客户都是好客户,交易都是好交易,但实质并不是。当然,有人会说,坏的人或者事总是少数吧,其实我如实地说一个事实,如果不加控制和约束,那么互联网上一定是坏的信息占主流,因为好的人或消息都是基于真实的需求有节制地发布,而坏的信息则是滥用资源无节制地发布,如果一个分类信息网站不加节制,一定被骗子信息填满。如果一个社区网站不加控制,没有管理,一定贴满了色情小广告,几乎没有例外(就算是访问量寥寥无几的论坛也会如此,因为发布者是机器人,不断地在网络扫描,只要有入口它们就会找到)。劣币驱逐良币,坏信息的获益率更高,所以可以承担更高的发布成本,而坏人则更擅长使用没节操的发布途径。垃圾邮件、垃圾信息,这些都会毁掉一个正常的产品和应用。
而除了信息之外,O2O或其他分享式服务,也存在巨大的风险。前段时间听说一个跨境物流的创业项目,希望在国际旅行中,利用旅客的空余行李带货,我一听就觉得这个项目简直可怕。第一,涉及通关报税的物品,你可能一两次带过去没人管,一旦海关要求核查征税,这成本谁来担负?这还不算可怕,最多是破财免灾,然后留下各种不良记录。第二,万一涉及违禁品,这事哪儿说理去,客户带的小药瓶里是毒品被机场查扣,你面临法院的判决怎么申辩!就算你终于说服法官这事其实跟你没关系,估计没半年你是结不了案的,委托人就是坏人?分享式送货这个模式也开始流行,前几天听说个真实数据,某个特别大的全国连锁的物流公司,雇佣大货司机运输,还是专业司机专业公司,因为存在使用假身份、套牌车的司机,每年被顺走损失的货值数千万。触目惊心不,现在开始使用第三方进行全部司机的个人征信服务。你说第三方分享式送货这个问题如何解决?一单赚不了几块钱的生意征信成本谁来出?
2015年开始跟一个投资机构合作了半年多,惭愧地说,没帮对方弄成什么爆发的大项目,但值得一提的是阻止了对方一次危险的投资行为。当时他们来问我快播怎么样,数据很好,用户很多,我就说这玩意不洗白是没办法上市的,建议不要碰,当时快播正在做洗白的事情,没想到话音刚落没俩月快播就出事了。
产品设计也存在这个问题,一厢情愿地去鼓励或者刺激用户的行为,往往未必能如所愿,一点点利益诉求都会让用户反其道行之。前几天在上海,从浦东打车回浦西,大约30多公里的一个大活,用滴滴打车,很快司机来了,一上车司机就说,劳驾取消订单,我们打表走。大家都知道滴滴打车花了多少钱培养市场,花了多少钱养成用户习惯,我不知道他们听到司机这样讲是什么感觉,这个司机想必以前领了不少滴滴的补贴,然后又是通过滴滴接到了我这个订单,但是上车的第一句话是,取消订单,打表。对我们而言,取消订单与否对花费没有任何影响,30多公里的车程当然不希望司机甩个脸色给我们,自然欣然从命。然后好奇地问,为什么不用滴滴订单呢?原来是滴滴出了一个功能,接订单根据里程要消耗什么积分,本来这个功能设计初衷应该是鼓励司机去通过某种行为攒积分的,但实际却是,司机会请顾客直接取消订单,而顾客呢,基本都会照办。所谓的用户忠诚度,在这里不值一提。有意思的是,最后下车的时候,又用滴滴来付款,这事想想真有意思。你给我方便,给我补贴,我就用,不给,就拜拜,用户的思维简单如是,你凭什么认为他就一直是你的用户?你的功能设计他就会照做?
硬币都有两面。很多项目,你如果只是从乐观的方式去思考,怎么看怎么好,怎么说怎么有机会;但是反过来,隐患和风险往往触目惊心。如果你不正确认识这些,很可能一上来就被这些坏信息、坏人、坏交易淹没,然后,大概就没有然后了。
那么,我们都想规避风险,寻找安全的机会,然而,这又回到本系列最初的观点,悲观的人没有机会,说的就是我这样的,我胆子小,又比较喜欢琢磨,往往看什么项目都是风险重重,所以不断错失良机。
再回头看范伟的那个神预言,风险投资,还真是投有风险的项目,你没风险,你稳定获利,你收益回报超高,你有病啊你找风险投资!你有这样的把握,你找银行或民间借贷的成本比投资成本低多了。风险投资的融资成本远高于各种贷款,这是行业公认的常识,回报从来都是跟风险相关的。如果一味害怕风险,拒绝风险,就没有Uber,就没有Airbnb,就没有特斯拉。所以,风险并不是创业者最致命的敌人,恰恰相反,有时候,风险也会是创业者的朋友,因为项目有风险,所以巨头们不敢碰,觉得拿自己这么大的家业去赌不值当,创业者才有机会冒出来。
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
1.做项目规划的时候,要充分考虑风险,正视风险,不是说有风险的项目不是好项目。但是如果无视风险,那么运营模式可能会遇到极大的挑战,包括产品设计也是,切忌一厢情愿,要考虑清楚负面的东西。
2.做好应急灾难的响应计划。线上出问题,出状况,要有准备,不能慌乱,不能没有备案,这个我们吃过大亏,有非常深刻的教训。要未雨绸缪,对安全问题、严重的线上事故,以及其他可能出现的各种坏情况,要有灾难容错机制和响应处理流程,只有这样才能抗得过打击。事实上,有些本来不错的公司,就是因为一两次严重事故,直接萎靡不振,甚至业务被迫终止。
3.计算风险回报关系,计算风控成本,所有东西还是要数据化。计算相关的成本和潜在收益比,获益不高,风控难度大,风控成本高的东西个人建议就别碰了;风控可操作,成本可控,获益比风控成本有显著优势的,当然还是可以积极拓展的。
4.不要触碰法律底线,不要触碰道德底线。
5.高风险,高回报,心态要好,学费还是要交,有些风险,你再怎么算,可能也躲不开。
随着互联网金融O2O的普及,征信和风控领域是行业热点。征信,包括企业征信和个人征信。信用体系将是互联网基础领域特别大的一个范畴,目前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