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的认知境界
我们讲品牌强度,讲用户认知度,讲口碑效果,其实从用户角度来说,对品牌的认识,我的理解,可以分三个境界。
第一是了解,我知道你,我听说过你。说明你的广告营销或者品牌的口碑到达这个用户了。
第二是信任,这一点就难了,我相信你的产品、你的服务是好的,我对你的质量、对你的品质非常认可。
第三是依赖,这个就更难了,在这个领域,这个消费层面或使用层面,我只信任你,我不信其他任何同类产品,我只用你,我不用别的。
百度一直有句口号,叫作“简单,可依赖”。做到没做到先放一边,这句口号其实是个很好的标准。
用户对品牌认知的不同境界,会对购买决策,或者使用决策有巨大影响。如果只是了解,你可能在一堆看上去差不多的产品中,放弃那些没听说过的,选择这个你听说过的品牌;如果达到了信任,你多半会在很多听说过的品牌中,选择这个你信任的;如果产生了依赖,对不起,你只会找这个品牌,根本不会考虑其他选择。
一些常用手段
一个品牌,其内涵应该足够专注,足够简单。希望通过一个品牌,覆盖更多的用户人群,满足更多场景诉求,本身就是不明智的,很多公司吃过这样的苦头。
所以,多品牌战略就成为很多企业的一个选择。
以汽车为例,大众这个品牌无法覆盖高端人群,所以有奥迪;丰田这个品牌扎根于中产阶级,所以需要雷克萨斯;本田同理,所以需要讴歌。国产车都是以廉价、低档起步的,在追求中级车市场份额的时候,通常要创建一个新品牌,比如奇瑞、吉利,都是如此,当然,不能说都很成功。
再如手机,小米的子品牌红米,做了用户细分。华为则多路出击,N多子品牌细分市场。
微信和QQ已经算是双品牌了,左右互搏,但其实用户已经开始细分了。微信没有QQ的包袱,而QQ依然保持了其死忠的年轻用户群。
其他领域,又要说刚才提到的QB HOUSE,这个是针对理工男的;那么,针对其他人群,他们也推出了Quatre Beaute(针对繁忙的都市女性)。IKKA针对儿童设立子品牌,通过不同品牌、不同诉求,来切分市场。
但多品牌并不是说我创建了一个细分品牌就可以的,如何塑造,快速提升品牌,依然需要相当的运作能力。
品牌捆绑,代言,这是最容易想到的一种品牌操作方式。
品牌捆绑,就是弱势品牌想办法和强势品牌同台出现,一起合作营销,这样弱势品牌就会借力获得一定的品牌提升。电影行业里,大明星带新人其实也可以认为是一种品牌捆绑。
那么明星代言,就是一种特别容易想到和操作的品牌捆绑模式。
但是,品牌过于拔高,和用户群的属性是否匹配,对产品的目标用户诉求是否真能贴合,这也是个问题。我们说品牌提升,成龙可是国际巨星,但是对我们受众的目标而言,成龙给人的第一感是不是够亲切,能不能产生自我认同,这就是问题。
融资、上市,仔细琢磨一下其实也可以理解为品牌捆绑,也是一种品牌提升手段。
很多创业公司介绍自己,总要说我们是谁谁谁投资的,一说是红杉投资的,圈里人都要高看一眼;一说是山西某个煤老板投资的,这就感觉差点事。
所以创业者其实也需要有影响力的投资商,投资商也需要追明星项目做影响力。
上市也是,我记得百度上市的时候,动静特别大,市场总监说,半年市场营销的费用都可以省了。
再讲讲期望值控制,所谓超出用户预期,这个被人说烂了,但确实是有道理的,第一要控制预期,别把所有大话和噱头说尽,你留个彩蛋给用户不好吗。第二是要给一些惊喜,让用户超出预期。《人再囧途之泰囧》上映前宣传的时候就是死也不说范冰冰出镜,给观众一个惊喜。
做淘宝店的很多都会这个了,你买完东西后,人家不声不响送个小礼品,不贵,但是超出你预期了。如果前面说买一送几,买家可能还觉得送的东西不好。
激励传播,让用户参与传播,所谓的病毒营销,但这个要掌握度,现在很多餐厅、咖啡厅都知道分享送礼券,但分享要求太多,认同感又太低,一般有点品位的人是不会乱在朋友圈晒这种东西的。如何让大V参与分享,而不是那种烂大街的分享激励,最成功的还是当年的雕爷牛腩。弄得你不晒一顿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大V一样。
情怀、认同感,让用户通过某种价值观认同,来认同这个品牌,这个需要操盘手的强大的讲故事能力和把握人心的能力。电视广告常见的诸如妈妈的味道、故乡的味道等等,都是讲这种故事。然而同样的故事讲多了,很多人就麻木了。
形成认同后,很多人就愿意用某个品牌,来彰显自己的品位、自己的性格、自己的价值观,甚至寻求志同道合。这一点,实话说,中国品牌比起一些欧美品牌,依然还有极大的差距。
品牌保护
品牌保护包括域名、商标的保护。
很多跨国品牌进入中国后,被迫改名,改名背后的原因很简单,商标被抢注。
某些创业公司一边高调宣传自己,一边连商标都没注册,说啥好呢。
价值观的边界
我们在日常沟通中,通常采用的是一些感性认知,而不是精确的描述,比如今天天气不错,我今天胃口很好,今天食堂的菜有点难吃。在如上描述中,天气不错并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比如空气质量?阳光照射的强度?气温?风力?抱歉,这些指标都没有,这只是一个感性认知,不是一个精确的描述性语言。其他两个描述同理。
当然,作为日常交流,这样就够了,但在一些严肃的场合,遵循严谨和细致的描述是必要的,比如法律的制定、法院的判决案例、合同签署、专利的描述、投资协议等。
当行为描述有了完整的边界,其所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才有意义。
就好比某公司说,我们不作恶,然而作恶的定义是什么。
没有边界的约束,所谓责任、义务,都没有任何意义。
那么,这和我们自己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知道很多公司都会强调价值观,然而价值观往往并不存在精确的描述和边界的定义,我们如果想要加入一个公司,最好了解他们的价值判断的边界条件在哪里,对企业发展的道德约束的底线在哪里。
我们如果去创业,需要寻找合伙人,需要投资人,需要招募核心员工和骨干、对方的能力、才干是一方面,对方的职业素质、行为准则,如有可能,要了解其边界在哪里,底线在哪里。从现实的角度说,我们在工作中,并不能奢求合作者、合伙人、投资人,多么完美多么高尚,这不现实;但我们需要明确其边界和底线,这才能保证未来的发展少一点狗血剧情。
那么如何判别一个企业的边界和底线?如何判别一个人的边界和底线?
关于企业
大部分有一定规模和发展历史的企业,都犯过错误,都做过蠢事,企业里都会有一些蛀虫、一些问题被曝光,要看他们对待问题的态度,对待错误的态度。苛求一个企业从不犯错,从不出蛀虫,这不现实,从对问题和错误、对蛀虫的态度和处理方法,可以了解这个企业的边界和底线。
如果一个企业比较新,比较年轻,人也不多,多了解其创始人的背景、口碑,在原单位的声誉和前同事前合伙人的评价,都是有意义的。
关于个人
一个人是不是值得信任,是不是值得长期合作,看和他曾经共事过的人,他曾经的合伙人,以及他的员工、前上司,是否大部分一直和他保持亲密的合作关系,一个信用好、品行好的人,就算情商不高,在长期工作中也会受到信任。我的观点是,一个人的情商可能影响他的升迁,影响他的职场发展,但通常不会影响他的信用和口碑。
当然这里也存在一种可能,比如这个人曾经和不靠谱的人共事,和不靠谱的人合作,所以落下了坏口碑,需要你综合判断。如果一个人在多个项目合作中,多个不同阶段的合作者和共事的人中,偶尔出现了坏口碑,很可能不是他的问题,但是如果在很多合作者和共事者都留下了坏口碑,通常问题就在他自己了。
但这也不容易判断,第一,你可能没有如此广泛的人脉覆盖到这些人;第二,可能人家跟你不熟的情况下会做老好人,也就是不揭人短,这也是人之常情。
这时候,真的需要能通过沟通来认识和判断一个人。
1.和对方要进行多层次、深入的沟通,而不仅仅是针对工作和技能,对其价值观要有一定的认识。
2.沟通交流中注意观察,注意细节,这里必须强调一点,一个展现自己特别优秀的人,也有可能是最善于伪装自己的人。
3.多做背景调查,寻找共同好友,了解其口碑和历史的信用评价。
4.对言行的一致性多观察,是否说到可以做到,是否行为和其表达的价值观一致。
5.绝不要因为惜才,或者因为对方所掌握的资源,而与品德低劣、价值观扭曲的人合作,绝不要。
6.严谨的合同、法律文件的确可以做一定程度的约束,但不代表这样就可以高枕无忧。
7.要不断反躬自问,我的底线和边界在哪里?
我们说,历史上,刘邦、曹操,都重才而轻德,现在很多人写鸡汤文,说德比才重要的有,说才比德重要的也有,那么,我做个简单的总结。
我们在寻找合作伙伴、寻找核心团队的时候,不是要寻找道德模范,而是要控制道德底线。曹操,唯才是举,对德没有高标,但是是有底线的,所以吕布就没命了。理解这一点,就可以停止那些无谓的争论。
关于做人与做企业
先说说精明这个事。
几年前,某个垂直电商领域大浪淘沙,一群曾经风光的前行者纷纷落幕,黯然散场,而曾经在前几名中最不被媒体关注的一家品牌默默成为行业领头羊,他们的副总裁说了段话,原话不记得了,大体是这个意思,我转述一下。他说你看身边,最终成事的往往不是一上来最聪明的,反而是一开始被认为有点笨笨的,人家风光的时候在耕耘,人家找捷径的时候还在耕耘,等大浪过去,那些聪明人纷纷抱怨市场不好,生意难做,然后快速转身寻找新机会的时候,你再看,这个笨笨的家伙已经把事做成了。他说的就是他们老板,我见过几次,异常低调,媒体曝光率极低,甚至看上去一点IT人士的样子都没有,大街上遇到你最多以为是个做传统生意的土老板(事实上还真是)。但是我记得很清楚,市场风光的时候几大巨头都投资了领域内靠前的公司,每个公司都到处做宣传,做影响力,铺天盖地的广告砸用户。而他们闷声优化内部的流程、网站,以及协调供应商关系,当时我都替他们捏一把汗,感觉这样下去很悬。等风头转向,其他同行都抱怨市场不好,停止投放,甚至黯然落幕的时候,他们突然就毫无争议地成为市场第一了。
另一个公司董事长,投资人,跟我说过他们的前任CEO,说那个人其实很敬业,很负责,但是问题是什么呢?太精明了,就好比跟合伙伙伴签协议,每个条款都要有利于自己,各种细节都要把自己公司利益放在前面,这样下去,路子越来越窄,生意越做越小。
我们想想,有时候做生意,在双方都有钱赚的情况下,细节上吃一点亏,利益上被人占点便宜,是真的亏了吗?人家觉得跟你合作有便宜占,以后有生意是不是还跟你做。我们看很多成功企业的创业史,都是肯吃小亏,肯出让利益,所以别人都愿意跟他做生意,这生意才越做越大。
有人会问,之前不是说做人不要太善良吗?这个我觉得,要分一个度,如果这个生意摆明了合同是双方一起来赚钱的,另一家非吃独食,把你坑到死,你当然要跟他讲法律、讲道理,不能放过他。这时候你太善良会对不起你的员工、你的合伙人。但是如果对方只是在一些条款上占一点你的便宜,大局上基本还是公允的,其实假装糊涂一下,未必是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