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故事是人们耳熟能详、津津乐道的。不过人们心目中的三国故事大多来自罗贯中的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通称《三国演义》),而非演义主要依据的史书《三国志》,对于小说与史书之间的关系,大多不甚了了。清朝章学诚认为《三国演义》“七实三虚惑乱观者”,指出了其中的虚构性,但作为小说的评语未免苛刻。
陈迩冬先生这本《闲话三分》,将《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结合起来评说,亦文亦史,拓展出别开生面的视野。
书中澄清了许多流传已久的观念,勾勒出许多历史真相。对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关云长义释曹操、铜雀春深锁二乔等等脍炙人口的故事,一一循“虚”入“实”,点出小说与史实之异同,还原历史本来面目,化“腐”为新。同时,对小说的艺术创造也进行了充分肯定和多层次的分析。指出“经过作家的艺术加工,读者的心赏神会,数百年的流传,这种‘故事新编’已成不朽的名著,其魅人之力,远远超过了其所依据的古史旧志”。由于作者将文与史之间的关系把握得恰到好处,对于读者理解三国的历史和《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都颇具启发。
书中文章最初为专栏连载(成书经过详见《再版后记》),篇幅不长,每篇从一条线索写起,看似闲闲写来,却能独辟蹊径,以小见大。舒芜先生评之为“虽是一本小书,而文心史识,意趣笔墨,四美并具”。作者是文章大家,文字纵横自如,加以见识通达,在短小的随笔中包含着丰富的视点,耐人寻味。虽写故实,偶尔将现代的“流行语”信手拈入文中,遂穿越了历史和当下的世态人情,令读者会心一笑。
陈迩冬先生生于1913年,卒于1990年。年轻时即善诗文、灯谜,有“桂林才子”之称。抗战期间以新诗、小说、小品文等创作走上文坛。解放后曾在山西大学中文系任教,1954年调至人民文学出版社,在古典文学的整理编辑、出版普及上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不但是著名的古典文学研究专家,而且是著名的诗人。一生从写旧诗到写新诗,又转而写旧诗,始终不改诗人本色。著有历史剧《战台湾》、传记《李秀成之死》、短篇小说集《九纹龙》、叙事诗《黑旗》等。他选注的《苏轼诗选》、《苏轼词选》、《韩愈诗选》负有盛名。
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编辑部
2014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