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利益多元化格局中的党群关系问题研究
6270300000001

第1章 导论(1)

利益问题是一个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根本问题,构成了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从历史上看,人们正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存,为了得到更好的发展,为了实现未来美好的生活而追逐利益的。经验告诉人们,只有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生产手段,改进生产技能,才能更大程度地享受利益。为了利益的实现,人们可以融洽地走到一起,同样,也可以走向尖锐的对立面。因此,人们在追逐利益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各种利益冲突和利益矛盾。然而也正是这些利益冲突和利益矛盾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使人类社会的发展呈现出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马克思恩格斯正是通过深入探析现实生活中的利益问题,才最终创立了唯物史观,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变革。

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都非常重视人民群众的利益问题。可以说,我们党正是在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正体现在它的各种机制不仅为人们利益的充分实现开辟了道路,而且为人们普遍地实现利益提供了公平的手段。但我国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期却对利益问题存在着错误的认识,割裂了利益与人民群众的密切关系,使人们的思想束缚在对集体主义的片面理解上,禁锢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相伴随的就是人们的谋利动机和行为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这使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利益问题,各种新的利益阶层和利益群体开始不断地涌现出来。这种利益关系格局的巨大变化和调整,必然产生以承认利益差别和利益矛盾为特征的经济利益多元化的新格局。在这一新型的利益格局背景下,改革进一步触及深层次的利益问题,统筹协调各方利益的难度不断加大,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日益凸显,使党群关系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嬗变。因此,科学分析利益多元化格局的特点,构建促进利益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以利益整合获取民心,实现党群关系的和谐发展,就成为我们当前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一、利益多元化格局对党群关系的影响空前凸显

综观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人类多样化的需求决定了人类追求多样化的利益。利益多元化格局是现代人类实际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在这一全新格局的背景下,一方面,它构成了驱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前进的强大动力,任何个人和群体的思想、动机和行为都可以从其对自身利益的追求中找到合理的解释和深层的底蕴。另一方面,它引发了比较激烈的利益矛盾和冲突,使利益整合产生了困难,导致党群关系发生了嬗变,有些地方甚至出现党群关系严重疏离,对无产阶级的党群关系理论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也给中国现实政治生活带来了困难。理论与现实的冲突,迫切需要我们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破解利益多元化格局中党群关系的难题,重建和谐的党群关系。

(一)利益多元化格局对党群关系影响的主要原因

在利益多元化格局中,社会阶层的结构日益多元,群众的利益诉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这必然使党的执政环境发生根本变化,使传统的党群关系受到严峻挑战。

第一,社会阶层结构的分化对党群关系的影响。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是伴随着人民群众队伍的变化而变化的。利益多元化格局必然由多元化的利益主体所导致,这一全新格局不仅使“群众”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而且使各个利益主体的经济实力、社会地位也各不相同,这就致使各个利益主体对党的认识和情感认同各异,党群关系相应变得更为复杂。不仅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对党的认识和情感发生了变化,而且大量涌现的新社会阶层也给巩固党的群众基础提出了新的挑战。

第二,利益联结的新方式对党群关系的影响。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对人的管理主要是单位管理模式,党可以通过设立在各个单位的党组织与群众取得联系,群众也可以通过各级党组织向党反映自己的诉求和愿望,这使得党群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在利益多元化格局中,人员的流动性、个体性不断扩大,“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利益联结也呈现出了新的方式,使职工与单位的关系由完全依赖转变为以利益为纽带的契约关系。这种变化不仅使基层党组织联系群众的作用发挥受到了阻碍,而且使群众对党组织的依赖也持续减弱,导致党群关系出现了疏离的迹象。

第三,阶层利益的分化对党群关系的影响。党群关系的实质是利益关系,利益关系的和谐稳定是维护党群关系和谐的基础和前提。在计划经济时期,阶级阶层结构单一、利益差别不大,社会成员之间基本上不存在利益矛盾和冲突,党群关系也非常紧密。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牟利动机和行为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利益问题,各种新的利益阶层和利益群体开始不断涌现出来,随之而来的就是阶层利益的分化。在利益多元化格局中,人们的利益诉求日益多样化、差异化,不仅使党群关系的巩固面临着社会经济条件的不断变化,而且也进一步增加了党组织进行利益整合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第四,利益机制的负面效应对党群关系的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物质利益原则基础之上的,由此也决定了利益机制在人们行为导向中起着主导作用。正如哈贝马斯所说,市场经济社会“用利益导向行为取代了价值导向行为。”[1]物质利益的涌动、体制规范的缺失,使人们的逐利性更多地表现为自发的过程,在价值观的选择上摇摆不定、犹豫不决,甚至使一些人为了追求金钱而不择手段。因此,利益机制所产生的负面效应从两方面损害了党群关系:一方面,一部分利益主体的不当逐利行为在损害群众利益的同时,也对党群关系造成了损害;另一方面,一部分意志薄弱的党员干部在物质利益的诱惑下,大行权力寻租之道,使人民群众极为不满,使党群关系产生了裂痕。

(二)利益多元化格局对党群关系影响的具体表现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唯一的领导党和执政党,这种特点决定了党对公共利益维护的责任更大、难度更高。党不仅要确保其所掌握的公共权力能够沿着维护“公共利益”的轨道运行,而且要求全体党员必须牢固树立“公共利益”的意识和驾驭协调多元利益的能力。否则,就会造成党群关系的疏离,甚至还会使矛盾激化,引发群体性事件。具体来讲,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党维护公共利益的职责与党员干部思想偏差的矛盾。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承担了执政党和领导党的双重角色,这就决定了党员干部维护“公共利益”的意识将对公共利益的维护程度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利益多元化格局中,一些党员干部滋生出官僚主义作风,服务意识持续弱化,这些问题成了制约党群关系的巨大障碍。其主要表现为:①责任意识淡薄,无所作为。对群众的疾苦和诉求漠不关心,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不闻不问,不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②摆官架子,搞特殊化。一些党员干部喜欢高高在上,满足于做官老爷,耍威风,不仅严重损害了党员干部的形象,而且深深伤害了人民群众的感情。③搞形式主义不务实效。有些党员干部并不从人民群众的需求考虑问题,而是在对自己有利时就积极去做,在满足了自己的利益需求后又远离群众。那些“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从表面上看是在为人民服务,但在其背后考虑更多的则是个人利益。

第二,党员干部追逐个人利益与维护公共利益的矛盾。权力和利益是相伴而行的。在利益多元化格局中,党员干部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出现在各方利益的博弈之中,利益的竞争性和排他性使得一部分党员干部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更多地去照顾与自己有一定社会关系的利益主体,逐渐形成了利益团体,致使公共服务从“为民”服务向“为我”服务转变。主要表现为:①在政策制定上假公济私。一些党员干部在制定公共政策的过程中,会有意无意地设定一些限定条件,为某些选中的对象牟取私利。②在公共利益的表达上搞“权权交易”。权力具有可交换性,掌权者之间可以形成你帮我、我帮你的利益链条,致使一些党员干部热衷于打招呼、递条子,大搞“权权交易”。其结果只能使公共权力所应该发挥的保障社会公平、提供福利等功能遭到吞噬,所应该代表的人民群众利益的坐标指向发生偏移。

第三,利益博弈与利益整合的矛盾。党群关系的密切,需要政党对各个利益主体的利益进行协调、整合,通过公共利益的维护来保证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以实现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和谐稳定。从现实情况来看,目前依然存在着较多难题,主要表现为:①利益表达的渠道不畅通。在我国,作为民意表达主渠道的党组织因为承载了社会大多数的民意表达,难免会造成民意表达的阻塞。而作为民意表达补充渠道的政治协商制度、信访制度、听证制度等也因为需要经过党的利益表达渠道才能进入决策中枢,所以使得群众的利益诉求可能无法及时得到满足,从而滋生出了矛盾和不满。②利益表达不均衡。强势群体可以利用所掌握的丰富资源和社会地位将自己的利益诉求传达到决策中枢机构,以满足和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弱势群体因为没有可以用的资源,在利益表达方面处于明显的劣势,致使他们在社会利益分配中也处于弱势地位。这势必会导致“公共利益”的偏离,极易引发他们对党和政府的不满情绪。

二、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揭示了党群关系的基本规律

利益问题是一个关涉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性的问题。正如马克思曾明确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2]社会并不是一个人的社会,也绝不仅仅只有一个利益主体,这个“世界并不是某一独特利益的天下,而是许许多多利益的天下”[3]。因此,各个利益主体在追逐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利益冲突。利益冲突是人类社会一切冲突的最终根源,利益协调则是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实质所在,人类社会正是在对利益冲突的不断协调中发展进步的。研究党群关系,就必须深入探究利益关系。特别是在利益多元化格局的背景下,党群之间的矛盾会趋于激烈,对党群关系的协调也就显得尤为迫切。马克思正是在对利益问题的深入探析中,告别了历史唯心主义,最终走向了历史唯物主义。因此,厘清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利益问题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从马克思利益理论层面对党群关系进行深刻、全面、系统的把握和阐释,并进而寻求合理有效的党群关系和谐之道,就成了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

(一)利益是人类活动的内驱力

一切旧唯物主义,对事物仅仅是从直观的客体去认识和理解,而不是像实践的唯物主义那样从活动来理解。从这一区别中可以看出,是否从活动的视角来理解利益,这是区分旧唯物主义与实践的唯物主义的试金石。既然实践的唯物主义是从活动出发的,那么活动又是由什么所引发的呢?答案就是利益,利益是人类活动的内驱力。

首先,利益本身就包括活动。马克思主义利益范畴与一切旧唯物主义利益范畴相互区别的一个根本标志,就在于它是从活动去理解利益的。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利益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是通过感性经验可以感知的。人们从事活动的动机、目的和意志使人们产生了愿望和需求。如当人有饥饿感时,就会产生出对食物的需求。但是对食物的需求是有选择的,而选择就必然有标准。这种标准就是看是否有利于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有利的就将其作为目标固定下来,而有害的则趋于回避。近代唯物主义将这种趋利避害的选择称为人的本性。这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趋利避害实际上是人活动的动力源泉。利本身就是活动的动力,害是人们防范和避免的东西,避害也是活动的动力。可见,实践的唯物主义对利益的理解,就是从活动去理解,利益本身就包括活动。

其次,利益是活动的内驱力。活动的动机和目的是由利益所产生的。人类最基本的衣、食、住、行,都是活动的最直接动机,它是由利益所产生的。对于人类较高层次的活动来说,同样也是由利益所产生的。如政治活动、外交活动等都是由利益产生的,政治活动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而经济关系首先是通过利益关系表现出来的。所谓政治,实质上就是一定阶级实现自己利益的手段,政治活动产生利益。不仅如此,活动的手段也是由利益所决定的。不能创造和产生利益的工具和方法是毫无意义的。马克思说:“劳动资料是劳动者置于自己和劳动对象之间、用来把自己的活动传导到劳动对象上去的物或物的综合体。劳动者利用物的机械的、物理的和化学的属性,以便把这些物当作发挥力量的手段,依照自己的目的作用于其他的物。”[4]在这里,活动目的是为适合利益的需要所提出的要求,手段是实现这种需要的工具,而结果就是现实的利益。可见,贯彻活动的整个过程的内在驱动力就是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