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利益多元化格局中的党群关系问题研究
6270300000002

第2章 导论(2)

(二)人民群众是历史活动的主体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活动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论证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基础上,第一次把对人的关注从抽象的人转到直接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广大劳动者方面来,从而形成了正确认识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的理论观点。概括地说,就是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家由于不懂得实践的观点,因而就把物质世界的一切变化,甚至人本身的一切活动都视为神灵、上帝的产物。从这种观点出发,他们仅仅是把人作为一种会说话的工具而已。对于谁才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这一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点上向人们揭示出了社会发展史就是物质资料生产者本身发展的历史这一最简单最不容否定的事实。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5]马克思首先从吃、喝、住、穿等人的基本需求出发,找到了打开人类历史发展之谜的钥匙,离开了物质资料的生产,就没有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正是从这一基本前提出发,对历史唯心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批判,揭示出正是广大人民群众所进行的物质生产活动才促使社会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为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在西方经过文艺复兴运动后,一些资产阶级思想家虽然提出了“人民”或“群众”的概念,但其指向却是要让“人民”或“群众”通过契约把权力让渡出来,交给那些所谓的社会精英。其“冠冕堂皇”的理由就是“人民”或“群众”低俗、愚昧、缺乏理性,故不能行使主权。因此,他们提出的所谓“群众理论”都是与一些贬义的概念联系在一起使用的。针对资产阶级诋毁人民群众为精神的敌人,把人民群众列为没有教养、愚昧无知的群氓等观点,马克思恩格斯深刻地指出:“工人不论在对政权或对个别资产者的斗争中,处处都表现了自己智慧和道德上的优越,特别在与所谓‘雇主’发生冲突时,工人证明了他们现在是有教养的人,而资本家则是愚昧无知的人。”[6]马克思恩格斯从实践出发,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的劳动实践是一切精神生产的源泉,科学、文化、教育、艺术等一切人类社会精神财富都是由人民群众直接创造的,离开了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精神财富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马克思恩格斯从人民群众的实践出发,找到了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在这一基本矛盾中,生产力是决定性的因素,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时,就会引起社会的变革。而在生产力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就是劳动者,那些占人口绝大多数的、直接从事生产劳动的人民群众就是首要的生产力。建立在生产力基础上的生产关系,指的就是在生产劳动过程中所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所以组成这种关系必不可少的主体力量也同样是劳动者。诚然,封建社会的农民、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劳动者,都是生产关系的决定力量。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其变化发展的根源全在于生产力的发展变化,而推动生产力发展,打破生产关系束缚的关键还是通过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来实现的。历史发展证明,无论是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还是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最终起决定作用的都是广大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国家和社会的真正主人。

(三)党群关系的本质是利益互动关系

对于任何一个现代政党来说,都是一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利益的代表者,为了维护共同的利益而采取共同的行动,以期达成共同的目的。当然,政党自身利益的实现必须依赖于其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从而能够服务于社会的利益并得到社会的认可。这就决定了政党与其所代表的民众利益之间有一种天然的联系,这也是民众利益表达的工具。因此,衡量一个政党是否先进,最根本的标准绝不是看这个政党获取了多少自身利益,而是要看其所代表的民众的根本利益是否得到了满足,其所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迎合了民众的利益诉求。从这个意义上说,党群关系的本质就是利益互动关系:一方面,政党组织要想赢得民众的支持和拥护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就必须代表民众的利益诉求;另一方面,民众也必须依赖于政党组织,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的利益。政党与群众之间的这种互动关系表明,党群关系的本质就是以利益关系为基础的一种互动关系,利益关系构成了维系党群关系的最简单而又最深刻的内容。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性质的无产阶级政党,自成立以来就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始终强调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毛泽东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系统地运用于党的全部活动之中,形成了党的根本的工作路线——群众路线。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始终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各项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并始终强调“只要我们信任群众,走群众路线,把情况和问题向群众讲明白,任何问题都可以解决,任何障碍都可以排除”[7]。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讲得最多的就是人民,讲得最深的就是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一系列重要论述,既是遵循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和认识论的必然结论,又与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崇高理想完全一致,即共产党人为实现“保证每个生产者个人最全面的发展的这样一种经济形态”——“自由人联合体”的社会。可见,利益关系不仅是党群关系互动的轴心,也是实现和谐党群关系的切入点。

三、本书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与党的发展相伴随,是党的建设中一个历久弥新的课题,一直得到人们的关注并引发学者们的深思。在党的各个历史时期,学者们曾从各不相同的思路出发,运用不同的方法对党群关系进行了探析,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协调党群关系的思路和方法。本书立足于利益多元结构的社会背景,洞察党群关系背后的利益关系。毫无疑问,历史唯物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利益理论,是我们研究党群关系最基本的方法论原则。

(一)本书的研究思路

马克思曾告诉我们:“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8],而“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是“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9]。因此,只要我们能够抓住一个时代的真正问题,我们也就能够把握住一个时代的精神脉搏。本书所围绕的中心线索和主题是:洞察党群关系背后的利益关系并指明协调党群关系的可能方向和方法,从当前利益多元化格局中探寻构建党群关系和谐发展的关节点。其中,第一章到第三章分别从理论和历史来“提出问题”,第三章和第四章是立足于现实来“分析问题”,第五章则致力于“解决问题”。

第一章,探究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利益及党群关系的理论问题。首先对利益范畴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进行梳理,奠定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对利益、利益关系的概念,特别是对利益多元化格局作出了全面的界定,探析本书的研究背景。最后对马克思主义党群关系理论的确立与发展进行梳理,厘清马克思主义党群关系研究的发展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