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语言的联盟:中国古代名联
632500000023

第23章

平湖秋月

阮元

胜地重新,在红藕花中,绿杨阴里;

清游自昔,看长天一色,朗月当空。

平湖秋月,在杭州西湖,为西湖十景之一。此外湖际秋而益澄,月至秋而愈洁。合水月以观,全湖精神始出。《西湖联话初编》载此联。清游:清雅之游。

上联写湖景。“红藕”、“绿杨”,景观秀美明丽,富有季节特色。中、里二字,道出景深。下联写月色。“长天一色”,朗月当空,湖光月色融为一体。此联以“在”、“看”引领,语意连贯,辞采清丽。

杭州贡院

阮元

下笔千言,正桂子香时,槐花黄后;

出门一笑,看西湖月满,东浙潮来。

《两般秋雨庵随笔》载此联。贡院:在杭州青云街。桂子香时:桂花飘香的季节,即农历八月。明清两代,此时举行乡试,为举子忙于应考的季节。槐花黄后:唐李淖《秦中岁时记》:“进士下第,当年七月复献新文,求拔解,曰:‘槐花黄,举子忙。’”槐花黄后,即八月,为举子忙于应考季节。月满:即月圆。东浙潮:指钱塘江潮。

上联言乡试。下笔千言,应试文章洋洋洒洒,表现应试举子才华出众。“桂子”二句,借物候点明举子角胜考场的季节。唐人称科举考试及第为“折桂”,桂子香时,又蕴含勉励举子科考登第的殷殷之意。下联言试后。“出门一笑”,流露势必登科及第的欣喜之情。西湖,借名湖切贡院所在地杭州。明清时,秋闱在农历八月,分三次举行,最后一次为八月十五,正当月圆。“月满”,即切秋闱的最后一试,亦隐含对举子们“蟾宫折桂”的殷切期望。“东浙潮来”,以物候切科试季节,亦借奔涌的钱塘潮寓人才辈出、后浪推前浪之意。此联借物候切时切地,切人切事,情见乎辞,清雅工稳。

江心寺

朱文翰

长与流芳,一片当年干净土;

宛然浮玉,千秋此处妙高台。

江心寺,在浙江温州瓯江下游小岛上。今寺为乾隆五十四年(1789)所构。《楹联丛话》载此联。朱文翰(1765?~?),字良甫,号沧湄,清安徽歙县人。乾隆进士。妙高台:在镇江金山顶,建于汉代,后荒毁。此借指金山。

上联切江心寺。意谓江心寺与文信国祠长久流传好名声,江心屿是当年文天祥逗留过的一片净土。“长与”句,以文信国祠烘托江心寺因人而重。南宋德祐二年(1276),右丞相文天祥去蒙古军营谈判被扣押,后在押解途中逃脱至温州,逗留一月。明成化间遂于江心寺建文信国祠,祀文天祥。“一片”句即切此以抒发爱国之情。下联切江心屿。意谓江心屿像一块美玉浮于瓯江水面,千百年来这儿像镇江金山一样秀美。“浮玉”,设譬表现江心屿风光之美,给人予晶莹质感。“千秋”句,以镇江金山烘托江心屿外观之美。此联烘云托月,美名流传,美景增色。

武侯祠

蒋攸铦

曰宫曰殿曰幸且曰崩,诗史留题,千古犹存正统;

书吴书魏书汉不书蜀,儒臣特笔,三分岂是偏安。

武侯祠,在成都市南郊。祠主诸葛亮,字孔明,汉琅邪(今山东沂水)人。曾任蜀汉丞相,封武乡侯。《楹联续话》载此联。蒋攸铦(1766~1830),字颖芳,号砺堂,清辽宁辽阳人,隶汉军镶蓝旗,乾隆进士。官至文渊阁大学士、两江总督。幸:帝王驾临专称。崩:帝王死的专称。诗史:即杜甫。正统:对封建王朝一脉相承系统的自称。儒臣:指朱熹。特笔:专一的史笔。三分:即魏、蜀、吴三国。偏安:旧指帝王偏据一方自安。

上联以杜诗例证蜀汉为正统。杜甫《咏怀古迹》诗:“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翠华想象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诗中有“宫”、“殿”、“幸”、“崩”。“诗史留题”,即指杜甫所题此诗。结句以“千古”肯定诸葛亮辅佐蜀汉正统的功业。下联以朱熹文例证蜀汉为正统。朱熹所著《通鉴纲目》以蜀汉为正统,“不书蜀”字,即切此。结句肯定蜀汉不是偏安王朝而属汉朝正统。此联以例证称颂诸葛亮辅佐蜀汉功业,别具一格,然其正统观未免偏颇。

二赋堂

朱珔

胜迹别嘉鱼,何须订异箴讹,但借江山摅感慨;

豪情传梦鹤,偶尔吟风啸月,毋将赋咏概平生。

二赋堂,在湖北黄冈东坡公园。《楹联续话》载此联。朱珔(1769~1850),字兰坡,号兰友,清安徽泾县人。嘉庆进士。历编修、侍读。主讲钟山、正谊、紫阳等书院。嘉鱼:地名。周瑜破曹处,俗称“武赤壁”。订异箴讹:考证研究真伪。摅:抒发。梦鹤:苏轼《后赤壁赋》有“梦鹤”事。毋:不要。概:概括。

此联旨在平息苏轼将“文赤壁”误作“武赤壁”的争议,并独抒己见:此处赤壁有别于嘉鱼赤壁,何须订正讹误?苏轼只不过是借江山抒发感慨罢了。东坡豪情传诸《后赤壁赋》描绘的“梦鹤”,这也只是偶尔吟风啸月而已,切莫以骚人墨客赋咏来概括其一生。此联批评对苏轼赋的吹毛求疵,切中肯綮。

志勤堂

朱珔

士所尚在志,行远登高,万里鹏程关学问;

业必精于勤,博闻强识,三馀蛾术惜光阴。

《楹联续话》载此联。士所尚在志:化自《孟子?尽心上》:“王子垫问曰:‘士何事?’孟子曰:‘尚志’。”行远登高:化自《礼·中庸》:“君子之道,辟如远行,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鹏程:喻人前程远大。业精于勤:集自韩愈《进学解》。三馀:见张居正题《文华殿联》“三馀”条注。蛾术:《礼·学记》:“蛾与时术之。”比喻勤学。蛾通蚁,术通述。

上联言立志。首句强调立志,旨意鲜明。以“行路登高”设譬,说明只有循序渐进才能达到“万里鹏程”,说理深入浅出。“远行登高”而“万里鹏程”,由此及彼,以实带虚。结句“关”字,点明知识面之广与“万里鹏程”的关系,以促使学子立壮志,树雄心。下联励勤奋。首句一个“必”字,强调“勤”是学业精通的先决条件,语句恳切。引典以蚁虫衔土垒窝喻积累学问,以惜时表现“勤”,语重心长。联语化用成句精当,用典不重。腹嵌堂名“志勤”,工巧自然。

挽王引之

英和

下笔已千秋,稽古共知尊汉学;

还朝能几日,考工惜未补周官。

《楹联续话》载此联。英和(1771~1840),索绰络氏,字树琴,号煦斋,清满洲正白旗人。乾隆进士。官至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王引之(1766~1834),字伯申,号曼卿,清江苏高邮人。嘉庆进士。精音韵训诂之学。官至工部尚书。稽古:此指研习古代经典。汉学:汉儒治经,多注重训诂文字,考证名物制度,清乾嘉间称其学为汉学。考工:即《考工记》。周官:《尚书》有《周官》篇。

上联称道王引之治学成就及影响。“下笔”,犹落笔,此指王引之著述。“千秋”,以时间之长极言其著述影响深远。王引之亦精于音韵文字训诂之学,王氏三代传经,王引之与其父王念孙人称高邮王氏父子,同为“皖派”考据大师,有“一家之学,海内无匹”之称。“尊汉学”,是对汉学的推崇,亦是对王引之的敬重。《清儒学案?石臞学案》即谓“嘉道以来,尤多宗王氏父子者”。“共知”,反映王引之在学术界影响范围之广。下联叹惋王引之逝世并称道其治才。梁章钜《楹联续话》卷三对此联注曰:“王文简公丁其父怀祖先生忧去位,服阙还朝,署工部尚书,未几即薨。”“还朝能几日”即指此。联中借“考工”指《考工记》而指代“工部”,借《尚书》有《周官》篇,而以“周官”指代“尚书”官职。结句为王引之未能一展治才即病逝深表叹惋,以“惜”才而称道其治才。此联从治学、从政两方面概括王引之一生,“尊”“惜”二字,有画龙点睛之妙。

壶天阁

廷登

此山一半,已是壶天;

望绝顶千重,尚多福地。

壶天阁,在泰安泰山斗母宫北石磴侧。明嘉靖间称“升仙阁”,因山势若壶而改现名。廷,完颜氏,字曙墀,清满洲人。官至山东泰安知府,署督粮道。联见《楹联丛话》。壶天:指在半山的壶天阁,亦指道家所称仙境(见《云笈七签》)。福地:指神仙居所。

上联勉人继续攀登。半山“已是壶天”,是登山者的实地感受,已令人心旷神怡,而极顶景物之美,更令人神往。为下联作铺垫,引人入胜。下联激发登顶勇气。“绝顶”,指泰山玉皇顶。“千重”,极言山峦之多,足见登上绝顶不易。联语以“福地”激发登山者揽胜勇气,亦见极顶境界之美。联中“壶天”、“福地”,以虚衬实,泰山美丽风光激励登山者不要半途而废,亦寓勉人于学问技艺方面力求登峰造极之意,旨意深远。

苏州沧浪亭

齐彦槐

四万青钱,明月清风今有价;

一双白璧,诗人名将古无俦。

沧浪亭,在苏州市城南三元坊沧浪公园内。宋庆历五年(1045),苏舜钦临水筑亭,因感于楚辞《渔父》“沧浪之水”而命名为“沧浪亭”。《楹联丛话》载此联。齐彦槐(1774~1841),字梦树,号梅麓,清安徽婺源(今属江西)人。嘉庆进士。官至苏州同知。有《梅麓联存》。四万青钱:相传苏舜钦以四万青钱购买五代吴军节度使孙承佑别墅。青钱,以青铜铸造的古货币。一双白璧:喻园内苏东坡祠与韩蕲王祠。韩世忠封蕲王。俦:匹配,

上联化用欧阳修《沧浪亭》:“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诗意,以突出沧浪亭风景“清风明月”优美,使人倍觉珍贵,亦是当年购园建亭纪实。下联以“一双白璧”喻指诗人苏东坡和名将韩世忠,强调从来无人可与他俩匹配。虽过于夸饰,而旨在说明亭因人重。此联咏景赞人,“有价”“无俦”互衬,尤显此亭历史积淀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