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山海经(全集)
6332400000006

第6章 西山经(2)

【译文】

再往西三百二十里,有座山名叫嶓冢山,汉水发源于此,然后向东南流入沔水;嚣水也发源于此,向北流入汤水。山上到处是桃枝竹和钩端竹。山里的兽群中,以犀牛、兕、熊、罴为多,在禽鸟中,以白翰和赤鷩最多。山中有一种草,叶子长得像蕙草叶,茎干却像桔梗,开黑色花朵但不结果实,名叫蓇蓉,人如果吃了它就会失去生育能力,没有后代。

【原文】

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帝之山,上多棕枏,下多菅[1]蕙。有兽焉,其状如狗,名曰谿边,席[2]其皮者不蛊。有鸟焉,其状如鹑,黑文而赤翁[3],名曰栎,食之已痔。有草焉,其状如葵,其臭如蘼芜,名曰杜衡[4],可以走马,食之已瘿(yǐng)[5]。

【注释】

[1]菅:茅草之类。[2]席:这里作动词用,铺垫的意思。[3]翁:鸟脖子上的毛。[4]杜衡:一种香草。[5]瘿:一种人体局部细胞增生的疾病,一般形成囊状性的赘生物,形状、大小不一,多肉质。这里指脖颈部所生的肉瘤。

【译文】

再往西三百五十里,有座山名叫天帝山,山上是茂密的棕树和楠木树,山下主要生长茅草和蕙草。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普通的狗,名叫谿边,将这种兽皮铺垫在身下,身体可以不受邪气的侵害。山中又有一种禽鸟,形状像一般的鹌鹑,长着黑色的花纹和红色的颈毛,名叫栎,人吃了它的肉可以治愈痔疮。山中还有一种草,形状像葵菜,散发出和蘼芜一样的气味,名叫杜衡,马吃了这种草,可以跑得很快,而人吃了它就可以治愈脖颈上的赘瘤病。

【原文】

西南三百八十里,曰皋(gāo)涂之山,蔷(sè)水出焉,西流注于诸资之水;涂水出焉,南流注于集获之水。其阳多丹粟,其阴多银、黄金,其上多桂木。有白石焉,其名曰礐(yù)[1],可以毒鼠。有草焉,其状如藁(gǎo)茇(bá)[2],其叶如葵而赤背,名曰无条,可以毒鼠。有兽焉,其状如鹿而白尾,马足人手而四角,名曰玃(júe)如。有鸟焉,其状如鸱而人足,名曰数斯,食之已瘿。

【注释】

[1]礐:即礐石,一种矿物,有毒。苍白二色的礐石可以入药。如果山上有各种礐石,草木不能生长,霜雪不能积存;如果水里有各种礐石,就会使水不结冰。[2]藁茇:一种香草,根茎可以入药。

【译文】

往西南三百八十里,有座山名叫皋涂山,蔷水发源于此,向西流入诸资水;涂水也发源于此,向南流入集获水。山南阳面到处是粟米粒大小的丹砂,山北阴面盛产银、黄金,山上生长着茂密的桂树。山中有一种白色的石头,名字叫礐,可以用来毒死老鼠。山中又有一种草,形状像藁茇,叶子像葵菜的叶子,只是叶子背面是红色的,名叫无条,也可以用来毒死老鼠。山中还有一种野兽,形貌像普通的鹿却长着白色的尾巴,有马一样的蹄子、人一样的手,长着四只角,名叫玃如。山中还有一种禽鸟,形状像鹞鹰却长着人一样的脚,名叫数斯,吃了它的肉就能治愈人脖子上的赘瘤病。

【原文】

又西百八十里,曰黄山,无草木,多竹箭。盼水出焉,西流注于赤水,其中多玉。有兽焉,其状如牛,而苍黑大目,其名曰(敏牛)(mǐn)[1]。有鸟焉,其状如鸮(xiāo),青羽赤喙,人舌能言,名曰鹦?[2]。

【注释】

[1](敏牛):一种似牛的野兽。[2]鹦?:即鹦鹉,俗称鹦哥。

【译文】

再往西一百八十里,有座山名叫黄山,山上没有花草树木,到处是郁郁葱葱的竹丛。盼水从这座山发源,向西流入赤水,水中有很多玉石。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普通的牛,却长着苍黑色的皮毛,大大的眼睛,名叫(敏牛)。山中又有一种禽鸟,形体像鸮,却长着青色的羽毛和红色的嘴,有和人一样的舌头,能学人说话,名叫鹦?。

【原文】

又西二百里,曰翠山,其上多棕枏,其下多竹箭,其阳多黄金、玉,其阴多旄牛、麢(líng)、麝(shè)[1]。其鸟多鸓(lěi),其状如鹊,赤黑而两首、四足,可以御火。

【注释】

[1]旄牛:即牦牛。麢:同“羚”。即羚羊,形状像羊,但比羊的体形大一些,角圆锐,喜好在山崖间活动。麝:一种动物,也叫香獐,前肢短,后肢长,蹄子小,耳朵大,体毛棕色,雌性和雄性都没有角。雄性麝的脐与生殖孔之间有麝腺,分泌的麝香可作药用和香料用。

【译文】

再往西二百里,有座山名叫翠山,山上是茂密的棕树和楠树,山下到处是竹丛,山向南阳面盛产黄金、玉,山北阴面有很多牦牛、羚羊和香獐。山中的禽鸟大多是鸓鸟,形状像一般的喜鹊,长着红黑色的羽毛和两个脑袋、四只脚,人养着它可以预防火灾。

【原文】

又西二百五十里,曰騩(guī)山,是錞(chún)于西海,无草木,多玉。淒水出焉,西流注于海,其中多采石[1]、黄金,多丹粟。

【注释】

[1]采石:据古人说是一种彩色石头,就像雌黄之类的矿物。

【译文】

再往西二百五十里,有座山名叫騩山,它坐落在西海边上,这里没有花草树木,却有很多玉石。淒水从这座山发源,向西流入大海,水中有许多五颜六色的采石、黄金,还有很多粟米粒大小的丹砂。

【原文】

凡西山之首,自钱来之山至于山,凡十九山,二千九百五十七里。华山冢[1]也,其祠之礼:太牢[2]。羭(yú)山神也,祠之用烛,斋百日以百牺[3],瘗用百瑜[4],汤[5]其酒百樽,婴以百珪(guī)百璧[6]。其余十七山之属,皆毛牷(quán)[7]用一羊祠之。烛者,百草之未灰[8],白席采等纯之。

【注释】

[1]华山冢:华山神是诸山神的宗主。[2]太牢:古人进行祭祀活动时,祭品所用牛、羊、猪三牲全备为太牢。[3]斋:古人在祭祀前或举行典礼前清洁身体以示虔敬。牺:古代祭祀时用的纯色的家畜。[4]瑜:美玉。[5]汤:通“烫”。[6]婴:据学者研究,婴是用玉器祭祀神的专称。珪:同“圭”。一种玉器,长条形,上端作三角状,是古时朝聘、祭祀、丧葬所用的礼器之一。[7]牷:指祀神所用的毛物牲畜是整体全具的。[8]未灰:指火把还没有烧成灰的时候。

【译文】

西方第一列山系,自钱来山到山为止,一共十九座山,蜿蜒长达二千九百五十七里。华山神是诸山神的宗主,祭祀山神的典礼,是用猪、牛、羊齐全的三牲作祭品。羭山神是有神威的,祭祀羭山山神时要用烛火,斋戒一百天,之后用一百只毛色纯正的牲畜连同一百块瑜埋入地下,再烫上一百樽美酒,祀神的玉器用一百块玉珪和一百块玉璧。在其余十七座山祭祀山神的礼仪相同,都是用一只蹄毛俱全的整羊作祭品。所谓的烛,就是用百草制作的火把,在未烧成灰的时候叫烛,而祀神的席是用各种颜色等差有序地将边缘装饰起来的白茅草席。

西次二经

在吕调阳看来,这一卷说的主要是山西大部,陕西北部,甘肃、宁夏东部的一系列山脉。

【原文】

西次二山之首,曰钤(qián)山,其上多铜,其下多玉,其木多杻橿。

【译文】

西方第二列山系的第一座山,叫作钤山,山上盛产铜矿石,山下盛产玉,山中的树大多是杻树和橿树。

【原文】

西二百里,曰泰冒之山,其阳多金,其阴多铁。洛水出焉,东流注于河[1],其中多藻玉[2]。多白蛇[3]。

【注释】

[1]河:古人单称“河”或“河水”而不贯以名者,大多是专指黄河,这里即指黄河。但本书记述山川水流的方位走向都不甚确实,所述黄河也不例外,再加上黄河在古时屡次改道,所以,和今天所看到的黄河不尽一致。现在译“河”或“河水”为“黄河”,只是为了使译文醒目而有别于其他河流。以下同此。[2]藻玉:带有色彩纹理的美玉。[3]白蛇:一种水蛇。

【译文】

向西二百里,有座山名叫泰冒山,山南阳面多出产金,山北阴面多出产铁。洛水从这座山发源,向东流入黄河,水中有很多藻玉。

【原文】

又西一百七十里,曰数历之山,其上多黄金,其下多银,其木多杻橿,其鸟多鹦?。楚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渭,其中多白珠。

【译文】

再往西一百七十里,有座山名叫数历山,山上盛产黄金,山下盛产银矿石,山中的树木大多是杻树和橿树,而禽鸟以鹦?为多。楚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南流入渭水,水中有很多白色的珍珠。

【原文】

又西百五十里,曰高山,其上多银,其下多青碧、雄黄[1],其木多棕,其草多竹。泾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渭,其中多磬石、青碧。

【注释】

[1]青碧:青绿色的玉石。雄黄:也叫鸡冠石,是一种矿物,古人常用作解毒、杀虫的药物。

【译文】

再往西一百五十里,有座山名叫高山,山上有丰富的白银,山下到处是青玉、雄黄,山中的树木大多是棕树,而草则以小竹丛居多。泾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流入渭水,水中有很多磬石、青玉。

【原文】

西南三百里,曰女床之山,其阳多赤铜,其阴多石涅[1],其兽多虎、豹、犀、兕。有鸟焉,其状如翟(dí)[2]而五采文,名曰鸾鸟[3],见则天下太平安宁。

【注释】

[1]石涅:就是石墨,古时用作黑色染料,也可以画眉和写字。[2]翟:一种有很长尾巴的野鸡,形体也比一般的野鸡要大些。[3]鸾鸟:传说中的一种鸟,属于凤凰一类。

【译文】

往西南三百里,有座山是女床山,山南面多出产黄铜,山北面多出产石墨,山中的野兽以老虎、豹子、犀牛和兕居多。山里还有一种禽鸟,形状像野鸡却长着色彩斑斓的羽毛,名字叫鸾鸟,它一出现天下就会太平安宁。

【原文】

又西二百里,曰龙首之山,其阳多黄金,其阴多铁。苕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泾水,其中多美玉。

【译文】

再往西二百里,有座山名叫龙首山,山南面盛产黄金,山北面盛产铁矿石。苕水从这座山发源,向东南流入泾水,水中有很多美玉。

【原文】

又西二百里,曰鹿台之山,其上多白玉,其下多银,其兽多?牛、羬羊、白豪[1]。有鸟焉,其状如雄鸡而人面,名曰凫(fú)徯(xī),其鸣自叫也,见则有兵[2]。

【注释】

[1]白豪:长着白毛的豪猪。[2]兵:军事,战斗。

【译文】

再往西二百里,有座山名叫鹿台山,山上多出产白玉,山下多出产银矿石,山中的野兽以?牛、羬羊、白豪居多。山中有一种禽鸟,形状像普通的雄鸡却长着人一样的脸面,名叫凫徯,它的叫声就是自身名字的读音,它一出现天下就会有战争。

【原文】

西南二百里,曰鸟危之山,其阳多磬石,其阴多檀楮(chǔ)[1],其中多女床[2]。鸟危之水出焉,西流注于赤水,其中多丹粟。

【注释】

[1]檀:檀树,木材极香,可作器具。楮:即构树,长得很高大,皮可以制作桑皮纸。[2]女床:草类植物名,据古人说是女肠草。

【译文】

从鹿台山往西南二百里,有座山是鸟危山,山南面多出产磬石,山北面到处是檀树和构树,山中生长着很多女肠草。鸟危水从这座山发源,向西流入赤水,水中有许多粟米粒大小的丹砂。

【原文】

又西四百里,曰小次之山,其上多白玉,其下多赤铜。有兽焉,其状如猿,而白首赤足,名曰朱厌,见则大兵[1]。

【注释】

[1]大兵:大的战争。

【译文】

再往西四百里,有座山名叫小次山,山上盛产白玉,山下盛产黄铜。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普通的猿猴,但头是白色的、脚是红色的,名叫朱厌,它一出现就会有大战事发生。

【原文】

又西三百里,曰大次之山,其阳多垩(è)[1],其阴多碧,其兽多?牛、麢(líng)羊。

【注释】

[1]垩:泛指泥土。

【译文】

从小次山再往西三百里,有座山是大次山,山南面多出产垩土,山北面多出产青玉,山中的野兽以?牛、羚羊居多。

【原文】

又西四百里,曰薰吴之山,无草木,多金玉。

【译文】

再往西四百里,是薰吴山,山上没有花草树木,却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

【原文】

又西四百里,曰厎(zhǐ)阳之山,其木多?(jì)、枏、豫章[1],其兽多犀、兕、虎、犳(zhuó)[2]、?牛。

【注释】

[1]?:即水松,有刺,木头纹理很细。豫章:古人说就是樟树,也叫香樟,常绿乔木,有樟脑香气。其实,豫就是枕木,章就是樟木,生长到七年以后,枕、章才能分别。[2]犳:据古人讲是一种身上有豹子斑纹的野兽。

【译文】

再往西四百里,有座山名叫厎阳山,山中的树木大多是水松树、楠树、樟树,而野兽大多是犀牛、兕、老虎、犳、?牛。

【原文】

又西二百五十里,曰众兽之山,其上多?琈之玉,其下多檀楮,多黄金,其兽多犀、兕。

【译文】

从厎阳山再往西二百五十里,有座山是众兽山,山上遍布?琈玉,山下到处是檀树和构树,山中有丰富的黄金,山中的野兽以犀牛、兕居多。

【原文】

又西五百里,曰皇人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1]、雄黄。皇水出焉,西流注于赤水,其中多丹粟。

【注释】

[1]青:这里指石青,是一种矿物,可以制作蓝色染料。

【译文】

从众兽山再往西五百里,有座山名叫皇人山,山上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山下有大量的石青和雄黄。皇水从这座山发源,向西流入赤水,水中有很多粟米粒大小的丹砂。

【原文】

又西三百里,曰中皇之山,其上多黄金,其下多蕙、棠[1]。

【注释】

[1]棠:这里指棠梨树,结的果实似梨而小点,可以吃,味道甜酸。